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们的民族学校_第1页
1我们的民族学校_第2页
1我们的民族学校_第3页
1我们的民族学校_第4页
1我们的民族学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我们的民族小学导 学 案 随县环潭镇涢阳小学 主备教师:王启银 审核人: 教学内容 1 我们的民族小学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坝”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能力目标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情感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教学重点1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坝”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教学难点能正

2、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环节教 学 内 容 流 程 二 次 备 课研读1、 自读课文13遍,要求正确、流利。2、 自学课文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要求读准字音,熟记字形,并通过工具书或上下文理解新词的意思。(1) 注音:坪 坝 戴 招 蝴 蝶 孔 雀 舞 铜 粗 尾(2)熟读并理解词语:坪坝 穿戴 打扮 欢唱 飘扬 蝴蝶 好奇 招呼 孔雀舞 游戏 招引 热闹 古老 铜钟 粗壮 洁白 摇晃 凤尾竹3、在大体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每一部分内容。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是按上学的路上,来到学校;上课,下课;文末点题这样的顺序写的。自探细读课文,体会课文表

3、达的思想感情。1、我知道作者是怀着( )和( )的感情来写这篇文章的。我从“-,-”等句子体会出作者这种感情的。2、产生这种自豪的感情的原因是,我能读出作者这种感情,你能跟我比一比吗?3、课文是在什么情况下写小动物的,为什么要写这些小动物呢?作者写小动物的原因是:-4、 为什么“铜钟”和“凤尾竹的影子”?课文的结尾写“铜钟”和“凤尾竹的影子”的原因是-5、这篇文章真美,我最喜欢的句子和段落是-反馈1、 辨字组词:坪( )孔( )粗( )戴( )评( )孙( )组( )带( )2、 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朋友 ( )的服装 ( )的花瓣( )的老师 ( )的小鸟 ( )的枝干3、 精彩补白:我知

4、道,课文是按( )、( )( )的顺序写的。4、 阅读课文,完成练习:早晨,从( )上,从( )里,从一条条开着( )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 )族的,有( )族的,有( )族和( )族的,还有( )族的。大家( )不同,( )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那( )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更加(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 ),向敬爱的老师( ),向高高( )的红旗( )窗外十分( ),树枝不( )了,小鸟不( )了,蝴蝶( )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1)按课文内容填空。(2)用划出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5、读了课文后,我感受到-6、我也来写写我的学校生活:7、课文第二

5、三自然段写同学们上课认真读书,课下尽情玩耍、游戏的情景,写得很美,把文段背下来。反思 板书设计: 我们的民族小学 上学路上 不同民族 好朋友来到学校 打招呼 问好敬礼 团结上课 认真读书 欢乐下课 尽情嘻戏 美丽校园 铜钟、凤尾竹导 学 案 主备教师: 王启银 审核人: 教学内容 3、爬天都峰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陡、链”等6个生字。会写“爬、峰”等11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4、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6、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理解词语。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教学难点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教学环节教 学 内 容 流 程 二 次 备 课研读(一)一以旧引新,扣题导入1、记得二年级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黄山奇石,了解了黄山的雄奇秀美,谁愿意挑一段自己最喜欢的课文来背给大家听?2、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黄山三大奇峰之一的天都峰,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你收集的天都峰图片资料?板书:天都峰3、这篇课文写谁爬上了这陡峭的天都峰了?他们又是怎样爬上去的呢?板书:爬天都峰(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1、带着问题听教师范读

7、课文,了解课文大意。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如:自由朗读、圈点生字,同桌互听互读等。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3、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字形。4、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a. 小组内拿出生字、词语卡片,互相认读、正音。b. 全班开火车赛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既响亮又准确。 c. 小组交流各自学习生字、巧记字形的方法。                     &#

8、160;          自探(三)通读课文,感知大意1、指名逐段通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疏理字词含义。石级:石头台阶。仰望:抬头望。攀着:(抓着铁链)向上爬。心颤:心在颤抖,说明心里很害怕。鲫鱼背:结合看图理解,天都峰最险处。它是一道长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2、按“爬山前-爬山时-爬山后”的顺序把文章分为三部分,再用自己的话说说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疏通课文大意。(四)指导写字,掌握笔顺1、教师范写“辫”字,提示书写时左中右三部分要写得紧凑,学生描一遍、临一遍。2、指导学生

9、观察、书写其余生字。(五)布置作业1、正确、较流利地朗读课文。2、抄写本课生字、词。3、把课文第2段描写天都峰又高又陡的句子抄下来,读一读、背一背。反馈一、 读写词语攀登 勇气 奋力 似乎 白发苍苍 手脚并用二、 根据不同读音组词 都 似 相 三、 辨字组词峰( ) 苍( ) 居( ) 似( )锋( ) 仓( ) 启( ) 以( ) 教学反思导 学 案 主备教师:王启银 审核人: 教学内容 3、爬天都峰第 2 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陡、链”等6个生字。会写“爬、峰”等11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

10、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4、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理解词语。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教学难点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教学环节教 学 内 容 流 程 二 次 备 课研读(一) 紧扣课题,承前启后1、作者写爬天都峰,为什么要用“爬”而不用“登”字?讨论后使学生明白:因为天都峰高而陡,用“爬”更能准确反映出登山的费力、艰难。2、(出示天都峰的多媒体画面)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把文中的话变成自己脑中的“画”。学生

11、练读后指名交流、教师评议,引导学生感受天都峰的险峻挺拔、高不可攀、令人生畏。 (二) 细读课文,体会课文内容 1、小组内诵读3-7自然段。 2、分角色朗读我和老爷爷的第一次对话。 3、组内诵读第8-10自然段,深入体会人物对话的深意。自探(三)深入读议,体会“我”受鼓舞爬上峰顶1、在爬山之前,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心里是怎么想的?默读课文,圈点勾画,想想从哪些词语、句子中看出“我”有害怕畏惧的心理。指名交流,出示并指导读好问句“我爬得上去吗?”、感叹句“真叫人发颤!”以及语气词“啊”“哩”等,读中体会“我”缺乏自信、畏惧退缩的心理。2、结果“我”爬上峰顶了吗?自由读课文的第8至10自然段

12、,出示“我”说的话,指名朗读。3、“我”看到了什么从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呢?自由读课文第3到7自然段,想想我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a. 出示第4段重点句,引导学生深入讨论交流,从中感受到“我”受老爷爷爬山鼓励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的内心活动。b. 体会“我”的心理,指导朗读3、4自然段。4、“我”是怎么爬的?自由读6、7自然段,画出描写爬山动作的词语。a. 学生读书圈划。b. 学生交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奋力”是拼尽全身力气的意思。从“攀着铁链”、“手脚并用向上爬”可以看出爬山的艰难。c. 引读第7段,从“终于”二字上体会爬得辛苦、上山后的喜悦。d. 体会爬山的艰难、上山后的喜悦,指导朗读

13、6、7两段。(四)启发想象,明白“老爷爷”也是受鼓励爬上峰顶的1、老爷爷为什么也能爬上峰顶呢?带着这些问题一边读,一边想。多媒体出示思考题:a. 老爷爷来到天都峰脚下,心里怎么想b. 他看见了小妹妹,心里又怎么想呢c. 后来,他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2、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明白他俩始终相互鼓励,老爷爷也是受到“我”的勇气鼓励爬上峰顶的。指导朗读。(五)明白道理1、读爸爸的话,讨论:“汲取”是什么意思,“我”和老爷爷是怎样互相“汲取”力量的?2、你从“爸爸”所说的话中懂得了什么道理?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反馈(五)课外延伸,交流课余生活1、这几天,你是不是把自己课余生活记录下来了呢?请你把

14、一周学做的事情记录下来,别忘了写上自己的收获、感受。2、指名交流,师生评议。(六)、总结课文: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进步,不管多大的困难也能克服。 教学反思奋力                                一会儿.一会

15、儿            勇气 3、爬天都峰              手脚并用                      

16、60;   从别人身上吸取力量     (高 陡)                 爬呀爬  终于爬上顶峰教 学反 思导 学 案 主备教师:王启银 审核人: 教学内容 4、槐乡的孩子 1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出槐乡孩子采槐花劳动的欢愉。掌握生字词。2、了解槐乡孩子采槐花的方法,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3、熟读自己喜欢的句子。4、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热爱

17、劳动的观念。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出槐乡孩子采槐花劳动的欢愉。掌握生字词。教学难点学会阅读教学环节教 学 内 容 流 程 二 次 备 课研读(一)谈话导入。1、暑假中让你最快乐的事情是什么?2、顺势切入。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槐乡看看哪里的孩子有什么快乐的事情?(二)初读课文。1、自学课文:默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或请教同学。             划出哪些不懂的地方。       &

18、#160;     槐乡的孩子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2、小组合作学习:试读课文,互相纠正读音。 交流在预习中不懂的地方。(三)研读课文。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你们读懂了什么?随学生回答,相机点拨。2、又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3、你觉得槐乡的孩子怎么样?有哪些可爱之处?4、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有感情地读一读。自探(四) 师生互动,质疑问答 1、 自由读第2自然段,提出自己的问题学生读后提问:槐树什么时候开花?花苞是什么样的?槐花又称什么?有什么作用?同学互相帮助答疑。2、 指名读第3 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1) 八月份,天很热,大家经历过,谁能描述一下这情景?槐乡的孩子是怎么去割槐花的?男孩女孩是怎样分工的?当时的情景是怎样的?反馈(五) 统领全文,深化感悟1、 槐乡的孩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从哪里体会出来的?2、 从文中找出描写他们以苦为乐的句子,读一读。3、 读了课文,你认识了槐树,也认识了槐乡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