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ppt课件_第1页
糖尿病.ppt课件_第2页
糖尿病.ppt课件_第3页
糖尿病.ppt课件_第4页
糖尿病.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糖尿病糖尿病 2糖尿病,你听说过吗?几年前,或许您都没有听说个这种病,或者认为它只是富人们才会得的富贵病今天,问问自己的亲戚朋友,我们总能找到患有糖尿病的朋友3中国糖尿病的现状 与世界各国一样,中国糖尿病患病率在逐渐上升,糖尿病对我国人民健康的影响日趋严重,我国虽属世界上糖尿病低患病率国家,但糖尿病患者的人数已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增加速度惊人。据初步统计我国糖尿病患者总数约3600万人,其中型糖尿病的患者占5%,总数约200万人,我国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增长较快,目前2075岁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约为3%左右。4 我国糖尿病呈迅猛增长之势5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由遗传与环境因素长期共同

2、作用导致的,以人体代谢障碍、血糖增高为共同特征的慢性全身性代谢内分泌疾病。p 致病原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各占50%)p 致病条件:长期作用p基本病理:血糖增高其他代谢紊乱p主要问题:胰岛素分泌不足抵抗6疾病分类疾病分类1型糖尿病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继发性糖尿病继发性糖尿病71型糖尿病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 (Type I diabetes)是一种自体免疫疾病(Autoimmune Disease)。自体免疫疾病是由于身体的免疫系统对自身作出攻击而成的。1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年,因胰岛素分泌缺乏,依赖外源性胰岛素补充以维持生命。 81型

3、糖尿病特点型糖尿病特点 青少年多见 发病较急,症状明显 容易发生急性酮症酸中毒 多为免疫介导发生 口服药治疗无效 需终身胰岛素治疗92型糖尿病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是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多在3540岁之后发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病友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非完全丧失,有的患者体内胰岛素甚至产生过多,但胰岛素的作用效果却大打折扣,因此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是一种相对缺乏。 102型糖尿病的特点型糖尿病的特点成年人多见,但目前有年轻化趋势起病缓慢,症状常不明显多为遗传因素加不良生活方式引起初期口服药治疗有效11 1型糖尿病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型糖尿病 遗传易感遗传易感 HLA有关联有关联 强强 环境环境

4、病毒感染病毒感染 危险因素危险因素自身免疫自身免疫 ICA、IAA、GAD65 未发现未发现 机制机制 胰岛素绝对不足胰岛素绝对不足 胰岛素抵抗、分泌缺陷胰岛素抵抗、分泌缺陷胰腺病理胰腺病理 残存残存10%B细胞细胞 残存残存30%B细胞以上细胞以上 胰岛素胰岛素 低低 释放延迟;高;低释放延迟;高;低 年龄年龄 青少年青少年 成年人成年人 症状症状 三多一少明显三多一少明显 不明显不明显 体型体型 少肥胖少肥胖 肥胖肥胖/脂分布异常脂分布异常 酮症酮症 易发生易发生 不易发生不易发生 治疗治疗 胰岛素胰岛素 口服药;胰岛素口服药;胰岛素12妊娠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妊娠糖尿病是指妇女在怀孕期间患上

5、的糖尿病。临床数据显示大约有23%的女性在怀孕期间会发生糖尿病,患者在妊娠之后糖尿病自动消失。妊娠糖尿病更容易发生在肥胖和高龄产妇。有将近30%的妊娠糖尿病妇女以后可能发展为2型糖尿病。 继发性糖尿病继发性糖尿病由于胰腺炎、癌、胰大部切除等引起者应结合病史分析考虑。病员有色素沉着,肝脾肿大,糖尿病和铁代谢紊乱佐证,应注意鉴别,但较少见。其他内分泌病均各有特征,鉴别时可结合病情分析一般无困难。应激性高血糖或妊娠糖尿病应予随访而鉴别。一般于应激消失后2周可以恢复,或于分娩后随访中判明。 13临 床 表 现三多一少14临 床 表 现 多食;多食;由于大量尿糖丢失,如每日失糖500克以上,机体处于半饥

6、饿状态,能量缺乏需要补充引起食欲亢进,食量增加。 多饮:多饮:由于多尿,水分丢失过多,发生细胞内脱水,刺激口渴中枢,出现烦渴多饮,饮水量和饮水次数都增多,以此补充水分。三多一少 多尿:多尿:糖尿病人血糖浓度增高,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特别是肾小球滤出而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以致形成渗透性利尿,出现多尿。血糖越高,排出的尿糖越多,尿量也越多。 消瘦:消瘦:体重减少:由于胰岛素不足,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使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速来补充能量和热量。 15诊断标准诊断标准2010年ADA糖尿病诊断标准: 1.糖化血红蛋白A1c6.5%*。 2.空腹血糖FPG7.0 mmol/l。空腹定义为至少8h内无

7、热量摄入*。 3.口服糖耐量试验时2h血糖11.1 mmol/l*。 4.在伴有典型的高血糖或高血糖危象症状的患者,随机血糖11.1 mmol/l。 *在无明确高血糖时,应通过重复检测来证实标准13。 跟过去相比有两个方面的进步:1.增加糖化血红蛋白指标,2.弱化了症状指标,更多人纳入糖尿病范畴,得到早期诊治 16并发症并发症q急性并发症急性并发症q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q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17q慢性并发症慢性并发症q大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q微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q神经病变神经病变q眼的其他病变眼的其他病变q糖尿病足糖尿病足并发症发展至严重阶段,并发症发展至严重

8、阶段,可导致死亡!可导致死亡!18 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脑梗塞、脑出血脑梗塞、脑出血白内障、视网膜病变白内障、视网膜病变出血出血牙周脓肿牙周脓肿 肺结核肺结核 肾病肾病便秘、腹泻便秘、腹泻感染感染麻木、神经痛麻木、神经痛坏疽、截肢坏疽、截肢心肌梗塞、心绞痛、高血压病心肌梗塞、心绞痛、高血压病心肌梗塞、心绞痛、高血压病心肌梗塞、心绞痛、高血压病19大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macroangiopathy)心脏: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心脏: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心绞痛、心衰、心绞痛、心衰、 心律不齐心律不齐大脑:脑缺血、脑血栓大脑:脑缺血、脑血栓 、半身不遂、半身不遂下肢:下肢疼痛

9、、感觉异常、下肢:下肢疼痛、感觉异常、 间歇性跛行间歇性跛行 20微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 (diabetic microangiopathy) 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q 1型糖尿病病人主要死亡原因型糖尿病病人主要死亡原因q 病理类型:结节性肾小球硬化、弥漫性硬化病理类型:结节性肾小球硬化、弥漫性硬化 、渗出性病变、渗出性病变 q 糖尿病发生发展分为糖尿病发生发展分为V期期21增殖前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22正常眼底正常眼底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23神经病变神经病变-diabetic neuropathy24糖尿病足糖尿病足2526糖尿病

10、的治疗糖尿病的治疗q原则:早期治疗、长期治疗、综合治疗、治疗措施个体化。原则:早期治疗、长期治疗、综合治疗、治疗措施个体化。q治疗目标:使血糖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纠正代谢紊乱,消除糖尿病症状,防止或延缓并发治疗目标:使血糖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纠正代谢紊乱,消除糖尿病症状,防止或延缓并发症。症。q方案:方案:“五套马车五套马车”q饮食、运动、药物、糖尿病教育、自我血糖血测饮食、运动、药物、糖尿病教育、自我血糖血测2728A:尽量少吃的食物:尽量少吃的食物-糖、脂肪、酒糖、脂肪、酒类类B:蛋白质类,是每天重要的副食:蛋白质类,是每天重要的副食C:主食(淀粉类)蔬菜和适当水果:主食(淀粉类)蔬菜和适

11、当水果29病情监测病情监测每位病人都应有自己的血糖自我监测日记,并养成每天记录的良好习惯 30体育锻炼体育锻炼运动和饮食控制、药物治疗同样重要。适量的体育锻炼 , 可以降低体重,提高胰岛素敏感性3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胰岛素治疗胰岛素治疗胰岛素治疗胰岛素治疗胰岛素治疗胰岛素治疗32糖尿病的警示灯有糖尿病家族史疾病和生活压力不良的饮食及生活习惯肥胖缺乏体力活动年龄因素既往有妊娠的妇女曾经分娩过巨大胎儿的妇女3233预防措施一防治与纠正肥胖,体重指数BMI25者是糖尿病的高危险人群;避免高脂肪食物;饮食合理、科学,食物的摄入及代谢消耗应保持一个正常的平衡状态,主食占5060,脂肪30,蛋白质1020;34预防措施二增加体力活动,参加体育锻炼,以控制合理体重并且能够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35预防措施三 避免、少用致糖代谢异常的药物; 戒烟戒酒等不良生活习惯;36糖尿病预防之四积极发现和治疗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