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氯化氢合成生产工艺实用授课教材一、概述工序生产任务(1).供应合格的氯化氢给单体工段;为本厂及用户提供优质的高纯盐酸。(2).平衡氯气,保证全厂正常生产。本工序原料及其特性1、氢的化学性质氢气易燃,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2H2+Q=2HO氢气在氯气中含496%,或在氧气中含595%,或在空气中含57%时,均可构成爆炸 气体,遇明火或强光即发生爆炸。原料氯气的性质2、氯气的物理性质a)分子式:CI2b)分子量:70.906c)常温时是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d)剧毒,国家规定空气中允许的浓度为 0.001mg/Le)易液化,能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f)Cl 2在一个大气压下100克水中
2、溶解氯气克数温度/c01020304050溶解度1.46000.99720.72930.57230.45900.3925温度/C60708090100溶解度0.32950.27930.22270.12700g)氯气易溶于许多有机溶剂,如酒精、庚烷、四氯化碳等。h)氯气的一些物理数据原子序素17共价半径/ Pm99粘度/ cp0.0123价层电子结构3S23P5汽化热/( kcal/mol )4.878密度/ (kg/m3)3.214熔融热/( kcal/mol )1.531熔解热/( kcal/mol )5.28电负性3沸点/C-34.5熔点/C-101氯的化学性质a)氯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有
3、很强的氧化性。b)氯气可以与所有金属和大多数非金属元素(N、O C和稀有气体除外)直接化合2Ag+ Cl2 =2AgClc) 氯气可与一些气体反应:点燃Cl2+ H2 = 2HCl+Qd)氯气与些有机化合物反应:紫外线C6耳+ 3CI2> QHChe)氯气与无机化合物反应:2NaOH+ Cl2= NaCIC+ NaCI+ H2Of)氯气易溶于水中,并生成次氯酸和盐CI2+ HbC HCIC+ HCIHCICK HCI+ 0所释放的初生态氧是强氧化剂,对金属的腐蚀性极大。g)氯气能与氢按一定比例混合成炸性气体,在明火、高温及日光的触发下,猛烈爆炸。氯 气与氢气混合爆炸极限:下限 H为5%,
4、 CI2为95%,上限H为87.5 %, CI2为12.5% 高纯盐酸的质量指标标准(HG/2778-1996)指标指标名称” ”亠7-级别一等品合格品总酸度(以HCI计%>31.031.0钙(以Ca计)mg/L0.300.50镁(以Mg计)mg/L0.070.20铁(以Fe计)0.303.0蒸发残渣,mg/L25.050.0游离氯 mg/L20.060.0氯化氢性质氯化氢(HCI )在常温下为无色、有刺激性嗅味的气体,熔点-1146C,沸点-84.1C,比重1.3。极易溶于水,并强烈地放热,其水溶液就是盐酸,是常用的无机强酸之一。纯 的盐酸是无色液体,工业盐酸由于有铁、氯或有机杂质存在
5、而呈黄色。20C时,浓度31%的盐酸比重为1.1543,浓度为36%的盐酸比重为1.1789。饱和的或浓的盐酸在空气中能挥 发出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极易与潮湿空气中的水分生成白色的烟雾。氯化氢在干燥的状态下几乎不与金属反应,但在含水或溶于水时,其表现为盐酸的性能, 腐蚀性很强,能与大多数金属反应,生成相应的盐类。二、本工序的生产原理1、合成氯化氢的反应机理生产氯化氢及盐酸其主要反应还是氯气与氢气的化合反应,氯气与氢气在适宜的条件(如光,燃烧或触媒)下,会迅速化合,发生链锁反应,其反应式如下:CI2 + H=2HCI+18.42kJ 链的生成;在化合氯化氢生产过程中,一个氯化氢分子吸收光量子后,被
6、离解成 两游离的氯原子(CI 即活性氯原子。CI2+ hr f 2CI - 链的传递:一个活性氯原子再与一个氢分子作用,生成一个氯化氢分子和一个游 离氢原子(H),这个活性的氢原子又与一个氯分子作用,生成一个氯化氢分子和一个游 离的氯原子(Cl ,如此循环构成一个链锁性反应。Cl+ H2 HCI+ H- H + C HCI+ Cl -Cl+ H HCI + H 链的终止:在链锁反应过程中,如果因外界的因素使H和Cl 化合,则链锁反应即被破坏,使链传递终止。a. 在反应过程中,由于元素的自身结合也可以使链锁终止。H + H- H Cl + Cl Cl2 Cl + H- HClb. 在反应过程中,
7、由于游离氢原子或游离氯原子与设备内碰撞,使活性原子失活,发 生的链终止。C.在反应过程中,由于反应物浓度可使链传递终止,负催化剂的作用,也可以使链中断。在均衡的生产中,由于氢化氯的原子浓度相比是极其微小的,所以不会出现链终止。在实际生产中, 氯与氢在燃烧前并不混合 (否则会发生爆炸反应) 而是通过一种特殊 的设备“灯头”使氯与氢均衡燃烧。影响氯化氢合成的因素1、温度的影响氯气与氢气在常温常压,无光的条件下的反应速度是非常缓慢的,但在440C以上却迅速化合,所以,一般在温度高的情况下可以发生反应,但如果高于1500C时,就有显著的热分解现象。氯与氢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有大量的热量产生,这种热量使生
8、成的氯化 氢气温升高。因此必须设法把合成过程中产生的热量移出,反应才能向有利于生成氯化氢 的方向移动,所以合成炉采用夹套式冷却移走反应热。2、水分和其它触媒的影响绝对干燥的氢气氯气是很难起反应的, 当有微量的水份存在时, 往往可以加快反应速 度,所以水份是促进氯气与氢气化合的媒介,但如果水分含量超过一定的值,对反应速度 就没有多大影响。当有海绵状的铂金, 木炭等多孔物质或石英、 泥土等矿物质存在时也可以起触媒的作 用,促使反应速度提高。3、盐酸的生成机理合成的氯化氢气体,用水进行吸收,即生成盐酸。当用水吸收氯化氢时,伴随着溶解 的进行,将释放出大量的溶解热,热量会使盐酸温度升高,不利于对氯化氢
9、气体的吸收, 因为当氯化氢纯度一定时,溶液温度越高,氯化氢气体的溶解度越低,也就使制得的盐酸 浓度越低。根据化学平衡移动的原理 , 必须移走这部分热量,才可以使溶液向有利于生成盐酸的 方向进行,在化工生产中,我公司采用的是二段降膜式吸收法生产盐酸。降膜式吸收法 : 溶液与氯化氢气体在膜式吸收塔管内并流式吸收,吸收过程中所放出 的反应热,由管间的冷却介质(水)带走 , 从而制得盐酸。这种方法的生产能力较大。另外,还有采用一段降膜式吸收法和二段绝热式吸收法进行吸收生产盐酸。 绝热吸收法:就是利用水自身的潜热,不与外界发生热交换,以制得盐酸。当氯化氢溶于水时,所放出的热量使酸温度升高,达到一定限度,
10、水分 就会大量蒸 发,吸收带走大量热,使盐酸溶液温度降低,温度的降低又利于氯化氢的吸收,如此吸收 氯化氢,这种方法与降膜式吸收法相比,生产盐酸的能力较小。总之,不论是合成氯化氢的过程, 还是氯化氢溶于水制成盐酸的过程, 均为放热反应, 为了使反应向有利于生产氯化氢或盐酸的方向进行,必须设法将反应热或溶解热移去。氯氢纯度、流量、冷却水量、 氯化氢纯度等要素都对氯化氢及盐酸的生产过程有很大 影响。三、工艺流程简述 ( 附工艺流程图 ) 1生产氯化氢的工艺流程简述原料(H2)由氯氢处理工序用氢气压缩机送过来,进入氢气管道阻火器,经流量计计量 后,经过调节阀进入二合一石墨合成炉(R-701a、b、c,
11、d)灯头。氢气通过氢气压力自 动调节阀自动调节,放空氢气经过氢气放空阻火器后放空。原料(Cl 2)由氯氢处理工序用氯气压缩机送过来、进入氯气缓冲罐(V-702),经缓冲后的氯气进入氯气管道阻火器,经流量计计量后,经截止阀、调节阀进入合成炉灯头。氯、氢气在合成炉灯头混合燃烧,生成的氯化氢由合成炉上部送出,经冷却水槽、 石墨冷却器冷却后,进入氯化氢缓冲罐( V-701) , 从氯化氢缓冲罐出来的氯化氢气体, 按合成车间的需求量经流量计计量送往 VCM工序,余量进入吸收系统用于生产高纯盐酸。从石墨冷却器中冷凝下来的盐酸,从石墨冷却器的底部流入冷凝酸排放槽,然后排入 盐酸储槽,纯水经纯水泵(P-707
12、)加压后,进入合成炉夹套的下部,自下而上流动冷却 合成炉,合成炉夹套顶部产生的低压蒸汽经闸阀及压力自动调节阀进分配台后,送入低压 蒸气管道。2 生产高纯盐酸的工艺流程简述用于制酸的氯化氢气经过截止阀进入高纯盐酸吸收系统I段降膜吸收器(T-701 ad)上封头,与来自U段降膜吸收器(T-702ad)的稀酸从管内自上而下并流吸收生成成 品盐酸,成品盐酸从I段降膜吸收器(T-701ad)的底部流入盐酸储槽,未被吸收的氯化 氢气体经返气管由U段降膜吸收器(T-702ad)的上封头进入,与水在管内自上而下进 行并流吸收,生成的稀酸经 U型弯进入I段降膜吸收器(T-701ad),废气从U段降膜吸 收器的底
13、部流出进入尾气吸收塔(T-703a-d )底部,被来自稀盐酸储桶(V-705),经盐酸 吸收泵(P-703A/B)加压后,自尾气吸收塔顶部流下的稀盐酸吸收,吸收完的稀盐酸进入 二级降膜吸收器顶部,与来自一级降膜吸收器的氯化氢气体并流吸收,未被吸收的尾气进 入尾气吸收塔(T-703ad)底部,与来自盐酸吸收泵(P-703A、B)的稀盐酸逆向接触吸 收,吸收后的稀盐酸进入二级降膜吸收器,最后未被吸收的尾气进入水力喷射器(P-701ad),同循环液一起进入水封槽(V-704ad),稀盐酸循环槽(V-705),经过分离 后的尾气排空。水力喷射器(P-701ad)的循环液由稀盐酸循环槽流出,经稀盐酸循环
14、泵(P-702AC加压后供给。在特殊情况下(如生产出现异常等)短时间VCM工序停用氯化氢气体,则采取将氯化氢气倒吸收的方式。氯化氢气经蝶阀倒入氯化氢吸收系统I段降膜吸收器(T-701ad)和U段降膜吸收器(T-702ad)等的制酸系统(同前),生产高纯盐酸。用泵(P-703a、b )从循环液槽(V-705)将吸收制酸用水(酸性水)送出,经流量计 计量后进入U段降膜吸收器制稀酸。成品酸流入酸储槽,分析合格后用高纯盐酸泵(P-706a、b)送去自用或打入盐酸高位槽供给客户。-3工艺控制指标序 号名称控制项目控制指标控制/取样地点(仪表/设备位号)控制分析频 数1氯气原氯纯度 原氯压力 尾氯纯度 液
15、氯尾气含氢 液氯尾气压力 混合氯气纯度 混合氯气压力 入合成炉压力 入合成炉流量> 98.5%0.2MPa80%- 90%< 2%0.03 0.12 MPa> 94%0.07 MPa0.07 MPa< 66kmol/h50601控制室PI60150602S0602控制室PI602S701控制室PIC-701控制室 Pl-703a、b、c控制室 Fl-701 a、b、c1次/班随时查询1次/班次/班随时查询1次/2小时随时观察 随时观察随时观察2氢气纯度含Q压力流量入合成炉压力67.62 99.9% (vol )v 20.08 0.15< 70.6kmol/h0.0
16、5 MPaS702控制室PIC-702控制室 Fl-702 a、b、c控制室 PI-704 a、b、c一次/班 一次/班 随时观察 随时观察 随时观察3水软水出口压力 循环给水出口压力> 0.4 MPa> 0.3 MPaPI-718 a bPI-717 a b一次/小时一次/小时4盐酸比重1.14-1.155Be °S709a、b、c1次/小时5合成炉HCI出口压力< 0.05 MPa控制室 PI-709 a、b、c随时6合成炉蒸汽压力 蒸汽温度< 0.3 MPa(运行初期为2 MPa)< 137°C控制室 PI-707 a、b、c控制室 TI
17、-707 a、b、c随时观察随时观察7石墨冷HCI入口温度110 160C控制室 TI-711 a、b、c随时观察却器HCl出口温度< 40 rTI-712 a、b、c1次/小时8氯化氢纯度游离氯供PVC压力温度流量> 94%< 0.04%> 0.05 MPa< 45 r254 kmol/hS0704SP0704PI730TI703控制室FIQ-7051次/小时 1次/小时 一次/小时 随时观察 随时观察9氯化氢倒B C吸收系统的 压力温度> 0.05 MPa< 40 rPI706TI704倒吸收时10稀酸温度温度报警< 55 rTI 717a、
18、b、cTIA 701a、b、c一次/小时 随时11氯化氢I段降膜吸收器出口压力0.01 MPaPI720a、b、c1次/小时12成品酸温度、报警 比重HCl浓度液位、报警v 50 r1.14-1.155> 31%< 80%TI761 a、b、c 控制室 TIA 702a、b、 cS709盐酸储槽控制室 LIA 704a、b、c、d一次/小时 随时观察 1次/小时 2次/小时 随时观察13冷凝酸液位报警控制室 LIA 705 a、b、c14尾排气HCl含量压力0常压S707PI721 a、b、c2次/班一次/2小时15酸泵出口压力< 0.3 MPaPI724 a、b一次/小时四
19、、岗位操作合成岗位职责1、 本岗位主要负责将从氯氢处理工序送来的合格氯气和氢气以Cb:H2 = 1:1.051.10的比例在合成炉内燃烧生成氯化氢,经过冷却,并送往VCM工序或吸收岗位生产盐酸。2、负责氯化氢的合成操作,加强循环检查,随时注意操作压力,温度,注意节约,杜绝跑、冒、滴、漏,根据生产要求开、停炉。吸收岗位职责1、本岗位主要负责盐酸工序水泵及酸泵的维护保养和操作,保证吸收用水(循环液)、合成炉冷却用水(软水槽的纯水)、二次水的压力,3、对岗位所负责的泵定期加油,进行循环检查,听、闻、摸,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4、保证循环水槽、软水槽的液位,用循环水槽的水对合成岗位送来的氯化氢进行吸
20、收, 并生成 31的盐酸。5、随时注意控制吸收水的水量,控制循环水槽的废气,按时巡回检查吸收设备,发现隐 患及时处理。开车操作1、开车前的准备工作2、开车前应该做好一切设备管道阀门,工具,劳保用品的检查及准备工作。3、设备及管道的检查:按流程的顺序从氯气、氢气系统开始详细检查各管道、阀门、炉 体、防爆膜、合成炉视镜,冷却器、吸收塔、冷凝酸排放槽、盐酸液封槽、循环液槽、循 环液泵,软水槽及软水泵是否正常,检查各仪表,是否完好,确认系统各阀门关闭。4、与调度、氯氢处理、液氯工序、车间分析室、VCM等有关单位及本单位有关岗位联系好。5、开启循环液泵a. 打开循环液槽出口阀、循环液泵入口阀b 开电机c
21、. 打开循环液泵出口阀及去循液环槽打循环的阀门6、开启软水泵a. 打开软水槽出口阀、软水泵入口阀b 开电机c. 打开软水泵出口阀及去软水槽的循环回水管道阀门7、首先打开炉门,开 HCl 分配台上去吸收的阀门,打开水流喷射器的进水阀、开小回流 水阀,用水流喷射器对炉内抽负压,置换炉内残余气体,抽空 15 分钟以上。&依次打开氯化氢冷却槽、氯化氢冷却器、吸收塔(I、U段塔)的冷却水阀门,(冬季为常流水),并调节到最佳状态准备开车。9、分析炉前H2和CL2纯度,使之达到控制指标(如系统在正常运行,点其中一台合成炉时,不需要再分析炉前H2和CL2纯度,可直接点火,但必须分析炉内含 H2和尾气含
22、H2)。要求:氢气纯度67.6299.9% (vol )、QV2 (vol ),压力为0.080.15 MPa,原氯压力 为:0.2 MPa;原氯纯度70%;H2O< 100ppm炉内含氢V 0.05方可准备点炉。10、不合格的氢气由排空管排空,做好点火前的人员分工。11 、当各项准备工作均达到开车要求,向调度汇报,接到正式开车通知后进行合成炉点火 操作。开车的操作顺序合成岗位1、点火操作由二人进行,一人应立于室内从视孔内观察火焰,另一人需要戴好面罩,点 燃氢气火棒,避开点火孔正面将点火棒慢慢置于炉内灯头附近。人应站在上风头,切不可 面对炉门。2、缓慢关闭氢气排空阀,使氢气达到一定的压力
23、要求。3、打开氢气截止阀,再缓缓打开氢气调节阀,点燃氢气。4、待H2燃烧正常后,缓慢打开CL2截止,再打开氯气调节阀,缓慢调节,待炉内火焰呈青 白色后,取出点火棒 , 关闭炉门并熄灭点火棒。5、缓慢调节氯氢流量,控制氯氢配比在 1: 1.051.10,使火焰燃烧正常。6、观察HCI进冷却器温度、炉出口温度,逐渐加大流量。7、 调节CL2流量w 250,待配比稳定后缓缓燃烧,至夹套水温 100C、压力0.12Mpa时再 进行提量,直到达到生产要求。8、点火时如炉内发生爆鸣或一次点火不成功,使火熄灭时,迅速将点火棒从炉内取出并 切断火源,查明原因,并在抽负压约 15 分钟后,重新作样分析炉内含氢,
24、分析合格后方 可进行二次点火。9、随时观察火焰颜色是否正常,切忌炉火发黄、发红,控制各项工艺指标符合生产控制 要求。10、开车之初 HCI 走吸收系统,待合成炉氯氢配比稳定,应及时分析氯化氢纯度,当纯度> 92%且无游离氯时,请示调度给 VCMT序供HCI气体。11、接到可以往PVC送HCL气的指令后,根据PVC的需要情况,缓慢开启HCL分配台去PVC 阀门,同时关闭向吸收塔去的阀门。12、当去吸收塔的阀门关闭后, 关闭吸收水阀, 停吸收水, 并关闭去吸收塔的冷却水阀门。 吸收岗位1 与合成岗位配合,打开水流喷射器,使系统呈负压。1、在点炉前 510分钟,当打开各设备的冷却水入口阀。2、
25、开供石墨合成炉夹套的软水阀至液位计。3、点炉后,微微的打开转子流量计加水阀,根据炉出口温度,慢慢增加吸收水量到常量。4、当压力0.12Mpa,打开合成炉蒸汽出口阀,将蒸汽并入低压蒸汽管网。正常操作1、严密注视火焰变化,调节 H和CL2配比,使火焰稳定为青白色,保持微量过氢条件下 HCI的合成反应。2、随时注意CL、H2压力,压力控制在 CL: 0.10.2Mpa,,0.080.15Mpa, HCL总管压力控制在0.05Mpa。3、随时注意并调节吸收水流量,分析 HCL气体纯度,吸收酸浓度。5、根据酸的日产量及平衡HCL气来决定吸收水流量的大小。6、密切注意尾气塔和吸收塔出酸温度的变化,及时调节
26、吸收水流量。7、加强巡回检查,发现异常现象及时处理,若影响生产,及时向值班室和调度联系,确 保安全生产。&在HCL气体生产过程中,严禁系统超温超压。 9、每班接班后,及时排放氢气阻火器的积水,以防氢气管道和设备积水形成液封,影响 氢气压力的稳定 .正常停车1、停炉前应与调度及氯氢处理工段联系并准备好工具,倒好吸收系统阀门,并开启冷却 水。2、接到调度停车通知后,逐渐关闭向 PVC供气的阀门,同时缓慢开启去吸收系统的阀门,并开启吸收系统吸收水。3、按比例逐渐减少进气量,先降 CL2后降H2至最小比例,并保持火焰青白色。4、进气量最小时,迅速关闭氯气调节阀,同时关闭氢气调节阀,在观察炉内是
27、否有火, 并观察压差计是否为零或负压。5、注意调节氢气排空阀,保持好氢气压力。6、关闭吸收水阀。7、停炉 5 分钟后,开炉前冲氮阀,用氮气置换系统,置换完后关闭冲氮阀。8、关合成炉夹套冷却水阀门,关闭蒸汽阀门。停冷却水槽、冷却器、吸收塔冷却水。9、待炉温降到100C以下时(约30min)打开炉门,注意炉内正压,严禁打开炉门。10、 冬季停车,注意将炉外冷却水放净, (或常流水),以防冻结。 紧急停车紧急停车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经请示调度后可进行紧急停车。1、H2压力突然大幅度下降。2 H2纯度V 96%,含氧2%。3 Cl 2含氢3%。4 炉内凝酸急剧增多。5 冷却水压过低,突然断水。6 突然
28、停动力电,直流电。值班操作工决定停车条件: 遇到下列特殊情况,又不可能通知调度的情况下,值班操作工 有权决定停车,停车后立即报告调度室备案(与 PVC合成工段以报警发信号为准)。1 正常运行突然发生石墨合成炉防爆膜炸裂或其它恶性事故,设备部分或全部损坏时。2 尾气系统起火或爆炸。3 吸收塔石墨冷却孔道损坏,大量酸外溢无法排除,吸收酸浓度不够。4HCL气体游离氯严重超标,需马上停送 PVC工序HCL气体,并以警铃告知PVC合成岗位, 改为生产盐酸。5氢气总管突然断氢,火焰临近熄灭,马上停送 PVC HCL气体,然后停车。6 火焰跳动频繁,虽经努力,仍然原因不明,导致熄火。7 H2和CL压力有一个
29、降到零时。8 H2纯度低于96%非本工段原因造成炉内火焰迅速变黄红紫色等,H管内有噼噼啪啪的爆鸣声,管道或阀门表面油漆有烧焦现象时(停炉前留样) 。9 其它意外情况 紧急停车步骤a.紧急情况和接紧急停车通知后,先关 Cb阀,然后关f阀。b. 按正常停车处理。c. 停车完毕,迅速告知调度,停车原因及情况。在供 VCM工序HCI时,应与单体联 系,并说明情况。石墨合成炉切换操作:1对待点的合成炉及吸收系统作全面检查。2同时应适当调低正常运行合成炉 CL2量,防止点火时系统波动造成 HCL含游离氯。3化验室分析炉前H和CL2纯度,炉内含H、尾气含",待指标合格后,方可点火。4点火成功后,应
30、调节配比,逐渐减少停炉的H和Cb量,逐渐增加新点炉生产量,最后停掉要停的炉异常现象判断及处理序 号异常现象原因处理方法1.火焰发红发亮1. 氢气纯度低,含氧咼2. 有杂质洛在灯头上3. 灯头破1. 立即分析纯度,与氯氢处理 联系,严重时停车处理2. 请示调度,停车处理2.火焰发黄发暗氯气过量减少氯气流量或加大氢气流量3.火焰发白且有烟雾1 .氢气过量太多2. 氯气纯度低3. H2水分多1. 减少氢气流量或提咼氯气 流量2. 通知调度提高电解 CL2纯 度3. 排水4.火焰突然发白1.由氢气泵来的氢气流量突涨2氢气放空管堵塞1. 调节氢进炉量,增加氢放空 量。2. 立即疏通放空管或有其它地 方放
31、空5.火焰发红或发黑1. 直流电突降使氢进炉量减少2. 氢气纯度下低关小氢气排空阀,调节氯气进 炉量,迅速与调度联系6.点炉时点火孔喷大火氢气量开的过大调节氢气阀门7火焰发黄发红1. 升电流2. 其它用氯单位减少用氯量1. 视情况增加氢气或减少氯气2. 与调度联系平衡氯用量8废氯管子结霜,氯气压 力波动,压力增咼,火 焰发红发黄液氯进入废气管道视情况迅速关小氯气调节阀调 节火焰,同调度联系或紧急停 车9炉内有爆鸣声氢气纯度低含氧咼或氯气含氢咼请示后立即停车,待提咼纯度 后开车10炉内压力高或波动频1.冷却器HCL出口液封1.检查冷却器排放冷凝酸繁2. HCL用户或原料氯氢处理调 节幅度大2.与
32、有关岗位联系11炉压突然下降1 防爆膜炸破2 炉后设备泄漏1. 更换防爆膜2. 停车处理12H2压力波动平繁1 氢气管道或设备积水堵塞2. 直流电波动3. 氢气泵操作冋题1. 检查排除积水2. 与调度联系稳定电流3. 与氢气泵联系稳定压力13氯、氢气加不进去1.氯化氢管道堵塞2氯氢支管赌塞3合成炉灯头损坏或堵塞1压力太高停炉处理2.停炉处理3停炉处理,清洁或更换灯头14氢气流里计上流里加大孔板堵塞轻轻敲打孔板附近管道使堵塞孔板的铁锈落掉15HCL分配台与炉内压 差大石墨冷却器堵塞停车冲洗冷却器16HCL冷却器上段炸裂进冷却器HCL温度过高1. 降低产量2. 加长空气冷却器17吸收系统HCL波动管线积酸停车排除18吸收塔温度咼1. 冷却水量不够2. 产量过大1 .加大冷却水2.降低产量19出现游离氯1. H2和CL2配比不当,氯过量2. H2和CL2压力波动大,调节 不及时3. H2纯度低4. 灯头烧坏合成不好5. 炉温低,反应不完全1 .调节氯气量或氢气量2. 及时调节3. 提高H2流量并通知H2处理 岗位4. 更换灯头5. 提高炉温,必要时停炉处理20防爆膜破裂1. 炉温过高,炉压过高2. 防爆膜使用时间太长3. 点炉时因炉内含氢过高,形成 爆炸性气体4. H2含氧咼,开成爆炸性气体5. 防爆膜材质较差及时停炉更换21供干燥氯化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团员注册管理办法
- 团队跑步管理办法
- 园级资助管理办法
- 固阳退休管理办法
- 国企督查管理办法
- 国外队伍管理办法
- 安全应急装备产业分类指导目录(2025版)
- 2025至2030增强和虚拟现实软件和服务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2025至2030宣传品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海外投资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与战略规划报告
- TCALC 003-2023 手术室患者人文关怀管理规范
- 复方氨基酸(19)丙谷二肽注射液-临床用药解读
- 微创外科进展课件
- 人教版小学英语PEP三至六年级单词默写纸(汉译英+英译汉)
- 甲状腺肿瘤消融治疗理论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 《手穴保健操》课件
-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 上海交通大学学生生存手册
- 造林(绿化)工期计划安排及保证措施
- 柴油MSDS-安全技术说明书
- 国际数学与科学教育评价新动向-例析TIMSS 2023的主要特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