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移植术后革兰氏阳性球菌感染的预防_第1页
肝移植术后革兰氏阳性球菌感染的预防_第2页
肝移植术后革兰氏阳性球菌感染的预防_第3页
肝移植术后革兰氏阳性球菌感染的预防_第4页
肝移植术后革兰氏阳性球菌感染的预防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肝移植术后革兰氏阳性球菌感染的预防 作者:蔡常洁 易述红 李敏如 易慧敏 杨扬 陆敏强 陈规划 【摘要】 目的 研究口服万古霉素对肝移植术后革兰氏阳性球菌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2005年9月至2006年9月行肝移植手术的80例患者分为万古霉素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静脉滴注用氧哌嗪青霉素+他唑巴坦。万古霉素组患者术后第17天口服或经胃管注入万古霉素并进行血药浓度监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 万古霉素组和对照组发生革兰氏阳性球菌感染分别为7例和15例,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为3例和1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501,P<0.05

2、);万古霉素组和对照组术后发生胃肠道菌群失调分别为3例和1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501,P<0.05)。两组革兰氏阴性杆菌和真菌感染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065,0.251,P>0.05)。万古霉素组患者血液中万古霉素浓度均为零。结论 口服万古霉素对预防肝移植术后革兰氏阳性球菌感染和胃肠道菌群失调是安全有效的。 【关键词】 万古霉素; 革兰氏阳性球菌; 肝移植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evention of gram-positive cocci infection by or

3、al administration of vancomycin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 Methods Eighty patients who underwent liver transplantation from September 2005 to September 2006 were divided into vancomyci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ll the patients were intravenously infused with piperacillin + tazobatam to prevent in

4、fection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 Patients in vancomycin group were given vancomycin orally in the first 7 days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 and vancomycin concentration in the blood were measured at the same time. Infection and stool cocci and bacilli ratio of the patients in the 2 groups were ob

5、served. Results Seven patients in vancomycin group and 15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including 3 and 10 patients infected with 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in each group) were infected with gram-positive cocci, respectively, 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2=4.501, P<0.05). Three p

6、atients in vancomycin group and 10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presented with imbalance of gastrointestinal flora, 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 (2=4.501, P<0.05).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the patients infected with gram-negative bacilli or fungi between the 2 groups (2=0.065, 0.251

7、, P>0.05). The vancomycin concentration was 0 in the blood of patients who simply took vancomycin. Conclusions It is safe and effective to take vancomycin orally to prevent gram-positive cocci infection and imbalance of gastrointestinal flora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 【Key words】 Vancomyci

8、n; Gram-positive cocci; Liver transplantation 细菌感染是肝移植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为53%83%1。其中革兰氏阳性球菌尤其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aureus,MRSA)的感染率不断升高。术后口服选择性去污染制剂仅能减少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但对革兰氏阳性球菌,尤其是MRSA感染无效。本文结合文献资料和本中心采用口服万古霉素预防肝移植术后肠源性革兰氏阳性球菌感染的疗效讨论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2005年9月至2006年9月,中山大学附属三院肝移植中心经过伦

9、理委员会审批将施行无体外静脉-静脉转流的附加腔静脉整形改良背驮式肝移植手术的患者中,选择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80例患者纳入研究,按入选顺序分为万古霉素组和对照组。(1)高龄患者(>65岁);(2)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移植术前住院时间超过2周;(3)合并有大量腹水或有自发性腹膜炎患者;(4)级肝性脑病患者;(5)术前两周有感染病史者。万古霉素组40例,其中男36例,女4例;平均年龄(50.41±7.70)岁。MELD评分为(33.5±8.7)分,Child-Pugh分级A级6例、B级26例、C级8例,UNOS分级 级8例、a级16例、b级12例、级4例。对照组40例

10、,其中男35例, 女5例; 平均年龄(47.45±10.70)岁。MELD评分为(31.6±9.4)分,Child-Pugh分级A级4例、B级28例、C级8例,UNOS分级 级6例、a级18例、b级14例、级2例。1.2 治疗方案 万古霉素组:患者术后第17天口服或经胃管注入万古霉素,每次0.25 g,2次/d;对照组:术后不使用万古霉素。两组患者术后均静脉滴注氧哌嗪青霉素他唑巴坦预防感染,每次4.5 g,3次/d。术后第1、3、7天采血监测万古霉素组患者的血药浓度。免疫抑制方案采用他克莫司+甲基强的松二联免疫抑制或环孢素A+麦考酚酸酯+甲基强的松三联免疫抑制。其中他克莫司

11、浓度控制在812 mg/L,环孢素A浓度控制在200300 mg/L。其他术后常规用药方案两组相同。1.3 感染诊断方法 参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使用MicroScan WalkAway 40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美国Dade Behring公司),判断及结果解释参照美国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 制定的标准。凡合并临床症状患者连续出现相同菌株2次以上时即可诊断为肝移植术后合并细菌或真菌感染。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MELD

12、评分、Child-Pugh、UNOS分级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40,0.034,2=0.125,0.474,1.224,P>0.05)。2.1 菌株 万古霉素组22例患者出现感染,共分离出细菌18株,真菌12株,总感染率为55%(22/40)。其中呼吸道24株,胆道4株,泌尿道1株,血液1株。呼吸道最常见的细菌为大肠埃希氏菌和MRSA,均为3株;胆道2株为阴沟肠杆菌。肠道菌群失调3株。对照组24例患者出现感染,共分离出细菌25株,真菌10株,总感染率为60%(24/40)。其中呼吸道28株,胆道3株,泌尿道2株,血液2株。呼吸道最常见的细菌为MRSA,10株,胆道为阴沟肠

13、杆菌和大肠埃希氏菌,各为1株。肠道菌群失调10株。 两组患者总感染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051,P>0.05),但肠道菌群失调、革兰氏阳性球菌和MRSA感染情况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501,4.013,4.501,P<0.05);两组革兰氏阴性杆菌和真菌感染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065,0.251,P>0.05)。2.2 ICU住院时间 万古霉素组为(5.12±2.45)d,对照组为(6.56±2.36)d,两组患者平均ICU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10,P>0.05)。万古

14、霉素组1例、对照组2例患者死亡,主要死亡原因均为MODS。2.3 药物浓度 万古霉素组患者血药物浓度均为0。3 讨论 本中心曾经对2003-2005年行肝移植手术的患者行回顾性分析,发现革兰氏阳性球菌感染率高于革兰氏阴性杆菌,两者分别为59.9%和40.1%,其中MRSA占81%,比中国细菌耐药监测研究组在2005年报道的66%还要高2-3。本文两组患者分离的菌株数发现呼吸道感染也是以革兰氏阳性球菌感染为主。由于MRSA具有多重耐药性,因此MRSA在肝移植术后感染所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采取一定的措施预防革兰氏阳性球菌感染有助于改善肝移植术后的疗效。 根据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和细菌易位的理论,术后口

15、服肠道不吸收的抗生素(选择性肠道去污染剂)有助于预防肝移植术后的感染。1993年,Smith等研究发现肝移植围术期使用选择性肠道去污染剂,术后革兰氏阴性杆菌的感染率比不使用选择性肠道去污染剂的患者显著降低。但由于过去选用的抗生素多为多糖菌素E、庆大霉素和妥布霉素等针对革兰氏阴性杆菌的药物,不能预防革兰氏阳性球菌感染。文献报道使用选择性肠道去污染剂的患者术后革兰氏阳性球菌的感染率比不使用选择性肠道去污染剂的还要高,尤其是MRSA的感染率4。 万古霉素目前被认为是临床上治疗MRSA疗效肯定的抗生素,一般采用静脉滴注,而口服万古霉素则用于治疗MRSA所致的肠炎5。针对选择性肠道去污染剂的特性,我们尝

16、试对肝移植患者术后预防性地口服万古霉素,观察其预防革兰氏阳性球菌感染,特别是MRSA的疗效。万古霉素组大便球、杆菌比例失调,革兰氏阳性球菌和MRSA感染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而经口服的给药途径,其肠道不吸收特性更增加了用药的安全性。另外据国外的文献报道肠道菌群失调和MRSA肠炎多发生在术后7 d内。这是由于术后早期肠道功能尚未恢复,蠕动减慢,增加了细菌与肠壁接触与吸收的机会;强制酸剂的使用更令肠道酸性减弱,削弱了其杀菌功能。因此我们预防性用药的疗程为术后1周。 口服万古霉素并未增加革兰氏阴性杆菌和真菌的感染率。虽然本研究未能反映口服万古霉素能降低患者围手术期病死率,但数据统计显示其降低了患者平

17、均ICU住院时间,从而为患者和社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另外我们对万古霉素组患者进行血药浓度的监测,发现其药物浓度均为0。此研究表明万古霉素具有肠道不吸收的特点,因此,对MRSA耐药性的选择压力以及副作用比全身静脉用药的要小。 综上所述,肝移植术后的感染主要是肠源性的,口服万古霉素可以减少革兰氏阳性菌和MRSA的感染。如结合早期肠内营养和微生物制剂可更有效地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参考文献】 1Matsuo K, Sekido H, Morioka D, et al. Surveillance of perioperative infections after adult living donor liver transplantation. Transplant Proc,2004,36(8):2299-2301.2蔡常洁,陆敏强,李敏如,等.肝移植术后细菌性感染的病原学特征及分布特点.中华外科杂志,2006,44(15):1026-1028.3李耘,李家泰,王进.中国重症监护病房细菌耐药性监测研究.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4,27(11):733-738.4Safdar N, Said A, Lucey MR. The role of selective digestive decontamination for reducing infection in pa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