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_第1页
三年级下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_第2页
三年级下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_第3页
三年级下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_第4页
三年级下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三 年级下册第 7 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学校: 教师姓名: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主要依据单元目标和课后题设计)一、日积月累(教学重点)(一)重点字词。 1.应会读字:郁 澈 湛 犁 裸 扩 栋 咆 哮2.趣味识字(猜字谜): 一只无尾羊,站在器皿上(盖)。“有”耳好倾听。(郁)犁、黎和梨(巧辨)黎明去果园,梨花正盛开,地里有耕犁,旁边无人守。3.易读错字:湛(容易读成shèn)裸(容易读成gu)4.多音字:卷到了何处(jun 卷走 juàn 试卷) 露 裸露(lù lòu) 露头(lù lòu)5.应会写字:森 郁 葱 湛 盖

2、 犁 砍 裸 扩 栋 柴 喘 黎(1)写正确:易写错字:“森 栋 柴”:同样有“木”这个部件,单在这三个字中有很大的不同。(教学重点)(2)写美观:指导书写的字:葱 裸 黎指导要点:“葱 裸 黎”:“葱”的中间是“匆”而不是“勿”,“裸”的左半部分是“衣补”而不是“示补”;“黎”的上部右边的不能写成多一撇的“勿”。6.需要重点积累的词语:郁郁葱葱 清澈见底 湛蓝深远 应有尽有 (二)重点读背内容: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流畅地背诵 1、4段二、理解运用:(一)共性目标: 1.练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1)课文主要内容:山谷中有一座环境优美的小村庄,周围是郁郁葱葱的森林,但是人们过度砍

3、伐树木,致使土地裸露,最后被咆哮的洪水卷走。呼吁人们应该爱护树木,保护环境。(2)概括方法:小村庄原先是什么样子,后来变得怎样?原因是什么?问题连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2.体会文章的表达顺序(1)文章的表达顺序:事情发展的顺序(2)体会方法:感悟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3、文章的表达方法:(教学难点)(1)(言简意深)篇幅短小、语言朴实、道理深刻。(2)恰当使用拟人、排比的修辞方法。4.体会重点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教学难点)重点句1:村里住着几十户人家。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家家有了锋利的斧头。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

4、露的土地。重点句2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通过两个不断及省略号来说明过度的砍伐是如何一步步形成的。三个“变成”构成排比句,强烈体现人们对森林的破坏。)重点句段3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的还不错。然而,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可是,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理解“日子过得还不错”中的“还”,去掉“还”行不行,进行对比理解。联系上下文体会“大雨没

5、喘气儿”的意思)重点句段4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抓住“什么、一切”体会乱砍滥伐的后果)(2)体会方法:联系上下文(二)本课重点问题:(教学重点)1、课后思考题:小村庄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么的变化?2、学生质疑三、情感体验:领会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教学难点)教学准备一、教师:(一)设计预习提纲(或学案)(二)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三)课前检查预习,收集、分析预习信息,进行二次备课。二、学生:(一)根据预习提纲认真预习。(二)其它准备:学生查找资料,了解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与森林的破坏情况、植物与水土流失、植物与环境保护等相关知识。

6、三 年级下册第 7 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预习提纲(或学案)学校: 班级: 姓名:一、字词初探(一)朗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自我评价: 家长评价: 小组评价: (二)生字:识记、书写本课生字,做到正确美观,并能正确听写。1. 易读错的字(写出并注上拼音): 2. 典型多音字(写出一两个,注音、组词): (1)我是怎么区分读音的? 。(2)我还可以根据读音组词。 。3. 趣味识字: (1)我用 方法记住了 字。(猜字谜、顺口溜等)4. 易写错的字: (1)在结构上应注意: (2)在关键笔画上应注意:如“裸”,左边的衣字旁容易错写成示字旁。(3)我还可以找出形近字并组词: (三)词语1.组词:给会写字

7、组一个常用词和一个四字词语,并写出带有这个字的格言或诗句。2.运用查字典、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课生词:郁郁葱葱 清澈见底 湛蓝深远 应有尽有,把你的理解写在文中词语的旁边。3.积累:你觉得课文中哪些词语值得积累,请分类写在下面。我根据 分类: 二、文本细读(一)整体把握。小村庄原先是什么样子,后来变得怎样?原因是什么?问题连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二)品读赏析。1、早先的小村庄是什么样子的?从第一段的哪些词语中可以体会到。标画出来。2后来小村庄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找出重点句段写出自己的感受?3.自主质疑:课文有哪些难懂的地方?在文中做好标记。三、迁移运用

8、句段仿写。仿写第一自然段,描述一下自己家乡的环境.四、拓展延伸1.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环境?可以设计标语。2.背诵全文。教学时间1课时栏目设计预习提纲预习展示 精讲点拨导入1.出示课题。2.质疑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想到了什么?预习评价1.出示预习较好的学生名单。2.展示部分同学的高质量预习提纲(书写认真、完成全面)。初读课文(一)朗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自我评价: 家长评价: 小组评价: 一、朗读:1.小组内展示课文朗读。可以读自己的喜欢的段落,也可以小组内接读。2.小组代表展示朗读。师生评价:评价标准1.声音洪亮。2.不添字或漏字。3.停顿恰当。3.老师考核

9、:(含易读错字较多的句段,含有本课应会认字、会写字的句段)二、重点朗读:(含易读错字较多的句段,含有本课应会认字、会写字的句段)第一段:注意字音:郁郁葱葱、清澈见底、湛蓝深远。第二段:盖房、犁、拎起、裸露第三段:扩大、一栋栋、柴烟第四段:注意的字音有:喘气儿、黎明、咆哮、洪水。(1)小组抢机会朗读。 (2)组员评价。 (3)评出朗读之星。识字学词(二)生字:识记、书写本课生字,做到正确美观,并能正确听写。1. 易读错的字(写出并注上拼音):湛 2.识记生字(1)小组内展示。 展示自己的生字卡,或者结合生字表互相考查认读。(2)小组间互相展示: 如:我想考一下一组的XX同学,“湛蓝”这个词怎么读

10、?(3)老师考查:预设:裸 湛 喘 全部认读准确,而且读音清楚的同学,可以评为识字能手。2. 典型多音字(写出一两个,注音、组词): 1.小组展示多音字。2.小组互测多音字。卷到了何处(jun 卷走 juàn 试卷) 露 裸露(lù lòu) 露头(lù lòu)3.齐读巩固。 3. 趣味识字:3.趣味识字:(1)小组交流:自己用有趣的方法记住了哪个字?评一评谁的方法最有趣?(2)小组代表展示:(展台展示讲解识记方法、班内猜字谜大会) 趣味识记:预设:裸春天果树穿上绿衣服。犁、梨和黎的区别。评价:谁记得多?谁的记字方法最有趣?(评价:最会动脑的

11、同学、最爱思考的同学。趣味识字的方法合理.4.易写错的字:森、栋、柴 4.书写指导(1)小组内交流:我发现容易写错的字是哪些?哪个地方容易出错?(2小组代表展示:教师预设:写正确:(易写错字指导):出示全部生字,易写错字颜色变红(含学生找出的易写错字):森 栋 柴学生观察,找出易写错的笔画。并交流明确:“森 栋 柴”:同样有“木”这个部件,单在这三个字中有很大的不同。(2)写美观:小组交流:我能写好哪个字?怎么写好的?指名学生在黑板上展示(边展示边讲解):按规律分类指导书写:葱 黎 裸出示生字,观察字形结构规律。交流并明确:“葱 裸 黎”:“葱”的中间是“匆”而不是“勿”,“裸”的左半部分是“

12、衣补”而不是“示补”;“黎”的上部右边的不能写成多一撇的“勿”。(3)评价:1.选字典型、全面.2.书写正确、规范.真是会观察的孩子!用心写就能把字写好。学生练习书写。(4)评价反馈。利用实物投影展示书写书写较好的。(二)词语1.运用查字典、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课生词:.需要重点积累的词语:郁郁葱葱 清澈见底 湛蓝深远 应有尽有,把你的理解写在词语的旁边。2.你觉得课文中哪些词语值得积累,请在课文中分类标记。词语展台:理解:(1)小组交流自己结合课文理解的词语和自己积累的词语。看谁说得好?词语积累得最多?(2)小组代表展示:哪个小组愿意给大家展示?预设;1.积累:对村庄环境描写的词语

13、。(郁郁葱葱、清澈见底、湛蓝深远、清新甜润)2、四字词语等。评价:1.词语的分类恰当。2.小组分工合理、全员参与。3.回答问题时声音洪亮,大方自然。整体感知1.本文中的人物都有谁,把每个人做的事用一句或两句话概括出来,再把这些句子连起来,就能概括出本文的主要内容。(1)文中的人物: (2)主要内容: 1.指名展示主要内容。(边投影展示边读)2.同学们评价、补充、修改:3文章顺序:展示某同学总结的文章顺序,并简要说明寻找的方法。重点品读细读课文,想一想,把你的思考和感受写在相关语句的旁边:1、早先的小村庄是什么样子的?从第一段的哪些词语中可以体会到。标画出来。2后来小村庄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

14、发生这样的变化?找出重点句段写出自己的感受?3.自主质疑:课文有哪些难懂的地方?在文中做好标记。集体交流:1.对于写得好的,或者意思深刻的,只要学生回答得大体正确即可。2.对于不明白的,让学生互相解答.3.教师预设问题:早先的小村庄是什么样子的?探究小村庄变化的原因?4.小结解决疑问的方法:找到相关句段,反复阅读或小组讨论。5.你读了那一自然段印象深刻或感触比较深,为什么,说出理由。预设:(1)朗读第一段感受小村庄的美丽。a看看课文围绕小村庄的美写了哪几种景物?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了小村庄的美丽。(抓住重点词语:森林郁郁葱葱,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b 这么美丽的小村庄,

15、你们喜欢吗?那我们就用喜欢的的语气再来读出小村庄的赞美吧!(学生齐读)练习背诵第一段。过渡:这个美丽的小村庄可真是个令人向往的地方啊。可是后来,小村庄却已经被咆哮的洪水冲得无影无踪了。这是为什么呢?(2)(学习第24自然段)a自由读课文2-4段,边读边把小村庄被山洪卷走的原因找出来,(合作交流:1、读一读:24自然段;2、画一画:小村庄被山洪卷走的原因的句子;3、说一说:从画的句子中,你体会到什么?)b(出示课文24自然段)来,哪位同学说一说造成小村庄最终消失的原因是什么?理解重点句段:1) 村里住着几十户人家。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家家有了锋利的斧头。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

16、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从“谁家谁家拎起”体会到什么?裸露是什么意思?村民们看到了土地出现了裸露,停止砍树了吗?2)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他们还是一年年,一代代的砍,山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a、问:一年年,一代代说明什么?(时间很长)每一年,每一代都这样砍树,山坡上的树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b、这个省略号还表示什么?想像一下,这个小村庄慢慢地变成了什么模样?3)那树木变成了(引生读句子感悟作者运用排比

17、的方法体现人们对树木的破坏)树木变成了一栋栋大大小小的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烟囱冒出的浓烟,消失在天空中了.a、哪些词说明砍的树多?b、是呀,村民们用树木造房子,做家具、当柴烧。可是树木的作用仅仅是造房子,做家具、当柴烧吗?,树木还有什么作用?(遮风挡雨)c小结:你们看,树木的作用不仅仅是可以造成房子,做家具,还可以净化空气,遮风挡雨,更能防止水土流失啊!那你们看到村民大量地砍树,心情怎样?(难过)请同学们用难过的心情去读这个句子。(指导读)4)不管怎样,村民们的日子过得都还不错,什么叫“日子过得都还不错”?为什么只是“日子过得都还不错”?去掉“还”字,进行对比。5)然

18、而,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可是,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联系上下文体会大雨没喘气的意思)看,一场洪水就这样把小村庄给毁了.感情朗读:此时你们的心情会怎样? 带着自己的体会感情朗读。比比谁背诵的最快。(3)了解小村庄的结果:学习第6自然段a.出示句子: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b师:什么都没有了,指的是哪些东西呀?大大小小的房子,各式各样的家具,整个小村庄都没有了。是斧头令村民过上了比较好的生活,却又是斧头,令村民们失去了可爱的、赖以生存的家园(板书:消失)。归根到底,造成灾难的罪魁祸手是什么?(板书:乱砍滥伐)课堂小结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2.试着用一段话,描述一下自己家乡的环境?3.拓展延伸: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环境?可以设计标语同学们,如果时光可以倒流,在悲剧没发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