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体问题专题详细讲解_第1页
连接体问题专题详细讲解_第2页
连接体问题专题详细讲解_第3页
连接体问题专题详细讲解_第4页
连接体问题专题详细讲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用标准连接体问题文案大全一、连接体与隔离体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相连接组成的物体系统,称为连接体。如果把其中某个物体隔离出来,该物体即为隔离体。二、外力和内力如果以物体系为研究对象,受到系统之外的作用力,这些力是系统受到的外力,而系统内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为内力。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不考虑内力。如果把物体隔离出来作为研究对象,则这些内力将转换为隔离体的外力。三、连接体问题的分析方法1整体法连接体中的各物体如果加速度相同,求加速度时可以把连接体作为一个整体。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2隔离法如果要求连接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必须隔离其中一个物体,对该物体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此法称为隔离法。3整体

2、法与隔离法是相对统一,相辅相成的。本来单用隔离法就可以解决的连接体问题,但如果这两种方法交叉使用,则处理问题就更加方便。如当系统中各物体有相同的加速度,求系统中某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时,往往是先用整体法法求出加速度,再用隔离法法求物体受力。简单连接体问题的分析方法1连接体:两个(或两个以上)有相互作用的物体组成的具有相同大小加速度的整体。2“整体法”:把整个系统作为一个研究对象来分析(即当做一个质点来考虑)。注意:此方法适用于系统中各部分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方向相同情况。3“隔离法”:把系统中各个部分(或某一部分)隔离作为一个单独的研究对象来分析。注意:此方法对于系统中各部分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方向

3、相同或不相同情况均适用。4“整体法”和“隔离法”的选择求各部分加速度相同的连结体的加速度或合外力时,优选考虑“整体法”;如果还要求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再用“隔离法”,且一定是从要求作用力的那个作用面将物体进行隔离;如果连结体中各部分加速度不同,一般都是选用“隔离法”。5若题中给出的物体运动状态(或过程)有多个,应对不同状态(或过程)用“整体法”或“隔离法”进行受力分析,再列方程求解。针对训练1如图用轻质杆连接的物体ab沿斜面下滑,试分析在下列条件下,杆受到的力是拉力还是压力。(1)斜面光滑;(2)斜面粗糙。解析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法是假设法。即假定a、b间的杆不存在,此时同时释放a、b,若斜面光

4、滑,a、b运动的加速度均为a=gsin,则以后的运动中a、b间的距离始终不变,此时若将杆再搭上,显然杆既不受拉力,也不受压力。若斜面粗糙,a、b单独运动时的加速度都可表示为:a=gsin-gcos,显然,若a、b两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a=b,则有aa=ab,杆仍然不受力,若ab,则aaab,a、b间的距离会缩短,搭上杆后,杆会受到压力,若ab,则aaab杆便受到拉力。答案(1)斜面光滑杆既不受拉力,也不受压力(2)斜面粗糙ab杆不受拉力,受压力斜面粗糙ab杆受拉力,不受压力类型二、“假设法”分析物体受力【例题2】在一正方形的小盒内装一圆球,盒与球一起沿倾角为的斜面下滑,如图所示,若不存在摩

5、擦,当角增大时,下滑过程中圆球对方盒前壁压力t及对方盒底面的压力n将如何变化?(提示:令t不为零,用整体法和隔离法分析)( )an变小,t变大; bn变小,t为零;cn变小,t变小; dn不变,t变大。点拨物体间有没有相互作用,可以假设不存在,看其加速度的大小。解析假设球与盒子分开各自下滑,则各自的加速度均为a=gsin,即“一样快”t=0对球在垂直于斜面方向上:n=mgcosn随增大而减小。答案b 针对训练1如图所示,火车箱中有一倾角为30°的斜面,当火车以10m/s2的加速度沿水平方向向左运动时,斜面上的物体m还是与车箱相对静止,分析物体m所受的摩擦力的方向。 解析(1)方法一:

6、m受三个力作用:重力mg,弹力n,静摩擦力的方向难以确定,我们可假定这个力不存在,那么如图,mg与n在水平方向只能产生大小f=mgtg的合力,此合力只能产生gtg30°=g/3的加速度,小于题目给定的加速度,合力不足,故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沿斜面向下。(2)方法二:如图,假定所受的静摩擦力沿斜面向上,用正交分解法有:ncos30°+fsin30°=mg nsin30°-fcos30°=ma 联立得f=5(1-)m n,为负值,说明f的方向与假定的方向相反,应是沿斜面向下。答案静摩擦力 沿斜面向下类型一、“整体法”与“隔离法”【例题1】如图所示,

7、a、b两个滑块用短细线(长度可以忽略)相连放在斜面上,从静止开始共同下滑,经过0.5s,细线自行断掉,求再经过1s,两个滑块之间的距离。已知:滑块a的质量为3kg,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是0.25;滑块b的质量为2kg,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是0.75;sin37°=0.6,cos37°=0.8。斜面倾角=37°,斜面足够长,计算过程中取g=10m/s2。点拨此题考查“整体法”与“隔离法”。解析设a、b的质量分别为m1、m2,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分别为1、2。细线未断之前,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设其加速度为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1+m2)gsin-1m1gcos-

8、2m2gcos=(m1+m2)aa=gsin-=2.4m/s2。经0.5 s细线自行断掉时的速度为v=at1=1.2m/s。细线断掉后,以a为研究对象,设其加速度为a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a1=g(sin-1cos)=4m/s2。滑块a在t21 s时间内的位移为x1=vt2+,又以b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有m2gsin=2m2gcos,则a2=0,即b做匀速运动,它在t21 s时间内的位移为x2=vt2,则两滑块之间的距离为x=x1-x2=vt2+-vt2=2m答案2m 类型三、“整体法”和“隔离法”综合应用【例题3】如图所示,一内表面光滑的凹形球面小车,半径r=28.2cm,车内有一小球,当

9、小车以恒定加速度向右运动时,小球沿凹形球面上升的最大高度为8.2cm,若小球的质量m=0.5kg,小车质量m=4.5kg,应用多大水平力推车?(水平面光滑) 点拨整体法和隔离法的综合应用。解析小球上升到最大高度后,小球与小车有相同的水平加速度a,以小球和车整体为研究对象,该整体在水平面上只受推力f的作用,则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m+m)a 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受力情况如图所示,则:f合=mgcot=ma 而cot= 由式得:a=10m/s2将a代入得:f=50n。答案50n 针对训练1如图所示,一根轻质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挂一质量为m0的平盘,盘中有物体质量为m,当盘静止时,弹簧伸长了l,今

10、向下拉盘使弹簧再伸长l后停止,然后松手放开,设弹簧总处在弹性限度内,则刚刚松开手时盘对物体的支持力等于( )a(1+)(m+m0)gb(1+)mgcmg d(m+m0)g解析题目描述主要有两个状态:(1)未用手拉时盘处于静止状态;(2)刚松手时盘处于向上加速状态。对这两个状态分析即可:(1)过程一:当弹簧伸长l静止时,对整体有:kl=(m+m0)g (2)过程二:弹簧再伸长l后静止(因向下拉力未知,故先不列式)。(3)过程三:刚松手瞬间,由于盘和物体的惯性,在此瞬间可认为弹簧力不改变。对整体有:k(l+l)-(m+m0)g=(m+m0)a 对m有:n-mg=ma 由解得:n=(1+l/l)mg

11、。答案b2如图所示,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1和2紧靠在一起,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如果它们分别受到水平推力f1和f2作用,而且f1f2,则1施于2的作用力大小为( )af1 bf2c(f1+f2) d(f1-f)。解析因两个物体同一方向以相同加速度运动,因此可把两个物体当作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受力如图所示,设每个物体质量为m,则整体质量为2m。对整体:f1-f2=2ma,a=(f1-f2)/2m。把1和2隔离,对2受力分析如图(也可以对1受力分析,列式)对2:n2-f2=ma,n2=ma+f2=m(f1-f2)/2m+f2=(f1+f2)/2。答案c 类型四、临界问题的处理方法【例题4】如图所示,小

12、车质量m为2.0kg,与水平地面阻力忽略不计,物体质量m=0.50kg,物体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则:(1)小车在外力作用下以1.2m/s2的加速度向右运动时,物体受摩擦力是多大?(2)欲使小车产生3.5m/s2的加速度,给小车需要提供多大的水平推力?(3)若小车长l=1m,静止小车在8.5n水平推力作用下,物体由车的右端 向左滑动,滑离小车需多长时间?点拨本题考查连接体中的临界问题解析m与m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f=mmg=1.5n,当m与m恰好相对滑动时的加速度为:ff=ma a=3m/s2(1) 当a=1.2m/s2时,m未相对滑动,则ff=ma=0.6n(2) 当a=3.5m/s2

13、时,m与m相对滑动,则ff=ma=1.5n,隔离m有f-ff=maf=ff+ma=8.5n(3) 当f=8.5n时,a车=3.5m/s2,a物=3m/s2,a相对= a车- a物=0.5 m/s2,由l=a相对t2,得t=2s。答案(1)0.6n (2)8.5n (3)2s 针对训练1如图所示,在倾角为的光滑斜面上端系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弹簧下端连有一质量为m的小球,球被一垂直于斜面的挡板a挡住,此时弹簧没有形变。若手持挡板a以加速度a(agsin)沿斜面匀加速下滑,求,(1)从挡板开始运动到球与挡板分离所经历的时间;(2)从挡板开始运动到球速达到最大,球所经过的最小路程。解析(1)当球与

14、挡板分离时,挡板对球的作用力为零,对球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则球做匀加速运动的位移为x=。当x=at2得,从挡板开始运动到球与挡板分离所经历的时间为t= =。(2)球速最大时,其加速度为零,则有kx=mgsin,球从开始运动到球速最大,它所经历的最小路程为x=。答案(1) (2)mgsin/k2如图所示,自由下落的小球下落一段时间后,与弹簧接触,从它接触弹簧开始,到弹簧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小球的速度、加速度、合外力的变化情况是怎样的?(按论述题要求解答)解析先用“极限法”简单分析。在弹簧的最上端:小球合力向下(mgkx),小球必加速向下;在弹簧最下端:末速为零,必定有减速过程,亦即有合力向上(与v

15、反向)的过程。此题并非一个过程,要用“程序法”分析。具体分析如下:小球接触弹簧时受两个力作用:向下的重力和向上的弹力(其中重力为恒力)。向下压缩过程可分为:两个过程和一个临界点。(1)过程一:在接触的头一阶段,重力大于弹力,小球合力向下,且不断变小(f合=mg-kx,而x增大),因而加速度减少(a=f合/m),由于a与v同向,因此速度继续变大。(2)临界点:当弹力增大到大小等于重力时,合外力为零,加速度为零,速度达到最大。(3)过程二:之后小球由于惯性仍向下运动,但弹力大于重力,合力向上且逐渐变大(f合= kx-mg)因而加速度向上且变大,因此速度减小至零。(注意:小球不会静止在最低点,将被弹

16、簧上推向上运动,请同学们自己分析以后的运动情况)。答案综上分析得:小球向下压弹簧过程,f合方向先向下后向上,大小先变小后变大;a方向先向下后向上,大小先变小后变大;v方向向下,大小先变大后变小。(向上推的过程也是先加速后减速)。类型五、不同加速度时的“隔离法”【例题5】如图,底坐a上装有一根直立长杆,其总质量为m,杆上套有质量为m的环b,它与杆有摩擦,当环从底座以初速v向上飞起时(底座保持静止),环的加速度为a,求环在升起和下落的过程中,底座对水平面的压力分别是多大? 点拨不同加速度时的“隔离法”。解析此题有两个物体又有两个过程,故用“程序法”和“隔离法”分析如下:(1)环上升时这两个物体的受

17、力如图所示。对环: f+mg=ma 对底座: f+n1-mg=0而f=f n1=mgm(a-g)。(2)环下落时,环和底座的受力如图所示。对环:环受到的动摩擦力大小不变。对底座: mg+fn2=0 联立解得:n2=mg+m(a-g)答案上升 n1=mg-m(a-g) 下降 n2=mg+m(a-g)归纳:通过例题的解答过程,可总结出解题以下方法和步骤:1确定研究对象;2明确物理过程;3画好受力分析图;4用合成法或正交分解法求合力,列方程。5求解、验证、甚至讨论。 针对训练1如图所示,在倾角为的光滑斜面上,有两个用轻质弹簧相连接的物块a和b,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a、m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c为一固

18、定挡板。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开始用一恒力f沿斜面方向拉物块a使之向上运动,求物块b刚要离开时物块c时物块a的加速度a,以及从开始到此时物块a的位移d,重力加速度为g。解析此题有三个物体(a、b和轻弹簧)和三个过程或状态。下面用“程序法”和“隔离法”分析:(1)过程一(状态一):弹簧被a压缩x1,a和b均静止对a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对a由平衡条件得:kx1=magsin (2)过程二:a开始向上运动到弹簧恢复原长。此过程a向上位移为x1。(3)过程三:a从弹簧原长处向上运动x2,到b刚离开c时。b刚离开c时a、b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此时对b:可看作静止,由平衡条件得:kx2=mbgsin 此时对a:

19、加速度向上,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agsin-kx2=maa 由得:a=由式并代入d=x1+x2解得:d=答案a= d=2如图所示,有一块木板静止在光滑且足够长的水平面上,木板质量为m=4kg,长为l=1.4m;木板右端放着一小滑块,小滑块质量为m1kg。其尺寸远小于l。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g=10m/s2)现用恒力f作用在木板m上,为了使得m能从m上面滑落下来,求:f大小的范围。(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其他条件不变,若恒力f=22.8n,且始终作用在m上,使m最终能从m上面滑落下来。求:m在m上面滑动的时间。解析只有一个过程,用“隔离法”分析如下:对小滑块:水

20、平方向受力如图所示,a1=g=4m/s2对木板:水平方向受力如图所示,a2=要使m能从m上面滑落下来的条件是:v2v1,即a2a1,4 解得:f20n只有一个过程对小滑块(受力与同): x 1=a1t2=2t2对木板(受力方向与同):a2=4.7m/s2x2=a2t2=t2由图所示得:x2- x1=l 即 ·t2-2t2=1.4解得: t=2s。答案f20n t=2s基础巩固abf1 如图光滑水平面上物块a和b以轻弹簧相连接。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以加速度a作直线运动,设a和b的质量分别为ma和mb,当突然撤去外力f时,a和b的加速度分别为( )a0、0 ba、0c、da、2 如图a、b

21、、c为三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当水平力f作用于b上,三物体可一起匀速运动。撤去力f后,三物体仍可一起向前运动,设此时a、b间作用力为f1,b、c间作用力为f2,则f1和f2的大小为()fcabvaf1f20bf10,f2fcf1,f2df1f,f20ba3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m的滑块a、b叠放在固定的、倾角为的斜面上,a与斜面间、a与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1,2,当a、b从静止开始以相同的加速度下滑时,b受到摩擦力()a等于零b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c大小为1mgcosd大小为2mgcos4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框架放在水平地面上,一轻弹簧上端固定在框架上,下端固定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上下

22、振动时,框架始终没有跳起,当框架对地面压力为零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mmagbc0 d5 如图,用力f拉a、b、c三个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现在中间的b物体上加一个小物体,它和中间的物体一起运动,且原拉力f不变,那么加上物体以后,两段绳中的拉力ta和tb的变化情况是()abctatbata增大btb增大cta变小dtb不变mm6 如图所示为杂技“顶竿”表演,一人站在地上,肩上扛一质量为m的竖直竹竿,当竿上一质量为m的人以加速度a加速下滑时,竿对“底人”的压力大小为()a(m+m)gb(m+m)gmac(m+m)g+mad(mm)gf7 如图,在竖直立在水平面的轻弹簧上面固定一块质量不计

23、的薄板,将薄板上放一重物,并用手将重物往下压,然后突然将手撤去,重物即被弹射出去,则在弹射过程中,(即重物与弹簧脱离之前),重物的运动情况是()a一直加速b先减速,后加速c先加速、后减速d匀加速abc8 如图所示,木块a和b用一轻弹簧相连,竖直放在木块c上,三者静置于地面,它们的质量之比是1:2:3,设所有接触面都光滑,当沿水平方向抽出木块c的瞬时,a和b的加速度分别是aa= ,ab。a9 如图所示,在前进的车厢的竖直后壁上放一个物体,物体与壁间的静摩擦因数0.8,要使物体不致下滑,车厢至少应以多大的加速度前进?(g10m/s2)10如图所示,箱子的质量m5.0kg,与水平地面的动摩擦因数0.

24、22。在箱子顶板处系一细线,悬挂一个质量m1.0kg的小球,箱子受到水平恒力f的作用,使小球的悬线偏离竖直方向30°角,则f应为多少?(g10m/s2)能力提升1 两个物体a和b,质量分别为m1和m2,互相接触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如图所示,对物体a施以水平的推力f,则物体a对物体b的作用力等于()m1m2faba bcf m2fm1d2 如图所示,倾角为的斜面上放两物体m1和m2,用与斜面平行的力f推m1,使两物加速上滑,不管斜面是否光滑,两物体之间的作用力总为。3 恒力f作用在甲物体上,可使甲从静止开始运动54m用3s时间,当该恒力作用在乙物体上,能使乙在3s内速度由8m/s变到4m

25、/s。现把甲、乙绑在一起,在恒力f作用下它们的加速度的大小是。从静止开始运动3s内的位移是。4 如图所示,三个质量相同的木块顺次连接,放在水平桌面上,物体与平面间,用力f拉三个物体,它们运动的加速度为1m/s2,若去掉最后一个物体,前两物体的加速度为m/s2。5 如图所示,在水平力f=12n的作用下,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满足关系式:,该物体运动的初速度,物体的质量=。若改用下图装置拉动,使的运动状态与前面相同,则的质量应为。(不计摩擦)apa45°6 如图所示,一细线的一端固定于倾角为45°的光滑楔形滑块a的顶端p处,细线的另一端拴一质量为m的小球。当滑

26、块至少以加速度a向左运动时,小球对滑块的压力等于零。当滑块以a2g的加速度向左运动时,线的拉力大小f。7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板可沿倾角为的光滑斜面下滑,木板上站着一个质量为m的人,问(1)为了保持木板与斜面相对静止,计算人运动的加速度?(2)为了保持人与斜面相对静止,木板运动的加速度是多少?abfm8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和2m的两物体a、b叠放在一起,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已知a、b间的最大摩擦力为a物体重力的倍,若用水平力分别作用在a或b上,使a、b保持相对静止做加速运动,则作用于a、b上的最大拉力fa与fb之比为多少?9 如图所示,质量为80kg的物体放在安装在小车上的水平磅称上,

27、小车沿斜面无摩擦地向下运动,现观察到物体在磅秤上读数只有600n,则斜面的倾角为多少?物体对磅秤的静摩擦力为多少?10如图所示,一根轻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挂一质量为mo的平盘,盘中有一物体,质量为m,当盘静止时,弹簧的长度比自然长度伸长了l。今向下拉盘使弹簧再伸长l后停止,然后松手放开,设弹簧总处在弹性限度以内,刚刚松开手时盘对物体的支持力等于多少?综合应用用1 如图所示,一根轻质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挂一个质量为的平盘,盘中有一物体,质量为m,当盘静止时,弹簧的长度比其自然长度伸长了l,今向下拉盘,使弹簧再伸长后停止,然后松手,设弹簧总处在弹性限度内,则刚松手时盘对物体的支持力等于()abcd2

28、质量为m的三角形木楔a置于倾角为的固定斜面上,如图所示,它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一水平力f作用在木楔a的竖直面上。在力f的推动下,木楔a沿斜面以恒定的加速度a向上滑动,则f的大小为()abcd3 在无风的天气里,雨滴在空中竖直下落,由于受到空气的阻力,最后以某一恒定速度下落,这个恒定的速度通常叫做收尾速度。设空气阻力与雨滴的速度成正比,下列对雨滴运动的加速度和速度的定性分析正确的是( )雨滴质量越大,收尾速度越大雨滴收尾前做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加的运动雨滴收尾速度大小与雨滴质量无关雨滴收尾前做加速度增加速度也增加的运动abcd4 如图所示,将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台秤盘上一个倾角为的光滑斜面上

29、,则物体下滑过程中,台秤的示数与未放m时比较将()a增加mgb减少mgc增加mgcos2d减少mg2(1sin2)5 质量为m和m的两个物体用轻绳连接,用一大小不变的拉力f拉m,使两物体在图中所示的ab、bc、cd三段轨道上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在三段轨道上运动时力f都平行于轨道,且动摩擦因数均相同,设在ab、bc、cd上运动时m和m之间的绳上的拉力分别为t1、t2、t3,则它们的大小()dcabmmfat1t2t3bt1t2t3ct1t2t3dt1t2t36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放着两块长度相同,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木板,在两木板的左端各放一个大小、形状、质量完全相同的物块,开始时

30、,各物均静止,今在两物体上各作用一水平恒力f1、f2,当物块和木块分离时,两木块的速度分别为v1、v2,物体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下列说法:若f1f2,m1m2,则v1v2;若f1f2,m1m2,则v1v2;f1f2,m1m2,则v1v2;若f1f2,m1m2,则v1>v2,其中正确的是()abcda7 如图所示,小车上固定着光滑的斜面,斜面的倾角为,小车以恒定的加速度向左运动,有一物体放于斜面上,相对斜面静止,此时这个物体相对地面的加速度是。8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两物体用细线连接,设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t,现用水平拉力f拉系统,要使系统得到最大加速度f应向哪个方向拉?9 如

31、图所示,木块a质量为1kg,木块b质量为2kg,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b之间最大静摩擦力为5n,b与地面之间摩擦系数为0.1,今用水平力f作用于a,保持ab相对静止的条件是f不超过 n()。10 如图所示,5个质量相同的木块并排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当用水平向右推力f推木块1,使它们共同向右加速运动时,求第2与第3块木块之间弹力及第4与第5块木块之间的弹力? 基础巩固1d 2c 3bc 4d 5a6b 7c80、9解:设物体的质量为m,在竖直方向上有:mg=f,f为摩擦力在临界情况下,ffn,fn为物体所受水平弹力。又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nma由以上各式得:加速度1048n解:对小球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tg=ma对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m)g=(m+m)a 由代入数据得:f48n能力提升1 b2提示:先取整体研究,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共同的加速度 再取m2研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nm2gsinm2gcosm2a整理得33 m/s2,13.5m 42.5 54m/s,2kg,3kg6g、7(1)(m+m)gsin/m,(2)(m+m)gsin/m。解析:(1)为了使木板与斜面保持相对静止,必须满足木板在斜面上的合力为零,所以人施于木板的摩擦力f应沿斜面向上,故人应加速下跑。现分别对人和木板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