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问题研究金融学专业_第1页
我国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问题研究金融学专业_第2页
我国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问题研究金融学专业_第3页
我国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问题研究金融学专业_第4页
我国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问题研究金融学专业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摘 要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资产证券化在美国迅速发展。资产证券化是指将缺乏流动性、但预期现金流相对稳定的资产,汇集形成资产池,再通过结构性重组,转换成在金融市场上可以出售和流通的有价证券的行为,其实质是对未来现金流收益权的转让。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资产证券化在提高国有商业银行资产流动性以及化解国有商业银行体系资产风险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分析资产证券化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影响。论文分为五章。第一章是绪论,回顾了目前为止该问题的研究背景,阐述了研究目的和意义,指出了主要方法和内容,以及创新点和不足。第二章是研究文献综述,阐述资产证券化的内涵,国外和国内关于资产证券化的研究

2、,以及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研究。第三章是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现状分析。第四章主要分析美国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展。第五章为结论,本文认为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也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如果运用不当则会酿成诸如美国2008年的金融危机,最终会影响一国乃至全球经济,因此在实施过程中一定要加强风险防范和风险监管,尤其是金融衍生品的风险防范与监管。关键词: 资产证券化;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金融衍生品The study of the problem of bank credit asset securitization in our country Abstract Since the sixties

3、and seventies of the 20th century, asset securitization is developing rapidly in the United States. Asset securitization, it is to point to the lack of liquidity, but the assets of the expected cash flow is relatively stable, together form the asset pool, and then through structural reorganization,

4、converts can be sold in the financial market and the circulation of the behavior of the securities, the essence of which is about the future cash flow of usufruct transfe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markets, asset securitization to improve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 liquidity and dissolve t

5、he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 system risk asset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and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asset securitization of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The thesis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introduction, reviews the

6、research background of the problem so far,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research purpose and meaning, points out the main methods and content, as well as the innovations and shortcomings. The second chapter is the study of literature review, the paper expounds the connotation of asset securitization, for

7、eign and domestic research on asset securitization, as well as the research of bank credit asset securitization. Chapters 3 , respectively, the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bank credit asset securitization . The forth chapter mainly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of bank credit asset securitizatio

8、n problems in the United States. Chapter v for the conclusion, this paper argues that bank credit asset securitization is a sharp double-edged sword, if use undeserved, would lead to such as America, the 2008 financial crisis, ultimately affects a country and the world economy, therefore in the proc

9、ess of implementation must strengthen risk prevention and risk supervision, especially the risk prevention and supervision of financial derivatives.Key words: asset securitization; Commercial Banks; Credit assets. Financial derivatives目 录第一章 绪论1一、研究背景1二、研究目的和意义3三、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3(一)主要研究方法3(二)主要内容4四、创新点和不足

10、4第二章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6一、资产证券化的内涵6二、国外资产证券化研究6三、国内资产证券化研究7四、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研究9第三章 我国银行资产证券化的现状分析10一、目前我国银行资产质量状况10(一)银行业资产和负债规模稳步增长10(二)信贷资产质量平稳向好10(三)流动性水平稳增强11二、我国银行信贷资产处置采用的方式11(一)财政注资11(二)资产剥离12(三)资产重组12(四)打包出售及拍卖13(五)债转股13三、我国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发展状况13(一)发行规模情况13(二)产品创新情况15(三)法律法规情况17四、我国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存在的问题和风险18(一)我国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

11、存在的问题18(二)我国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存在的风险19第四章 国外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的经验20一、国外资产证券化的发展20二、2008年美国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操作21(一)商业银行放出次级贷款21(二)商业银行出售次级贷款21(三)投资银行二次出售次级贷款22(四)投资银行转移次级贷款风险22三、国外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对我国的启示22(一)善用信贷资产证券化22(二)选择符合国情的信贷资产证券化模式23(三)切实加强风险管控24第五章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的对策建议25一、政策层面的建议25(一)制定专门的资产证券化法律26(二)加强二级市场的建设26(三)完善我国信用评级体

12、系27二、银行层面的建议27(一)品种设计多样化27(二)采用更加高效的信用增级措施28三、风险防范措施建议28(一)合理估价信贷资产29(二)有序增加试点机构29(三)逐步完善机制设计30(四)努力加强风险管理30(五)不断提高发行积极性31结 论34参考文献35V第一章 绪论一、研究背景1997年7月在泰国爆发,然后蔓延到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印尼等其他亚洲国家的亚洲金融危机,严重损害了国际投资者对亚洲地区经济发展的良好预期。从此,亚洲的借款人开始效仿美国重组信托公司实施资产证券化来解决银行信贷资产,以寻求新的融资方式来消减金融危机带给亚洲经济的后遗症。其中,日本、韩国等国还相继进行了资产

13、证券化的专门立法,用法律来规范资产证券化的运作,大大促进了资产证券化的发展。虽然我国未在此次金融危机中遇难,但邻邦的遭遇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2008年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由美国次级贷款抵押产品开始,逐渐发展到非抵押产品行业,且逐渐进入到世界金融行业,导致该国新世纪金融企业、第十大抵押贷款服务企司、住宅抵押贷款投资企业、房利美公司、房地美公司、华尔街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控股公司、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公司等华尔街巨头先后纷纷破产倒下,美国国际集团(AIG)提供850亿美元短期紧急贷款,美国政府出面接管了AIG,布什政府签署了总额高达7000亿美元的金融救市方案,同时美联储宣

14、布把仅剩的最终两家银行,也就是高盛企业与摩根士丹利,都全面的转变成以得到高额经济效益为主的商业银行,因此上述企业就可以依靠吸收存款来处理现在的问题。该国金融危机的出现,不只让该国包含通用汽车、福特汽车等众多规模庞大的企业实体经济遭受迅猛的打击,与之相关的产业也都遭遇了巨大的风险,而且后来演变成为一场对全球经济造成巨大冲击的世界性金融危机。资产证券化本来是一项可以分散风险的金融创新,可是对该项金融衍生产品的“滥用”最终引爆了美国2008年的次贷危机,乃至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机,影响到了全世界。历史事实已经证明:银行的信贷资产是金融危机的潜在风险因素之一,数额巨大的信贷资产不仅妨碍银行的盈利能力,使银

15、行声誉下降,还会进而带来流动性风险,最终导致银行破产。如果一个国家的银行系统中普遍存在大量信贷资产,那么一定会使该国的金融系统变得异常脆弱,在受到外部力量的冲击时将变得不堪设想。长期以来,由于国家体制、经济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我国的银行系统也积聚了惊人的信贷资产,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的坏账更是数额巨大。由此,解决银行的信贷资产问题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为了使商业银行尽早脱离信贷资产的损害,信贷资产的处置方式方法开始越来越创新。随着金融市场的日趋完善与成熟,处置方式也可是增多。因此,资产证券化也越来越多地受到我国银行人士和相关领域专业人士的关注,银行体系的有关部门也在积极尝试通过资产证券化解决现有

16、信贷资产。同时,监管部门也在关注资产证券化问题并努力探讨资产证券化的制度建设与法律环境问题。我国资产证券化的监管政策是随着资产证券化试点的不断发展逐步完善的,市场创新和监管创新二者相互推进不断演变。第一时期,2005年-到2008年,当时就是资产证券化业务的最初试验时期。2004年10月,证监会就随之公开关于证券公司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2005年4月,人民银行与银监会共同公开的与之相关的文件,其中文件就清楚的表明了国内资产证券化试点全面开展,这个阶段的政策出台数量多,内容较为简单,实操性更强,例如针对会计核算的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会计处理规定,针对税务处理的关于信贷资产证券化有

17、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基于信息公开问题的资产支持证券信息披露规则等。在试点阶段,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新的产品,除了遵循监管部门出台的针对性规章制度,同时也要符合行业普遍规则,例如针对增信措施的关于有效防范企业债担保风险的意见,针对信用评级的中国人民银行信用评级管理指导意见等。这一期间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主管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共发行17单,证监会主管企业资产证券化产品共发行9单,在有关监管方针政策的健全部分,上述组织就简单的公开了比较单一的规划性的部分文件,相对于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监管更加粗放。第二阶段,2011年-2014年,此类业务逐渐进入到比较正常的发展时期。2011年,上述机构逐渐开启对

18、公司此类业务的全面严格审查,2012年5月,我国有关银行、银监会以及财务组织共同发布关于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有关事项的通知,意味着在经历了美国次贷危机之后,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重新启动,进入第二轮试点阶段,试点额度500亿。2012年8月,银行业相关协会发布有关资产支持票据指引,至此我国三种主要资产证券化产品类型全部推出。2013年8月,银监会开启了第三轮试点工作,试点额度达到4000亿元,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正式进入常态化发展时期。在此阶段,监管政策进一步注重风险管理和防范,2013年银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起机构风险自留行为的公告明确发起机构自留不低于一定比例(5%)的

19、基础资产信用风险,我国有关组织就在2013年、2014年接连公开了证券公司及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规定等众多详细的文件,其中就清楚的指出专项资产管理规划被当做SPV独立于发起者、管理者以及投资人员的正当地位,全面延伸了发展此类服务的业务主体以及主要资产范围,对企业项业务的持续进步准备了条件。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中国人民银行大力推动金融市场改革创新,金融产品进一步丰富,体制创建和主要设备创建都得到了显著的成果,与之相关的金融市场开放程度持续提升。2017年就是贯彻“十三五”计划的关键时期,在金融市场开创部分,把实体经济需要当做本质着手点,达到其各个阶层、各个种类、

20、各个规模、各个阶段的需要,将全面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帮助。 屈庆债券论坛  随着金融市场的日趋完善与成熟,使得许多在过去无法运用的国际先进金融工具有了用武之地。同时,在利用国际先进创新手段解决我国实际问题时,国内金融行业也始终在探究个人的创新商品以及方式。国内各商业银行也逐渐变成自主运作、各自承担风险的金融组织,他们的风险观念持续强化,贷款投向被全面的监管起来,并且先后进行了股份制改革。总而言之,在宏、微观角度上,国内银行发展证券化的机遇逐渐来到。实施上述转变对于改变国内银行的运作观念有非常关键的作用。第一,其可以全面提升国内商业银行资产的流通性。第二,实施资产证券化便于激发国内商业银

21、行的信贷资产,全面提升资本充足率,进一步改变目前的运作情况。第三,推行资产证券化有利于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水平的改善。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文选择对我国银行信贷资产处置中的资产证券化问题探讨作为论题,其意义在于:国内银行系统出现大量信贷资产,上述信贷资产进一步减少了资产效益性、平稳性以及流通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银行在国际上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原因之一,和国内商业银行法所要求的运作规则并不符合,对目前银行系统的平稳性造成不良影响 ,隐含明显的危机。而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资产证券化在提高金融市场融资效率、提高商业银行资产流动性及化解银行体系资产风险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并且日益受到重视。三、研

22、究方法和主要内容(一)主要研究方法本文的核心方法为理论研究法。本文以实证分析为主,同时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利用规范分析对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利用实证分析从银行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获取进行证券化的影响因素;运用纵向比较的方法分析我国银行资产发展的变化趋势,运用横向比较的方法分析我国银行与国外银行的不良资产状况的不同,从而确定不良资产证券化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对容易获取的数据进行定性分析,对于国家政策等不易获取的数据只做定性分析;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和所学专业课本,与导师交流和讨论,借助互联网的便利条件,逐步完成毕业论文。(二)主要内容本文参考许多中外学者之前对资产证券

23、化问题的研究成果,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的现状入手,结合中国特有的市场环境,提出了对我国银行信贷资产实施资产证券化的意义、现实可能性,同时也发现在实施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最后提出建议。本文参考最新的与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相关研究理论,包括自2007年至现在的中国商贸、经济研究导刊、财经界(学术版)、经营管理者、金融研究等期刊的学术论文和文章,包括中外两部分,主要内容是对资产证券化的研究与分析。本文的主要框架结构如下: 绪论 研究文献综述 我国银行资产证券化的现状分析 国外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的经验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结论四、创新点和不足本文参考许多中外学者之前对资产证券

24、化相关问题的最终分析结果,从目前银行发展的现实情况着手,根据国内目前的发展情况,指出了对国内银行不良资产开展资产证券化的现实作用、实际可执行性,此外也得知在具体执行中出现的问题,指出合理的发展意见。由于文章研究方法的需要,本文对国内外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对进行了一定对比分析,但由于论文篇幅有限,有些问题无法做出更加深刻的剖析。由于国外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相关资料来源有限,本文对美国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问题的分析缺乏一定的数据支持。第二章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一、资产证券化的内涵资产证券化,表示把缺少流动性、但是预计现金流比较平稳的资产,或由其余资产来确保按期向证券持有者划分效益的资产,聚集产生资产池,再

25、利用结构性组建,转变成在金融行业可以销售以及流通的有价证券的活动,其本质就是此后现金流收益权的转移。依照主要资产的特点,资产证券化可被划分成良性以及不良资产证券化。美国耶鲁大学法博齐教授认为,资产证券化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信贷资产、应收账款、分期付款、以及其他缺乏流动性的资产转化成流动性较强的投资证券。美国专家Gardener资产证券化的概念就更加广泛:“资产证券化表示储蓄者和借贷者利用金融行业得以部分或所有的匹配过程或者方式。此处开发的市场信用(利用金融行业)替代了由银行或其余相关组织准备的封闭的信用情况” Gardener.Securitization.1991。Gardener的定义

26、既包括一级资产证券化也包括二级资产证券化,一级资产证券化就是包括债券和股票在内的实物资产证券化,而二级资产证券化指的就是对金融资产的证券化。目前经济词典中对资产证券化做出的概念就是“以特定资产和其此后现金收入流为前提以及保障而发放债券、开展融资的模式。比如房屋以及奢侈品抵押贷款的证券化,和发放项目债券等”。二、国外资产证券化研究其他国家的资产证券化发展时间很长,其对有关观念的分析非常深刻。对于资产证券化的重要观点分析一般包含成本诱导观点、信息不对称观点、风险隔离观点等,详细的分析为:成本诱导理论由美国学者StevenL.Schwarcz于1994年提出 StevenL.SchwarczKaye

27、.The Alchemy of Asset Securitization.TheFinancier:ACMT1994Vo.8(5):2326 .,他认为企业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成本比通过银行进行间接融资即贷款的利率低,即直接融资陈本低于间接融资成本,向银行借款属于间接融资,从资本市场融资属于直接融资。企业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融资而达到降低的财务成从而实现增加企业利润或者使得企业价值最大化。信息不对称理论由ClaireA.Hill 于1996年就清楚的指出,个人的看法就是资产证券化可很好的处理投融资信息不对称的不足,发起人将主要资产转接到SPV,SPV将其当做前提用于资产扶持证券的发行,

28、对于投资者要评估上述资产支持证券的数据,并不需要非常重视发起人自身的信用危机,所以减少了因为信息不对称也许造成的危机。ClaireA.Hill.Securitization:ALow-CostSweetenerforLemons.HeinOnline,1996风险隔离观点最早是ChristopherW.Frost 在1997年指出的,其提出资产证券化的破产隔离制度分割了原始权益人开展破产或重组的危机,发起人把证券化资产全面提供给具备破产隔离功能的独特目标组织(SPV)之后,证券化资产就和发起人自身资产实施隔离,发起人破产并不会对目前的资产造成任何作用,此外上述资产从发起人资产中划分开来,因此其

29、债权人无法对上述资产实施追索。ChristopherW.Frost,Asset Securitization and Corporate Risk Allocation,TulaneLawReview,1997企业资本优化观点最早是Jure Skarabot 在2001年指出的,其指出资产证券化主要是使用在投资和风险监管的全新方式,企业利用明确合适的的资本结构提升自身的价值。此外,其利用组建多资产企业模型验证资产证券化是企业开展改善资本结构的最佳方式。Jure Skarabot .Asset Securitization and Optimal Asset Structure of the F

30、irm.Ssrn Electronic Journal,2001三、国内资产证券化研究其他国家的资产证券化发展时间很长,其对有关观念的分析非常深刻。但是我国对资产证券化的研究相对较晚,并且都是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学者及其著作: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系教授何小锋编撰的资产证券化理论与实务全书,通过书籍的模式对资产证券化的主要观念开展叙述,对美国、欧洲、亚太区域等众多区域开展资产证券化历史经验进行整理,且根据我国实施的现实情况开展深入的探究,最周指出我国资产证券化此后扩展的合理意见:首先是增加主要资产的范畴,其次是对资产证券化的结构性重组模式开展创新,最后是增加资产扶

31、持证券的发行以及买卖模式。 何小锋.资产证券化理论与实务全书J.中国言实出版社,2000由上海浦东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葛培健先生主编的企业资产证券化操作实务,首次站在企业的角度,以实际参与者的身份对企业资产证券化这一金融创新产品开展了全面的分析,整理了公司资产证券化的现实执行不足,对公司资产证券化在国内现实发展状况开展探究,对项目操作阶段所遭遇的问题开展整理,最终指出合理的意见。 葛培健.企业资产证券化操作实务J.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由天津产权交易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北方产权交易共同市场理事长高峦以及刘忠燕编写的书籍资产证券化研究,非常全面的叙述了与之相关的观点,整理了相关的运作制度

32、、商品结构、定价制度常识,此外提出目前国内执行资产证券化的法律不足,也就是债权转移、设置SPV、资产转让记载等部分缺点。高峦、刘忠燕.资产证券化研究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9由知名经济专家巴曙松、牛播坤编撰的利率市场化与资产证券化兴起:来自美国经验的启示,利用全面阐述美国资产证券化的整个发展历程,提出该国利率市场化、信托法律的开创健全、金融商品类型的创新设计等是最为显著的发展原因以及源动力。巴曙松、牛播坤.利率市场化与资产证券化兴起:来自美国经验的启示J.债券,2013(11)由我国专家陈金亮编撰的发展我国资产证券化的意义、问题与建议,清楚探究了国内资产证券化的不足,比如规模不大、资产类型不

33、多、发行方式简单等,根据国内信贷产品和公司资产证券化产品的真实案件,此外也指出了发展企业型SPV的意见,且指出完善有关法律条文。陈金亮.发展我国资产证券化的意义、问题与建议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8(3)由知名专家张瑞佳编撰的中国企业资产证券化破产风险隔离机制的法律问题研究,全面叙述了我国公司资产证券化破产风险隔离制度,此外也提出目前出现的不足,也就是有关法律条文不完善、信托结构不合理,最终指出与之对照的意见。张瑞佳.中国企业资产证券化破产风险隔离机制的法律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9由知名专家孙向威编撰的资产证券化基本理论及在我国的实践应用,利用对与之相关的观点和对美国、欧洲等地区发展

34、经验开展探究,根据国内信贷产品和公司资产证券化产品的真实案件,指出国内此后发展的合理意见。孙向威.资产证券化基本理论及在我国的实践应州D.西南财经大学.2009由知名专家温宏杰编撰的我国资产证券化交易结构存在的法律问题及其分析,对国内具体的交易流程中出现的的法律问题开展全面的探究钻研,特别是重点叙述了目前国内资产证券化交易结构中有关特殊目标组织(SPV)的法律不足,根据国内信贷产品的真实案件,最终指出单独立法的合理意见。温宏杰.我国资产证券化交易结构存在的法律问题及其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7四、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研究资产证券化始于美国20世纪70年代末的住房抵押证券,以此为基础,信贷资产

35、证券化应运而生。以美国银行业和金融机构为代表的国外银行业和金融机构对于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探索研究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了,这个过程中有不少成功的经验和重要的创新,但是也有失败的案例。美国著名学者Gardener 认为,资产证券化是连接借款者和储蓄者的一个过程,也可以理解为工具。Gardener.证券化.1991 他认为,资产证券化是把银行贷款转化为证券的过程 ,金融机构通过把比较缺乏流动性的信贷资产转变为在二级市场可以交易的证券从而达到金融机构出售其该资产的过程 。同样,学者Steinher 也把证券化看做是把作是将一种资产转化为证券的过程,被转化的资产是金融机构相对缺乏流动性的,但是转变成证券之

36、后流通性显著提升,其中产生的的费用比其余基础资产转移的费用低 。Steinherr K.Mortgage backed securities:development andtrends in the secondary在中国,由著名专家唐俊涛编撰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设计及应用举例,就是将信贷证券化当做主要的分析主体,且开展现实操作对具体的产品设计进行分析,全面指出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运作需要改进的地方。唐俊涛.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设计研究及应用举例D.暨南大学.2012这些年来,特别是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以来,包括专家学者、金融机构自身、监管部门都从不同角度进行了一些总结,并提出了一系列旨在加强

37、管理,防范信贷资产证券化所可能带来的风险的措施,例如规定原信贷资产持有者在对贷款资产证券化后应该持有一定比例的留存风险,并且对自留风险的资本占用作出了严格的规定,又如不再鼓励、不再提倡对证券化资产进行多层级的再证券化。本文主根据ChristopherW.Frost 于1997年提出的风险隔离理论,以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资产实际情况为出发点,结合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发展现状,提出了资产证券化对我国银行不良资产处理领域的意义,同时也发现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障碍和问题,最后提出针对性建议。第三章 我国银行资产证券化的现状分析一、目前我国银行资产质量状况(一)银行业资产和负债规模稳步增长截止到2

38、016年12月31日,我国银行业资产总额为232.3万亿元(包括银行业所有金融机构境内外本外币),这里面,规模庞大的商业银行资产总数是86.6万亿元,占据比值是37.3%,股份制类型的资金总数是43.5万亿元,占据比值是18.7%。我国银行业资产总额同比增长15.8%,规模庞大的商业银行资产总数同比涨幅是10.8%,股份制商业银行资产总数,同比增长17.5%。我国银行业负债总额为214.8万亿元(包括银行业所有金融机构境内外本外币),这里面,规模庞大的商业银行负债总数是79.9万亿元,占据比值是37.2%,股份制类型的负债总数是40.8万亿元,占据比值是19%。我国银行业负债总额同比增长16%

39、,规模庞大的商业银行负债总数同比涨幅是11%,股份制类型的负债总数同比涨幅是17.7%。 统计数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官方网站因此我们就可以知道,国内银行产业金融组织资产和负债规模都在平稳增长,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规模也都匹配稳步增长。(二)信贷资产质量平稳向好一直到现在2016年12月31日,国内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大概是1.5万亿元,和2016年9月30相比增多了183亿元;其中不良贷款率大概是1.74%,和2016年9月30日相比降低了大概0.02%。2016年12月31日,正常贷款余额大概是85.2万亿元,正常类贷款余额大概是81.8万亿元,关注类贷款余额大概是

40、3.4万亿元。国内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余额大概是2.7万亿元,和之前季度末相比增多455亿元;拨备覆盖率大概是176.4%,和之前季度相比提高0.88个%;贷款拨备率是3.08%,和之前季度末相比降低0.01%。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大概是10.75%,和之前季度末相比降低0.08%;加权平均一级资本充足率是11.25%,和之前季度末相比降低0.05%;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是13.28%,和之前季度末相比降低0.03%。 同上所以我们局可以知道,国内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和之前相比增量降低,信贷资产品质综合发展比较稳定,基于风险计提的减值准备非常完善,危机抵补水平提升。(三)流动性水平稳

41、增强截至2016年12月31日,我国商业银行当年累计实现净利润约为1.6万亿元,同比增长大概3.54%,增速同比上升1.11个百分点。2016年四季度商业银行平均资产利润率大概是0.98%,和之前相比降低0.12%;平均资本利润率大概是13.38%,同比大概下降1.6个百分点。截止到年底,国内此类银行流动性比值大概是47.55%,和三季度末相比提高0.62%;人民币超额备付金率是2.33%,和之前三季度末相比提高0.58%;存贷款比值大概是67.61%,和之前季末相比提高0.34 统计数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官方网站%。所以我们从资料中就能知道,国内此类银行盈利水平持续提高,利润效率平稳

42、提高,流动性也得到了强化。二、我国银行信贷资产处置采用的方式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问题就是当代金融业发展中比较关键的难题,在国内此类银行的发展流程中,信贷业务起初并未像现在一般开放,为响应国家政策而支持某些特定行业放出的贷款往往缺乏风险管理和控制,逐步积累的不良贷款越来越制约着商业银行的发展脚步,尤其是改革开放和加入WTO以后,随着外资银行不断进入,我国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受到了严峻考验。怎样全面的处理国有银行的信贷资产,就变成提升我国银行业综合实力的重点。为处理此类信贷资产问题,国内逐渐使用了财政注资、资产分离重组、打包出售和拍卖等模式来减少信贷资产。(一)财政注资 2003年12月底,中国人民银

43、行向中国银行以及中国建设银行总共注资大概450亿美元外汇储备,其主要目标就是剥离不良贷款为目前规模庞大的银行上市奠定基础。时隔12年之后中国人民银行再度向银行注资,即2015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注资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金额分别为320亿美元和300亿美元。但是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就得到了财政机构“返税”式投资,最初确定的方案就是将逐年返还有关银行上交的税收,为该行增加注册资金本金,注资量与国家开发银行和进出口银行大致相等,大概是1500亿元。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注资这一措施结合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通过这一措施,国家既达到了财政支持特定行业与项目的目的,又巧妙的避开大幅度的

44、调整准备金率和利率,从而稳定了金融市场。在稳增负担提高、一带一路需要资金扶持、万亿债券置换会导致金融组织资金不足等众多问题面前,中国人民银行最终从资产负债表里面的资产端发力(降息降准就是从负债端发力),这也变成货币方针的全新走向。因此,财政注资属于政策性很强的一种降低信贷资产风险的方式,中国人民银行和财政部对银行采取这种措施很审慎。(二)资产剥离 2003年,当时正在加速股改的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在半年的时间里不良资产率大幅下降,中国银行从16%左右下降到5%左右,中国建设银行从9%左右下降到3%左右,两家银行不良资产率的快速下降主要得益于国家参与实施的两大行2787亿元不良资产的剥离和此前

45、两大行积极从事的不良资产拍卖。据有关统计资料,当年国内包含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股份制银行以及资产管理企业等部分需要处理的不良资产总共大概是3.5万亿元,上述资料不包含其余非银行和外资金融组织牵连的不良资产。(三)资产重组 对于不良资产处置来说,债务重组是一种比较传统的处置方式。但在目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应该主动借鉴投资银行的思路,充分发挥商业银行的客户资源多、对企业经营状况熟悉等其他方面的优势,通过引入并购方、变更出资人等方式进行兼并重组,从而达到优化银行自身的股权结构,盘活存量信贷资产,降低不良债权风险。例如,近三年来中国农业银行通过债务重组方式,重组了不良债权2

46、806亿元,覆盖钢铁、水泥等十余个产能过剩的传统行业,有效激活了金融资源和产业资源。此外,我国商业银行还可以在监管部门的政策指导下,通过不良资产收益权转让等创新方式,进一步拓宽不良资产处置渠道,从而提升处置能力。(四)打包出售及拍卖 1999年,为了进行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造,国内组建了中国华融、中国长城、中国东方、中国信达资产监管企业,负责接收从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剥离出来的不良信贷资产,从而降低该几家大型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为后来的上市铺平道路。中国信达资产管理 公司于1999年4月成立,其他三家于1999年10月分别成立。我国各家银行在贷款资产分类化为不良以后进

47、行打包转让,以上资产管理公司参与收购。(五)债转股 2017年2月起,中国政府将允许我国商业银行债转股,由国务院特批以突破商业银行法规限制,允许我国商业银行在不良资产处置的时候实施债转股,从而达到支持实体经济的目的。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债转股主要也是中国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即华融、长城、东方和信达。利用购买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把之前银行和公司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转变成资产管理企业和公司之间的控股关系,之前的还本付息就转变成按股分红,在企业状况好转后,通过上市、转让或企业回购形式再回收这笔贷款资金。三、我国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发展状况(一)发行规模情况2016年,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呈现出快速扩容、稳健运

48、行、创新迭出的良好发展态势。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发行增长迅速,企业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不断提高,基础资产种类多种多样,多种金融创新商品持续出现,市场存量数值持续增加,流动性显著提高,包含不良资产、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绿色资产在内的多种资产证券化发展快速,在激活国内商业银行存量资产特别是信贷资产、提升资金使用效率、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虽然实施信贷资产证券化已经带来了成效,但资产证券化引入我国金融市场的时间比较晚,当国际上已经可以对此操作熟练时,我国市场的证券化却还处在初级阶段,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及需要完善的地方。下图分别是2005年到2016年资产证券化市场存量和发行的情况:截止

49、到2016年底,我国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量约达到8420.51亿元,同比增长37.32%;年底市场存量约为11977.68亿元,同比增长52.66%。其中,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发行量约为3868.73亿元,同比下降4.63%,占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总量的45.94%;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存量约为6173.67亿元,同比增长14.74%,占市场总量的51.54%。企业资产支持证券发行量约为4385.21亿元,同比增长114.90%,占发行总量的52.08%;企业资产支持证券存量约为5506.04亿元,同比增长138.72%,占市场总量的45.97%;资产支持票据发行量约为166.57亿元,同比增长375.9

50、1%,占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总量的1.98%;资产支持票据存量297.97亿元,同比增长87.52%,占资产证券化产品市场总量的2.49%。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证券化研究组. 2016年资产证券化发展报告R. 从全年情况看,资产证券化市场延续快速增长态势。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以前,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发行规模一直占据较大比重;2016年企业资产支持证券发行规模大幅跃升,较2015年翻番,取代信贷资产支持证券成为发行量最大的品种。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产品中,2016年公司信贷类资产支持证券发行1422.24亿元,同比减少53.82%,占比36.78%;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发行1381.76亿元,同

51、比增长逾3倍,占比35.73%;个人汽车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发行580.96亿元,同比增长84.38%,占比15.02%;租赁资产支持证券发行129.48亿元,同比增长111.39%,占比3.35%;消费性贷款资产支持证券和信用卡贷款资产支持证券分别发行91.60亿元和106.59亿元,占比分别为2.37%和2.76%;此类贷款资产扶持证券再次开启,2016年综合发行156.10亿元,具体的比值是3.99%。 同上随着基础资产类型增加和产品标准化程度提高,2016年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产品不再呈现公司信贷类资产支持证券一支独大的现象,各类产品发行规模趋于均衡化,标志着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市场开始走向成熟。

52、(二)产品创新情况 1.不良资产证券化重启发行2016年二季度,中国银行“中誉2016年第一期不良资产支持证券”和招商银行“和萃2016年第一期、第二期不良资产扶持证券”逐渐发行,清楚的表明国内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在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之后再次开启,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化处置方式进一步拓宽。2016年,我国总共有6家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机构共同发行14只证券化产品,规模约达到156.10亿元,新发型产品规模达到试点总规模的三分之一左右。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基础资产类型快速创新,例如招商银行推出以零售类不良信贷资产为基础资产的“和萃一期”、以小微企业不良信贷为基础资产的“和萃二期”,而中国建设银行

53、推出的以不良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为基础资产的建鑫2016年第二期不良资产支持证券。2.资产支持证券境外发行实现突破2016年,中国银行开始在境外发行了第一批以境内地方政府债为主要基础资产的资产支持证券,该资产支持证券以境内人民币债券作为担保品,境内担保品监控人和执行代理人是中央结算公司。该笔资产支持证券是我国首单境内资产境外发行资产证券化,同时也是首单以中国地方政府债为基础资产进行发行的证券化产品,更是公司跨境担保品服务支持境外发行资产支持证券。本次资产支持证券境外发行开拓了境外投资机构进入我国商业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新渠道,对于吸引境外资金投资我国商业银行间市场债券、盘活我国商业银行持有的大量债券资

54、产、优化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加强证券产品创新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3.绿色资产证券化创新加速随着我国推行绿色发展理念和政策,资产证券化业务在银行间市场、交易所市场、非上市公司、中证机构等加速发展,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在绿色领域也不断创新。2016年1月5日,兴业银行发行首单绿色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产品,发行金额约为26.46亿元,获得超2.5倍认购,上述产品基础资产池都是绿色金融类贷款,激活资金会投入节能环保行业。 多年以来,除了工商贷款、住房、汽车贷款这些较为稳定的信贷资产在做证券化试点外,以信用卡应收账款为基础资产的证券化产品也在不断创新。平安银行发型了一种典型的以应收账款作为基础

55、资产的证券化产品,该应收账款支持证券的主要参与者为发起人、服务商、原始债务人、发行人、财务顾问和投资者,发起人即应收账款出售方平安银行,服务商也是平安银行,原始债务人是持卡人,发行人是中建投信托产品,财务顾问是陆家嘴金融资产交易所。发起人、服务商、原始债务人、发行人、财务顾问和投资者在资产证券化市场中各自扮演着自己的角色,起着不同的作用。需要十分注意的是,SPV是信托机构建立的信托产品,进行专一的业务:即购买需要证券化的应收账款,重新整合应收账款的债权债务权益,并以该应收账款作为担保而发行证券。SPV在法律权利义务上与原债权人独立,完全不受发起人破产的影响,它的收入证券的发行业务。同时,信托机

56、构通过特设托收账户对证券化的应收账款进行综合管理,并根据证券化过程中的委托协议向投资者支付本金和利息。需要指出的是,证券化资产如果收益率太低便不会得到投资者追捧,平安银行的这款应收账款支持证券产品起售金额为100万,收益率约7%左右,有关数据显示,2016年9月的第一个星期,信托公司共发行了28款产品,平均期限为23.89个月,环比延长2.29个月。其中,一年期、两年期、三年期的平均最高预期收益率分别为8.96%、9.79%、10.20%。平安银行给出的收益率很难有吸引力。除上述产品之外,今年来我国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创新还包括以下方面:中国远洋运输公司与中国工商银行发行资产担保证券;中国信达资产

57、管理公司发行债权资产证券;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获准实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试点;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发行债券资产证券。(三)法律法规情况我国关于资产证券化的法律法规也随着资产证券化业务的不断发展而逐渐完善:2001年4月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公开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2005年4月份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制定了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2005年5月份财政部公布了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会计处理规定,2013年3月份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了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规定,2013年4月份深圳交易所公布了深圳证券交易所资产证券化业务指引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官方网站。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等众多组织共同印制了关于金融支持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若干意见,重点内容整理成,持续健全国内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进而提升其对第二产业的扶持力度。促进房屋以及汽车贷款资产证券化。全面探究实施不良资产证券化试验。进一步促进应收账款证券化等服务质量的提升,激活工业企公司存量资产。国务院公开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指出会将把合理实施公司资产证券化当做激发公司存量资产、减少公司杠杆率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