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 中国姓氏文化_第1页
浅析 中国姓氏文化_第2页
浅析 中国姓氏文化_第3页
浅析 中国姓氏文化_第4页
浅析 中国姓氏文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作者xxxx-日期xxxx浅析 中国姓氏文化【精品文档】浅析 中国姓氏文化 童峰 (武汉商贸职业学院会计与金融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中图分类号:K81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_O992(2011)O7-o82-02 摘要 :姓氏是人类文化中标志人群血缘系统的 “遗传 性符号,它作为生命个体 的符号标志,是我们身边非常普遍 的文化现象,本文从人类文化 史的角度探讨了姓与氏的产生及其不同作用,也为现代人取名提 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姓氏;起源;文化影响;取名 全世 界的华 人都 自称 炎黄 子孙, 即以传说 中的皇 帝和 炎 帝作 为 中华 民族 的共 同祖先 。这是

2、 一种对 同一种文化 渊源 的认 同意识 与寻 根情结,而这种寻根意识最终则以姓氏为渠道,达到百川归海,种 姓统一。 一、 古代姓氏的作用 姓氏是家族的名称,个人的血缘符号,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有 着特殊的意义,在古代,它更是起着举足轻重 的作 用 (一 )明血缘 的 “姓 ”。 姓 氏是人类 文化 中标 志人群 血缘 关系的 “遗传 ”性 符号, 每一 个 人都有 自己与生俱来 而且 一般不能选 择的 姓氏, 姓氏是 代表和 识 别社 会成 员的主要标 志,醒 目的表示 了一个 人的 家族系 统和血 缘关 系。其主要作用在于 “明血缘”,表示同姓的人就是同一位祖先的 子孙 。 (二)别贵贱的

3、“氏” 。 “姓”是全体 氏族成 员 与生俱来终 生使 用的, “氏 ”是姓所 衍 生 的氏族分支 氏”最初 只是贵族 的专利 ,其主 要作 用在于 “别 贵贱 ”,随着 一个人社会 地位 的升沉 而变化 。秦汉 以后 ,氏不再 象 征特 权,平 民不但有 名有 氏,且所 用的 氏大 都因袭 自周 代,并 开始 和姓混 而为一。 (三 )别婚姻。 “同姓不婚 ”是 中国古 代一项非 常严格 的婚姻 制度 。它 由原始 社会的外婚习俗发展成为西周的一种礼制,再上升为封建社会的法 律 制度。 礼 记 ·大 传规 定,只要 是 同姓 ,毋论 远近 亲疏, 虽百 世 而婚姻 不能相 通。其原

4、 因就 是 “男女 同姓, 其生不蕃 ”。, “同姓 不 婚,恶不殖也”0,在 中国人看来,同姓 即同祖 , “五 百年 前是一 家 ,有血缘 关系 的人通婚 是男女 无别 、与禽兽无 异 的行为 ,因此 被视为婚姻大忌。 (四)明世 系。 古代无子者,必有择立嗣自子之事,这与中国传统文化观念有 关 ,吕思勉说 : “中国人所 与必欲 立后,盖 中国于 不 孝有三 ,无 后 为大 之说 古人之所 以为 此说,则以其谓鬼犹 求食 之故 ”。在中 国的传统观念中,人死为鬼,鬼须血食,而且应有后代儿孙奠供。 因此无子 者为 了使 自己不成 为孤 魂野鬼 ,就 努力 的续上 香火 。无子 就 收养 嗣

5、子,但收养继 嗣应 以同姓为限。 二、当代姓氏的变化 随着 民族 融合, 经过几 千年天 翻地覆 的历史 变迁, 作为 华夏群 体 历史文 化的活化石 和生命 个体 象征 的专 有符号 的姓 氏,也 已发生 了重大 的变化 ,呈现 出既不 同于传 统模式而 又与传 统有 着密切 联系 的新形式 ,主要体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一 )姓 氏观念 开始 淡化,出现 “姓名”合一的趋 势。 商品经济 的发展 ,促 使 人们 以利 益 、价值 等新 的需 求标准 来确 定 人际关 系,传统 的以血缘 关系按 宗族类别 确定 活动 区域或交 往对 象 则已退 而居其次 。加之独 生子女 家庭普遍 增多

6、,使亲族 问 的关系 网大为简化 。在这种社 会生 活的急剧 变动下 ,传统 的姓 氏观念产 生 了根本性 的动摇,这表现在 : 1子承 父姓的 习俗已发 生变化 ,子女可 以从 父姓, 也可 以从母 姓 ,或以父母合姓作为 名字 ,有的甚至另取一个新的姓 082 I魅力中国 20l1年7月下 2一个 人的价 值取决 于他 (她 )的智慧才 干和对社 会贡献 的大 小, 与姓 氏无关 。姓 氏已不 再具有 以前 那样严 格的 固定 性,人们 可 以根据 自己的需要改变姓氏,他人无权干涉。 民法通则第99条 规定 : “公 民享 有姓名权 ,有权决 定 、使 用和 依照规定 改变 自己的 姓名,

7、禁止他 人干涉 、盗用、假冒。” 3“姓”、 “名”合一的趋势正在开始,这主要流行于知识分 子群体 。例 如,有 的作 家、艺术 家长期 使 用固定的笔 名、艺 名,而 原名 却被淡 忘 了。笔名可 能是一 个词汇 ,很难 区别其 中的姓和 名 。 如李 芾甘 的笔名 叫 “巴金 ”,到底 是姓 巴名金 ,还是 就叫 巴金 而不 必再分姓名 ,人们 对此都 不会深 究。 (二)姓氏分布不平衡, “大姓”人口过多。 中国 古今 使 用 的汉 字姓 氏 , 多达 一 万余 个 。但 由于数 千年 的 历史 发展演 变,各 民族之 间的文化 交融 ,古代 大量姓 氏已经废弃 不 用, 由此造 成我

8、国姓 氏在全 民人 口中分 布极不 平衡的状 况,表现 为 姓 氏用字单 调 、大姓人 口比例庞大 等现 象 。我 国 目前使 用的汉字 姓 氏约为 3600个, 而在汉 民族 中有87的人仅 用了10O个 常用姓 氏,也 即在 ¨亿 人 口中约 有95亿 多人只 用 了1D0个姓 氏。在这 100个姓 氏 中,李、王 、张、刘、陈、杨、赵 、黄、周、吴等19个大姓的人 口 即占 了汉 族 人 口的556,即全 国大 约有 一半 人 口只 使用这 19个姓 氏。而在这 19个 大姓 中,居于前 三位 的李 、王 、张三 个大姓则 占了 汉族 人 口的224名,这就 是说全 国约有 2

9、5亿的 人只用这三个 姓。大 姓之所 以 “人满为患”,这是长期的历史积 淀造成 的。 (三 )少数 民族 采 用汉族 姓 氏已成 为一种 普遍现 象,这是 当代 中华姓 氏的又一 重要 景观 。 中华 民 族是 以汉族 为 主体 , 由各 少 数 民族 经过 长 期交 融汇 合 形成 的。在 民族 文化交融过 程 中,许 多少数 民族逐渐 接受 了汉 文化 的影 响,将 本 民族 原有 的姓 名制度 (如 父子连 名 、有 名无姓 、多音 姓 氏等 )改作汉 族 习惯 的姓名形 式。少 数 民族 姓 氏符号的汉 文化倾 向, 是各 民族 团结和睦 、互相交 融的 自然结 果,也是 历史发展

10、的必 然现象 。 三、现代人取名 正所谓 名不正 则言不 顺。宝 宝呱呱 坠地 ,父母最 关心的 莫过 于 给 孩子起 个好 名字。命 名,看 上去容 易, 实际上是 有一定难 度的 两三 个字 的简单 组合, 里面却包 含 了许 许 多多的技 巧和方法 要做 到名字顺 口、简单 、含 义深刻 、令人难 忘 ,在命 名时就要注 意许 多 问题 。 (一 )忌讳祖先和先贤的名字。 汉 族起 名,一 般避开祖 先的 名号 。汉族传 统极讲 辈分 ,以祖 先 名字为 名,不但扰乱 了辈分的排序,而且会被 视为祖先的不敬。 (二)尽量少用或不用生冷字 名 字 是 供交 际 使 用的 ,否 则 ,名 字

11、 就 失去 了存 在 的价 值 。 当 今 的时代 是计算 机的时 代,绝 大多数计 算机 储存的汉 字仅限 于常 用 字 。如果命 名时 ,使 用一 些生僻 字,只 会增 加一些 不必要 的麻 颂, 取名 固然要 避免俗 套和 雷同,但不 能靠 使 用生僻字 。使用生僻 字, 影响 了工作 ,妨碍 了交际,可谓得不偿失 。 (三 )避免姓名字体 的单调重复 。 中国语 言文化 博大精深 ,既 然是 用汉字取 名,就 不仅要 考虑意 万方数据文 史 艺 术 CHAMlNG CHINA 从 “创建孙 氏祠堂碑记" 看闯王义军也滥杀无辜 王小秋 王素君 (尉氏县文管所,河南 尉 氏 47

12、5500) 中图分类号:120 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7_083-02 摘要:在尉氏县庄头乡后曹村中立有一通清道光三十年的 “创建孙氏祠堂碑记 ”的石碑,其碑文载有明末孙氏村民与闻王义军 “结冤挟仇 ,怀。限 弗释 。及贼践位寻杀孙氏,剪灭族众”之语。虽然李白成率农民起义军转战南北、攻城掠地,进行了长达十多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推翻了腐朽的 大明王朝,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李自成所建的 “大顺 ”王朝,却在短短 的数月之间就一败涂地,彻底消亡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建 国时的滥杀无辜, 面对清兵入侵而得不到人民的支持。 关键词:剪灭孙氏;改为曹姓;焚烧屠城;

13、滥杀无辜;历史事实;功过分清 在 尉 氏县 庄头 乡后 曹 村 中立 有 一通 清 道 光三 十年 的 “创建 孙 氏祠 堂碑 记” 的石碑 ,其碑文 如下 “孙 氏之称望族 也, 由来久 矣。 溯 自昔康 叔之 后,爰 有孙氏历 代相传 , 多有奇 士伟 人,赋 比天 台绰 木 ,雅擅 金声 之誉 。明同伯 乐阳公 ,能空 冀北之群 ,而 且五之 兵法 术十 二篇 ,帷 幄永资秘 策,思邈 禁万 三十 首岐 山疑 擅誉 ,圣童 叔敖 为 楚相 循 良之 首,叔 然称东 鲁儒行 之 宗。历古 以来,孙 氏之 裔有传 人 ,但 世 系 相 行, 族繁 丁众 , 别 派分 支 之后 散 处 于四

14、方 迨 至 明 末 , 因闯贼之 乱,公 等先代 纠合本村 英 雄豪 杰,截夺伊 等所掠 官库 居 民银钱 ,结 冤挟仇 ,怀恨 弗释 。及 贼 践位寻 杀孙 氏, 剪灭族 众 。 孙 氏先人 避难 藏于石 槽之下 ,幸脱 其厄 ,后 即以曹姓寄 居曹 家村 。 迩年来 ,孙 氏族 众多 务读耕 ,鲜有 显达 人,几欢 孙 氏之不古若 矣, 然 门第 虽衰 ,瓜 瓞犹 绵 于 今, 世 系相承 , 昭穆 可序 于 后 。兹有 震 翁,风楼 、荣身以及本族诸公等,思报先世之恩业,谋滋息之计, 以祖茔所生 荆棘 ,随年典 当, 有余赀 ,洽买祀田数十亩, 复于道 光 二十八年 ,鸠公 母庇材 新建

15、 祠堂一座 ,敬请神 轴一张 ,按次 书主, 以序 昭穆。每 至春露 秋霜 ,修其祖 庙,荐其 时食,永 展孝思 於弗替 猗欤 ?休 哉 !公 等此举 , 岂非至善 之谋欤? 愚孙氏谊 属至戚 ,闻是 举而 善甚 ,适 又嘱愚 作文 , 愚窃 自维久 笔墨 ,文理 荒谬 , 圈辞不 获,乃为勉应,爰 出俚词 以记 之。 开封府儒学增广生 员文国华撰文 (转下页) (接 上 页 ) 义 上 高雅脱俗 的抽 象美, 而且要 注意 书写时 变化 多姿的形 象美,给 人深刻的第 一印象。 (四)回避 多音字。 我 国的姓 氏多半 属于单 音字 。也有 个别 姓氏属 于多音字 ,这种 姓 氏 显然在 交

16、际 时会 造成麻 烦。 为避免 尴尬 ,对于 多音 字应 尽量 回 避 。 (五 )忌用 “绕口 字。 双 声叠韵 是造成 “绕 口”的 主要原 因, 如姜嘉锵 、张 昌商等 。 符合 音美标 准 的命 名,应 当是名 和姓 的声母 不同组 ,韵母 不同 类。 由于 名 和 姓 的声 韵异 组异 类 ,声 音 有 了 变化 ,读 起来 比较 顺 口悦 耳 。 (六 )注意不雅的谐音 有些 人 的名字, 表面上 看非 常高雅 ,但 由于读起来 会 与另外 一 些 不雅 的词 句声音相 同或相似 ,便 很容 易引 起人们 的嘲弄 ,父母起 名时, 如不慎 重 ,很 容易给 儿女造 成沉 重的 心理

17、负担 ,影 响孩子 的 身心健 康。 (七 )少用过 于时髦的字 。 在 历史 的任何 阶段,总 会涌现 出一 些时 髦的字 眼儿, 如果命 名 时追逐 这样 的字 ,会给人 以重复 、单 调的感 觉;此 外, 当下时髦 的 字 并不意味 着永远 时髦 ,因此这种名字也最 容易过 时。 (八 ) 大姓忌讳简单名字。 对 于 一个 十 几亿 人 口的大 国来 说 , 要 完全 避 免重 名是 可能 的。但大姓 者,如以单字为名,重名 的概率 必然大大增加。 (九 )其他 忌讳。 除以上几 类外 ,当然还 有许 多字 、词和 姓名不 便或不 宜入名 。 姓 名 禁忌 ,实 际上 包 罗万 象 、博

18、 大 精深 ,包含 着 政治 、文化 、 习 俗 、心理等许 多内容 。 中国 人 的姓 氏历 史 悠久 , 中国的 家谱 ,源 于 上古 , 延续 于现 代 。每个人 都能通过 姓 氏谱系 找到 自己 的生命 本源 和文化 之根。古 老 的姓氏文 化以其 丰富 的内涵和特 殊的文化 魅 力受到越来越 多人 的 关 注 ,它所 体现 的 中国文 化 的统 一性 、连 续性 、人文 精神 与 对 民 族 、对故 土的亲和 感和认 同感 等,在世界 各民族 的姓 氏中都是独一 无二 的,其必将伴 随着中华文化的发展而生生不息,绵绵流长。 注释 : 林耀华主编,原始社会史,中华书局,1984 胡尧,中国姓氏寻根,上海文化出版社,1987 左 传 僖公 二十 三 年 国语 晋语 参考文献: 1m泉根: 中国姓氏的当代形态, 寻根2006年02期。 2田亚歧 、倪景杰: 中国姓 氏的起源与发展 , 西安教育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