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文件编制_第1页
招标文件编制_第2页
招标文件编制_第3页
招标文件编制_第4页
招标文件编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邯郸市丰泰丰逸住宅小区36#定额模式下招标文件摘要建设工程造价,一般是指某项工程建设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即该建设项目有计划地进行固定资产再生产和形成相应的无形资产和铺底流动资金的一次性费用总和。它不仅与工程内容有关,还与建设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建设者的管理和技术水平、国家和当地政府的政策等存在着联系。正确地编制工程造价对政府和业主的决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建设项目全过程工程管理的需要,合理确定和有效调控建设工程造价,提高工程造价编制水平,反映工程的实际造价,已经是我们工程造价专业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十分重大的课题。深化工程造价管理改革,引导企业理性报价目前,要求大多数企

2、业编制企业定额不太现实,投标报价大部分还是采用地方建设行政部门编制的消耗量定额。消耗量定额是招标工程标底(控制价)、企业投标报价的依据,也是衡量投标报价中消耗量合理与否的主要参考。本设计工程项目为六层砖混住宅招标文件及标底的编制,重点进行以下工作:1. 采用定额招标模式,熟悉施工图纸,参考山西省工程量消耗定额手算出工程量2. 采用广联达计价软件得到标底工程总造价。3. 根据阳泉市招标文件示范文本和合同示范文本编制招标文件通过本次设计,进一步认识工程量定额计价,为今后工作中学习运用工程量定额计价奠定基础 关键词:投标书、定额、投标报价Project tender document an acce

3、ptable bid establishment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projects construction cost, generally refers to thecomplete expense which som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pends, namelythis items of basic construction has the plan to carry on the fixedasset to reproduce and to form the corresponding intangible asset

4、and the floating capital disposable expense sum total. It not onlywith project content related, but also with constructs local theeconomy degree of development, constructor's management and thetechnical level, nation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policy and so on hasthe relation. Correctly establ

5、ishes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cost thefunction which has to the government and owner's decision-makingcannot be substituted. In order to adapt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system and the items of basic construction entire process projectmanagement need, reasonable is definite and the effective r

6、egulationconstruction projects construction cost, raises the projectconstruction cost establishment level, the reflection project actualconstruction cost, was already in front of a our project constructioncost specialized worker's extremely significant topic. The deepenedproject construction cos

7、t management reform, guidance enterpriserational quoted price at present, the request majority enterpriseestablishes the enterprise fixed quantity not too to be realistic,bids the quoted price majority or to use the consumption fixedquantity which the place construction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esta

8、blishes. The consumption fixed quantity is tenders the projectminimum acceptable bid (control price), the enterprise bids the quotedprice the basis, also is the weight bids in the quoted price theconsumption reasonable or not main reference.This design engineering project is six bricks mixes the hou

9、sing tenderdocument and the minimum acceptable bid establishment below, carrieson with emphasis works: 1st. uses the fixed quantity tender pattern, familiar constructs theblueprint, refers to the Shanxi Province resilience consumption todecide figures out the resilience 2nd, uses Guang Lianda to cou

10、nt price software to obtain them inimum acceptable bid project total construction cost3rd, acts according to the Yangquan tender document demonstration text and the contract demonstration text establishment tender document Through this design.Further knew the resilience fixed quantity counts the pri

11、ce, will be in the future work studies using there silience fixed quantity counts the price to lay the foundation Key word: Bids the book; the fixed quantity;bids the quoted price 引 言工程建设产品和其它的商品、服务一样受到价值规律的影响,因此在21世纪特别是加入WTO以后,工程招投标价格形成机制的主要特点就是市场形成价格,既在统一项目划分、统一计量单位、统一工程量计算规则和消耗定额的基础上,实行市场价,竞争费。由于

12、招投标工程特别是国际招投标工程风险性很大,所以在招投标价格计算决策和工程建设过程中我们都要对招投标价格进行有效的制。 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施工承包价格是通过编制施工图预算或概算来确定的。无论前者还是后者,它们都是以国家规定的定额、费率、指标等依据编制的,并经由规定的有关方面认定或审定的,这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对施工承包价格的和监管,因而它反映了国家的标准定价,实质上实行着国家定价制。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下,施工承包价格一般是通过招投标工作来实现的,施工承包合同价格等于中标价加变更增减及合同规定允许调整的费用。在招投标阶段,建设单位根据国家、当地政府规定的现行定额、费率、单价、工程量计算规则

13、及施工图纸编制标底,这是对施工承包价的宏观控制。但与计划经济有着很大不同的是:参加竞争投标的各施工单位,他们的报价除按照招标文件和国家及有关定额规定编制外,还必须建立在企业自我测算的基础上,适合于本企业的定额来进行,按照可以争取达到的先进合理水平来确定,兼具可行性和先进性,以确保在投标中获得有竞争力的价格优势。投标单位的报价需要由建设单位组织各有关专家组成的评标小组来进行客观评价,与技术措施、施工方案、进度安排、质量保证、社会业绩等因素结合起来,判别其可靠性、合理性。为此,有关方面已出台评标规则(包括工程报价与标底的允许偏离幅度),以指导和调控定标工作,合理决定施工承包价格。这就是在社会主义市

14、场经济条件下对施工承包价格的宏观调控及监管。建设部2001年颁布了建筑工程施工发包与承包计价管理办法,又于2003年发布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从政府行业主管部门的角度出发,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的改革,即是工程造价计价依据和计价方式的变革,也是整顿规范招标投标行为的一项根本性措施,也是我国加入WTO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必然要求。这就意味我国现行的在计划经济体制管理模式下应用而生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和方法已经不再适应当今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面对新的计价改革,工程造价工作也面临新的挑战。合理地确定建筑物的价格是所有造价管理终标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的综合作用企业定额迟迟没有出台,这就造成了现在的定额

15、计价模式和清单计价共存的现象,即所谓的双轨制,应加快建立企业内部定额体系的建立。第一篇 理论部分浅谈工程造价分析和控制工程建设产品和其它的商品、服务一样受到价值规律的影响,因此在21世纪特别是加入WTO以后,工程招投标价格形成机制的主要特点就是市场形成价格,既在统一项目划分、统一计量单位、统一工程量计算规则和消耗定额的基础上,实行市场价,竞争费。由于招投标工程特别是国际招投标工程风险性很大,所以在招投标价格计算决策和工程建设过程中我们都要对招投标价格进行有效的控制。值得注意的是现在所说的工程造价是在招投标制度下的造价分析有必要对招投标进行一下介绍本设计大致包括四方面内容一、是招投标制度对中国建

16、筑业发展宏观调控的作用,二、是从工程招投标价格形成机制及价格控制,三、是工程造价管理和控制,四、怎样有效控制工程造价五个方面简要分析一下工程造价的控制。1.1 招标投标制在中国建筑业发展中的宏观调控作用 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制是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建筑业迅速发展,建设管理体制步入改革后开始实行的,是一项能够充分体现工程承发包交易行为公开、公平、提高工程质量、发挥投资效益、防止腐败和不正当竞争等方面均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并为建筑企业深化改革,挖掘内部潜力,参与市场竞争提供了良好契机,尤其是在政府对建筑业发展的宏观调控上发挥着极其重要作用1.1.1 招投标制的推行,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

17、重要手段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是社会经济的管理者。进一步说其既是宏观经济的决策者,又是微观经济的直接经营者,包揽了社会经济生活的全部事务,"一统到底"。政府成为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唯一主体,企业及其它经济组织只是政府机构的附属物,一切要按政府计划行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作为生产者的企业,成为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主体。在新旧两种体制中,政府的职能是完全不同的。市场经济发展客观上要求政府职能必须从行政指令转变为宏观调控。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宏观调控方式有直接调控和间接调控之分。所谓直接调控就是政府利用行政手段通过行政系统直接控制管理企业经济活动。实践证明,这种直接调控方式根本不能

18、适应现代经济活动。实践证明,这种直接调控方式根本不能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与之不同,间接宏观调控是建立在利用市场机制基础上的,通过向经济系统输入参数实行宏观调控,即政府通过参数调控市场,进而通过市场实现对经济发展的间接宏观调控。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和城镇基础设施投入增加,建设业有了长足发展,这为改变我国城乡面貌、改善人民生活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由于改革的政策不配套,建设市场不规范等原因,致使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举步维艰。相反,一些私营建筑企业和乡镇建筑企业,虽然在技术力量、设备装置、社会信誉等方面不能与国有大中型企业相比,但他们利用自

19、身的灵活性和机动性,有的还采取了一些不择手段的办法巧取工程,因而使他们异常活跃在建筑市场领域。目前,建筑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表现比较突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必须充分发挥其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尽快扭转被动局面。政府实现宏观调控的手段很多,可以通过减免税收、增加信贷资金、减少信贷利息等经济杠杆来进行调控,也可以采取严格企业资审、控制总量平衡、强化行业管理等行政手段进行调控。推行建设工程招投标制,主要解决工程由谁来承揽的问题,关系到每个建筑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我们可以通过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对招投标政策调整实现对建筑业发展的宏观调控。这种调控与经济调控都属于间接调控手段,比起直接调控手段的行政干预要高明得

20、多,它是利用市场经济规律进行自我调解的良性运行机制,必将对整个建筑业的协调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宏观调控作用。1.1.2 建立奖优罚劣的招投标运作机制,必将促进建筑企业的优胜劣汰"公开、公平、公正、诚实信用"是招投标的原则,而"择优"则是招投标的最终目的。就某一项工程招标来说,只要我们坚持了上述原则,那么中标者必定是众多投标企业中最优秀的。因此,推行招标制度,必将实现对建筑企业的优胜劣汰。建设工程招投标工作是一项科学性、规范性、政策性较强的工作,每一具体环节都直接关系到建筑企业的切身利益,特别是投标单位选择、评标的分办法这两个环节,只要政策稍有调整,就可能影

21、响到中标结果。因此,在工作中必须坚持招投标原则,尤其要把"择优"这一宗旨贯穿招投标过程的始终,这样才能实现建筑企业的优胜劣汰和产业结构的优化。比如:在投标单位的选择上,一开始我国有一些地方采用的是由建设单位在资质预审合格的企业中推荐投标企业的办法。实践中我们发现这一办法有许多弊端,在确定投标单位之前,投标企业千方百计做建设单位的工作,想方设法获得投标权,有的施工单位私下承诺建设单位的一些附加条件,意在获取承包权,有的建设项目虽然按规定进行招投标,并签定了承发包合同,但由于建设单位事先已选定了外包队,施工单位为争取建设单位的投标推荐权,不惜一切代价私下承诺,一旦中标就得接受全

22、部不合理条件。这些问题的存在就失去了招标投的真正意义,更难保证招投标工程原则的落实。这不但给建设单位搞不正之风创造了方便条件,也对择优选择投标单位不利我们规定上一年度荣获国家、省、市优质工程奖牌及省级文明工地建设先进单位、样板、文明工地的项目经理部(施工企业)给予一定次数不经抽签直接进入竞标机会。在评标打分办法上,我市在评标分值设置上也采取了获奖工程加分、劣质工程扣分和取消两次投标资格的办法。通过实行以上办法后,促使企业靠实力和业绩去竞争,从而增强了企业抓管理、上水平、增素质、创优质的积极性。1.1.3 招投标制的大力推行,必将促进了建筑企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国有大、中型企业仍然是我国建筑

23、业的主力军。目前,这些企业经营体制和管理模式多多少少还残留着计划经济的影响,一个适应市场竞争机制的运营机构还同有完全形成,这在无形中限制了企业的发展。从我市情况看,国有大中型企业施工量仅达到其施工能力的40左右,个别国有企业活源仅达到1020左右,企业面临着管理体制陈旧、施工任务少、资金短缺、周转不灵等一系列难题,再加上离退休职工的工资、劳保又成为企业发展的一个历史包袱。建筑企业的增多,市场竞争的激烈,这些都给国有企业带来了强大的冲击。招标投标制的全面推行,从根本上净化了建筑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给国有大、中型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向他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招投标过程中,虽然政府为国有

24、大、中型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提供了机会,同等条件下也力求保护国有大、中型企业,但竞争的激烈和业主要求严格,甚至苛刻,仍然给国有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这就客观上要求国有企业,不但要看外部为他们市场竞争提供了如何优越的条件,更要看到自身在市场竞争中所处的困境,迅速转变观念,深化企业内部的体制改革,重新调整企业内部的运行机制,变管理型为经营型,走集团化、集优组合的道路,在企业内部,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树立责任感、紧迫感和危机感,以良好的精神状态、精湛的技术力量和先进的机构设备去迎接市场的挑战。1.1.4 推行招投标制,是反腐倡廉工作的需要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建筑企业的施工任务靠行政指令分配。实行市场经济后

25、,建筑企业被推向了市场,建筑市场也由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乙方市场"转变为"甲方市场",建设单位一旦有工程项目,马上就会有多家施工企业方动上门洽谈承揽的意向和条件,私下谈判和交易也在所难免。特别是由于我国公有制的属性,资产所有者与资产管理者不同,国有企业的法定代表人不占有企业资产但具有资产的支配权,企业法人并不是完全的资产责任人,部分人为了谋取部门和个人的私利,可能会采取一些违规的作法,这就在某种程度上引发了私自发包、私招乱雇的现象,还易滋生索贿受贿等腐败行为。正是基于以上原因,建设工程承发包领域推行招投标制度,才显得尤其重要。1.2 工程招投标价格形成机制

26、及价格控制企业的生产和销售产品的活动是一种经营活动,工程建设也是一种经营活动,投入的是人、财、物,产出的产品可以是铁路,桥梁,公路,民用建筑,或是一个工业生产装置等。工程建设过程不是简单的投入和产出,它涉及到市场问题,用户问题,效益问题等等。工程建设涉及到设计、物资采购和施工三个方面,而设计和施工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两个不同的阶段和两个独立的专业,和其它的商品生产一样需要分别进行成本控制并获取一定的利润。因此在工程招投标中,工程造价的计算和控制显得尤其重要。报价高固然为盈利奠定了基础,但是鉴于当前国内工程建设市场竞争已趋白热化,高价夺标已不可能。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外国的工程承包企业要进入

27、我国市场,和我国的工程承包企业展开竞争,另外我国的工程承包企业也同样要到国外的工程建设市场上谋求发展。因此我们要总结过去国际国内承包工程建设经营管理的经验和教训,充分了解工程招投标中价格形成机制的特点和运行规律,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的控制,利用好两种资源,开拓两个市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1.2.1 工程招投标价格形成机制建设工程造价,一般是指进行某项工程所花费(指预期花费或实际花费)的全部费用。它是一种动态投资。它的运动受价值规律、货币流通规律和商品供求规律的支配。因此在承包工程投标报价计算中我们要运用决策理论、会计学、经济学等理论评定报价策略,经过从行政上、技术上和商务上进行全面鉴别、比较以后

28、采用科学的计算方法和切合实际的计价依据,合理确定工程造价,使其报价中标。 1.我国现行工程造价计价依据的特点由于我国现行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是在计划经济模式下建立的,忽视了企业独立的经济地位,国家直接参与管理活动,直接制定和控制构成工程造价的各种因素,如设备材料出厂价、采购保管费、运杂费、工资、间接费、管理费和税金等。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际国内承包工程的投标报价工作。我国施工企业也很少有自己的施工预算定额,这给国际承包工程投标报价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虽然近几年各类工程咨询公司纷纷出现,建设项目实行招投标竞争、项目管理制度,但是在工程造价计价依据方面,定额、取费标准仍然由政府制定、管理并作为

29、法定价格。因此在工程造价管理中,轻决策、重实施,轻经济、重技术的现象难于改变。 2.市场经济条件下招投标工程计价依据的特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够及时、准确地捕捉工程建设市场价格信息是业主和承包商保持竞争优势、控制成本和取得盈利的关键,是工程招投标价格计算和结算的重要依据。因此我们还要加大现行的工程造价计价依据的改革力度,在统一工程项目划分、统一计量单位、统一工程量计算规则和消耗定额的基础上,遵循商品经济的规律,建立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即实行量价分离,改变计价定额的属性,定额不再作为政府的法定行为,但是量要统一,要在国家的指导下,由有关的咨询公司或专业协会制定工程量计算规则和

30、消耗定额,促进市场公平竞争,保持社会生产力平衡发展。价要逐步放开,先由定额法定价向指导价过渡,再由指导价向市场价过渡,与国际市场接轨。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公司人员技术水平、装备水平、管理能力、资质、经验和社会信誉制定企业自己的定额与取费标准。在具体某一项工程的投标报价计算时再根据市场供求变化、政府和社会咨询机构提供的价格信息和造价指数、工程质量、承包方式、合同工期、价款支付方式等因素,按照国际惯例、规范和做法灵活自主报价。 1.2.2 工程招投标价格的计算工程招投标价格的表现形式是标底。标底的计算主要有三种:施工图设计阶段,以预算定额为基础;初步设计或扩大初步设计阶段以概算定额为基础;另

31、一种就是综合单价法。我们知道许多工程是在初步设计或扩大初步设计阶段就开始招标,因此用概算定额为基础编制标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漏项或重复计算的差错,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但使用的概算定额必须准确、有效。为了适应招投标的需要,目前各工程咨询公司、专业协会可以在政府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在2000年国家全统定额及各省建委编制的建筑工程定额,房屋修缮、装修定额,市政定额的基础上将某些子目合并归于主要的子目中,编制概算定额。这样可以大大简化标底的编制工作量,节省时间。各企业也可以在概算定额的基础上进行费用合并,取消取费类别,变为竞争性费率。既将间接费、管理费、利润等企业竞争性费用及国家法定的税金费率等所有

32、费用均列入每一项单价中,不另外单独计算,也既综合单价法。这样再结合企业积累的工程资料库,根据市场供求变化、政府和社会咨询机构提供的价格信息和造价指数等因素,可以进一步缩短标底的编制时间,达到更高的准确度,为利用计算机快速报价创造必要的条件。今后企业类别在企业的资质中体现,主要用于衡量企业可以承担的相应工程类别。为了提高工程招投标价格的竞争力,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要体现先进的劳动生产率,要努力降低工程施工的间接时间,空闲、浪费时间,减少和消除设计变更、施工错误导致的返工时间。另外要避免施工机械的无效闲置,减少临时设施的占地面积,减少库存,提高资金的利用率,等等。 1.2.3 工程招投标价格的有效

33、控制招投标工程对于承包商来说风险很大,从决定响应招标文件,编制投标文件开始风险就产生了。在投标价格计算时有风险,价格高了不中标,丢项落项也不中标,一旦中标就可能有亏损的风险。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也始终存在着风险因素,有市场价格变化风险、设计风险、物资采购风险、施工管理风险等等,直至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工程款、质量保证金如数收回,人员、施工机械安全撤回基地或转移到另一个工程现场,这个工程的风险才最终消失。因此招投标工程必须做好风险控制,而工程招投标价格的有效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1.开展财务决策财务决策是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从财务角度对企业经营决策方案的评价和选择。在国际工程投

34、标价格计算中,要想工程中标并有赢利必须有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财务机制相伴随。它的主要任务就是提供企业资金动态信息,密切关注市场变化,作出前瞻性预测分析,为企业投标报价提供决策依据。传统的会计计帐式事后管理思想模式,使得现行的概预算制度一直只是重视承包工程的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管理,而忽视整个项目的造价管理,不重视总体效果的最优化,没能把现代化管理思想即先预测、后控制的思想和方法纳入到体系内。事后核算式的概预算管理制度不能防止和解决决策及设计阶段的失误、浪费和钓鱼工程,也不能防止和解决设备材料采购保管中的价格问题、质量问题及库存等问题。概预算管理离不开定额,甲乙双方都要以定额为基础开展工作,相互沟通

35、、理解,离开这一标准尺度就无所适从,上级管理部门、审计部门和仲裁机构也都以定额作为评判的标准,这是一种静态的投资控制。招投标价格计算与概预算管理不同,工程招投标价格的计算事先就要考虑到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因素,考虑到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等价格的变化因素。要了解工程的地理条件和工程范围,要了解项目运行的全过程、项目的组织机构、质量管理、资源管理、合同管理。要研究折旧、技术措施、临时设施的摊销、风险分析。还要与采用的施工方案、标准规范、选用的施工机械、工程价款的支付方式等相结合对投标价格进行分析,作出财务决策,这是一种微观管理。因此我们应将“控制”立足于事前,在投标报价时就要主动地采取财务决策,使技术

36、与经济相结合控制工程造价,保证中标和赢利。 2.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采用有利的合同价格形式经济合同是法人之间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的,明确相互权利义务的协议。签定合同不仅仅是一种经济业务活动,而且也是一种法律行为,是运用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相结合来管理经济的一种措施。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程招投标不仅仅是一个定价的问题,而是要把设计文件、合同条件、文本管理和招标、投标都结合起来。不仅仅要算准价格,还要报出合理的有竞争性的标书价格。工程招投标结束以后,通过招投标所形成的价格,要通过合同价格的形式固定下来。通过合同管理实现对招投标价格的有效控制。合同价款与支付条款是经济合同的核心条款之一,在合同谈判、签定

37、、执行、管理过程中处于重要地位。因此招投标合同价确定下来以后,可以改变过去重进度和质量控制,轻成本控制的思想。对于当年开工,当年竣工的工程,设计部门、施工企业、物质供应部门可以按各自的承包范围,采用固定总价合同,价格从头到尾一次包死。对于跨年度的较大工程或设计文件不完备,工程量不能固定的工程,可以采用单价合同。对于价格变化趋势不清楚,不能一次包死的工程,可以按国际惯例,有所包死,有所不包。我们也可以在合同中规定价格调整范围以及价格调整计算公式,等等,以减少风险。 3.实行限额设计对于一个工程来说,在其投资建设期涉及到设计、物资采购和施工管理三个方面。工程投资效益的好坏,工程造价的高低,起决定作

38、用的是设计。工程设计阶段是形成工程价格的首要阶段,在这个阶段节约投资的机会多、金额大、付出的代价小。工程质量、建设周期、项目功能、项目寿命和项目投资回报率等都在设计阶段以技术和投资费用的形式表现出来。目前的概预算管理往往只重视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而忽视设计阶段和物资采购阶段的造价管理,出现预算超概算,结算超预算的现象也就在所难免。在工程招投标机制下,工程设计工作的特点是技术决定经济,经济制约技术,因此要做好工程招投标价格的有效控制必须实行限额设计,既实现对设计规模、设计标准、设计深度、工程数量与投资额等各个方面的有效控制。 4.改进物质采购管理制度,逐步与市场接轨。在建筑安装工程中,材料费大约

39、占建安工程费的70左右。在安装工程中,设备费也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影响工程招投标价格的另一个因素就是物质采购管理制度。要想真正使得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得以有效运行,就要有相适应的物资采购管理制度。目前我们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在计算主材费时普遍采用的计算依据是当地建委编制的某地区某年材料预算价格本,实际供应价与价格本中的价格之差,在结算时找补。这种管理方法不能控制采购渠道、采购价格,不能做到事前的成本控制,使工程投资无法控制,工程结算价往往超过概预算价格或招投标合同价格。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是业主还是承包商采购物质,都要在投标报价或合同规定的品种、数量、质量、价格范围内实行限额采购,努力降低设

40、备材料费。比如,实行比价采购管理,要货比三家,采购价不能高于预算价、成本价;另外还要建立和完善内部采购审核制度,实行决策权、执行权、审核权三权分立,等等,从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5.工程索赔是招投标价格控制的又一项重要工作工程招投标价格控制的另一个特点是工程索赔管理。索赔是法律和合同赋予的正当权利,我们应当树立起索赔意识,重视索赔、善于索赔,建立健全索赔管理机制。目前的概预算管理制度中结算常采用预算加设计变更加签证的做法,是一种事后算帐的做法,而招投标工程中价格要以合同的形式固定下来,对于设计变更、超合同范围的工作量、不可预见费、不可抗力以及对方违约造成的损失则要通过索赔的形式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41、。因此招投标工程的索赔有其独特的规律,是一种先算帐后干活,算好帐再干活或边算帐边干活的动态控制方法。要求承包商具有很强的经营意识,从合同的缔结直致履行完毕,始终追求扩大经济效益这一根本目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实现这一根本目的。承包商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是等到亏损了再来想办法,而是要把索赔当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在事件发生前就考虑应采取的措施,走在时间的前面,积极主动地研究利用和控制风险的办法。在索赔时效内,按照索赔程序,依照可靠的证据,提出索赔理由和索赔内容,编报索赔文件。综上所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招投标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其价格形成的机制有其固有的特点和运行规律,因此

42、我们要根据其特点和运行规律,认真作好招投标工程的价格计算和控制,提高竞争力,既要保证工程中标,又要保证能够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1.3 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建设工程造价,一般是指某项工程建设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即该建设项目有计划地进行固定资产再生产和形成相应的无形资产和铺底流动资金的一次性费用总和。它不仅与工程内容有关,还与建设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建设者的管理和技术水平、国家和当地政府的政策等存在着联系。正确地编制工程造价对政府和业主的决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建设项目全过程工程管理的需要,合理确定和有效调控建设工程造价,提高工程造价编制水平,反映工程的实际造价,已经是

43、我们工程造价专业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十分重大的课题。1.3.1 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我国工程造价在唐朝就有记载,但发展缓慢。我国现行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是在五十年代形成、八十年代完善起来的。表现为国家直接参与和管理经济活动。随着历史进程,经过恢复、改革和发展、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概预算定额管理体系。1996年国家人事部和建设部已确定并行文建立注册造价工程师制度,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标志着该学科已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完整的学科体系。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应该说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个体系的许多问题也随

44、之暴露出来。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1.市场供求关系失衡, 造成市场竞争不规范,影响了合理定价 近几年来, 在宏观政策调控下,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同时从事建筑施工的队伍却以更大幅度增加,“僧多粥少”的供求局面使得本己激烈的市场竞争更趋激烈。 一些施工企业为争得施工任务不得不面对难以接受的招标条件,如压价承包、 垫资施工、压缩工期、 肢解发包、 指定分包.面对这些不规范的市场交易, 施工企业只有拼老本, 保眼前,长此下去, 企业缺少更新改造的后劲, 冲击了正常的工程造价管理, 而现行的政策缺乏相应的约束机制。这样也就更加助长了建筑市场竞争中的不规范行为。 2.由于施工企业之间的历史差异,

45、 难以形成公平的市场竞争市场经济呼唤公平竞争,然而由于施工企业之间的历史差异,难以形成公平的市场竞争。国有大中型施工企业曾为国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也背上了沉重的历史包袱。在与集体企业、乡镇企业一起参加竞争时,明显处于劣势。在制定工程造价管理政策时正确处理好国有大中型施工企业背负的历史包袱,是促进建筑市场公平竞争的首要问题。 3.工程立项阶段和设计阶段造价管理薄弱 多年来,我国的建设项目普遍忽视了项目建设前期阶段的重要性,造价控制的重点主要放在项目建设的后期阶段甚至在工程决算阶段,因此经常出现投资超限的现象。有些项目甚至在建成后投资大幅超过计划,从而建设了大量效益不好的工程。所以,我们必须更新

46、观念,重新认识,总结出一套完整的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方法。工程造价控制应贯穿于建设项目的全过程,但控制重点应转移到项目建设的前期,即转移到项目决策和设计阶段,而一旦投资决策后,控制的重点应放在设计阶段。 4.工程肢解发包,行业垄断严重 由于建筑市场缺乏规范的法制管理,某些建设单位在工程发包中不是从工程的整体利益出发,而是肢解工程多方发包。也有某些行业依靠特权垄断发包。造成现场的总包单位无法协调安排进度和对现场的统一管理,造成施工中的浪费。工程肢解发包和行业垄断增加了中间环节,抬高了工程造价,影响了市场的公平竞争。 5.对业主的不规范行为缺乏约束机制 现阶段我国投资体制还不完善,责任机制还不健全,

47、负责工程发包和工程款支配的业主方和工程建设的效益缺乏直接的利害关系和约束机制,特别是市场供求关系失衡使得业主在建筑市场中居于主导地位。业主的行为直接关系到建设工程的进度、质量和造价。建筑市场能否规范运行,直接取决于业主的行为是否规范。某些业主方的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专业素质,在建设工程中不遵守有关的规章制度,不严格履行合同条约,随意压缩工期、压低造价,在工程发包中片面强调市场经济就是愿打愿挨,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人,干扰了建筑市场的正常运转。由此可见建筑市场治乱的首要着眼点,就是要规范业主的行为。 6.对造价中介组织管理力度不够 近年来从事工程造价咨询、标底编制等工作的中介组织发展很快,而相应的管

48、理制度却不配套,各种中介组织的资格认定和审批未能严格执行,造成从业人员素质不一。某些中介组织带有行政色彩,不按规定办事,缺乏公正性。中介组织对承担的咨询服务不负经济责任,也没有完善的赔偿制度和回避制度。特别是标底编制中,错算、漏算时有发生,影响了招投标工作的顺利进行。 1.3.2 深化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举措 在建设工程造价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中,无论是体制上还是思想观念、人员素质上都不可避免地受到旧的习惯势力的影响。因此,在深化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进程中,既要肯定计划经济体制下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作用,又要认真分析它不适应市场经济形势发展的弊端,要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运用价值规律的

49、原则,适应市场经济竞争的需要去健全和完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体制。 针对当前工程造价存在的问题,造价管理的改革应从加强法制建设入手,健全法制、完善法规。 1.加强宏观调控,完善法制建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建设工程造价管理要依法管理,尤其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更应加强法制建设,要健全法制、完善法规,逐步建立起一个以建筑法为核心的建筑法律体系,使建设工程造价管理走向有法可依、执法必严的法制轨道;要继续完善建筑施工企业资质管理办法、招投标法、施工合同法、质量管理法等法规制度;要明确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必须坚持政府的宏观调控,消除那些认为“愿打愿挨就是市场经济的定价原则”的错误认识,法制建设

50、要结合实际,便于操作,对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都要有相应的约束机制。 2.理顺各方关系,加强配合管理 长期以来,我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部门主要侧重于工程造价计价依据和计价方法的管理,实行分阶段、分部门的管理,而根据政府职能要求,工程造价管理应该是全过程的管理。因此,必须理顺关系、各负其责、加强协调。标准的制定应上下衔接,确保文件的交圈。特别应加强建设项目资金和项目决策的审批关,要建立不同投资主体的资金管理审批制度,对资金不落实无保障的建设项目不予审批立项。各有关部门应严格审查建设项目开工前和年度计划中的建设资金。要把工程造价管理的重点放在工程立项阶段和设计阶段,加强和规范总概算的编制和管理,发挥总概

51、算对工程投资的控制作用。只有抓住了项目决策建设资金落实这一关,才能从源头上控制投资,确保工程建设顺利完成。各建设施工管理单位都要认真执行造价部门的规定,造价部门应对于执行定额的单位进行抽查监督,形成相互制约机制。 3.建立约束机制,规范业主行 在建设工程的全过程中,业主贯穿于建设全过程的始终,建设过程的各个阶段离不开业主的参与。因此,业主的行为对工程建设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政府各主管部门应对业主在建设阶段的行为依法加以规范和约束,要强化施工总承包职能。总承包单位有能力和资质的,应尽量自行承担水、暖、煤、电、消防和装修等的施工,严禁建设单位强行分包工程任务。工程建设的材料设备应主要由承包单位负责采

52、购,加强验收。建设单位若需自己采购的应在合同中明确其责任和要求,对可能影响工程质量和使用功能的材料设备,承包单位有权拒绝使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行要求承包单位购买其指定厂家生产的材料、设备。要严格审查标书合同,对违反规定明显不合理的条款如过分压工期造价及过分要求质量达优的应予以取消。 4.规范中介服务,提高竞争能力 中介机构是建筑市场中不可缺少的服务主体,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提倡服务社会化、市场法制化。造价咨询、标底编制等就是一种有偿的社会化服务,在目前条件下,我们要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高度专业化、功能完备的社会中介服务组织,加强工程造价管理,为工程承发包双方提

53、供最优质的服务。第一,对中介机构进行清理、整顿,不合格的要清除。中介机构应该以“独立、客观、公正”的态度对待中介咨询,接受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分级、分别管理。第二,应实行回避制度,咨询实体应与行业主管部门脱钩,避免利用行业特权承揽标底。标底编制实行市场竞争、信誉取胜的原则,对中介机构要实行资质年检、标底抽查,惩罚结合的制度。第三,积极开展业务技能培训, 提高咨询服务单位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技术资质等级,要求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第四,制定咨询服务机构的行为规范,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促进工程造价咨询业队伍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以优质的服务配合政府职能部门共同搞

54、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5.提高企业素质,规范承包行为实行建设工程招投标以来,承包单位承揽施工任务的主要方式是通过投标取得。因此,我们必须规范招投标市场。第一,建立联合办公制度,由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造价工程师负责,组成“工程造价审定小组”,组织招标投标、标准定额、合同管理部门负责人定期联合办公,参与招标投标评标活动,协调一致,相互配合,各承包单位不得以带资承包作为竞争手段承揽工程,禁止私下授标,层层转包;第二,实行工程量清单报价,规范招标投标行为,做好工程量清单报价与招标文件的衔接;第三,严把概算审核关,加强概预算人员的培训考核,把考核与日常管理结合起来,提高概预算人员素质。 6.适应市场发展,

55、改革造价管理 定额管理一直是造价管理的基础 ,但是由于它所存在的某些不足,导致造价管理的落后。为适应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要求造价管理应适应市场的发展,适应建设工程分阶段计价需要,建立全过程造价管理体系,今后造价管理的重点应放在投资估算、设计概算管理上,放在价格发布管理动态宏观调控上。我们应该在全国范围内改革造价管理,首先要从改革定额管理出发。建立一套在国家宏观调控前提下,以市场调节为主,实体性消耗量以定额为主,非实体性消耗量采用企业自行确定与政府指导相结合,价格实行市场信息价,把指令性的间接费改变为在一定范围内浮动的指导性取费,按工程量清单来进行招标,施工企业根据定

56、额、有关规定及市场价格自主报价的管理模式。作为工程造价的主管部门除了作好基础工作外,今后要大力发展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系统,抓好信息的收集、加工、传输、贮存等四个环节,建立完善快捷的信息服务系统,为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总之,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核心在于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目标在于提高工程效益。合理确定是有效控制的基础,有效控制是合理确定的保证,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前面两者达到了有效的搭配与补充,才能够抵达最终的目标。我们要勇于探索,敢于开拓,主动转变观念,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工程造价业的发展,为开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新局面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57、。1.4 怎样有效控制工程造价1.4.1 工程造价失控因素 1.不公平的招投标 招标投标,是通过竞争把一些有实际经验,信誉良好,业绩显著,资质符合工程项目条件的,比较优秀的队伍并对工程造价有着实际的计划和较好管理水平、施工组织吸收进来。但是,当前同时存在着,在招标投标过程中,不合理的竞争,一些少数有权威的人士,将工程建设项目以不公正的手段进行交易,工程指定关系户、人情工程,工程造价难以控制,施工单位为了自己企业的利益,一味要求追加工程费用,所以这种不符合工程的招投标,指定的承包商给国家带来巨大的损失,也是工程造价超额的隐患。 2.单位存在着很多问题 工程造价得不到控制,难以管理,有权势撑腰,一

58、些有来头的人,干活少,结账多,工程管理难度很大,这无形中增加了工程费。提高工程材料单价,由于是经济市场,竞争比较利害,这对一些素质差,有工程实权的人来说,是大显神手是发家治富的良好时机,他们掌握工程的金钥匙,能不能把工程给你,或者让你投上标,是他们的一句话,所以在工程材料上大做文章,垄断材料市场,建筑砂石料不可缺少,它是建筑的基础材料,石料加工场,工程的材料由他们供应,而材料单价比其它市场高,而质量容不得别人说,上下打通关系,给工程的质量带来很大弊病,工程造价不断上升,是工程造价失去了控制。 3.工程计量与实不符 工程计量是在工程量完成后,质量得到了监理认可,工程数量符合施工实际,由监理签证计量报送项目部批准。而往往在工程中,工程的项目部代表建设单位进行项目管理,但是,有少数项目部的一些人员违犯了部门管理原则,忘记自己是业主代表,而是把自己处在一个无原则的监理人员之中,失去了自己的职责,在计量工作中,扮演了一个不协调的角色,施工单位不能计量的,作为业主代表反而给监理做工作为施工单位计量支付。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未经监督理部门同意,项目部的少数人给其施工单位计量,在某个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中,为施工单位多计量了1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