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函数知识点、考点、典型试题集锦(带详细解析答案)_第1页
二次函数知识点、考点、典型试题集锦(带详细解析答案)_第2页
二次函数知识点、考点、典型试题集锦(带详细解析答案)_第3页
二次函数知识点、考点、典型试题集锦(带详细解析答案)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名师总结优秀知识点二次函数知识点、考点、典型试题集锦( 带详细解析答案 )一、中考要求:1经历探索、分析和建立两个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的过程,进一步体验如何用数学的方法描述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2能用表格、表达式、图象表示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能根据具体问题,选取适当的方法表示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3会作二次函数的图象,并能根据图象对二次函数的性质进行分析,逐步积累研究函数性质的经验4能根据二次函数的表达式确定二次函数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5理解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的关系,并能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根6能利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能对变量

2、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二、中考卷研究(一 )中考对知识点的考查:2009、 2010 年部分省市课标中考涉及的知识点如下表:序所考知识点比率号1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2.53%2二次函数的图象与系数6%的关系3二次函数解析式的求法2.510.5%4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810%(二 )中考热点:二次函数知识是每年中考的重点知识,是每卷必考的主要内容,本章主要考查二次函数的概念、图象、性质及应用,这些知识是考查学生综合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函数的实际应用是中考的热点,和几何、方程所组成的综合题是中考的热点问题三、中考命题趋势及复习对策二次函数是数学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题量约占全部试题的10 15,

3、分值约占总分的 10 15,题型既有低档的填空题和选择题,又有中档的解答题,更有大量的综合题,近几年中考试卷中还出现了设计新颖、贴近生活、反映时代特征的阅读理解题、开放探索题、 函数应用题, 这部分试题包括了初中代数的所有数学思想和方法,全面地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针对中考命题趋势,在复习时应首先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掌握其性质和图象,还应注重其应用以及二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的联系,此外对各种函数的综合应用还应多加练习. (I) 考点突破考点 1: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一、考点讲解:1二次函数的定义:形如 y ax2bx c ( a 0, a, b, c 为常数)的

4、函数为二次函数2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二次函数 y=ax 2(a 0)的图象是一条抛物线,其顶点是原点,对称轴是y 轴;当 a 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顶点是最低点;当a 0 时,抛物线开口向下,顶点是最高点;a名师总结优秀知识点越小,抛物线开口越大y=a(x h) 2 k 的对称轴是 x=h ,顶点坐标是( h, k)。 二次函数 y ax2bx c 的图象是一条抛物线 顶点为(b,4ac b2),对称轴 x= b;2a4a2ab当 a0 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图象有最低点,且x, 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x2abb 2a ,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 当 a 0 时,抛物线开口向下, 图象

5、有最高点, 且 x 2a ,b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x 2a, 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注意: 分析二次函数增减性时,一定要以对称轴为分界线。首先要看所要分析的点是否是在对称轴同侧还是异侧,然后再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其大小情况。解题小诀窍: 二次函数上两点坐标为(x1 , y ),( x2 , y ),即两点纵坐标相等,则其对称轴为直线 xx1x2 。2 当 a 0 时,当 x= 2ab4acb2时,函数有最小值4 a;当 a 0 时,当 x= 2ab 时,函数有4acb2 。最大值4a3图象的平移:将二次函数y=ax2 (a 0)的图象进行平移,可得到y=ax 2c,y=a(x h) 2,y

6、=a(x h) 2 k 的图象 将 y=ax 2 的图象向上 (c 0)或向下 (c< 0 )平移 |c|个单位,即可得到y=ax 2 c 的图象其顶点是( 0,c),形状、对称轴、开口方向与抛物线y=ax2 相同 将 y=ax 2 的图象向左 ( h<0 )或向右 (h0)平移 |h|个单位,即可得到y=a(x h) 2 的图象其顶点是( h, 0),对称轴是直线x=h,形状、开口方向与抛物线y=ax 2 相同 将 y=ax2 的图象向左(h<0)或向右 (h0)平移 |h|个单位,再向上(k>0) 或向下 (k<0) 平移|k|个单位,即可得到y=a(xh)

7、2 +k 的图象,其顶点是(h, k),对称轴是直线x=h,形状、开口方向与抛物线y=ax2 相同注意: 二次函数 y=ax 2与 y=ax2的图像关于 x 轴对称。平移的简记口诀是“上加下减,左加右减”。一、经典考题剖析:【考题】 .抛物线 y=4(x+2)2 +5 的对称轴是 _【考题 2】函数 y= x 2 4 的图象与 y轴的交点坐标是()A. (2,0)B.( 2,0)C. ( 0,4)D.( 0, 4)【考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如果将抛物线y2x 2 向右平移 2 个单位,向下平移 3 个单位,平移后二次函数的关系式是() y2( x2)23 y2( x2) 23 y2(x2)2

8、3名师总结优秀知识点 y 2(x2)23答案:。【考题】( 2009、贵阳)已知抛物线y1( x 4) 2 3 的部分图象(如图1-2-1),图象再次与 x3轴相交时的坐标是()A ( 5,0)B.( 6, 0)C( 7, 0)D. (8, 0)解: C 点拨:由 y1 (x 4) 2 3,可知其对称轴为x=4,而图象与 x 轴已交于 (1, 0),则与 x3轴的另一交点为 (7, 0)。参考解题小诀窍。【考题】(深圳) 二次函数 yax 2bx c图像如图所示,若点(,y1 ),(, y2 )是它的图像上两点,则y1 与 y2 的大小关系是()y y1 y2O y1 y2 y1 y2不能确定

9、答案:。点,均在对称轴右侧。三、针对性训练:( 分钟)(答案: )1已知直线 y=x 与二次函数 y=ax 2 2x 1的图象的一个交点M 的横标为 1,则 a 的值为( )A 、2B、 1C、 3D、42已知反比例函数k的图象在每个象限内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 则二次函数y=2kx2y= xx+k 2 的图象大致为图1 2 3 中的()名师总结优秀知识点4抛物线 y=x 2 x 5 的顶点坐标是()A ( 2, 1)B ( 2, 1)C(2, l )D( 2, 1)二次函数 y=2 (x 3) 2+5 的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分别为()A 开口向下,对称轴x= 3,顶点坐标为(

10、3,5)B 开口向下,对称轴x 3,顶点坐标为(3, 5)C开口向上,对称轴 x= 3,顶点坐标为 ( 3,5)D 开口向上,对称轴 x= 3,顶点 ( 3, 5)二次函数 y x2bxc 的图象上有两点 (3 , 8) 和 ( 5, 8) ,则此拋物线的对称轴是()A x4B.x3C. x5D.x1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如果将抛物线y 3x 2 向右平移3 个单位,向下平移4 个单位,平移后二次函数的关系式是() y3( x3) 24 y3( x3) 24 y3(x3)24 y3(x3)248.已知,点A ( 1, y1 ),B(2 , y2 ), C( 5, y3 )在函数 yx 2 的图

11、像上,则y1 , y2 , y3 的大小关系是()A . y1 y2 y3B.y1 y3 y2C. y3 y2 y1D. y2 y1 y39已知二次函数 y1ax2bx c (a 0)与一次函数 y 2 =kx+m(k 0)的图象相交于点A(2, 4),B(8 , 2),如图 1 27 所示,能使y1 y2 成立的 x 取值范围是 _yx=1Ox3名师总结优秀知识点10.(襄樊)抛物线yx 2bx c 的图像如图所示,则抛物线的解析式为_。11.若二次函数 yx2bxc的顶点坐标是( 2, 1),则 b=_ , c=_ 。12 直线 y=x+2 与抛物线 y=x 2+2x 的交点坐标为 _13

12、 读材料:当抛物线的解析式中含有字母系数时,随着系数中的字母取值的不同,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也将发生变化例如:由抛物线yx22 mxm22 m1 ,有y= ( xm) 22m1 ,所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 m, 2m 1),即xm,。y 2m 1当 m 的值变化时, x、 y 的值随之变化,因而y 值也随 x 值的变化而变化,将代人,得 y=2x 1l可见,不论 m 取任何实数,抛物线顶点的纵坐标y 和横坐标 x 都满足 y=2x 1,回答问题:( 1)在上述过程中,由到所用的数学方法是_,其中运用了_公式,由得到所用的数学方法是_;( 2)根据阅读材料提供的方法,确定抛物线 y x22mx2m2

13、3m 1 顶点的纵坐标与横坐标x 之间的关系式 _.14 抛物线经过第一、三、四象限,则抛物线的顶点必在()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115 已知 M 、N 两点关于 y 轴对称,且点 M 在双曲线y= 2x 上,点 N 在直线上,设点 M的坐标为 (a,b),则抛物线y= abx2+(a b) x 的顶点坐标为 _.216 当 b 0 时,一次函数y=ax+b 和二次函数y=ax bxc 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大致是图考点 2:二次函数的图象与系数的关系一、考点讲解:1、 a 的符号: a 的符号由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决定抛物线开口向上,则 a0;抛物线开口向下,则 a 02、

14、 b 的符号由对称轴决定,若对称轴是y 轴,则 b=0;若抛物线的顶点在y 轴左侧,顶点bb的横坐标2a 0,即 2a 0,则 a、 b 为同号;若抛物线的顶点在y 轴右侧,顶点的横bb坐标 2a 0,即 2a 0则 a、 b 异号间“左同右异” 3 c 的符号: c 的符号由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位置确定若抛物线交y 轴于正半,则 c 0,抛物线交 y 轴于负半轴则 c 0;若抛物线过原点,则c=04的符号:的符号由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个数决定若抛物线与x 轴只有一个交点,则 =0 ;有两个交点,则0没有交点,则0 5、 a+b+c 与 a b+c 的符号: a+b+c 是抛物线 y ax 2

15、bxc (a 0)上的点 (1, a+b+c)的纵名师总结优秀知识点坐标, a b+c 是抛物线 yax2bxc (a 0)上的点( 1, ab c)的纵坐标根据点的位置,可确定它们的符号.二、经典考题剖析:【考题 1】( 2009、潍坊)已知二次函数c 满足()A a0, b 0, c 0B a 0, b 0,c 0C a 0, b 0,c 0D a0, b 0, c 0解: A点拨:由抛物yax2bxc 的图象如图l 2 2 所示,则 a、 b、线开口向下可知a 0;与 y 轴交于正半轴可知bc 0;抛物线的对称轴在y 轴左侧,可知2a 0,则 b 0故选 A 【考题2】(2009 、天津

16、)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a 0)且 a 0, a b+c 0,则一定有()A b24ac 0B b2 4ac0C b2 4ac 0D b2 4ac0ax2解: A 点拨: a 0,抛物线开口向下,ybxc 经过( 1, a b+c)点,因为 a b+c 0,所以( 1, a b+c)在第二象限,所以抛物线与x 轴有两个交点,所以b24ac 0,故选 A 2【考题】( 2009、重庆)二次函数 ybxc 的图象如图1 2 10,则axc点( b, a )在()A 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解: 点拨:抛物线开口向下,所以a 0, 顶点在 y 轴右侧, a、 b 为异号,所以b

17、0,抛物线交 y 轴于正半轴,所以 c 0,所以 ca 0,所以 M 在第四象限三、针对性训练: (60分钟)1已知函数 y ax 2bx c 的图象如图1 2 11 所示,给出下列关于系数a、 b、 c 的不等式: a 0, b0, c 0, 2a b 0, a b c0其中正确的不等式的序号为 _-2已知抛物线yax2bxc 与 x 轴交点的横坐标为 1,则 a c=_.3抛物线 y ax2bx c 中,已知 a:b: c=l : 2: 3,最小值为 6,则此抛物线的解析式为_4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开口向下,且与y 轴的正半轴相交,请你写出一个满足条件的二次函数解析式:_.5抛物线 y ax

18、2bx c 如图 1 2 12所示,则它关于y 轴对称的抛物线的解析式是_.6若抛物线过点 (1,0)且其解析式中二次项系数为1,则它的解析式为 _ (任写名师总结优秀知识点一个)yax2bx c 的图象与 x 轴交于点 ( 2,0),(x7已知二次函数,0)且 1 x 2,与 y·轴11正半轴的交点连点(0,2)的下方,下列结论:a b 0; 2a+c 0; 4a+c< 0 , 2a b+l 0其中的有正确的结论是(填写序号)_ 8若二次函数 yax2bx c 的图象如图,则 ac_0(“”“”或“ =”)第 8题图yax2bx c 的图象如图9二次函数12 14 所示,则下

19、列关于 a、b、 c 间的关系判断正确的是()A ab 0B、 bc 0C a+b c 0D a b 十 c 010抛物线 y ax2bxc ( a0)的顶点在x 轴上方的条件是()A b2 4ac 0B b24ac 0C b2 4ac 0D c 011 二次函数 y=3x 2; y= 2 x2; y=4x2 的图象的开口大小顺序应为()33A ( 1)( 2)( 3) B (1)( 3)( 2)C(2)( 3)( 1) D (2)( 1)( 3)考点 3:二次函数解析式求法一、考点讲解:1二次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表格法:可以清楚、直接地表示出变量之间的数值对应关系;图象法:可以直观地表示出函

20、数的变化过程和变化趋势;表达式:可以比较全面、完整、简洁地表示出变量之间的关系2二次函数表达式的求法:yax2bx c ;将已知 一般式法 :若已知抛物线上三点坐标,可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得的三个点的坐标分别代入解析式,得到一个三元一次方程组,解这个方程组即可。 顶点式法 :若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或对称轴方程,则可采用顶点式: ya (x h)2k其中顶点为 (h, k),对称轴为直线x=h ; 交点式法: 若已知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坐标或交点的横坐标,则可采用交点式:y a ( xx1 )( xx2 ) ,其中与 x 轴的交点坐标为( x1, 0),( x2,0)。解题小诀窍 :在求二次函数解析

21、式时,要灵活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来设解析式。例如,已知二次函数的顶点在坐标原点可设yax 2;已知顶点(0, c),即在y 轴上时可设y ax 2c ;已知顶点( h, 0)即顶点在x 轴上可设 ya( x h) 2.注意 :当涉及面积周长的问题时,一定要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二、经典考题剖析:【考题 1】( 2009、长沙)如图 12 16 所示,要在底边BC=160cm,高 AD=120cm 的 ABC名师总结优秀知识点铁皮余料上,截取一个矩形EFGH ,使点 H 在 AB 上,点 G 在 AC 上,点 E、F 在 BC 上,AMHGAD 交 HG 于点 M,此时 AD=BC 。(1) 设矩

22、形 EFGH 的长 HG =y,宽 HE=x,确定 y 与 x 的函数关系式;(2) 当 x 为何值时,矩形 EFGH 的面积 S 最大?(3) 以面积最大的矩形 EFGH 为侧面,围成一个圆柱形的铁桶,怎样围时,才能使铁桶的体积较大?请说明理由(注:围铁桶侧面时,接缝无重叠,底面另用材料配备)。解: AHG ABC ,所以 AMHG120-xy,所以 y4160,所以=xADBC1201603矩形的面积S=xy, S=4 x 2 160x4 (x2120x3600 3600)33=4 (x 60)24800,3所以 x=60cm, S 最大 =4800 2.围圆柱形铁桶有两种情况:当x=60

23、 时,y4 60 1608c0m().3第一种情况: 以矩形 EFGH 的宽 HE=60cm 作铁桶的高, 长 HG=80cm 作铁桶的底面周长,则底面半径 R= 80cm,铁桶体积 V =8060=96000( 2)212第二种情况: 以矩形 EFGH 的长 HG=80cm作铁桶的高, 宽 HE=60cm 作铁桶的底面周长,则底面半径R=60=60720002).,铁桶体积cmV2280=(2因为 V 1 V 2,所以以矩形 EFGH 的宽 HE=60cm 作铁桶的高, 长 HG=80cm 作铁桶的底面周长围成的圆柱形铁桶的体积较大点拨:作铁桶时要分两种情况考虑,通过比较得到哪种情况围成的铁

24、桶的体积大【考题 2】在直角坐标系中,AOB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 0, 2),O(0, 0),B( 4, 0),把 AOB绕 O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0 到 COD。( 1)求 C, D 两点的坐标;( 2)求经过 C, D,B 三点的抛物线解析式。解:( 1) C 点( 2,0 ),D点( 0, 4)。( 2)设二次函数解析式为ya( xx1)( x x2 ) ,由点 C,B 两点的坐标, 得 y a(x 2)(x 4) 。将点 D( 0,4)代入得 a=1,2即二次函数解析式为 y1 (x 2)(x 4) 。2【考题 3】如图,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x=1 ,它与 x 轴交于 A,B 两点,

25、与y 轴交于 C 点。名师总结优秀知识点点 A,C 的坐标分别是 ( 1, 0), (0, 3 )。2( 1)求此抛物线对应的函数解析式;( 2)若点 P 是抛物线上位于x 轴上方的一个动点,求ABP 的面积的最大值。解:( 1) 已 知 抛 物 线 的 对称 轴 为x=1 , 设 抛 物线 解 析 式 为1) 234ak 0,y a( xk ,将点 A ( 1, 0), C(0,)代入解析式,得32ak2解得 a1, y1 (x 1) 22 ,2k22即 y1 x 2x3。22( 2) A 点横坐标为1,对称轴为x=1,则点 B 的横坐标为3,设点 P 横坐标是 m( 1 m 3),则点 P

26、 纵坐标 yp1 m2m 3 。( y p 0)22SABP 1AByp14(1m2m 3)2222m 22m3(m 1) 24当 m=1 时, S 有最大值,为4。解题小诀窍: 当二次函数图像上出现动点时,可以先设出动点的横坐标,然后利用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将动点的纵坐标表示出来,如上面点P 的纵坐标的表示方法。【考题 4】( 2009、南宁)目前,国内最大跨江的钢管混凝土拱桥 永和大桥,是南宁市又一标志性建筑,其拱形图形为抛物线的一部分(如图1 218),在正常情况下,位于水面上的桥拱跨度为350 米,拱高为 85 米。在所给的直角坐标系中(如图12 19),假设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 ax2b

27、,请你根据上述数据求出a 、 b 的值,并写出抛物线的表达式 (不要求写自变量的取值范围,a 、b 的值保留两个有效数字) 。名师总结优秀知识点七月份汛期将要来临,当邕江水位上涨后,位于水面上的桥拱跨度将会减小,当水位上涨 4 m 时,位于水面上的桥拱跨度有多大?(结果保留整数)解:( 1)因为桥拱高度OC=8 5m,抛物线过点C (0,85),所以 b=8 5又由已知,得 AB=350m ,即点 A 、B 的坐标分另为 ( 175,0), ( 175,0)则有 0= 175 2 ·a+ 8 5,解得 a 0 00028,所求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0 00028x2 8 5;( 2)由

28、 1 2 20 所示,设 DE 为水位上升4m 后的桥拱跨度, 即当 y= 4 时,有 4=0 00028x2 85,所以 x± 12677所以 D、E 两点的坐标为 ( 12 6.7 7, 4),( 12 6.7 7, 4)所以 ED 12 6 7 7+12 6 77 254 米 .答:当水位上涨4m 时,位于水面上的桥拱跨度为254m点拨:理解桥拱的跨度AB 即为抛物线与x 轴两交点之间的距离 .【考题 5】( 2009 、海口)已知抛物线22 1 (n 为常数 ).y=x+(2 n 1)x+n(1) 当该抛物线经过坐标原点,并且顶点在第四象限时,求出它所对应的函数关系式;(2)

29、 设 A 是 (1) 所确定的抛物线上位于x 轴下方、且在对称轴左侧的一个动点,过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另一点D,再作 AB x 轴于 B , DC x 轴于 C.A 作x 轴当 BC=1 时,求矩形ABCD 的周长;试问矩形ABCD 的周长是否存在最大值?如果存在,请求出这个最大值,并指出此时A点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由抛物线过原点,得n21=0 。解这个方程,得 n1=1, n2= 1。当 n=1 时,得 y=x2+x, 此抛物线的顶点不在第四象限;当n= 1 时,得 y=x2 3x, 此抛物线的顶点在第四象限 .所求的函数关系为 y=x 2 3x.(2) 由 y=x2 3x,

30、令 y=0, 得 x2 3x=0 ,解得 x1 =0,x2=3 。抛物线与 x 轴的另一个交点为 (3,0),它的顶点为 ( 3,9 ), 对称轴为24直线 x= 3 , 其大致位置如图所示。2 BC=1,由抛物线和矩形的对称性易知OB= 1 ×(3 1)=1. B(1,0) ,点A 的横坐标2名师总结优秀知识点x=1 , 又点 A 在抛物线y=x 2 3x 上,点A 的纵坐标y=12 3×1=2. AB=|y|=| 2|=2.矩形 ABCD 的周长为: 2(AB+BC)=2× (2+1)=6.点 A 在抛物线y=x 23x 上,故可设A 点的坐标为 (x, x2

31、 3x), B 点的坐标为 (x,0). (0 x 3 ) 2 BC=3 2x, A 在 x 轴下方, x2 3x 0, AB=|x 2 3x|=3x x2 ,矩形 ABCD 的周长22(x1213P=2(3x x )+(3 2x)=2) +2 a= 2 0,当 x= 1时,矩形ABCD 的周长P 最大值为132 .此时点 A 的坐标为2A( 1,5 ).24解题小诀窍: 在此类求三角形面积、四边形周长和面积的最值问题时,解题的关键是如何用一个未知数将其表示出来【考题6】( 2009 、郸县)如图1 2 24, OAB是边长为 23 的等边三角形,其中 O是坐标原点, 顶点 B 在 y 轴的正

32、方向上, 将 OA B 折叠,使点 A 落在边 OB 上,记为 A ,折痕为 EF( 1)当 A E x 轴时,求点 A 和 E 的坐标;( 2)当 A Ex 轴,且抛物线 y1 x2bx c经过点 A 和 E 时,求该抛物线与x 轴的6交点的坐标;( 3)当点 A 在 OB 上运动但不与点 O、B 重合时, 能否使 A EF 成为直角三角形 若能,请求出此时点 A 的坐标;若不能,请你说明理由解:( 1)当 A E x 时, EA O=90 ,因为 AOB 为等边三角形,所以 A OE=60, A EO=30,A O=1 EO,设 OA =a,则 OE=2a,由勾股定理得 A E= 32 ,

33、由题意意可知AEFAEF ,所以 A E=A E ,所以 A E= 3 a=AE ,因为 AE+OE=2+3 ,所以 a=OA =1,A E= 3 ,所以 A (0,1), E(3 ,1)由题意知,点 A (0,1),E(3, 1)在 y=- 1x26c13bxc 的图象上,则方程组1,解得b=( 3)23b66c 1c=1名师总结优秀知识点所以 y=-1x23时,得61,当 y=061231 0,解得 x1 =2 3,x 23,-x66所以,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坐标为 (23 ,0),( 3 ,0)不能 理由:因为要使 AEF为直角三角形,则 90°角只能是 A EF 或 A FE

34、若 A EF=90 ,因为 FA与 FAE 关于 FE 对称,所以 A EF= AEF 90 ,AEA =180 此时 A 、E、A 应在同一直线上, 点 A应与 O 点重合, 这与题设矛盾 所以 A EF 90 ,即 A EF 不能为直角三角形同理, A FE 90也不成立,即 A EF 不能为直角三角形点拨:此题是代数、几何综合题,注意利用几何图形之间的关系【考题】如图,已知二次函数图像的顶点坐标为C(1,0),直线 yxm 与二次函数的图像交于 A 、 B 两点,其中A 点的坐标为(3,4), B 点在 y 轴上。( 1)求 m 的值及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P 为线段 AB 上的一个

35、动点 (点 P 与 A,B 不重合),过点 P 做 x 轴的垂线与二次函数图像交于点 E,设线段 PE 的长度为 h,点 P 的横坐标为 x,求 h 与 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 3) D 为直线AB 与这个二次函数图像对称轴的交点,在线段AB 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四边形DCEP 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说明理由。解:( 1)点 A( 3,4)在直线yxm 上, 4=3+m, m=1。设所求二次函数为 y a(x 1) 2点 A ( 3,4)在二次函数为ya(x1)2 上, 4a(3 1) 2 , a=1.所求二次函数为y (x 1)2, 即 yx22x1( 2

36、)设 P、 E 两点的纵坐标是yP , yE ,所以, PE=h= yPyE =(x+1 ) (x22x1)=x23x,即 h=x2 3x(0 x3).(3) 存在。要使四边形 DCPE是平行四边形,必有PE=DC,点 D 在直线 yx 1 上,点 D名师总结优秀知识点的坐标为( 1,2)。所以 x23x=2,解得 x1 2, x21(不合题意舍) ,所以点 P 坐标为(2,3 )时符合题意。三、针对性训练:(45 分钟 )1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3, 2),( 2, 7),(0, 1),求其解析式2已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 2,且经过点( l, 1),( 4, 0)两点求抛物线的解析式3

37、已知抛物线与x 轴交于点(1, 0)和 (2, 0)且过点(3,4),求抛物线的解析式4已知二次函数y ax2bxc 的图象经过点 A ( 0,1) B(2, 1)两点(1)求 b 和 c 的值; (2)试判断点 P( 1,2)是否在此抛物线上?5已知一个二次函数yax2bx c 的图象如图 1 2 25 所示,请你求出这个二次函数的表达式,并求出顶点坐标和对称轴方程6已知抛物 线yax2bx c 过三点( 1,1)、( 0, 2)、( 1, l)( 1)求抛物线所对应的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2)写出它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3)这个函数有最大值还是最小值?这个值是多少?7当x=4

38、时,函数yax2bxc 的最小值为 8,抛物线过点( 6, 0)求:( 1)顶点坐标和对称轴; ( 2)函数的表达式;( 3)x 取什么值时, 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 x 取什么值时, y 随 x 增大而减小8在 ABC 中, ABC 90,点 C 在 x 轴正半轴上,点A 在 x 轴负半轴上,点B 在 y1轴正半轴上 (图 1226 所示),若tanBAC= 2 ,求经过A、B、C 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9已知:如图 12 27所示,直线 y= x+3 与 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 B 、C,抛物线 y= x2 bx c 经过点 B 、C,点 A 是抛物线与 x 轴的另一个交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若点 P 在直线 BC 上,且 S PAC=1S PAB,求点 P 的坐标210 四边形 DEFH 为ABC 的内接矩形 (图 1 2 28), AM 为 BC边上的高, DE 长为 x,矩形的面积为y,请写出 y 与 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判断它是不是关于 x 的二次函数 .考点 4:根据二次函数图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