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医学心理学总结(详细).doc_第1页
(完整版)医学心理学总结(详细).doc_第2页
(完整版)医学心理学总结(详细).doc_第3页
(完整版)医学心理学总结(详细).doc_第4页
(完整版)医学心理学总结(详细).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医学心理学1、医学心理学 :是心理学和医学相结合的学科,这门学科是将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应用与医学领域, 研究心理因素在人类健康和疾病及其相互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及规律。2、医学模式 :是人们对 健康和疾病 总体的认识和本质的概括,体现了一定时期内医学发展的 指导思想 ,是一种哲学观在医学上的反映。分为: 神灵主义医学模式(万物有灵); 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形神合一、天人相应、内伤七情、外感六欲);生物医学模式 (以心身二元论和机械唯物论的哲学思想为主导) ;生物-心理 -社会医学模式 (现阶段)。3、科学心理学 自 1879 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了 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 科学心理

2、学 的诞生。4、医学心理学的 技术方法 :观察法 :观察法是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科学观察与分析,研究各种环境因素影响人的心理行为的规律。实验法 :实验法是一种经过精心的设计,并在高度控制的条件下,通过操作某些因素,来研究变量之间相关或因果关系的方法。(可重复 ) 调查法(a.抽样 b.资料收集: 问卷法、访谈法、测验法):调查法是通过结构式访问或问卷等形式,系统、直接地从某一群体的样本中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资料的统计分析来认识心理行为现象及其规律的方法。个案研究法: 个案法是对一个被试者的研究方法,可以使用观察、交谈、测量和实验等手段。(深入的)5、心理现象的结构 :( 1)心理过程:认知过程:感觉

3、、知觉、记忆、注意、思维、想象情绪和情感过程:情绪、情感意志过程:意志、行为1(2)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信念等个性心理特性:能力、气质、性格自我意识系统6、心理的实质 :心理是脑的机能: 1)心理是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 2)心理的器官是脑; 3)心理是在反射活动中实现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 1)心理是观念的反映; 2)心理的内容来自客观现实; 3)心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能动的映像; 4)人的心理的社会制约性。7、认识过程 :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表象和想象等过程。8、感觉:ppt:人脑对 直接作用 于感觉器官 的客观事物 个别属性 的反映。书:是客观事物

4、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在人脑中所产生的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感受性:是指感觉器官对 适宜刺激 的感觉能力 。感受性的大小可以用 感觉阈限 来度量。感觉阈限: 是指能够引起感觉的 最低刺激量度 。常见的感觉现象 : 适应(“入兰芝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明适应,暗适应) 后像(例如,人在注视亮的电灯时,如注视时间较短,然后闭上眼睛或关闭电灯,仍会感到眼前有一个灯的光亮形象出现在暗的背景上:正后像。如注视的时间较长,将灯光移去后便会有一个黑色的灯的形象出现在亮的背景上:负后像。颜色视觉也有后像,一般为负后像,颜色的负后像是原来注视颜色的补色,比如,注视一个红色正方形约1

5、分钟,然后将视线转向身边的白墙,那么在白墙上将会看到一个绿色正方形后像;如果先注视一个黄色正方形,那么后像将是蓝色的。 ) 感觉的相互作用 (先吃糖,后喝苦药会觉得苦药更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重点、难点也常常使用彩色粉笔书写板书以突出重点加深印象。 人对某种刺激物的感受性取决于感受器直接接受的刺激和同时受到刺激的其他感受器的机能状态,如摇动产生眩晕呕吐、辛辣气味使人流涕2眼泪。)联觉 (颜色刺激如红橙黄使人感觉温暖,为暖色调;蓝绿色使人神清气爽;深蓝、青色、紫色使人感到凉爽甚至寒冷,为冷色调。医院病房在布置上使用浅蓝色的窗帘、浅绿色的墙围、白色的床单,使病人在病房中感受到平静、安逸,有利于

6、疾病的治疗和恢复。 )9、知觉:是人脑对 直接作用 于感觉器官 的客观事物的 整体属性 的反映。知觉的特性 :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恒常性10、 记忆:是指在 头脑中积累和保持 个体经验 的心理过程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记忆就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过程。记忆按保留的时间长短和编码方式分为 :瞬时记忆;短时记忆( 最长不超过 1 分钟,记忆容量为 7±2);长时记忆记忆的基本过程 :识记;保持与遗忘;再认和回忆艾宾浩斯 为实验心理学奠定基础。从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得出结论:遗忘的数量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加;变化的速度是先快后慢,渐趋平稳;以后随时间间隔

7、很长,但所剩的记忆内容基本上不再有明显的减少而趋于稳定。11、 思维:是人脑借助于语言而实现的,以已有知识为中介,对客观现实 概括、间接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事物的 本质和事物间 规律性的联系。表象:是指当感知过的事物 不在眼前 时,人们在 头脑中出现的有关 事物的形象。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 表象进行加工改造 ,形成新形象 的过程。(想象是思维的特殊形式)12、 情绪和情感 :是指人们对 客观事物 是否符合 自身需要 的态度和体验 。情绪和情感的关系 :情绪是情感的基础:情绪的冲动性和外部表现性,情感是一种内心体验;情感通过情绪表现出来:情绪的情境性、暂时性和表面性,情3感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

8、性;情绪是情感的具体表现:情绪的生理性,情感的社会性。情绪和情感互相依存、不可分割。情绪状态的分类 :心境:是指微弱、持久、带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 (日常生活大多是)激情:是一种迅猛爆发、激动短暂的情绪状态。应激:是指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作出的适应性反应。情感的分类 :道德感:是在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时产生的情感。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动中认识和评价事物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美感:是根据一定是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13、 情绪的理论 :詹姆士 -兰格的情绪外周学说: 情绪产生方式是刺激情境-机体反应-情绪;坎农 -巴德的情绪丘脑学说: 情绪产生的中心不再外周系统,

9、而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 丘脑;阿诺德的评定 -兴奋学说:认知评估;沙赫特 -辛格的情绪三因素学说:情绪产生是受 认知过程 (核心)、环境刺激、生理反应三种因素所制约。14、 意志:意志过程是指人们自觉地 确定目标 ,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行为,通过 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 的心理过程。意志的品质 (以下均需记住例子) : 自觉性:是指能主动地支配自己的行动,使其能达到既定目标的心理过程。个体具有明确的行动目的,并能充分妊娠行动效果的社会意义, 使自己的行动符合社会、 集体的利益,不屈从于周围人的压力,按照自己的信念、知识和行动方式进行行动的品质。与自觉性相反的有意志的动摇性、受暗示性、盲从、随波逐流

10、、刚愎自用和独断性等。 (明确的目标,自觉的行为支配 )果断性:是指人善于明辨是非,迅速而合理地采取决断,并实现目的的品质。这种品质以深思熟虑和大胆勇敢为前提,在动机斗争是,能当机立断,在行动时,能敢作敢为,在不需要立即行动或情况发生变化时,又能立即停4止以做出的决定。与果断性相对立的是优柔寡断、患得患失和草率从事。(迅速合理的采取决定 )坚韧性:是指人能长期保持充沛的精力,战胜各种困难,不屈不挠地向既定的目的前进的品质。与坚韧性相悖的是做事虎头蛇尾、见异思迁、急躁、轻浮、疑虑和执拗等。 (坚持不懈、克服困难、永不退缩) 自制性 :是指能够自觉、灵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动机,约束自己的行动和语言

11、的品质。这种人能够克服懒惰、恐惧、愤怒和失望等内、外诱因的干扰能力。善于使自己做与自己愿望不符合的事情,执行以确定的目的和计划。与自制性相对立的是任性和怯懦。易冲动、易激怒、感情用事则是自制性差的表现。(善于管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15、 个性:指一个人整个的精神面貌, 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 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心理特征包括:(1)能力与智力: 能力:是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 。它是一般人都具备的心理现象,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必要成分。 (2)气质:是不以活动为目的 和内容为转移 的典型、稳定的心理活动 的动力特性 。(3)性格:是个人对客观现实 稳定的态度 及与之相适

12、应的 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16、 气质类型及行为特征 ?(希波克拉底:体液学说) (简答题)多血质:活泼而好动者 ,活泼好动,敏捷而不持久,适应性强,注意易转移,兴趣易变换,情绪体验不深刻且外露,如王熙凤,贾宝玉。黏液质:沉着稳定者 ,安静沉着,注意稳定,善于忍耐,情绪反应慢、持久而不外露,容易冷淡、颓唐,如薛宝钗,林冲。胆汁质:热情而急躁者 ,精力充沛,动作有力,性情急躁,情绪易爆发,体验强烈且外露,不易自制,易冲动,如史湘云,李逵。抑郁质:情感深厚沉默者 ,反应迟缓,敏感怯懦,情绪体验深刻、持久且不易外露,动作缓慢,易伤感,孤僻,善观察小事和细节,如林黛玉。517、 气质类型与神经过程的特

13、性(选择题)神经过程的特性气质类型强度均衡性灵活性多血质强均衡灵活黏液质强均衡不灵活胆汁质强不均衡灵活抑郁质弱不均衡不灵活18、 性格的特征 :性格的 态度特征 (主体);性格的理智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19、 个性倾向性需要:是个体对生理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需要的根本特性 是它的动力性。(选择题)需要层次论 :马斯洛将人类的主要需要依发展顺序及层次高低分为五个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生理的需要 :是指对阳光、水、空气、食物、排泄、求偶、栖息和避免被伤害等的需要。他具有自我和种族保存意义,是个体为了生存而必不可少的需要。生理的需

14、要在人类各种需要中占有最强的优势,当一个人被生理需要所控制时,其他的需要均会被推到次要地位。安全的需要 :是指对生活在无威胁、能预测、有秩序的环境中的需要。如生命安全、财产安全、职业安全和心理安全等需要,以求得安全感。归属与爱的需要 :指对友伴、家庭的需要,对受到组织、团体认同的需要,它表明人渴望亲密的感情关系,不甘被孤立或疏离。尊重的需要: 是个人对自己的尊重与价值的追求,包括“人尊”和“自尊”两6方面。前者指希望获得别人的重视、赞许等,后者指自信、自强、好胜、求成等。自我实现的需要 :是指追求自我理想的实现, 充分发挥个人才能与潜力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是一种创造的需

15、要,它的产生依赖于前面基本需要的满足。20、 动机:是一种驱使 人进行活动 ,从而满足需要 ,达到目标的 内部动力 。21、 精神分析的内容 :潜意识理论;性心理学说;人格学说;释梦学说;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病理学说;心理疾病的心理病理学说;心理防御机制理论22、 潜意识理论的内容 :潜意识;前意识;意识(把三个层次形象的比喻为漂浮在大海上的一座冰山)23、 人格结构学说的内容 :本我(享乐原则);自我(现实原则);超我(至善原则)24、 性心理学说将人的心理发展分为五个时期: 口唇期:如自卑、依赖及洁癖等被认为是口腔性格的特征; 肛门期:“肛门性格”:冷酷、顽固、刚愎自用、吝啬等;生殖器期;潜伏

16、期;两性期25、 操作性条件反射的三个现象(例子) :正强化:如果行动结果使 积极刺激增加 ,进而使该 行动反应逐渐加强 ,成为正强化。即 RS(积极) R(促进)。负强化:如行动结果使 消极刺激减少 ,进而使该 行动反应逐渐加强 ,称为负强化。即 RS(消极) R(促进)。惩罚:行为的结果是 消极刺激增加 ,从而使行动反应逐渐减弱 。即 RS(消极) R(减弱)。26、 社会学习理论:指人向他的榜样学习来获得的学习。27、 认知心理学理论 :基本观点是 人的各种心理障碍都源于不合理的信念, 错误的认知。不良认知是指歪曲的、不合理的、消极的信念或思想,他们往往会导致情绪障碍和适应不良。想法情绪

17、异常行为(纠正)728、 心理应激 :个体在察觉(认知评价)到威胁或挑战,必须做出适应或应对时的心身紧张状态。按 应激原的内容 可分为四类 :社会文化性应激原: 1)生活事件:日常生活方面发生的重要变化2)生活琐事:带来“烦恼”的小事情,日常困扰3)重大变故:给所有人带来应激的重大事件4)文化冲突:思乡情不能适应居住社会文化环境职业性应激原;环境应激原;心理性应激原: 1)挫折:是由于各种障碍造成动机行为不能达到目的或趋向目标的进程受阻而延搁时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 2)心理冲突: a.趋趋冲突(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b. 避避冲突(前遇悬崖,后有追兵;进退维谷) c.趋避冲突(鸡肋:食之无

18、味,弃之可惜;想吃发胖) d.双重或多重趋避冲突(结婚和单身的选择)29、 认知评价是心理应激的影响因素的中心。拉扎鲁斯 建立的认知评价模型,他把认知评价的过程分为: 初级评价 :是对自己是否受到事件威胁作出判断, 如学生通过对考试重要性的认识判断考试是否对自己构成威胁。 次级评级 :是评价和选择对事件威胁的应对方式和适应能力,如能够利用的人、物质和社会资源。 再评价 :随着事件的发展,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会发生一些变化,通过认知再评价可能会使应激原的性质与强度发生变化,或者通过防御性再评价,用否认、理智化等手段产生大量的自我欺骗。三步认知性评价模式:认知性评价潜在应激原初级评价 次级评价认知性

19、再评价应激(威胁、危害、丧失、(对威胁、挑战性的判断) (应对能力的评价)挑战性的)30、 社会支持 :主要是指来自家庭、 亲友和社会各方面 (同事、组织、团体和社区等)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帮助和援助。31、 将人格性格按人格对应激原易感或抵抗倾向,可分为应激易感人格 和抗应激人格。A 型行为类型、 C 型行为属于应激易感人格,B 型行为类型、坚韧人格则属8抗应激人格。A 型行为类型:“时间紧迫感和竞争敌意倾向” ,是冠心病发病的重要心理危险因素。(竞争性强、高成就取向、攻击性强、急躁、缺乏耐性、感觉时间不够用)B 型行为类型是与A 型行为类型相反的一种人格特性,是减少冠心病发生的抗应激人格。(

20、从容不迫、心胸开朗、与人为善、不过分争强好胜、随遇而安)C 型行为主要特征为压抑、愤怒不能发泄、抑郁、焦虑、克制等,具有 C 型行为的人容易发生癌症。(沉默寡言、抑郁内向、逆来顺受、忍气吞声、任人摆布、无助无望)32、 应激反应由神经、内分泌与免疫系统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三个系统之间是一种多重双向交流的关系。33、 全身适应综合症( GAS)分为三期 :警戒期;抵抗期;耗竭期34、 心理防御机制的现象:(1)否认:是最基本的防御机制, 如“眼不见为净 ”或“鸵鸟政策 ”,医生突然告诉病人只能活三个月,病人可能会认为“弄错了!与别人的结果搞混了”;或“诊断错误”,这样可避免暂时痛苦。(2)压

21、抑:如“忘记”对爱人的敌对情绪,不喜欢人的姓名或经历的失败。癔症病人的心因性记忆缺失也是因压抑机制所致, “ 失言、笔误、记忆错误” 。(3)反向:如“ 矫枉过正 ”,“此地无银三百两 ”,“欲盖弥彰 ”。(4)退行:如一个孩子本来已能控制大小便,但在母亲生下弟弟或妹妹后,又开始尿床。成年癔症病人的“童样痴呆”以及晚期精神分裂症病人完全脱离现实都是极端的倒退。夫妻闹离婚 、妻子回娘家 、孩子又尿床 、病人不愿出院 。(5)投射:如一个对人经常怀有敌意的人,会说别人都不友好。精神病人的妄想症状可视为病人将自己对人的敌意和攻击转而反投的表现。“以小人之心夺君子之腹 ”(6)认同:如“东施效颦 ”,

22、儿童的成长 ,二次大战世界期间,被关在集中营中的某些犹太人也变的残酷无情,这是对法西斯分9子认同所产生的行为。 (7)隔离:如精神病人对于亲人死亡无动于衷, “仙逝 ”,“归天 ”,“长眠 ”,“与世长辞 ”。(8)转移:如心理医生与来访者之间发生的 “移情”现象,以及迁怒于“ 替代链、替罪羊 ”的行为。“迁怒于人、迁怒于物 ”(9)抵消:如孩子打碎了碗,老年人往往会说“ 岁岁平安 ”,“强迫症病人反复洗手” ,“对不起 ”,“请原谅 ”(10)合理化 :如“酸葡萄机制 ”,“ 甜柠檬机制 ”,孩子智力迟钝,父母以“傻有傻福”自慰, “ 知足常乐 ”,“虎落平阳被犬欺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23、 ”,“阿 Q<儿子打老子 >精神胜利法 ”。(11)补偿:如一名身体有残疾的学生学习格外用功,成为全年级学习最好的学生; “盲人触觉听觉好” ;“小儿麻痹心灵手巧”。(12)幽默:如“晏子使楚 ”,“苏格拉底 ”。( 13)升华:如“孔子厄而著春秋”,“司马迁迁腐而出史记 ”。(14)摄入作用 :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15)幻想作用 :如“灰姑娘 ”、“孙悟空 ”、“卖火柴的小女孩 ”。(16)理想化作用 :如“情人眼里出西施 ”,“爱屋及乌 ”。(17)曲解作用 :把客观事实加以歪曲,以符合自己的心理需, 如妄想幻觉 。(18)替代:如“All roads lead to

24、 Rome”一颗红心、两手准备。35、 心身疾病 :在广义上是心理社会因素 在疾病的发病、 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 躯 体器质性疾病 和躯体功能性障碍 的总称;在狭义上是只强调受到 心理社会因素 的躯体器质性疾病 。心身疾病的诊断原则 :疾病的发生包括心理社会因素,明确其与躯体症状的时间关系;躯体症状有明确的器质性病理改变,或存在已知的病理生理学变化;排除神经症或精神病。心身疾病的治疗与预防:心理干预目标 :消除心理社会刺激因素,改善情绪状态,提高治疗遵从性和生活质量,帮助病人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体系。 心身同治原则:采取心神相结合的治疗原则。对急性发病、躯体症状严重者应以躯体对10症治疗为主,

25、辅之以心理干预。对慢性发病,以心理症状为主、辅以躯体症状的疾病,或虽然以躯体症状为主伴以呈慢性经过的心身疾病。 (心身结合原则急性发病先身后心慢性疾病以心为主)36、 冠心病的致病因素 :遗传;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不良情绪; A 型行为;社会和生活因素;生活方式。致病的社会心理因素 :生活方式:吸烟、缺乏运动、过食;情绪:焦虑、抑郁、愤怒、激动、心理冲突,精神紧张、长期心里不平衡可造成生理机能失调;心理应激:长期处于精神紧张、工作压力大、过度疲劳的人;生活事件:如丧偶、车祸、疾病、失业等过多。冠心病病人的人格特征 :A 型行为的人具有雄心勃勃、竞争性强、易于激动、好争执、敏捷但缺乏耐心、语

26、声洪亮和时间紧迫感等特征。 B 型行为,他们经常迟到、不守时、一般不紧张、悠然自得、容易满足、随遇而安、无时间紧迫感、双手不颤动、放松的坐着谈话、把生活试做某种享受而不是战斗。 C型人格癌症密切相关。 A 型人格是冠心病的危险致病因素 。(必考题)37、 心理评估 :是依据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人的心理品质及水平所作出的鉴定。38、 心理测验 :心理测验是心理评估的主要方法之一。 是一种依据心理学 原理和技术 ,以客观的,标准化了的 程序对人的心理现象或行为进行数量化的 测量和确定 ,以判定个体差异的工具。标准化心理测验的技术指标 :信度:是指一个测量工具在对同一对象的几次测量中所得结果的一致程

27、度, 它反映测验(工具)的可靠性或稳定性, 即可信程度。效度:是指以一个测量工具能够测出其 所要测内容的真实程度 ,它反映测验(工具)的有效性、正确性,即有效程度。 常模:根据标准化样本测试获得的具有代表性的结果 ,是测验取样的平均值,即正常或平均的成绩。只有代表性好的样11本才能制定有效地常模。39、 年龄智商 :IQ=MA/CA× 100公式中 MA 为智力年龄, CA 为受试者测验时的实际年龄。离差智商 :IQ=100+15(xX)/SD。公式中 100 指每个年龄组的 IQ 均值为 100,标准差为 15;x 为受试者的成绩, X 为常模样本成绩的平均数, SD为常模样本成绩

28、的标准差。40、 艾森克人格问卷( EPQ),EPQ的四个分量表分别为:E 量表(内 -外向量表):主要测量人格的外显或内隐倾向。分数越高者越外向,主要表现为好交际,喜欢热闹的场合,喜欢富有刺激性或冒险的活动等。相反,分数越低者越内向,具有沉静、好内省、不好言谈等特征。 N 量表 (神经质量表 ):测情绪稳定性。高分者对外界的刺激敏感, 容易产生焦虑、 紧张等情绪反应。 低分者的情绪比较稳定,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比较低,或反应比较慢而平稳。 P 量表 (精神质量表 ):测潜在的精神特质,或称倔强。分数高者表现为比较孤独、不合群,具有一定的攻击倾向,社会适应水平较低。 L 量表 (掩饰量表 ):也称“测谎”,为效度量表。测受试者的掩饰或防御倾向。分数高反映一个人的掩饰或防御倾向较强,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一个人的社会成熟水平。但分数过高则表示测量的可靠性较差,影响结果评定。41、 心理治疗 :又称精神治疗,是心理治疗师在 一定的理论体系指导 下,以良好的医患关系为桥梁,应用心理学的方法影响或 改变求助者的心理和行为 的过程。心理治疗的原则 :信任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 计划性原则; 综合性原则;灵活性原则;保密性原则。42、 操作条件反射理论的常用方法 :系统脱敏法;厌恶疗法;放松疗法;满灌疗法;生物反馈疗法。12系统脱敏法步骤 :建立恐怖或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