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时期艺术歌曲创作思考_第1页
五四时期艺术歌曲创作思考_第2页
五四时期艺术歌曲创作思考_第3页
五四时期艺术歌曲创作思考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五四时期艺术歌曲创作思考 一、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概况 根据题材样式,我们可将其分为两类:第一类:以古典诗词为题材,如青主的我住长江头,歌曲旋律优美,情感真挚,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以及勇于创新精神深深感染了一代人。短小而精致的作品中融古及今,艺术特色鲜明。再如黄自的花非花,歌曲采用四句体乐段结构,采用依字创腔形式,在演唱过程中犹如歌唱者在吟诵,给人以无限的遐想,朦胧感跃然纸上。艺术家青主和黄自吸收中国古典诗词的音律美,将古典风味合理的运用到作品中,创作手法精细,将中国的传统较好的保持了下来。第二类:以近代诗词中的内容为题材的作品,善于直接表达个人感受,通俗易懂是其主要特点。作品思乡能充分表达出

2、作者对祖国家乡的思念。雨后西湖则生动的描绘了雨后西湖美丽的景色,祖国的大好河山尽收眼底。陈天鹤的望月,意境深远,构思奇妙,将空中月亮的景色细腻的表达出来,寄托了作者的情思。因此,一首好的艺术歌曲,总能给人以某种启迪,总能给人带来特别的艺术享受和审美情趣。 二、“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 1、中国艺术歌曲的启蒙学堂乐歌。受维新变法思潮的影响,音乐工作者在全国上下积极开展科学教育,发展先进文化。“五四”运动的兴起,使中国的知识分子开始意识到,如果你不想被人欺负,只有将西方人的知识和技能转变成我们自己的东西,经过研究后作进一步发展,中国现代教育才能起步。在创办的新式学堂中,不仅开设了数理学科,也

3、开设了音乐课,其倡导者是早期留学欧洲和日本的启蒙音乐家曾志忞、沈心工、李叔同等。音乐课以唱歌为主,也介绍一些欧洲和日本的音乐艺术。“学堂乐歌”被作为音乐课程编写的歌曲,由歌调填以新词改编成的学堂乐歌,创作数量很少,一些中国歌曲的填词取自欧洲的歌曲,许多作品根据西方的歌曲对中国作品加以改编,创作出不少优秀作品。如李叔同的送别,沈心工的勉学等。大多数作品的作词具有强烈的反帝反封建精神,通过作品的表达来实现自己对富国强兵的迫切愿望。学堂乐歌的思想启蒙作用大于音乐审美作用,在以后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中,起到的作用更不容低估。2、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过程。艺术歌曲在创作过程中,许多中国人主动借鉴外来音乐

4、文化,通过与本民族文化的结合,产生出了新的具有中国文化特点的新音乐,中国艺术歌曲的天地也变得广阔起来。具有显著时代特点的中国艺术歌曲,在当时“五四”运动的大背景下,可折射出一个具有几千年文化的东方大国,在民族斗争中所体现出具有反帝反封建革命热情和争取自由平等的迫切愿望。一批努力吸取西方音乐文化精华,又代表当时中国民族文化意识的艺术歌曲应运而生了,如萧友梅的问,赵元任的教我如何不想他等,这些作品与时代特征紧密相连,在表达对祖国热爱的同时,又细腻的流露出浅浅的的思念之情。胡适、刘半农等人的作品歌词倡导主观情感的宣泄,在诗词方面追求朴素自然,在借鉴古代文学诗歌的基础上,使以白话题材为主的诗歌变得简单

5、明了,为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天地。一些在海外学习、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将西方的创作技巧融入民族歌曲的创作之中,改变了以往单音体系的作曲技法,丰富其和声层,在创作方式上有很大提高。上海国立音专是中国第一批专业音乐教育机构的代表,在音乐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上已颇具规模,在新形势的影响下,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音乐人士,他们创作的音乐作品至今广为流传。像当时著名的有乐艺、音乐杂志,一些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被收入其中,为以后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三、结语 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始终是不断向前的,在探索适合中国艺术歌曲发展道路的过程中,艺术工作者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众多优秀的作品中,既能折射出作曲家大胆的创作思维,又能向世人展示原汁原味的文化风貌。在新时代不断发展的今天,“五四”时期的艺术歌曲,在当代人的音乐生活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该时期的创作将民族特点鲜明的体现出来,研究这些艺术歌曲对我国民族风格的形成有指导作用。例如教我如何不想他,歌曲质朴,感情浓厚。对于歌手的内在修养、气息都有较高要求。这种高标准、高要求可以不断完善我国的民族声乐发声方法。“五四”时期的艺术歌曲作为中国艺术歌曲的开拓者,它的语言结构与曲调的结合方法为“五四”之后中国艺术歌曲语言结构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基础,语言的民族特色,艺术技巧和伴奏手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