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部各类岛状组织皮瓣的临床应用_第1页
手部各类岛状组织皮瓣的临床应用_第2页
手部各类岛状组织皮瓣的临床应用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手部各类岛状组织皮瓣的临床应用【关键词】 手部各类岛状组织皮瓣手外伤所致软组织缺损在临床上较常见,除了皮肤缺损外,常伴有血管神经、骨、关节、肌腱的外露或缺损,处理不当会严重影响手的功能及外形。如选用适当的岛状皮瓣修复,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1。2004 年以来,我们应用手部不同种类的岛状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38 例,皮瓣全部成活,临床效果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8 例,男25 例,女13 例;年龄1852岁,平均38.5 岁。伤因:均为外伤所致。损伤部位:拇指指端、指腹软组织缺损16例,25指指端、指腹软组织缺损22例。缺损面积3.0cm×2.5cm2.0cm

2、×1.5cm,均伴有肌腱或指骨外露。 1.2 手术方法 根据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情况选用以下6种方式修复:(1)中指尺侧或环指桡侧神经血管岛状皮瓣转移修复拇指掌侧创面5例,皮瓣最大面积为3.5cm×5.5cm。(2)示指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背侧创面5例,掌侧创面1例,虎口区创面3例。皮瓣最大面积为4.0cm×8.0cm。(3)第二掌背动脉岛状皮瓣逆行转移6例,修复手指中、近节掌侧创面5例,背侧创面6例。皮瓣最大面积为3.8cm×6.5cm。(4)拇指桡背侧皮神经伴行血管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转移修复拇指桡侧软组织缺损4例,皮瓣最大面积为3.0cm×5.

3、0cm。(5)指固有动脉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转移修复手指指腹缺损2例,最大面积为2.2cm×3.2cm。(6)废弃指的岛状皮瓣转移修复虎口、手掌部软组织缺损1例,皮瓣面积分别为4.0cm×5.0cm、3.0cm×4.0cm。 1.3 术后处理 石膏托制动患肢2 周,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及抗凝、解痉等药物治疗。密切观察皮瓣血运及肿胀情况。 2 结果 38 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4 例皮瓣出现静脉危象,考虑为血管蒂部缝合过紧及组织水肿引起,拆除部分缝线后皮瓣恢复了红润色。3 例供区植皮区部分皮片坏死,经换药后愈合。术后32 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15 个月,皮瓣质地、弹性及

4、外形均良好,两点分辨觉为6.08.6mm,手指感觉、功能恢复满意。 3 讨论 手指软组织缺损的治疗目的,是尽可能恢复手指的外形及感觉运动功能。本组应用手部不同种类岛状皮瓣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达到了治疗的目的,效果满意。其优点为:(1)手部不同种类岛状皮瓣操作均较简单,成活率高。不同类型岛状皮瓣一般都有较长的血管蒂,可转移覆盖至拇指指端、指腹、虎口及掌指关节附近的皮肤缺损2; (2)供、受区皮肤颜色、质地相近,皮瓣内均带有神经,能较好的恢复创面皮瓣的感觉;(3)术后固定时间短,能较快地进行手功能锻炼。 手术注意事项:术前需标明皮瓣的轴心线及旋转轴心点。皮瓣切取时注意勿造成深筋膜与皮下组织的分离,血管蒂长度要适中,避免过紧或扭曲。游离血管蒂时要尽量多保留血管周围的软组织,以利皮瓣静脉回流。皮瓣设计大小要比实际需要放大23cm3,皮瓣转移时皮下隧道要宽敞,防止血管蒂受压,术后发现血管危象应及时处理。【参考文献】 1 寿奎水. 手部皮肤移植的选择. 中华手外科杂志,2001,17:193-194.2 范启申,王成琪. 现代骨科显微手术学. 北京:人民军医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