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加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展望精编版_第1页
激光加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展望精编版_第2页
激光加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展望精编版_第3页
激光加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展望精编版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最新资料推荐激光加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展望一、国外激光加工技术及发展动态以德国、美国、日本、俄罗斯为代表的少数发达国家,目前主导和控制着全 球激光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方向。其中,德国Trumpf、Rofin-Sinar公司在高功率工业激光器上称雄天下;美国 IPG公司的光纤激光器引领世界激光产业发展方向。欧美主要国家在大型制造产 业,如机械、汽车、航空、造船、电子等行业中,基本完成了用激光加工工艺对 传统工艺的更新换代,进入“光加工”时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激光技术开辟了广阔的应用天地,应用领域涵盖通信、 材料加工、准分子光刻及数据存储等 9个主要类别。根据国外统计资料表明, 2013 年全

2、世界总的激光销售超过 1000亿元。其中全球激光器市场销售额较 2013年增 长 6.0%,达到 93.34 亿美元。 美国市场借助出口方面的出色表现有所增长; 欧洲 凭借德国的出口增长仅维持收支平衡; 亚洲市场, 东盟国家的增长抵消了中国的 经济放缓以及日本的零增长。二、国内激光产业发展现状1. 国内激光产业整体格局国内激光企业主要分布在湖北、北京、江苏、上海及深圳等地,已基本形成 以上述省市为主体的华中、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四大激光产业基地,其中有 一定规模的企业约 300 家。2014年我国激光产业链产值约为 800 亿元。主要包括:激光加工装备产业 达到 350 亿元(其中, 用于切

3、割、 打标和焊接的高功率激光设备占据了 67%的市 场份额);激光加工在重工业、电子工业、轻工业、军用、医疗等行业的应用达 到 450 亿元。预计在今后三年,我国激光产业平均行业复合成长率将不低于 20%。我国激光加工产业可以分为四个比较大产业带,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 华中地区和环渤海地区。 这四个产业带侧重点不同, 珠三角以中小功率激光加工 机为主,长三角以大功率激光切割焊接设备为主, 环渤海以大功率激光熔覆和全 固态激光为主,以武汉为首的华中地区则覆盖了大、中、小激光加工设备。这四大产业带中,以华中地区尤其是武汉最具代表性,中国“光谷”的称号便是有力 的证明。武汉地区可以说见证了中国激

4、光加工产业从无到有、 从弱到强的整个历 程,是中国激光产业发展的缩影2. 国内激光产业重点单位激光技术在我国经过 40 多年发展,有了较为雄厚的技术基础,锻炼培养了 一支素质较高的队伍。 以中科院四大光机所及各部委所属研究机构和一批大学为 代表,形成了我国激光器系统技术研究开发的重要力量, 如华中科技大学、 清华 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 16 个科研院所。在部分激光器研究开发的核心技术上, 形成了 5 个国家级的激光技术研究中心, 10 多个研究机构。我国激光产业骨干企业有:武汉华工激光、楚天激光、团结激光、金运 激光、锐科激光;深圳大族激光、光韵达激光、光大激光、联赢激光;北京 大恒激光、 1

5、1 所;华东上海团结普林玛、南京东方等。我国激光行业 的八大激光上市公司分别为华工科技、 大族激光、金运激光、光韵达、福晶科技、 新松机器人、利达光电及上海新南洋。三、激光加工的优势激光加工属于无接触加工 ,并且高能量激光束的能量及其移动速度均可调, 因此可以实现多种加工的目的。 它可以对多种金属、 非金属加工, 特别是可以加 工高硬度、高脆性及高熔点的材料。激光加工柔性大主要用于切割、表面处理、 焊接、打标和打孔等。激光表面处理包括激光相变硬化、激光熔敷、激光表面合 金化和激光表面熔凝等。激光加工技术主要有以下独特的优点: 使用激光加工,生产效率高,质量可靠,经济效益。 可以通过透明介质对密

6、闭容器内的工件进行各种加工; 在恶劣环境或其他 人难以接近的地方,可用机器人进行激光加工。 激光加工过程中无“刀具”磨损,无“切削力”作用于工件。 可以对多种金属、 非金属加工, 特别是可以加工高硬度、 高脆性及高熔点 的材料。 激光束易于导向、 聚焦实现作各方向变换, 极易与数控系统配合、 对复杂 工件进行加工,因此它是一种极为灵活的加工方法。 无接触加工, 对工件无直接冲击, 因此无机械变形, 并且高能量激光束的 能量及其移动速度均可调,因此可以实现多种加工的目的。 激光加工过程中,激光束能量密度高,加工速度快,并且是局部加工,对 非激光照射部位没有或影响极小,因此,其热影响区小,工件热变

7、形小,后续加 工量小。 激光束的发散角可 <1 毫弧,光斑直径可小到微米量级 ,作用时间可以短到 纳秒和皮秒,同时,大功率激光器的连续输出功率又可达千瓦至 10kW 量级,因 而激光既适于精密微细加工, 又适于大型材料加工。 激光束容易控制, 易于与精 密机械、精密测量技术和电子计算机相结合, 实现加工的高度自动化和达到很高 的加工精度。激光加工技术已在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激光加工技术、 设备、工艺 研究的不断深进,将具有更广阔的应用远景。 由于加工过程中输入工件的热量小, 所以热影响区和热变形小;加工效率高,易于实现自动化。四、存在主要问题及发展思路1. 面向专业领域的中高端激

8、光加工成套装备和配套技术不能 满足行业需求随着我国制造业企业技术改造力度加大, 近年来数控激光切割、 焊接成套装 备市场异常活跃,年需求可达到 1000 台以上。但国内市场缺乏满足行业需求的 国产中高端激光装备产品, 同时在与国外产品进行配套服务时, 配套技术也达不 到客户需求,如武钢冷轧生产线进口十多台德国激光拼焊、硅钢刻痕大型装备, 配套的激光装备技术和激光焊接工艺无法满足武钢规模化不停机生产要求。 在与 东风、三环锻压等省内行业龙头企业的配套上,也存在类似问题。2. 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合作融合不够制约激光产业发展中的某些核心技术, 如激光装备所需的控制软件、 生产光 纤激光器必需的特种光

9、纤等, 由于缺乏与数控相关企业、 光电子相关企业之间的 技术协作, 导致技术一直难以取得突破, 制约了激光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同 时,在制造业与服务业加速融合发展的大环境下,我省激光产业需要扩宽思路 , 加大与现代服务业、 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 虽然团结激光、 楚天激光已经在这方 面开展了有益的尝试, 但这种不局限于现有市场和产品, 主动谋求协作融合的思 维方式尚未成为全行业的共识。3. 发展思路以激光应用为先导, 以激光器件为核心, 以集成装备为主体, 以国际合作提 升水平,着力解决发展中长期存在的核心器件瓶颈和关键技术难题, 推动科技资 源高效配置与综合集成,促进产业链的上下延伸, 促

10、进激光产业各细分领域之间、 激光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 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 打造以大型激光加工设备系 统集成企业为龙头, 以中小型激光生产企业群为支撑, 以功能器件生产企业群和 公共技术等服务平台为配套的激光制造装备企业集群。围绕激光产业持续发展, 聚焦新一代核心激光器、高端激光制造装备、激光加工应用三大方向,策划、攻 克一批能够形成显著增长点的重大项目, 建立重大产业化项目协同创新推进机制, 及时研究解决项目前期及建设实施中的重大问题。五、未来发展方向1.激光器技术发展 继传统的气体、固体激光器之后,光纤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碟片激光器 等新型激光器发展迅速。 总体而言, 全球激光技术的主

11、要趋势是向高功率、 高光 束质量、高可靠性、高智能化和低成本方向发展。高功率射频板条C02激光器、 轴快流C02激光器、千瓦内低成本大功率 YAG激光器、碟片固体激光器、半导 体激光器、光纤激光器、全固化可见光及倍频紫外激光器,皮秒、飞秒激光器。(1)高功率工业光纤激光器高功率光纤激光器是第三代固体激光器。在激 光加工领域,光纤激光器有逐步替代传统 YAG部分C02激光器的趋势。目前商 用光纤激光器输出功率连续功率已上升到数千瓦,以至 50kW。重点研发实用型14kW光纤激光器,攻克10kW光纤激光器产业化技术。 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用大芯径掺镱光纤, 为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及其核心光纤 器件提供配套。 10kW高功率工业光纤激光器工程化和产品化,以满足船舶、汽车、军工 及能源等行业对厚钢板进行激光切割、激光焊接等的迫切需求。 24kW连续光纤激光器,满足焊接、切割应用需求。(2)高功率半导体固态激光器高功率半导体固态激光器是第四代固体激光 器。半导体激光器结构紧凑,寿命期限可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