![[数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学期教案_第1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9/28/521dabbc-f6c4-4c39-bae8-2fd205c7dbad/521dabbc-f6c4-4c39-bae8-2fd205c7dbad1.gif)
![[数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学期教案_第2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9/28/521dabbc-f6c4-4c39-bae8-2fd205c7dbad/521dabbc-f6c4-4c39-bae8-2fd205c7dbad2.gif)
![[数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学期教案_第3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9/28/521dabbc-f6c4-4c39-bae8-2fd205c7dbad/521dabbc-f6c4-4c39-bae8-2fd205c7dbad3.gif)
![[数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学期教案_第4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9/28/521dabbc-f6c4-4c39-bae8-2fd205c7dbad/521dabbc-f6c4-4c39-bae8-2fd205c7dbad4.gif)
![[数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学期教案_第5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9/28/521dabbc-f6c4-4c39-bae8-2fd205c7dbad/521dabbc-f6c4-4c39-bae8-2fd205c7dbad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全册教材分析全册教学内容:(一)数与代数1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2第三单元加与减(一)、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第七单元加与减(三)。3第六单元购物。(二)空间与图形1第二单元观察与测量。2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三)统计与概率第八单元统计。 (四)实践活动1.我和小树一起长2.小小运动员3.今天我当家全册教学目标: 1. 通过数铅笔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2. 结合生活情境,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会估算,初步学会
2、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3. 学生将通过购物活动,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元,角、分及其相互关系,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4. 学生将通过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5. 学生将经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通过动手做的活动,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能设计有趣的图案。6. 学生将通过简单的调查活动,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中的
3、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和同样进行交流。7. 通过“实践活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安排了动手做,小调查等活动,旨在对知识进行实际应用。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全册教学重点: 1. 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2. 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会估算,初步学会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3. 认识元,角、分及其相互关系,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4. 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5.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6. 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
4、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和同样进行交流。全册教学难点: 1. 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2. 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会估算,初步学会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3. 认识元,角、分及其相互关系,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第一单元 生活中的数一、单元教学内容:1数铅笔(100以内数的认识)2数豆子(100以内数的读写)3动物餐厅(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4小小养殖场(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并描述数的相对大小关系)二、单元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体验数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2能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逐步发展数感。3结
5、合生活实际,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三、单元教学重点: 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四、单元教学难点: 结合生活实际,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五、单元教学建议:1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认数的基础。2组织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3重视发展学生数感。4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六、单元课时安排:13课时数铅笔(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会数,会读100以内的数。 2体会数位、基数、序数的意义。 3初步感受一列数蕴含的规律。教学重点:会认、会读、会写1
6、00以内的数。教学难点: 会认、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教具准备:铅笔 小棒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总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问:小朋友请你数一数我们班一共有几位小朋友。二、探索新知学生自由数,师可以个别辅导1、交流,你是怎么数的。2、全班汇报。三、巩固新知1、圈一圈,数一数(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数一数,小朋友的的人数。(2)由学生圈一圈,一共有几个小圆点。核对2、拨一拨。把学生的人数43,在记数器上表示出来,生说,师拨。四、学生反馈1、在下面各数的后面,连续数出五个数来。二十三、五十六、七十七、八十五、九十五同桌报数,全班交流。2、看谁数得快。学生自己数,数完后,汇报。3
7、、接力赛。34、36、38、( )40、42、4420、30、40、( )、( )、( );45、50、55、( )、( )、( );22、32、42、( )、( )、( );同桌一人报前面三个数字,另一人接着说。全班汇报。师生,生生。五、小结今天的学习,你感觉如何?板书设计:数铅笔10个十是一百。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总第2课时) 练习课一、 让学生独立完成下列练习1、从下面各数的后面,连续数出五个数来。二十九 七十三 三十六 九十五 五十2、在计数器上拨一拨。54 23 15 913、赛一赛。(1)20,22,24,( ),( ),( )。(2)30,33,36,( ),( ),( )。
8、(3)30,40,50,( ),( ),( )。四、连线。教学反思:数豆子(100以内数的读写)教学目标:1、会写100以内的数,进一步体会数位、基数、序数的意义。2、能对100以内的数进行估计,发展估计意识。教学重点:数位、基数、序数感念的渗透。教学难点:数位、基数、序数感念的渗透。教具准备:小棒 豆子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总第3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教师拿出一把豆子,让学生估计大该有多少粒。2、让学生数出10颗豆子是多少,再让他们估计有多少颗。让他们讨论交流是怎么估计的。二、新知学习。(一)学习记数和写数。1、师生一起来数数到底是多少课?2、让学生说说28课应该在怎么在记
9、数器上来表示。3、生拨数。边拨边说十位上的2表示是2个十,个位上的8表示8个1。怎么写呢?学生自由的写。(二)说一说1、教师拨出22,让学生说说这两个“2”的意义一样吗?学生讨论。2、全班汇报。(三)写一写教师拨珠,学生写数。36、40、100三、巩固练习1、摆一摆让学生小组合作摆出26。学生说说你们小组是怎么摆的。2、填空。( )个十和( )个一是( )。( )个十和( )个一是( )。学生自己观察图,在独立写出数。学生汇报是怎么想的,核对。3、写数教师拨数,学生写出数字。23、50、71、804、小熊写出门牌号。学生观察后,自己写门牌号。学生核对。板书设计:数豆子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总
10、第4课时) 练习课一、填空。1、100里面有( )个十,10个十是( )。2、10个十是( ),10个一是( )。3、20里面有( )个一,20个一是( )。4、9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是( ),8个一和9个十合起来是( )。5、6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 ),3个十和6个一合起来是( )。6、1个十是( ),10个十是( )。二、按规律填数。1、12、22、32、( )、( )、( )、( )、( )、( )。2、25、30、35、( )、( )、( )、( )、( )、( )、( )。3、( )、( )、( )、( )、( )、( )、85、90、95、100。4、( )、( )、( )、( )
11、、51、41、31、( )、( )。三、看谁数得快。 1. 有个。 2.有个。 小朋友想一想怎样数比较快。 教学反思:动 物 餐 厅教学目标:1、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2、初步感受一列数蕴含的规律。教学重点: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教学难点: 抽象地比较数的大小。教学准备:小方块若干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总第5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教师出示两叠作业本,一叠是21本,一叠是18本。2、学生观察,两叠作业本哪叠多,哪叠少。为什么?二、学习新知1、现在知道了哪叠作业本多。那谁能用我们学过的符号来表示。2、学生回答。在说说记“”“”的方法。3、填一填:让学生观察记数器后,独立
12、把数写在书本上。32()34,100()99,然后再进行比较,填上数学符号。师生核对。三、巩固反馈,1、学生独立完成,请学生板演。45()54 78()76 62()62 80()7958()91 100()89 15<( ) ( )>89全班核对,说说你是怎么想的。2、连一连。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然后说说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样连?本题中60是多余的信息。3、(1)按顺序填数。(2)读出各位是5的数,读出个位是0的数。(3)根据右表,把下图中缺的数填上。练习过程:(1)学生自己观察,说说应该怎么来完成这个练习。在学生练习。(2)指名读出各数。(3)小组讨论后,学生完成。完成后在进行核
13、对。4、想一想,请你接着画下去。苹果、香蕉、苹果、香蕉、( )、( )、( )、( )。学生独立完成该题。5、小调查:你校一年级有多少个班?每班有多少人?哪班认数最多,哪班认数最少?学生课后同桌合作去完成。板书设计:动物餐厅(比大小)教学反思:第二课时 (总第6课时) 练习课一、开火车回答在里填上“” “”或“=”。4845 6878 69695756 8090 9889二、智慧过三关(里可以填什么?)第一关:252(有什么要求呢,能不能随便填一个数?
14、)第二关:466第三关:79=9三、游戏比赛,抽卡组成两位数比大小说明游戏规则:1、全班分两队(男同学是喜羊羊队,女同学是美羊羊队)2、每队派一名代表抽数字卡片:第一回合:第一次抽的放个位,第二次抽的放十位,数大的就赢。第二回合:第一次抽的放十位,第二次抽的放个位,数大的就赢。第三回合:一起抽两张,自己决定放在哪个数位上,数大的就赢。板书: 喜羊羊队(头像) 美羊羊队(头像) 教师问
15、:“从这个游戏中,你学会了什么?”【注:在这个游戏里,假如出现一边倒的局面,也就是说其中一个队全胜的话,为了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和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给败方一次“起死回生”的机会,例如:第一回合5426,第二回合4235,第三回合:2143,当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为了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教者可以跟败方说,假如再跟你一个机会,对方的数不变,把自己前两个回合的数字换一下,你能不能再争取一个“翻身”的机会,这时候,败方就可以利用已有知识:比大小的时候是先看十位的方法来重新排位,争取“翻盘”。这样课堂就会更热闹了,学生学起来就更积极了。】四、巩固练习三月份是植树节,为了绿化绵羊村,它们进
16、行了一次植树比赛,喜羊羊种了79棵,美羊羊种了60棵,沸羊羊种了98棵,慢羊羊种了38棵,懒羊羊种了58棵。请同学们利用学到的知识帮它们排排队。( )()( )( )( )教师:“绵羊村真美丽!我们也要向喜羊羊学习,多种树,绿化大自然,使大自然更美丽!”教学反思:小小养殖场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的含义。2、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教学重点:在一节课中来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这么多概念的含义。教学难点: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教学准备:挂图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17、 (总第7课时)一、创设情境1、教师出示小小养殖场的情境图,让学生观察。2、问: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二、学习新知1、学生交流看到了什么?2、请学生用“谁多谁少”说一说。自己说,同桌说,全班说。通过全班说让学生正确建立谁比谁怎么多啊!多得多,多一些。谁比谁怎么少啊?少一些,少得多。还有差不多等概念。3、想一想:初步运用所学知识。跑步的有86人,跳远的比跑步的少得多,跳绳的比跑步的少一些?跳远的可能有多少人?跳绳的可能有多少人?学生选择后画圈,并说明白为什么这样选。88人( )、12人( )、76人( )。三、巩固反馈1、小红跳了38下,小男孩比小红多一些。小女孩比小红多得多。男孩可能跳了多少下?
18、画钩,女孩可能跳多少下?画钩35 42 85 42 8 85( )( )( ) ( ) ( ) ( )2、第2和3题,引导学生看清题意,认真思考后,再独立选择答案。选择后全班交流,并说说自己选择的道理。3、数学游戏,猜数。同桌合作,方法:一人猜数,另一人语言提示。例如:甲:我想了一个两位数。乙:是20吗?甲:不是,比20多得多。乙:是70吧。甲:比70少一些。四、课堂总结:这堂课上,你感觉最快乐的是什么地方?为什么?板书设计:小小养殖场多一些 多得多 少一些 少得多教学反思:第二课时 (总第8课时)练习课一、看图填一填。(1) ( )个十和( )个一是( )。(2)( )个十和( )个一是(
19、)。二、根据涂色部分写数。 有( )个格子涂色。 有( )个格子涂色。三、写数。(1)写出十位是5的两位数。 (2)写出100以内个位是5的数。 四、给下面的一些格子涂色,数一数,把数出的数写在括号里。( ) ( )五、另一只青蛙可能吃了多少只害虫?(画)828039六、看图写数。七、计算。 5040 7020 4050 90802050 1090 3020 6030教学反思:练习一(p、10)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掌握数的组成和写法。2、进一步体会“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差不多”的含义。3、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读写,巩固数位的概念。4、能正确比较几个数的大小。教学重点
20、:理解五个词语的含义。教学难点:写数、读数、比较课前准备:计数器等课时安排:5课时第一课时 (总第9课时)教学过程:一、指导第1题先让学生自己填写,再让学生说一说第4小题是怎么想的?二、指导第2题1、看图说说谁最多谁最少?2、用“()比()多得多,()比()多一些”等的句式说一说。三、指导第题、学生自由选择。、说说为什么选这个数?另几个数为什么不可以?四、指导第题、师拨生写,同桌检查。、选几个数说一说你为什么这么写?、拿出学具,同桌之间进行你拨我写,相互检查,师巡回指导。五、指导第题:拨一拨,比一比。先师生间进行再学生间进行。六、指导第题、拿出卡片,让学生自由组数,并把数写下来。、同桌交流你组
21、合成了哪些数?、说一说在这些数中,最大的数是多少?最少的数是多少?并为这些数排排队。七、课堂总结。板书设计:练习一课后反思:第二、三课时 (总第10、11课时) 第一单元检测试题 一、判断题。( 本大题共10小题; 每小题1.0分,共10.0分。)1. 比100多1的数是99。 ()2. 53和35一样大。 ()3. 97前面的数是98,后面的数是96。 ()4. 99大于100。 ()5. 和70相邻的数是71和72。 ()6. 从61到73中间有12个数。 ()7. 一个数个位上是5,十位上是1,这个数是51。 ()8. 78个是由7个一和8个十组成的。 ()9. 39和41的中间是42。
22、 ()10. 405比504小。 ()二、单选题。(共10.0分。)11. 从89开始往前数,第4个数是。a、88b、87c、86d、8512.最大的两位数是。a、10b、99c、100d、1913.下面哪个算式的结果大于65。a、605b、655c、705d、55014.下面哪个数与47最接近。a、74b、41c、51d、6315.从67开始往后数,数到73是第几个数。a、6b、7c、8d、916. 这个图与哪个图表示的数一样。a、 b、 c、 d、17.下面哪个算式的结果既大于21,又小于27。a、455b、102c、205d、28818.合唱队有40人美术组可能有多少人。 a、10b、3
23、8c、43d、8519.小军跳绳1分钟跳了38个,老师比小军跳得多得多,老师可能跳了多少个。a、40b、24c、8920.爸爸今年36岁,妈妈的年龄比爸爸小一些,妈妈可能多少岁。a、38b、20c、3421.盒子里面有9颗珠子数一数,一共有多少颗珠子。 a、17b、18c、20d、2622.从58数起的第9个数是几。a、68b、67c、6623.384961568574512490上面数字中,大于60的数有几个。a、4b、5c、624.384961568574512490上面数字中,个位上的数比十位上的数小3的数有_个。a、1b、2c、3d、425.用2,0,8三张卡片组成两位数最小的数是几。
24、a、28b、82c、20d、80三、填空题。( 本大题共10小题; 共30分。)26. 看图读数、写数 说一说,你是怎样数的?27.9个十是(),4个十是()。28. 9个十和4个一是()。29.46里面有()个十和()个一。30.写出下列各数。三十五写作:_ 四十一写作:_八十写作:_ 九十九写作:_31.先找规律,再填一填。42、44、46、48、_、_、_。32.先找规律,再填一填。66、67、68、_、_、_。33.先找规律,再填一填。55、60、65、_、_、_。34. 我能按要求写(100以内)十位是4的数:_。35.我能按要求写(100以内)个位是0的数:_。36.我能按要求写(
25、100以内)十位是7的数:_。37.用下面的数字组成两位数,并写一写。 (),(),(),(),(),()38.我会填。3336768795239.数一数。从100起五个五个地往前数,数到40:_。40.数一数。从100起十个十个地往前数,数到0:_。41.在计数器的个位上拨4,表示4个()。四、计算题。( 本大题共10小题; 共20.0分。)42.(4.0分) 计算。 44. (4.0分) 列式计算。 (1)白珠比黑珠少多少个? (2)黑珠和白珠共多少个?=个 =个45. (4.0分) 找邻数。451= 511= 271= 991=451= 511= 271= 991=46.(6.0分) 回
26、到整十数。(1)23( )=20 (2)78()=70 (3)31()=30(4)86()=80 (5)59()=50 (6)98()=9047.(2.0分) 推算。(1)64= (2)37= (3)82= (4)164=五、解决问题。(共25.0分。)48.(3.0分) 学校美术小组有同学38人,口语小组比美术小组的同学多很多,武术小组的人数比美术小组多一些,请你估计一下口语小组和武术小组各有多少人?49.(3.0分) 同学们去果园摘桃子,第一小组摘了36个桃子,第二小组摘的比第一小组多得多,第三小组比第二小组多一些,第三小组摘了88个,你估计第二小组可能摘多少个? 50.(3.0分) 选一
27、选。小白、小红、小冬一同做花,小白做30朵,小白比小红多一些,小冬比小红多,又比小白少,小红和小冬可能做多少朵?51.(3.0分) 同学们在花坛里种花,第一小组种了20盆,第二小组种了8盆,两个小组一共种了多少盆? (盆) 答:两个小组一共种了()盆。52.(3.0分) 小刚做了36道数学题,做错了6道,他做对了几道? (道) 答:小刚做对了()道。53.(3.0分) 张伯伯种的玉米大丰收了,上午卖出了30筐,下午卖了8筐,他一共卖了多少筐? (筐) 答:他一共卖了()筐。54.(3.0分) 动物保护协会养了金丝猴和大熊猫共23只,其中有3只大熊猫,金丝猴有多少只? (只) 答:金丝猴有()只
28、。55.(4.0分) 猜一猜。 (1) 可能有多少块?在你认为合适的答案下面画“”。(2) 可能有多小块?在你认为合适的答案下面画“”。 第四、五课时 (总第12、13课时)讲解小测验试题一、教师讲解所有试题。二、学生改错题,教师巡视。单元小结: 第二单元 观察与测量一、单元教学内容:1、观察物体(两个方向观察单一物体的形状)2、桌子有多长(厘米的认识)3、去游乐园(认识米)4、估一估 量一量(简单的估测和测量)二、单元教学目标:1、发展观察、操作、空间想像和推理能力。2、过观察实物,初步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并会进行辨认。3、在实际测量活动中,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
29、,初步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4、体会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初步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计算和测量。5、初步学会估测和测量物体的长度。三、单元教学重点:1、发展观察、操作、空间想像和推理能力。2、过观察实物,初步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并会进行辨认。3、在实际测量活动中,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4、体会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初步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计算和测量。四、单元教学难点: 体会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初步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计算和测量。五、单元课时安排:11课时观察物体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实物,体会到从不同角
30、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2、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点: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教学难点: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教具准备:实物或图片等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总第14课时)教学过程:一、出示玩具汽车,学会观察物体第一步:1、观察玩具汽车,学生分别站在汽车侧面和后面两个不同的方向观察。2、分别把玩具汽车的侧面和后面对着全班,让学生说一说这是谁看到的?3、小结: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时,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第二步:1、让学生站在玩具汽车的侧面和后面观察,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2、与同伴进行交流。第
31、三步:1、让学生观察书上的图,说一说。2、利用教室里已有的物品,进行观察物体。二、实践操作,巩固观察方法1、第1题:下面哪一辐图是淘气看到的?(1)先说说淘和笑笑看到的熊猫是什么样的?(2)给淘气看到的打勾。2、第2题:它们看到的是哪一面?连一连。(1)说一说小猫和小猴看到的是大象的哪一面?(2)连一连。3、第3题:看一看,说一说。先让学生自己读题按要求完成题目。再交流评议。4、猜一猜。上、下、左、右、前、后都相同的是什么物体?三、课堂总结,课外延伸在家找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并做好记录。板书设计:观察物体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总第15课时)练习课一、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32、;”。 二填图号。 三、数学小天地。 四、它们看到的是哪一面?连一连。 五、小熊看到的是哪幅图?画上“”。教学反思:桌子有多长教学目标:1、认识米、体会米的实际意义,能估计较长物体的长度。2、掌握米和厘米间的关系,能恰当选择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3、认识米尺,会用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教学重点:对米的概念的认识。教学难点:会用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教具准备:米尺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总第16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1、师:去年我们参加了体检,大家还记得咱们的身高吗?生:我的身高是1米21厘米。师:那我帮你量一量,有没有长高啊!长高了,1米25厘米。得出课题米的认识。二、学习米1、估计“1米”
33、大约有多长。2、感受1米的长度。(手臂或身高等)3、找一找,身边物体的长度有1米的东西,在量一量。4、猜想:1米有多少个厘米。板书:1米=100厘米,1m=100cm5、估计教室里物体的长度,然后在进行测量。三、实践练习,巩固知识。1、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是怎么想出来的。题目:p16试一试。2、一张课桌大约有多高。谁猜对了?学生分组讨论。汇报3、填一填学生独立完成,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4、学生观察图,然后独立完成。完成后核对。5实践操作。学生自己画出一条长3cm的线段。四、总结你这堂课感觉学什么对方最难。为什么?还有什么不动吗?板书设计:桌子有多长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总第17课时)练习课1. 1
34、米()厘米,也可以写成:1m()cm;2. 在()里填上“m”或“cm”。衣柜高2( )黄瓜长20( ) 房子高5( )毛巾长1( )橡皮长4() 大树高3( )教室长10( ) 桌子高90( ) 一块橡皮长5( )()cm()cm()cm3. 量一量。4. 量一量你的食指大约长( )cm。教学反思:我又长高了教学目标:1、认识米、体会米的实际意义,能估计较长物体的长度。2、掌握米和厘米间的关系,能恰当选择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3、认识米尺,会用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教学重点:对米的概念的认识教学准备:每个学生准备1个长10厘米、宽1厘米的纸条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总第18课时)教学过程:
35、一、情景导入 新学期开始了,同学们都长大了一岁,我发现大家更懂事了,个子也比以前长高了不少。老师现在特别想知道我们班上谁最高? 在学生推举××最高时,教师反问“你怎么知道××最高?”(“我用眼睛看的!”;“我是猜的!”;“我用背靠背来比”)你知道自己的身高吗?二、合作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1米的长度 刚才,同学们提到了“米”,那么你知道一米有多长吗?(学生估一估、比一比、说一说) 2、出示米尺 问:谁知道这是一把多长的尺子? 3、同桌合作,互相比划一下1米有多长。 4、用多种方法感受1米的长度。(1)、伸开双臂,用两手间的距离表示1米的长度。(2)、实
36、践活动我与米尺比高低a、谁愿意来和米尺比一比,看看1米的高度到你们身体的什么部位?b、可能有些小朋友在上幼儿园小班时,还没1米高呢,可现在都比1米高得多了,这说明你们的个头怎么样了?(板书课题:我又长高了)(3)、让学生自己从卷尺上找1米的长度。看一看还有什么东西的长度大约是一米? 二、探索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观察米尺,想一想:1米里有多少个1厘米?怎么能知道?1米=100厘米,1米也可以用字母m表示 板书:1m=100cm4、估计并测量 (1)课桌的长度大约是多少?(2)黑板的长度大约是几米?(3)跳绳有多长?学生在小组内分工合作,先估计,后测量并把结果记录下来。学生汇报,教师可根
37、据情况进行纠正。 5、试一试:填cm还是m呢?(1) 衣柜高2( )。(2)黄瓜长约20()。(3)房子高约3( )。三、运用知识 1、一张桌子有多高?(1)先估计一下自己的课桌大约有多高?(2)动手量一量。(3)谁猜得对? 2、第2题,完成在书上。 3、第3题,填出它们分别爬了多少厘米,离终点还有多少厘米。 全课总结:学习了这节课,你懂得了哪些知识呢? 教学反思:
38、60; 第二课时 (总第19课时) 练习课1两手平伸,从一只手尖量起,到哪儿是1米?记住1米有多长放下尺子,空手比一比手长是1米,请身边的人帮你量一量2填一填1米()厘米()米100厘米
39、0; 1m()cm ()m()cm3你能选用正确的单位吗? 教室的高度约是3( ),门的高度是2( ),课桌高大约80( ),铅笔长大约18( ),一块橡皮约是1( )厚4比一比20cm30cm 1m100cm
40、60; 9m10cm12m7m6m 8m9m10m7m 5你能把下面的数量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吗?65cm 1m 20cm 83cm 74cm( )( )( )( )(
41、0; )教学反思:估一估 量一量教学目标:1、能选用恰当的单位表示长度。2、能估计身边物体的长度,会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教学重点:不足1米的部分如何用厘米作单位。教学难点:能估计身边物体的长度,会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教具准备: 尺子课时安排:5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总第20课时)一、估一估、量一量1、让学生估计我们教室里黑板有多少长?2、师生测量。当出现不足1米时,学生讨论如何来表示。得出可以用-米-厘米来表示。二、巩固新知,形成技能1、试一试(1)讲桌的高是-米-厘米。(2)板报的长是-米-厘米。(3)门的高是-米-米。,学生先估测,再量一量,最后得出具体的数值。填写。2、练一练第1题
42、,同桌合作,先估测,再进行测量,然后再把正确的数值写在数上。目的是培养学生估计的意识。3、估计淘气和机灵狗分别有多高。让学生仔细观察以后,再独立完成。核对,说说自己是怎么想得。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总第21课时)1、先让学生理解题意有,再算一算,最后交流自己的想法(小组)内容是p19第三题。2、找一找,量一量。先小组里交流,谁比谁高,谁比谁矮?然后小组里进行测量。3、p19第5题。想让学生小组内进行,先估计,同学间再进行互量。讨论出测量的方法。4、实践运用。(1)多少人手拉手长度大约是10米?(2)到操场上走一走,10米大约有多少?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进行活动。三、课堂总结。说说这堂课你学到了什么?
43、四、课后延伸回到家里,对自己家里的一些物体先进行估计再测量。板书设计:估一估 量一量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总第22课时) 练习课一、填一填。1.( )比80大1,59比( )小1 。40比( )大1 ,比( )小1。2. 写出5个个位上是3的数:( )、( )、( )、( )、( )。其中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把它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 )( )( )( )。3. 十位上是4的双数有( )。4. 在0到50中,个位和十位上数字相同的数有( )。5. 一个数,它的个位上是7,十位上的数字比个位上的数字大2,这个数是( )。二、在括号里填上“m”或“cm”。1)电脑桌高约70(
44、 )。 2)一枝铅笔长15( )。3)学校的旗杆高约8( )。 4)一棵大树高约6( )。三、量一量,填一填各条边约几cm。四、正确的在 里画 ,不正确的画 。1. 淘气是一年级一班的学生,他的身高约130m。2. 笑笑是一年级二班的学生,他的身高约1m20cm。教学反思:第四课时(总第23、24课时) 第二单元检测试题 一、口算。7+13 126 198 137 12+5146 11+0 165 113 10+5159 115 147 166 7+812+49 105+8 9+72 115+3二、在内填上“”、“”或“=”。1377 18910 132+101266 13+310 1247三
45、、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12-( )=6 4+( )=13 15-( )=810+( )=10 ( )-5=12 11-( )=712+( )=15 14-( )=8 5+2=( )- 6四、你知道() 里面藏着的是“+”还是“-”吗?15()3=12 7()5=12 13 ()7=6 11()6=5 14()5=9 12()7=19五、解决问题。1. 阿姨拿了16个 ,分给小朋友8个,阿姨还剩多少个 ? = (个) 口答:阿姨还剩( )个 。2. 停车场原来有17辆汽车,现在只有9辆,开走了几辆? = (辆) 口答:开走了( )辆。3. 15本作业本分给小东和小华,小东分得8本,小华分得多
46、少本? = (本) 口答:小华分得( )本。第五课时 (总第25、26课时)讲解小测验试题一、教师讲解所有试题。二、学生改错题,教师巡视。单元小结: 第三单元 加与减(一)单元教学学内容:1、小兔请客(整十数的加减运算)2、采松果(两位数加减一位数)3、青蛙吃害虫(两位数加减整十数)4、练习二5、拔萝卜(两位数加减两位数)6、回收废品(解决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7、练习三单元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感受数的加减法运算与生活的联系。2、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的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3、初步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解
47、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单元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的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单元教学难点:初步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单元课时安排: 13课时小兔请客教学目标:1、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2、能正确地进行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教学重点: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教学难点:会正确计算整十数的加减法。教具准备: 小黑板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总第27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1、教师童话引入课题。创设加减法情境。2、出示挂图。请学生说说图意。二、新知学习。(一)体会加减法的意义。师:你能提出哪
48、些数学问题呢?学生回答生1:一共有多少个?学生列式计算。说说你是怎么想?小组交流。全班交流。3、再出示挂图。请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生:还剩下多少个果子?生列式计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二)认识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教师指导学生认识各部分的名称。加数+加数=和 被减数减数=差三、巩固新知1、练一练学生独立观察图意。自己列式计算。全班核对。说说你是怎么想的。2、学生计算。请学生板演。有选择的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3、数学游戏:谁先到家。让学生理解题意后。分组选择小动物。如:第一组是小猴,第二组是小狗,那么第三组选择小松鼠。依次类推。在老师的口令下学生自己进行速算。其他也如此。四、课堂总结。你今天有
49、什么收获?板书设计:小兔请客20 + 30 =50 50 30 =20加数+加数=和 被减数减数=差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总第28课时)练习课 1) 70+10= 2) 80-20= 3) 130-30= 4) 80-20= 5) 150-30=6) 190-20= 7) 50-20= 8) 60+20=
50、160; 9) 90-90= 10) 90+80=11) 10-10= 12) 170-80= 13) 50+10= 14) 30+30= 15) 20+20=16) 60+80= 17) 110-60= 18) 50+30=&
51、#160; 19) 40+20= 20) 110-60=21) 190-20= 22) 160+40= 23) 90+40= 24) 160-0= 25) 130-40=26) 130-10= 27) 20+120= 28) 6
52、0+40= 29) 80+60= 30) 170-80=31) 130+10= 32) 180-10= 33) 150+10= 34) 50-20= 35) 60+60=36) 10-10= 37) 20+70= 38) 90+90= 39) 80+50= 40) 50+50=41) 80+90= 42) 160+20= 43) 80+10= 44) 160+20= 45) 170-10=46) 140-9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财务人员工作试用期工作总结汇编15篇
- 电视新闻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电脑配件装机知识培训课件
- 电脑设备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高考文言文句式课件
- 配网基建工作前期补偿协议
- sas考试题目及答案
- plm系统考试及答案
- 电线电缆课件
- 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
- 上汽大众品牌培训课件
- 铅锌行业规范条件 (一)
- 《礼仪规范教程》中职生礼仪教学全套教学课件
- 电力调度程控交换机安装施工方案
- 高一2024岳阳期末数学试卷
- 2025秋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地理 【教学课件】1.3《民族》
- 创伤骨科慢性难愈性创面诊疗指南(2023版)解读课件
-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
- 施工项目会议管理制度
- 声音的特性讲课件
- 2025至2030年中国石油石化装备制造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投资前景研判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