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深圳市中电电力技术有限公司PMC-651F装置MODBUS规约(Ver 1.8)接入PecStar使用说明文档名称PMC-651F装置Modbus规约(V1.8)接入软件程序软件平台PecStar 2.0 / PecStar 3.0驱动程序Drvmodbus.exe(2.0.3.205)/ (3.1.0.97)整定程序Ms651FV18.exe查询程序Ml651 FV18.exe波形分析Comtrade.exe日期编写人文档版本修改页码修改内容2010-3-2唐金萍V1.00本文档适用范围:² 适用的装置型号:PMC-651F² 适用的装置相关版本:内 容版本号规约版本V1
2、.8硬件版本V1.01.00软件版本V1.70.00² 获取相关版本信息的方法:从装置面板上获取。 点击确认按钮进入功能菜单,选择装置维护,默认密码0000,无需更改,可直接进入,然后选择装置信息可以查看装置的软件版本和规约版本。 目 录1.通讯接口51.1.接口类型51.2.通讯参数51.3.接线说明62.接入PecStar功能概述73.设备注册表登记84.接入PecStar的相关设置94.1.子站配置94.1.1.Pecstrar 2软件系统下:94.1.2.Pecstar 3系统:114.2.设备参数配置124.3.SNF文件测点配置124.3.1.对于Pecstar 2系统:
3、124.3.2.对于Pecstar 3系统:124.4.遥控点配置124.5.遥调点配置134.6.置数点配置134.7.其它相关配置说明134.7.1.与子站相关的通信处理配置参数的配置方法和说明134.7.2.调试信息启停及校时相关的配置144.7.3.与设备相关的配置154.7.4.特殊配置195.整定程序使用说明206.查询程序使用说明217.波形分析程序使用说明22第 22 页 共 26 页1. 通讯接口1.1. 接口类型接口类型装置是否支持程序是否支持RS-232否是RS-485是是RS-422否是TCP/IP是是UDP/IP否是1.2. 通讯参数串口通信参数设置波特率9600数据
4、位8停止位1校验位偶校验 【注】以太网通讯,波特率和备注参数不使用,可任意设置。1.3. 接线说明 三相电压直接接入即可。2. 接入PecStar功能概述功能装置是否支持程序是否实现备注读取模拟量是是读取开关量是是读取事件记录是是遥控是是遥调否否置数否否对时是是读取故障录波是是读取定时记录否否注意,装置接入Pecstar 系统,无论是Pecstar 2系统还是Pecstar 3系统,如无特殊说明,实现的功能和接入方法基本上是一样的,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所谓表现形式,比如说Pecstar 2系统,更多的是通过手动创建和手写配置文件来实现一些参数的设定和调整,而Pecstar 3系统则提供了专门
5、的设置界面,无需手动创建配置文件,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错误。在阅读本说明书时,请用户特别注意此差别。如无特别说明,则两个系统(Pecstar 2和Pecstar 3)下相同装置的配置参数之定义规则是相同的。3. 设备注册表登记运行程序,登记设备驱动程序。子站类别MODBUS 主站端设备名称PMC651FV1.8参数整定程序Ms651FV18exe记录分析程序Ml651FV184. 接入PecStar的相关设置4.1. 子站配置通过专门的整定程序,新增子站,并配置子站详细参数。4.1.1. Pecstrar 2软件系统下:运行主域后,运行程序进行PECSTAR组态,首先按【Insert】键新增子站,
6、左键双击子站配置子站详细参数。参数设置说明子站名自定义串口号根据设备选择波特率9600可选子站类型MODBUS 主站端备注820可选备注说明:缺省为0,表示采用数据位8位、停止位1位、无校验通信参数。如果需要更改,按照数据位、奇偶校验位、停止位的顺序输入(从左到右)。取值范围:数据位:4-8;停止位:0,1,2 分别表示 1位, 1.5位, 2位; 奇偶校验位:0-4分别表示no,odd(奇),even(偶),mark,space。 例如,数据位:8位;停止位:1位;奇偶校验:偶校验,在备注里面输入:820。注意:关于“通讯模式”如何判定,请阅读本说明书末尾部分附录一一节内容。这些通讯模式的定
7、义,如无特殊,基本不会发生变化。4.1.1.1. 串行、串口模式:串口号:与实际连入的串口服务器的通信口号对应。波特率:与PMC装置内部设置的匹配。4.1.1.2. 串行、以太网模式:SSET.EXE界面上的串口号、波特率不必配置,按默认即可。但是要求增加配置如下参数:在PecstarStation.inf文件中配置:Station.inf文件配置:子站名称WriteConsoleInfo=Y /显示调试窗口 WriteDebugInfo=Y /记录调试信息AdjustTimeInterval=300 /广播校时间隔,缺省为300s,配置为0表示不校时CommType=TCPIP /通信链路S
8、erial为串口,TCPIP为以太网Para1=192.168.0.178 /IPPara2=4002 /端口号4.1.1.3. 并行、以太口模式:SSET.EXE界面上的串口号、波特率不必配置,按默认即可。但是要求增加配置如下参数:在PecstarStation.inf文件中配置:子站名称WriteConsoleInfo=N /显示调试窗口 WriteDebugInfo=N /记录调试信息AdjustTimeInterval=300 /广播校时间隔,缺省为300s,配置为0表示不校时 /以太网通信时,要求AdjustTimeInterval=0CommMode=Parallel /如配置了该
9、项,则驱动运行在并行模式,每个设备独占一个线程及通信链路,不配置,则程序运行在串行模式。Meter0CommType=TCPIP /设置链路类型为TCP/IPMeter0Para1=192.168.0.178 /IPMeter0Para2=4002 /端口号Meter1CommType=TCPIPMeter1Para1=192.168.3.12Meter1Para2=7700Meter2CommType=TCPIPMeter2Para1=192.168.3.102Meter2Para2=7700END注意:并行模式下,请不要打开调试窗口;采用TCPIP方式通信时,校时间隔请在DID文件中配置。
10、4.1.2. Pecstar 3系统:如图所示,是Pecstar 3系统的子站设置界面。如图窗口中的设置内容包括:参数设置说明子站名自定义无。驱动类型Modbus主站端无。巡检方式与实际相符请参阅Pecstar 3高级用户手册的3.1.5.3一节的内容。端口类型与实际相符请参阅Pecstar 3高级用户手册的3.1.5.3一节的内容。备注默认为0即可。Pecstar 3系统中,此备注栏的含义不再是Pecstar 2系统中作为调节通讯端口奇偶校验等参数的设置了。串口号与实际相符波特率9600(与装置匹配)数据位8奇偶校验偶校验停止位1 还有一种很简便的方法,若在P2中已经配置好,可以运行P2到P
11、3.1升级工具,直接进行升级,并拷入新的驱动和整定、查看程序即可。4.2. 设备参数配置无论是Pecstar 2还是Pecstar 3系统,新增设备后,设备的详细参数设置如下:参数设置说明设备名称自定义无设备类型PMC651FV1.8无通信级别(优先级)最高级无ID号(通信ID)根据实际填入【注】以太网接口装置设备ID统一规定为240。备注默认为0该栏暂无特殊用途,无需配置,按默认即可。4.3. SNF文件测点配置4.3.1. 对于Pecstar 2系统:存放在PecstarContext子目录下,用于整定程序定义测点时快速导入测点名称。4.3.2. 对于Pecstar 3系统:存放在Pecs
12、tar3Contextsnf子目录下,用于整定程序定义测点时快速导入测点名称。4.4. 遥控点配置 测点名称参数号动作类型(闭合/打开)说明遥合0闭合遥分0打开复归1打开遥控OUT12闭合遥控OUT23闭合遥控OUT34闭合可依据此表来配置遥控点。4.5. 遥调点配置无4.6. 置数点配置无4.7. 其它相关配置说明4.7.1. 与子站相关的通信处理配置参数的配置方法和说明4.7.1.1. Pecstar 2系统下的delay.inf文件: 手动创建delay.inf,存放在Pecstar根目录下,用于修改通信轮巡等待时间和通信出错次数: Port1 /字串PORTn,n表示子站序号,如Por
13、t1表示第一个子站的参数 TRANSMIT DELAY=200 /通信轮巡等待延时,单位毫秒(50=<该值<=5000) REPEAT TIMES=5 /连续5次通信失败后报通信出错事件(5=<该值<=1000)TRANSMIT DELAY=200,此参数行的含义是,某个通讯子站,那么从某个设备通讯结束,到进入下一个设备开始通讯,这之间的等待时间为200毫秒。当设备经常有通信出错事件产生时(首先要排除是链路故障),可以尝试加大上述两个参数(TRANSMIT DELAY、REPEAT TIMES)来处理。4.7.1.2. Pecstar 3系统下:Pecstar 3系统下
14、无需手动创建Delay.inf文件了。取而代之的是“通道节点属性编辑”窗口上单击“高级参数>>”弹出的设置窗口来进行有关参数的调整。如图所示。图中,“设备间巡检间隔(毫秒)”栏的设置,取代了Pecstar2的delay.inf的“TRANSMIT DELAY=XXX”的设置。参数功用同Pecstar2。“设备连续通信出错多少次后将自动退出”的设置,取代了Pecstar2的delay.inf的“REPEAT TIMES=XXX”的设置。参数功用同Pecstar2。4.7.2. 调试信息启停及校时相关的配置4.7.2.1. Pecstar 2系统下的Station.inf文件:手动创建
15、Station.inf,存放在Pecstar根目录下,供各通信子站接入时的特殊参数定义。其格式如下:子站名称WriteConsoleInfo=N /Y显示调试窗口,N不显示调试窗口。WriteDebugInfo=N /Y记录调试信息,N不记录调试信息。AdjustTimeInterval=300 /广播校时间隔,缺省为300s,配置为0表示不校时 /以太网通信时,要求AdjustTimeInterval=0End4.7.2.2. Pecstar 3系统下的对应设置界面:Pecstar 3系统下无需手动创建station.inf文件了。取而代之的是“通道节点属性编辑”窗口上单击“高级参数>
16、>”弹出的设置窗口来进行有关参数的调整。如图所示。图中,“显示调试信息”栏的设置,取代了Pecstar2的Station.inf的“WriteConsoleInfo=Y/N”的设置(打钩对应Y,取消打钩对应N)。“保存调试信息”的设置,取代了Pecstar2的Station.inf的“WriteDebugInfo=Y/N”的设置(打钩对应Y,取消打钩对应N)。“广播对时间隔(秒)”的设置,取代了Pecstar2的Station.inf的“AdjustTimeInterval=XXX”的设置。默认3600秒,配置为0表示不校时。4.7.3. 与设备相关的配置4.7.3.1. Pecstar
17、 2系统下的“设备名称.did”文件:手动创建“设备名称.did”,存放在PecstarContext子目录下,用于对指定设备进行特殊配置,以达到特定的监控效果,配置内容如下:MainirstByteWaitTime=500 /收到一包数据的首字节的最长等待时间,默认500msInterByteWaitTime=200 /字节间等待时间,默认200ms SendDelay=0 /发送报文前的等待时间,默认0msRecvDelay=0 /接收报文后的延时时间,默认0msBeforeComWaitTime=50 /通信前等待时间,默认50 msAdjustTimeInterval=0 /对时设置,
18、默认值0 DevNameOfSOE=xxxxxxxx /报装置内部的保护事件时,用于替代前台事件设备名 的字符串;不含开关量变位事件;不配置或等号后为空,则仍用已有的设备名;最多32个字符(不含前后空格),程序自动去除前后的空格。IsVirtualDevice=1 /如果本设备是虚拟设备,则需配置该项为1(或Y或YES) /如果本设备是实际设备,则不配置该项,或设置为N ,/此项在实际设备和虚拟设备中都需要正确配置 RelateDeviceIndex=设备序号1, 设备序号2, 指定哪些序号的虚拟设备与实际设备属于同一个设备,其中设备序号指设备在子站下的序号(从0开始)。例如:序号为0的设备为
19、实际通信设备,而序号为1和2的两个设备为虚拟设备,用来刷新数据。则需要在序号为0的设备的did文件中,配置RelateDeviceIndex=1,2 虚拟设备中无须配置。 End报测点名=YSWITCHOPERATIONTEXTD1ON=弹簧未储能报警D1OFF=NAEndMAINEnd各参数行含义及作用详解:l FirstByteWaitTime=500,表示等待这么久一个字节都收不到,就算接收失败。有些装置通讯时,通过调试信息看,如果经常会有接收失败的情况,就可以通过加大此延时来解决问题。l InterByteWaitTime=200,表示通过调试信息看,在有收到报文的情况下,收后续字节时
20、,如果等这么久装置没有回应,就算失败。可以通过加大此延时来解决问题。l SendDelay=0,表示发送报文前固定等待这么久(发送函数的第一语句),主要是有的装置命令不能发太快,所以通过加大此延时来解决问题。此参数配置过大,会导致整个链路通信速度降低,请慎用。l RecvDelay=0,表示接收报文前等待这么久(接收函数的第一个语句),主要是有的装置响应慢,所以通过加大此延时来解决问题。此参数配置过大,会导致整个链路通信速度降低,请慎用。l BeforeComWaitTime=50,表示采用标准Modbus接入时,发送报文前固定等待这么久(该语句位于发送函数之前),主要是有的装置命令不能发太快
21、,该参数与SendDelay功能重叠。PMC装置通信没有用到该参数。此参数通常不用,可用SendDelay代替。l DevNameOfSOE=xxxxxxxx。该参数主要是因为Pecstar 2前台设备名字不够长,按照“设备名+保护动作信息”报出的SOE保护事件不满足要求。Pecstar 3的测点名称长度足够了,应该能够满足报警内容明确的要求了。当然还有一个用处就是,前台设备名称简化,报保护信息的设备名可以自定义详细一些。举例:某PMC651C在SSET.exe中的设备名称为“1#PMC651C保护”,如果在DID文件中加入定义行DevNameOfSOE=abc,则原来的装置维护事件中的“1#
22、PMC651C保护装置上电”报警,就会改报为:“abc装置上电”。注意,此配置适用于装置的保护动作报警事件类别,不适用于开关量变位事件,开关量变位事件报警描述可通过DID的DxON、DxOFF来进行定义。开关量变位报警定义配置段各参数含义及作用:报测点名=Y/N/在开关量变位报警内容中是否要加sset定义的开关量测点名称SWITCHOPERATIONTEXT/实现开关量变位的事件报警描述定义D1ON=XXXXD1OFF=YYYYDnON=ZZZZDnOFF=NA/屏蔽相应的开关量点打开的事件报警,即前台不报。End 关于SWITCHOPERATIONTEXTEnd配置段的详解,请参阅Pecst
23、ar 2使用说明书的“附录一”的“8.DID文件”一节。此处不在赘述。4.7.3.2. Pecstar 3系统下的设置界面:Pecstar 3系统下无需手动创建“设备名称.did”文件了。取而代之的是“设备节点属性编辑”窗口上单击“高级参数>>”弹出的设置窗口来进行有关参数的调整。如图所示。图中,“头字节等待时间(毫秒)”栏的设置,取代了Pecstar2的“设备名称.did”的“FirstByteWaitTime=XXX”的设置。参数功用同Pecstar2。“接收字节间隔时间(毫秒)”栏的设置,取代了Pecstar2的“设备名称.did”的“InterByteWaitTime=XX
24、X”的设置。参数功用同Pecstar2。“发生前延时(毫秒)”栏的设置,取代了Pecstar2的“设备名称.did”的“SendDelay=XXX”的设置。参数功用同Pecstar2。“接收前延时(毫秒)”栏的设置,取代了Pecstar2的“设备名称.did”的“RecvDelay=XXX”的设置。参数功用同Pecstar2。“设备对时间隔(秒)”栏的设置,取代了Pecstar2的“设备名称.did”的“AdjustTimeInterval=XXX”的设置。参数功用同Pecstar2。关于设备级的“设备对时间隔”、通道级的“广播对时间隔”的差别,详细请参阅Pecstar 3高级用户手册的3.1
25、.5节和3.1.6节的有关说明。“读取事件数据”、“读取定时记录”、“读取瞬时波形”,打钩选中,则表示驱动程序将会读取相应的记录,并存储到Pecstar 3数据库中。默认为选中状态。所以,若不需要读取相应记录,通过该界面将打钩选中的状态去掉即可(前提是装置的通讯驱动程序支持此选项的设置)。 注意,原Pecstar 2系统中“设备名称.did”中的“报测点名=Y/N”,在Pecstar 3系统已经不起作用了。因为Pecstar 3系统整定程序中的事故报警点定义功能已经比较强大了,开关量点的事故报警描述完全由事故报警点测点中定义的名称来实现(配置办法详见Pecstar 3高级用户手册第3.1.8.
26、6节),抛弃了Pecstar 2系统的did文件中的SWITCHOPERATIONTEXTEnd配置段。此窗口上的“事故报警报测点名”选项,打钩与不打钩,实际并不会对事故报警点的报警描述起任何作用。换句话说,这个选项不会起作用,这点请用户注意。 注意,原Pecstar 2系统中“设备名称.did”中配置虚拟设备的“IsVirtualDevice=1 ” 和“RelateDeviceIndex=设备序号1, 设备序号2, ”在p3中已经不需要配置了,因为P3中,已经没有了一个设备下的测点个数最多支持128个的限制. 注意,在“设备高级参数编辑”界面上不能设置的参数,则通过“设备节点属性编辑”窗口
27、上单击“INF编辑>>”弹出的“文本文件编辑”窗口来进行设置,设置方法是,手动输入参数配置行。如图:BrforeCommWait=50DevNameOfSOE=abc这两项参数在前面的窗口中是没有的,必须手动输入。参数功用同Pecstar2。其它未提供界面的参数,只要是Pecstar 2系统支持的参数,在Pecstar 3系统都同样可以使用此方法来进行设置,配置规则相同,此处不再一一赘述。注意,界面中能设置的参数,如果手动在该“文本文件编辑”窗口中去手动调整,修改后,确定退出,再进入,会发现修改无效,也就是说,只要是提供了设置界面的参数,不能手动通过文本文件编辑来修改,必须通过界面
28、修改。4.7.4. 特殊配置无5. 整定程序使用说明整定程序功能是否支持说明在线整定是离线整定是整定通信参数否整定额定参数是整定保护定值是整定出口延时是清除电度否清除SOE否对设备工作参数进行上位机整定前必须手动退出前台相应的通信子站。运行开始菜单“前台机”à“设备工作参数整定”,选择需要整定的设备名称,进入整定界面。或者从pecstar目录直接双击运行Ms651FV18.exe进入整定界面。整定界面示意图: 参数设置中包括系统参数保护定值设置、出口延时设置、AIAO参数设置。此外还可以实现数据读取、上下载配置。6. 查询程序使用说明查询程序功能装置是否支持说明原始事件是定时记录否通
29、过后台分析工具“设备原始记录查询”进入,或从pecstar目录直接运行event.exe,进入查询界面,可查看PMC651F的设备记录的原始SOE事件记录(以及定时记录)。PMC651F最多可容纳192条SOE事件,可以记录越限、开关量变位、继电器动作等事件。运行原始事件记录查询程序Ml651FV18.exe,找到对应的设备,可以打开其事件记录分析界面。该窗口上有“文件”、“查看”两个菜单,可以实现事件打印、自动(手动)刷新、指定时间查询等。事件记录分辨率达毫秒级。 使用说明 深圳市中电电力技术有限公司7. 波形分析程序使用说明通过“后台查询工具栏”、或者是后台实时监控画面上单击右键菜单的“其它程序”,或者从pecstar目录直接双击运行Comtrade.exe,即可启动瞬时波形分析工具, 文件界面如下:点击选择文件菜单下的选择波形,选中相应设备,设定查询时间即可。 23第 23 页 共 26 页使用说明 深圳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项目经理劳动合同范本
- 2025代理销售合同协议书范本
- 2025年租店转让合同协议书
- 2025合同解除协议书范本
- 《2025光伏电站用工试用合同》
- 2025租赁合同范文大全
- 2025版房产借款合同书范本
- 2025承租方安全生产责任合同
- 2025沉井钻孔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承包合同
- 《心脑血管肿瘤》课件
- 互联网信息审核员考试题库大全-上(单选题汇总)
- 湖南省长沙市实验小学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 短引线保护引出线保护以及T区保护
- 完美公司玛丽艳美的观念
- 硫酸生产技术 二氧化硫催化氧化的化学平衡及动力学
- 浙摄影版(2020)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一课认识计算机(课件)
- 第七讲-信息技术与大数据伦理问题-副本
- 校园安全常识测试题卷
- 建筑用玻璃ccc标准
- 新版PFMEA自动判定
- 第一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