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曲线计算教育材料_第1页
竖曲线计算教育材料_第2页
竖曲线计算教育材料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竖曲线计算竖曲线定义:纵断面上两个坡段的转折处,为了便于行车用一段曲线缓和,这条连接两个纵坡线的曲线称为竖曲线。竖曲线作用:1) 以平缓曲线取代折线可消除汽车在变坡点处冲击,2) 确保道路纵向行车视距;3) 将竖曲线与平曲线恰当地组合,有利于路面排水和改善行车的视线诱导以及舒适感。 变坡点:在道路纵断面上两个相邻纵坡线的交点。竖曲线分类:竖曲线常采用圆曲线,可以分为凸形和凹形两种。凹凸竖曲线判断:如上图,当前坡段坡度大于后坡段坡度时为凸型曲线;当前坡段坡度小于后坡段坡度时为凹曲线;坡度:通常把坡面的垂直高度h和水平宽度l的比叫做坡度。(注:判断是凹凸竖曲线时,坡度含正负号,例如,前坡段坡度为2

2、.3%,后坡段坡度为1.4%,因为2.3%<1.4%,故此竖曲线为凹形竖曲线,我们习惯把上坡段用“”表示,下坡段用“”表示)道路纵断面线形常采用直线、竖曲线两种线形,二者是纵断面线形的基本要素。竖曲线技术指标主要有竖曲线半径和竖曲线长度。凸形的竖曲线的视距条件较差,应选择适当的半径以保证安全行车的需要。凹形的竖曲线,视距一般能得到保证,但由于在离心力作用下汽车要产生增重,因此应选择适当的半径来控制离心力不要过大,以保证行车的平顺和舒适。竖曲线基本要素:竖曲线长:l 切线长:t 外距:e 半径:r竖曲线起终点桩号计算:竖曲线起点桩号:变坡点桩号t竖曲线终点桩号:变坡点桩号t如右图所示,两个

3、相邻的纵坡为i1和i2,竖曲线半径为r,则测设元素为:曲线长l=r×由于竖曲线的转角很小,故可以认为:=i1-i2;所以l=r(i1-i2)切线长t=rtan因为很小,tan=;所以可以推出: t=r·=r(i1-i2)又因为很小,可以认为:=;=根据三角形与三角形相似,根据相似三角形“边角边”定理得出:=:;于是如上图外距,同理可导出竖曲线上任意一点距切线纵距的计算公式:y式中:竖曲线上任意一点p到竖曲线起点或终点的水平距离 y值在凹形竖曲线中为正号,在凸形竖曲线中为负号。故竖曲线中任意一点的高程: ±· 式中:竖曲线起点或终点的高程(=变坡点的高程&

4、#177;t·,)纵坡的坡度竖曲线上任意一点p到竖曲线起点或终点的水平距离例题:竖曲线半径r=3000m,相邻坡段坡度为i1=+3.1%,i2=+1.1%,变坡点桩号为k16+770,其高程为396.67m,若曲线上每10米设置一个桩,计算竖曲线上整10m桩点的高程。解:(1)计算竖曲线测设元素根据如上公式:l =r×= r(i1-i2)=3000×(3.1%-1.1%)=60mt=30m;e=0.15(2)计算竖曲线起、终点桩号和高程起点桩号:k16+(770-30)=k16+740起点高程:396.67-30×3.1%=395.740m终点桩号:k16+(770+30)=k16+800终点高程:396.67+30×1.1%=397.000(3)计算各桩的竖曲线高程,如上所述,当上坡段坡度大于下坡段坡度时为凸型曲线,故此题高程改正值取负号,其计算结果如下:桩号公式· 高程(m)k16+750395.740(750-740)×3.1%396.033k16+760395.740(760-740)×3.1%396.293k16+770395.740(770-740)×3.1%396.520k16+7803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