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海产品出口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应对对策_第1页
大连海产品出口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应对对策_第2页
大连海产品出口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应对对策_第3页
大连海产品出口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应对对策_第4页
大连海产品出口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应对对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录摘要.2abstract.2一、大连的区位优势.2(一)大连的地理优势.2(二)大连的资源优势.3(三)大连的交通优势.3(四)大连的经济优势.3(五)大连的人文优势.4二、大连海产品出口现状.4(一)2013年大连经济发展状况.4(2) 2013年大连海产品出口情况.4 (三)大连周边城市群发展状况.5(四)大连出口的海产品分析.5三、大连海产品出口模式分析及带来的问题.5(一)市场产品鱼龙混杂,质量问题难以保证.5(二)出口产品缺少深加工,品牌认知度不高.5(三)行业组织化程度低,在进出口贸易中缺少话语权.6(四)依赖国际市场,缺少抵御风险的能力.6(五)各国贸易壁垒的产生的不确定风险

2、.6四、大连海产品出口的发展方向及应对对策.6(一)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及相关管理体系,保证产品质量.7(二)加大科技创新投入,重视新产品的研制.7(三)建立行业协会,增加话语权.7(四)开拓国内市场,提升抵御风险能力.7(五)政府加强政策性倾斜,保障出口行业的良性发展.8(六)加强合作,优势互补提升综合竞争力.8参考文献.8致谢.9大连海产品出口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应对对策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有了显著的提高。大连作为我国重要的沿海城市型港口,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但是,目前大连海产品的出口模式依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如产品质量、品牌、行业协会、贸易壁垒等。

3、如何提升我国水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加强制度建设、科技投入,建立行业协会,加大政策倾斜,深挖国内市场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关键词:大连;海产品;问题;对策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the deepening of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in china, the total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has improved significantly.as our country important coastal city of dalian por

4、t, a unique geographical advantage.but, the dalian seafood export model still exist many problems,such as product quality, brand, industry associations, trade barriers, etc.how to improve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s aquatic products is an important issue at present.to strengthen

5、 the construction of syste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vestment, establish industry association, strengthening policy tilt, tap the domestic market is the basic way to solve these problems.key words: dalian ; seafood ; problems ; countermeasures 我国有1.8万多千米的海岸线,北至鸭绿江口南至北仑河口。水产品加工历史悠久, 加工方式多样, 一般可分为传统加

6、工和现代加工两大类。我国水产加工业已发展成为一个包括渔业制冷和冷冻品、干制品、鱼糜及其制品、罐头、鱼粉、鱼油、藻类食品、和保健品等系列产品的加工体系。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先进生产设备和加工技术的引进, 我国的水产品加工技术、方法和手段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基本实现了工业化大生产, 水产加工品的技术含量和经济附加值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依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行业标准体系还不够完善和科学, 出口产品初级粗加工产品为主, 精深加工水产品比率较小, 产品技术含量低, 品牌知名度不高,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较多,行业组织化程度缺乏力度, 其内部管理协调机制不健全等。本文对此进行了讨论, 并对未来发展提出了

7、几点建议。一、大连的区位优势(一)大连的地理优势大连位于辽宁省最南端的辽东半岛,是京津的门户,北依营口市,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南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与日本、韩国、朝鲜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相邻,是我国东北、华北、华东地区的海上门户,是重要的港口、贸易、旅游城市。位置在东经120度、北纬38,位于北半球的暖温带地区,具有暖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0.5,冬季无冰冻期,非常适合大中型船只停港休憩。大连市总面积13237平方公里,包括6个市辖区、3个县级市、1个县,人口669万(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整体上山地丘陵多,平原较少,且主要集中在沿海大陆架附近,地形

8、为北宽南窄,形似一把尖刀插入大海;地势由中央轴部向两侧的黄、渤海倾斜。长白山系千山山脉余脉纵贯本区,绝大部分为山地及低缓丘陵,平原低地则零星分布在河流入海口及山间谷地;岩溶地形随处可见,喀斯特地貌和海蚀地貌比较发育。大连地区主要有黄海流域和渤海流域两大水系,有200多条大小河流经此地汇入大海,市区跨流域引水的水源也由此两大水域引出。另外,大连地区地表、地下每年约37.86亿立方米的淡水资源,但是大连仍然属于资源性严重缺水城市,难以抵御严重旱灾。(二)大连的资源优势农业水产资源。大连地区的农业资源比较丰富,著名的农作物有水稻,水果,花生等8大类别,其中水果生产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另外,地理上毗

9、邻渤海、黄海,气候温暖适宜,水产品资源比较丰富,盛产多种鱼,虾,蟹,贝,藻,是全国重点水产基地之一。大连沿海约有鱼类280种,主要有小黄鱼,带鱼,墨鱼,皮匠鱼,六线鱼等。海洋无脊椎动物约有400多种,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有对虾,毛虾,海蜇,海螺,海红,牡蛎等。 大连的沿海海城产150多种藻类,其中海带,裙带菜,紫菜,石花菜等经济价值最高。 矿产资源。长白山系千山山脉余脉纵贯本区形成的山地丘陵地带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目前已探明的金属、非金属矿产及地热矿泉水资源等近30种、500余处。其中不乏价值较高的硅石、金刚石、菱镁矿等。金刚石已探明储量为全国总储量的54%左右,为我国的金刚石的主要产区。 生

10、物资源。大连地区气候温和,无极端温度差异,自然生态环境优越,适宜动植物的生长发育,农产品、海产品及野生动植物资源异常丰富。已发现陆生野生维管素植物共152科、666属、1747种,其中油脂植物110种,药用植物120多种,药类植物50多种,可提取淀粉或做酿酒原料的植物50多种。 (三)大连的交通优势。 在大连航线网络布局中,与日、韩、俄“直航扇面”进一步强化,以北京、上海大型枢纽机场为踏板连接欧美澳的国际扇面也日益成熟。大连机场已开通航线121条,共有27家中外航空公司在大连运营。铁路上主要是哈大铁路和沈大铁路及其相关支线,连接周边城市群,并以此为支点辐射全国大中城市。公路上沈大高速纵贯辽东半

11、岛,把大连与周边城市紧密相连,通过高速公路网可以直达全国各个地市。大连以其得天独厚的区位口岸优势、天然优良的建港条件、雄厚的临港工业基础、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和完善的现代服务功能,与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港口有航运往来。四通八达的大连港已成为中国北方离世界最近、最重要的港口。 (四)大连的经济优势大连是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全国5个计划单列市之一,是中国面向世界的重要区域性经济中心和外贸口岸,全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大连经济发达,经济总量多年位居全国前列,东北第一。大连商品交易所(dce)是中国最大的农产品期货交易所,全球第二大大豆期货市场。2010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大连综合竞争力名

12、列全国城市第八位。2012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排名中,位列第十一位,东北地区第一。目前,大连吸引了英特尔、埃森哲、瑞穗、花旗、万宝至等世界五百强国际企业入驻,同时也是中国北方地区外资银行较集中的城市之一,在通过连金融机构已与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结算网络。 (五)大连的人文优势大连环境绝佳,是著名的花园城市,2009年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国际公园与康乐管理协会(ifpra)评选为国际花园城市(最高组别e级第一)。浪漫的海滩,迷人的风情使大连成为著名的旅游城市,已与亚洲、欧洲、非洲、拉美等国家的30余个城市建立了友好合作城市关系。此外,大连还是世界经济论坛夏季达沃斯的常驻举办城市

13、,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参观游览。据考证大连地区至少有17000年的人类活动历史。早在6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开发了大连地区(青铜时代石棚文化莱国人逃亡辽东)。直到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清政府于今大连湾北岸建海港栈桥、筑炮台、设水雷营,才成为小镇。1897年,俄国人开建了这个城市,当时给她起名“达里尼”,意为遥远的城市,一个远离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地方,至此,大连翻开了她历史上新的一页。二、大连海产品出口现状大连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在经济发展方面一直走在各城市发展的前列。其中,进出口贸易占了相当的比重,为大连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一)2013年大连经济发展情况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

14、大精神的第一年,大连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820亿元,增长11%;公共财政收入850.01亿元,增长13.3%;固定资产投资6750亿元,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13亿元,增长13%;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238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7717元,分别增长9.8%和10.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61%。经济实现逆势发展,gdp总量全国城市排名第十四,保持了区域竞争的优势地位。【3】 (二)2013年大连海产品发展情况据2014年2月28日召开的大连市海洋与渔业工作会议上获悉,去年大连市实现海洋经济总产值2652亿元,海洋经济增加值1157.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4%和

15、14.03%。会议透露,2014年大连市将继续以建设海洋与渔业强市为目标,科学管控海洋资源,服务沿海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现代渔业,加大人工渔礁投放力度,新建海洋牧场10万亩。打造休闲渔业示范工程,创建市级休闲渔业示范点10个,申报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3个。全年力争实现海洋经济总产值2990亿元,增长12.8%;渔业产值455亿元,渔业经济总产值930亿元,分别增长10%和11%。(3) 大连周边城市群发展状况 大连周边城市近些年发展迅猛,依靠政府“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打造“京津冀经济圈”政策的支持,在未来五十年内区域经济将会有质的飞跃。营口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500亿元,增长1

16、0%;固定资产投资1270亿元,增长17%;秦皇岛地区生产总值1168.8亿元,比上年增长7%;唐山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121.2亿元,增长8.3%;天津全市生产总值14370亿元,增长12.5%;地方财政收入2078亿元,增长18.1%;烟台市生产总值561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2%;除此还有丹东、东营、潍坊、青岛等市在2013年的经济增长都在10%以上。【1】(四)大连出口的海产品分析 大连地处辽东半岛,毗邻渤海和黄海,独特的区位优势形成其特有的天然渔业资源优势。同时,为保护渔业资源的稳定可持续发展,政府加大了休渔政策的实施和人工渔场的投资建设,形成了野生渔业资源和人工渔业资

17、源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新局面。但是,必须承认,我们国家出口的海产品还是以紫菜、鳗鱼、裙带菜、虾类及冷冻加工鱼类等初级海产品为主,产品附加值不高、国际竞争力不强是包括大连在内的国内主要渔业产区面临的通病。三、大连海产品出口模式分析及带来的问题 (一)市场场频鱼龙混杂,质量难以保证 目前,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完善的市场准入体制,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一些具体的实施细则和相关制度却还处于初创阶段。对于水产加工品、企业资质、从业人员资质缺乏统一有效的规定, 造成水产品市场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产品质量问题频出。虽然政府在市场准入方面做出了一些尝试, 但业内一些人士表示, 应该由国家制订统一的水产品准

18、入制度, 以避免一些地方利用有关市场准入制度实行地方保护主义。(二)出口产品缺少深加工,品牌认知度不高我国是海洋资源大国,大连作为我国主要的海产品出口产区之一,但是初级产品投资少、加工简单,但是在市场上的辨识度较低,没有独特的优势就无法参与市场竞争。因此,出口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增加海产品的附加价值。冷冻鱼、虾加工业 冷冻鱼虾加工业一直是我国水产加工业的主体, 占水产品出口总额的 30% 以上。与之相比,多年来鱼粉一直是我国进口数量最大的品种, 2013年我国进口鱼粉约97.6万吨 ,为世界第一大鱼粉进口国。【2】未经加工和经简单粗加工的海产品在大连对外贸易经济中占了较大比重,大量海产品

19、出口的同时却没有得到最大的效益回报,这种以量为代价换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不可取的,一方面造成了我国海产品资源的浪费、流失,另一方面也不符合我国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科技创新的发展方向。(三)行业组织化程度低,在进出口贸易中缺少话语权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依然缺乏高效有序的统筹规划。以大连为例,只有天正实业、獐子岛渔业等少数几个上规模的企业,其余大部分都是各自为政的小厂,这就造成了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企业之间相互竞争,在对外贸易过程中难以形成一个整体,缺乏一致对外等话语权。(四)依赖国际市场,缺少抵御风险的能力大连海产品主要出口日本、美国、新加坡、韩国等国际市场

20、。初级渔业产品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劳动力成本也在不断提高,于此同时,越南、泰国、印尼等东南亚国家却在以廉价的劳动力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投资者。尤其是2007年8月开始浮现的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的平稳发展蒙上了一层浓浓的阴影,多国中央银行虽多次向金融市场注入巨额资金,但依然无法阻止这场金融危机的爆发。直到2008年9月,这场金融危机开始失控,并导致多间相当大型的金融机构倒闭或被政府接管。由此连带效应使世界市场需求急剧下降,我国的进出口企业经历了一场生死劫难。过度依赖国际市场,在成本增加、利润下降的同时,一点点的风吹草动都可能给以进出口为主的外向型企业带来灭顶之灾。(五)各国

21、贸易壁垒的产生的不确定风险 发达国家反倾销、反补贴和特殊保障措施使我国在水产品生产和贸易上处于严 重 的 不 利 地 位 。wto的发达成员利用协定所规定的国内支持政策继续给渔业以巨额的补贴,这给我国的水产品出口方面造成了极不公平的贸易环境。不公平的贸易环境一方面挤占我国水产品主销区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极不利于我国水产品进入发达国家市场。相比传统的贸易保护,技术性贸易壁垒是近年来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贸易壁垒的新形式,并有愈演愈烈之势。例如日本对我国鳗鱼出口提出更加严格的检验程序并增了检验项目。四、大连海产品出口的发展方向及应对对策(一)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及相关管理体系,保障产品质量建立健全相关法

22、律法规建设及相关产品的国家标准和技术要求,形成比较完善的市场准入制度, 对于水产加工品、企业资质、从业人员资质及产品质量的标准化进行规定。加大违法违规行为的违法成本,促进企业树立了“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以质量取胜”的意识, 制订了科学的产品质量标准,运用现代先进的 gmp( 良好生产操作规程 ) 进行厂房、车间设计, 采用 ssop( 卫生标准操作程序 ) 进行产品加工操作,对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进行 haccp( 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 ) 上岗培训, 并在加工生产中实施 haccp 规范, 对产品进行严格的质量、卫生管理, 防患于未然, 确保产品的卫生与安全。(二)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增加产品

23、附加值科学技术永远是第一生产力。加快企业转型,从一种低门槛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向科技创新型企业转变,是每一个想要做大做强的企业的必经之路。大连的海产品出口行业要想改变目前成本增加、利润下降的局面,必须走科技创新之路。企业发展靠产品,产品销售靠质量,质量的提高靠科技创新。我们不能简单做大自然的搬运工,将我们丰富的海产品资源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要想方设法改变这种粗狂浪费的出口模式。要重视转型升级,加大科研投入,走科技创新的道路,着眼于初级产品的深加工,丰富产品品项、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附加值。(三)建立行业协会,增加话语权 针对目前众多的小规模水产品出口企业,我们应该培育和建立行业协会等中介机

24、构。以一个整体的组织形式积极参与水产品的国际贸易,提高企业在贸易摩擦中的应付能力,增加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话语权。同时,通过行业协会收集信息也可以提高企业获得信息的效率,降低企业的信息采集成本。另外,在行业协会内部大力推行质量认证,创建自己的品牌,已优质的产品和良好的信誉参与国际竞争。在行业协会内设立产品质量通报制度、经营风险预警制度,给所有入会企业提供国内外的行业前沿信息,向全球采购商通报产品质量信息。(四)开拓国内市场,提升抵御风险能力 过度依赖国际市场的结果就是会带来不可预知的各种风险。目前,国际上多数发达国家经济疲软,经济下行压力增加,甚至出现负增长;同时,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不断降低,等等

25、不利因素都在挤压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对出口型企业的打击是致命性的。如何摆脱这一局面是每一个企业不得不思考的问题。着眼于未来,我们的企业要保持可续发展,不光要在国际上能走得出去,还要在国内能站得住脚。我国十三亿的人口规模,本身就是一个无法估量的大市场,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质量、高营养的水产品已经摆上了老百姓的餐桌。守好国内市场这块大蛋糕的同时,努力开拓国际市场才是企业发展的正确选择,国内国际两手抓,以国内市场为后盾才能在瞬息万变的国际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五)政府加强政策性倾斜,保障出口行业的良性发展每一个国家或地区,都有形式各样的贸易保护政策,面对来自其他国家不

26、合理、霸道的贸易壁垒,我国政府也要建立一套完整高效的反制措施。首先,加大对渔业的科技投入,加强优质水产品基地的建设。对于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水产品,为了稳定出口货源、提高产品质量,应有选择地建设一批水产品出口的生产和加工基地并加以扶持。形成出口商品体系以克服目前存在的生产分散、产品不符合规范、质量低等问题,使出口产品生产集中化、专业化和优质化,达到规模经营。其次,由于渔业这一产业的特殊性,世界很多国家对渔业采取一定的补贴政策以支持这一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发达国家对渔业的补贴是多方面的, 而且补贴金额也很大,目前,各国每年对渔业的补贴总额相当于总捕捞值的1/4.为此,我们应在wto的框架内合理地应用

27、渔业补贴以提升渔业的国际竞争力。(六)加强合作,优势互补增加市场竞争力 水产食品企业的强强联合, 包括四大方面: 一是加强区域经济合作,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加强区域合作,建立信息共享,通过高速公路、航运和空运进行立体化的运营网络;二是水产食品企业之间的联合,优势互补,分工合作,精耕细作提升综合竞争力;三是传统水产品与新型产品的联合,以科技为先导,继承并发展传统水产品优势的同时,加大新产品创新研发; 四是民族产业与国外先进企业的联合,善于借鉴和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生产技术,最终为我所用。通过这样的联合模式, 必定能在最大程度上发挥“拿来主义” ,去芜存精,实现资源共享,学习先进经验,把水产食品产业带上可持续发展的通途。【1】数据来自各地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2】数据来自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2013年我国进口鱼粉市场分析【3】数据来自大连市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参考文献:1 农业部渔业局 .中国渔业年鉴m. 北京 :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32 徐启. 加强渔业标准化建设 j. 农业质量标准 ,2003,(2):12-133 刘晓华. 我国水产品安全质量与 haccpj. 制冷 ,1999,18(3):32-3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