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氮氧化物1概述2热力型NOx的生成机理3快速型NOx的生成机理4燃料型NOx的生成机理1概述1、NOx的形成与分类氮氧化物:NO, NO2, N2O、N2O3,N2O4, N2O5等,但在燃烧过程中生成的 氮氧化物,几乎全是NO和NO?。通常把 这两种氮的氧化物称为NOx 0煤炭、天然气、重油等天然矿物燃料 在燃烧过程生成的氮氧化物中,NO占 90%左右,其余为NO2。燃料燃烧过程生成的NOx,按其 形成分类,可分为三种:1热力型NOx (Thermal NOx),它是 空气中的氮气在高温下氧化而生成的 NOx2快速型NOx (Prompt NOx),它是燃 烧时空气中的氮和燃料中的碳氢离子团
2、 如CH等反应生成的NOx3燃料型NOx (Fuel NOx),它是燃料 中含有的氮化合物在燃烧过程中热分解 而又接着氧化而生成的NOx3# NOx的生成是燃烧反应的一部分。空气中的氮和氧在高温下生成一氧化氮的反应,可用下式表示:N2 + 02 T 2NO在讨论某些问题时,只写出这一结果也就够了。 但实际的燃烧反应是极其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 有许多问题必须研究反应的中间过程才能找到 解决的办法。锅炉燃烧过程中,按上式反应生成的NO非常 少,而是经过复杂的反应过程而生成的。2、氮氧化物的基本特性1=NO是无色无臭的气体,分子量为30.01,其融点 为J61C,沸点为-152°C o N
3、O略溶于水,在空气中易氧化为NO2 NC>2是一种红棕色有害的恶臭气体。其含量为 O.lppm时即可嗅到,14ppm时,有恶臭,而达 到25ppm时,则恶臭难闻。它的分子量为46.01。 密度约为空气的15倍。氮氧化物进入大气后发生一系列变化,它在空气 中的含量始终处在变动之中,既有日变化,又有 季节变化。在一天中,其含量早上最高,傍晚次 高,午后最低;在一年中,冬奉高,夏季底氮氧化物的变动主要由于光化学作用, 它与阳晃弓盘弱岔切相关8.06,04.03.02,01.0o,s0.60.40.50.26 78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时间(h)和址浓度的日变化
4、从图中可看出,早上 NO?含量最高,随着 太阳上升,光照加强, 光化学作用逐渐加快, 消耗NO2不断增加, 形成的03随之增多, 一直到午后2时左右, 光化学作用达最高点, 此时NO2含量最低。 以后阳光逐渐减弱, NO?消耗逐渐减少, 傍晚又出现了次高点3、氮氧化物的危害1.氮氧化物对人类健康的影响2对森林和作物生长的影响3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以及对高空臭氧 层的破坏4、煤燃烧过程中的氮氧化物煤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氮氧化物主要是一氧化氮 (NO ,占90%以上)和二氧化氮(NO2,占 510%) o此外,还有少量的氧化二氮(N2O, 只占1%左右)产生。和SO2的生成机理不同,在煤燃烧过程中氮氧
5、 化物的生成量和排放量与煤燃烧方式,特别是 燃烧温度和过量空气系数等燃烧条件关系密切以煤粉燃烧为例,在不加控制时,液态排渣炉 的NOx排放值要比固态排渣炉的高得多。即使 是固态排渣炉,燃烧器布置方式不同时不加控 制的NOx的排放值也很不相同。111600200(O东)£dd) ON200400600 800煤粉炉 的NOx 排放值 和燃烧 方式及 锅炉容 量的关 系锅炉容量 (MWJ煤粉燃烧所生成的NOx中,燃料型 NOx是最主要的,它占NOx总生成 量的60-80%以上;热力型NOx的生 成和燃烧温度的关系很大,在温度 足够高时,热力型NOx的生成量可 占到NOx总量的20-30%
6、 ;快速型NOx在煤燃烧过程中的生成量很小若燃料N全部转变为燃料NOx,贝IJ燃料中1%N 燃烧生成NOx为1300ppm,实际上燃料N只是 一部分转变为NOx,取转变率为25%,则燃料 NOx为325ppm,即650mg/Nm3。热力NOx般占总NOx的20%30%,现取 25%,即为217 mg/Nm3o因此,总的NOx生成量为867 mg/m3o若锅炉采用了低NOx燃烧器、顶部燃尽风等分级燃烧、以及提高煤粉细度和低a措施等,炉内脱硝率可达”noQ50%,因此预计NOx排放 浓度 S433mg/Nm3。15#煤粉燃 烧中各 种类型 NOx的 生成量 和炉膛 温度的 关系2热力型NOx的生成
7、机理III热力型NOx是燃烧时空气中的氮(N?)和氧 (O2)在高温下生成的NO和NO?十 M-20 十 MO 十N。一->NO 十 NN 十(J? NO 十 O因此,高温下生成NO和NOx的总反应式为N2+O2<-2NONO 十 I/2O2-NOZeldovich捷里多维奇机理17N:和。2生成NO的平衡常数Kp#N2+O?T (K)Kp_ (PNG)?卩(/>o2)(/>n2)3001()7010007.5X10-912002.8X10-715001.1X10-520Q04.1X10"425003.5X107#当温度低于lOOOK时Kp值非常小, 也就是N
8、O的分压力(浓度)很小温度和 / C)2(PPm)初始比对NO平衡浓度的影响T(K)4N2/Oz(ppm)40N2/6(ppm)120021080150013005001800440016502000800029502200131004800240019800700040N2 / ()2(PPm)是汕和。2之比为40:1的情况, 这大致相当于过量空气系数为11时的烟气21NO氧化成NO?反应的平衡常数KpN0+*()2 'rrN02T (K)Kp3001065001.2X1O2(0叫)(/>no)(M)1/210001.1X10T15001.1X10-220003.5X107由表
9、可以看出Kp随温度的升高反而减小,因此低温 有利于NO氧化成NO?。当温度升高超过1000°C时, NO?大量分解为NO,这时NO?的生成量比NO低得多16在不同温度下NO和NO?的平衡浓度计算值T (K)NO (ppm)300800140018731 1X107°0,772502000NOMppm)3.3X10-50.110.8718注初始烟气俎成为023. 3%,M : 76%.在燃烧温度大于1200°C的常规燃煤设备中,在不 釆取控制措施时,将会有数百ppm至lOOOppm的 NO生成,但NO?的生成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当烟气温度降低至排烟温度的水平时,理论上
10、讲 烟气中所有的NO将氧化成NO2,但实际上排烟中 90 %95 %的NOx仍然是NO17f 3快速型NOx的生成机理1971年费尼莫尔(F enimore)通过实验发现 的,根据碳氢燃料预混火焰的轴向NO分 布的实验结果,认为在反应区附近会快速 生成NO,于是起名为“快速” NOo称费 尼莫尔的反应机理燃料燃烧时产生CH原子团撞击比分子 而生成CN类化合物,然后再被氧化成NOx#在碳氢化合物燃烧时,特别是富燃料燃烧时,会分解 出大量的CH, CH2, CH3和C2等离子团,它们会破坏 燃烧空气中N?分子的键而反应生成HCN, CN等:ch+n2=hcn+n ch2+n2=hcn+nh C2
11、十 N2=2CNhcn+oh=cn+h2oCN 十 O2=CO 十 NO CN+O = C o 十n nh+oh=n+h9oNH十 O=NO 十 HN 十 OH=NO 十 HN十O°=NO 十 O27Millei等在1989年指出,“快速” NO的形成与以下三 个因素肴关1、CH原子团的浓度及其形成过程2、2分子反应生成氯化物的速率3、氮化物间相互转化率他们发现:CH + N2UHCN + N是控制NO、氧(HCN)和其他氮化物生成速率的重要反 应。“快速” NO形成的主要反应途径如下:+ H0 N N.+ OH+ 0YNOIllIII对碳氢燃料燃烧综合机理的计算表明,在 温度低于2
12、000K时,NO的形成主要通过CH N2反应,即“快速” NO途径。当温度升高,III“热力” NO比重增加,温度在2500K以上时, NO的生成主要由在O与OH超平衡加速下 的Zeldovich机理控制。III通常情况下,在不含氮的碳氢系燃料低温 燃烧时,才重点考虑“快速” NOo “快 速''NO的生成对温度依赖性很弱。与“热 力” NO和“燃料” NO相比,它的生成要少 得多。29§ 4燃料型NOx的生成机理煤炭中的氮含量一般在0.5 %-2.5 %左右,它们 以氮原子的状态与各种碳氢化合物结合成氮的 环状化合物或链状化合物,如(t(t(C6H5N)和芳 #
13、174;(C6H5NH2)等当燃料中氮的含量超过0.1%时,所生成的NO 在烟气中的浓度将会超过130ppm。煤燃烧时约 75 %-90%的NOx是燃料型NOx。因此,燃料型 NOx是煤燃烧时产生的NOx的主要来源。研究 燃料型NOx的生成和破坏机理,对于如何有效 地在燃烧过程中控制NOx的排放,具有重要的 意义22燃料型NOx的生成和破坏过程不仅和煤种特性、煤的结构、燃料中的氮受热分解后在挥发分和 焦炭中的比例、成分和分布有关,而且大量的反应过程还和燃烧条件如温度和氧及各种成分的浓度等密切相关,总结近年来的研究工作,燃料型NOx的生成机理,大致有以下的规律1、燃料中的氮有机化合物随挥发分一起从燃料 中析出,称艺为挥发分N。挥发分N析出后仍残 留在焦炭中的氮化合物,称之为焦炭N2、挥发分N中最主要的氮化合物是HCN和NH33、HCN和NH3氧化生成NOx33燃料中氮分解为挥发分N和焦炭N的示意图35806040200(冬)乙或鬓乞金炭戟1200 V1000 C800 C600 C200400800时间(m s)热解温度对燃料N转化为 挥发分N比例的影响煤粉细度对燃料N转化为挥发分N比 例的影响37挥发分N/燃料N (%)s S S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竞争策略分析报告
- 2024年延安供销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2024年泰安市牧原招聘考试真题
- 新疆艺术学院人才引进笔试真题2024
-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岗位招聘笔试真题2024
- 2024年昆明海贝中学部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 2024年红原县招聘专职社区工作者考试真题
- 2025年薄涂型地坪漆项目合作计划书
- 五年级数学知识点复习计划与教案
- 立定跳远技巧分享与训练计划
-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覃塘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历史试题(无答案)
- 食堂生物防治制度
- 中国痔病诊疗指南(2020版)
- 2024年时事政治必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一套
- T/CEC 143-2017 超高性能混凝土电杆完整
- 《陆上风电场工程施工安装技术规程》(NB/T 10087-2018 )
- 2024详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主题课件
- JTS105-1-2011 港口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
- 人工智能在智能制造的应用案例分析
- 护理非计划拔管应急预案
- 保险的起源和发展讲述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