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人著名佳作春望_第1页
杜甫诗人著名佳作春望_第2页
杜甫诗人著名佳作春望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杜甫诗人著名佳作春望春望这首诗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 意赅,充分体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且这首诗结构紧凑,围 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下面是为大家整理了 杜甫诗人著名佳作春望相关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春望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 此诗前四句写春日长 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 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全诗格律严整,颔联分别以“感时花 溅泪“应首联国破之叹,以“恨别鸟惊心”应颈联思家之忧,尾联则 强调忧思之深导致发白而稀疏,对仗精巧,声情悲壮,充分地表现出 诗人爱国之情。创作背景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

2、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叛唐。次年六月, 叛军攻陷潼关,唐玄宗匆忙逃往四川。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今 属宁夏),是为唐肃宗,改元至德。杜甫闻讯,即将家属安顿在都州, 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解送至长安, 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唐肃宗至德二年 (756)春,身处沦陷区的 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 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传 诵千古的名作。春望作品原文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词句注释国:国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破:陷落。山河在:旧日的 山河仍然存在。城:长安城。草木深:指人烟稀少。感时:为

3、国家的时局而感伤。溅泪:流泪。恨别:怅恨离别。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指安史之乱的战火。三月: 正月、二月、三月。抵:值,相当。白头:这里指白头发。搔:用手指轻轻的抓。浑:简直。欲:想,要,就要。胜:受不住,不能。簪:一种 束发的首饰。古代男子蓄长发,成年后束发于头顶,用簪子横插住, 以免散开。白话译文国家沦陷只有山河依旧,春日的城区里荒草丛生。忧心伤感见花开却流泪,别离家人鸟鸣令我心悸。战火硝烟三月不曾停息,家人书信珍贵能值万金。愁闷心烦只有搔首而已,致使白发疏稀插不上簪。杜甫诗人介绍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 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

4、人,与李白合 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 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 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 (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 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 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 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 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 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书法杜甫在书法的创作观上是非常成熟而有深度的。从记载来看,他的书体以楷隶行草兼工,整体以意行之,赞赏古而雄壮,注意书写中 的速度、节奏、笔势、墨法等等内容,在唐代也是很有深度的书家了。 同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