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锚支护工程课件_第1页
桩锚支护工程课件_第2页
桩锚支护工程课件_第3页
桩锚支护工程课件_第4页
桩锚支护工程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桩锚结构支护的基坑工程桩锚结构支护的基坑工程李象范同济大学2011年4月一、围护桩选型1、桩锚结构与土钉支护的比较与选择(1)构造滑移 坑底隆起 地表下陷 搅拌桩折断 土钉弯曲桩锚结构受力示意图2 2、围护桩、围护桩排桩式支挡结构排桩式支挡结构(1 1)排桩式挡墙)排桩式挡墙864213579987654321(a)埋设护筒(b)第一遍打设灌注桩(c)第二遍打设灌注桩(2)钻孔灌注桩)钻孔灌注桩直径大于400mm,用钻机在地层中竖向钻孔,清孔后,放入钢筋笼,采用套管法浇筑水下混凝土,一根一根密排的现浇混凝土桩,用圈梁联成整体式墙,承受水土压力。使用条件:深度713m,地层较好时,可以用得更深达

2、1617m;环境优缺点:a、现场浇筑,无挤土效应,对周边环境影响小;b、与地下连续墙比较,设备简单,造价低,速度快;c、平面布置灵活,可以布置成方形、圆形、不规则多边形等;d、圆形截面抗弯刚度大;缺点:a、不隔水,在高水位地层,需另外设止水帷幕;b、施工期间大量泥浆排放,易造成环境问题;施工注意事项:a、须间隔跳打,防止串浆;b、受力钢筋宜均匀布置,长度方向上部2/3为全笼钢筋,下部1/3(最大弯距点以下)可减半布置;c、排桩施工顺序安排:(c)全位1隔2(b)全位1隔1(a)全位满堂(d)半位1隔1(d)半位满堂桩直径(mm)内插型钢型号围檩尺寸要求(mm)650h500200h500300

3、高度不应小于600,下同宽度不应小于900850h700300宽度不应小于11001000h850300宽度不应小于1200计算:a、h型钢入土深度dhdh基坑抗隆起 抗倾覆整体稳定性等、内力变形要求等 水泥土搅拌入土深度dc dc抗管涌(流砂) dc.dh+(0.5-1.0)mb、型钢间距:l(净间距)满足抗弯能力外,ldel+h+2e、式中: del 水泥土搅拌桩厚度(mm) h h型钢高度(mm) e 型钢形心轴与截面对称轴的距离(mm)c、水土压力全部由h型钢承担,水泥土搅拌桩仅提高其刚度20%左右,刚度提高系数: 式中: -分别为水泥土搅拌桩与h型钢混合体及h型钢的弹性模 量(mpa

4、); 分别为水泥土搅拌桩与h型钢混合体及h型钢的惯性矩(mm4)。cscssse ie i csesecsisi 水泥土刚度系数 取值d、型钢水泥土搅拌墙的弯矩应全部由型钢承担,并按下式验算型钢的抗弯刚度:式中: 型钢水泥土搅拌墙的弯矩设计值(n.mm),可取计算 得到的弯矩标准值乘以相应的分项系数,一般取1.25; 型钢沿弯矩作用方向的截面模量(mm3); 型钢的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mfwmwf型钢水泥土搅拌墙的剪力应全部由型钢承担,并按下式 验算型钢的抗剪强度:式中: 计算剪力设计值(n/mm2); 型钢水泥土搅拌墙的剪力设计值(kn),可取计算得到的弯矩标准值乘以相应的分项系数

5、,一般取1.25; 计算剪应力处的型钢面积矩(mm3); 型钢沿弯矩作用方向的截面惯性矩(mm4); 型钢腹板厚度(mm); 钢材的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vqsfiqsivf水泥土强度校核 型钢水泥土搅拌墙应验算水泥土搅拌桩桩身局部抗剪承载力,包括型钢与水泥土之间的错动剪切和水泥土最薄弱截面处的局部剪切(a)型钢与水泥土间错动 (b)最薄弱截面剪切剪切破坏验算图 破坏验算图 搅拌桩局部抗剪强度计算示意图a、型钢与水泥土之间的错动剪切承载力验算应按下式计算 剪力 剪应力 式中:型钢与水泥土之间单位深度范围内的错动剪力标准值(n/mm);型钢与水泥土之间的错动剪应力标准值(n/mm2);计

6、算截面处作用的侧压力标准值(n/mm2 )型钢翼缘之间的净距(mm);型钢翼缘处水泥土墙体的有效厚度(mm);水泥土抗剪强度标准值(n/mm2),可取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标准值的 ,对于淤泥或淤泥质土层,宜取低值;剪力计算经验系数,可取0.6;水泥土抗剪强度调整系数,可取1.6。1112qlq1112ceqd1q1q1l1edc12b、如型钢为隔孔设置时,除了需验算型钢与水泥土之间的错动剪切承载力外,还应按下式计算水泥土搅拌桩最薄弱断面的局部抗剪强度剪力 剪应力 式中: 水泥土最薄弱截面处单位深度范围内的剪力标准值(n/mm); 水泥土最薄弱截面处的局部剪应力标准值(n/mm2); 水泥土最薄

7、弱截面的净距(mm); 水泥土最薄弱截面处墙体的有效厚度(mm)。1222qlq2222ceqd2q22l2edc、设备与施工步履式机械设备 履带式机械设备施工流程:施 工 放 样开 挖 沟 槽 、 清 除 地 面 、 地 下 障 碍 物设 置 导 向 定 位 型 钢桩 机 就 位 、 校 正 、 复 核 桩 机 水 平 和 垂 直 度拌 制 水 泥 浆 液 、 开 启 空 压 机 、 送 浆 至 桩 机 钻 头钻 头 喷 浆 、 气 并 切 割 土 体 下 沉 至 设 计 桩 底 标 高钻 头 喷 浆 、 气 并 提 升 至 设 计 桩 顶 标 高h 型 钢 垂 直 起 吊 、 定 位施 工

8、 下 一 幅固 定 h 型 钢将 h 型 钢 准 确 、 垂 直 的 插 入 完 成 的 搅 拌 桩 内校 核 h 型 钢 垂 直 度(4 4)全套管钻孔咬合桩(柱状连续墙)全套管钻孔咬合桩(柱状连续墙)施工设备:双旋转功力钻机,上动力头驱动长螺旋钻杆,下动力头驱动套管,如土力公司r-622hd,r-825和cm-120钻机 施工程序: 使用条件及与其他方法比较:注浆补浆或二次注浆钻钻孔并清孔孔并清孔沉放钢筋笼注浆管投放石子技术特征挡土结构水泥土搅拌桩smw工法桩钻孔灌注桩加止水措施形成的组合桩捷程mz系列全套管钻孔咬合桩地下连续墙经济开挖深度(m)61061461510202040现场要求较

9、少较少一般一般较高施工占地较大小较大小大施工工艺较简单较复杂较简单较复杂复杂环保要求废土外运少,对环保影响较小废土外运少,对环保影响较小泥浆对环保影响大噪声低,无泥浆,对环保影响小泥浆对环保影响大整体刚度一般较大较大较大大抗渗漏较好较好一般好好桩(墙)体质量较好好一般好好技术成熟程度熟练熟练熟练熟练较熟练与永久结构关系临时结构临时结构可作为永久结构的一部分可作为永久结构的一部分永久结构或永久结构的一部分与结构抗浮关系与主体结构抗浮无关与主体结构抗浮无关与主体结构拉结,对主体结构抗浮有利 与主体结构拉结,对主体结构抗浮有利与主体结构拉结,对主体结构抗浮有利费用低低一般一般高以上对比表明,在软土地

10、区五种常用的挡土围护结构中全套管钻孔咬合桩的综合技术特性显优。 mz液压摇动式全套管灌注桩机配套设备示意图捷程mz液压摇动式全套管钻机 由主机(磨桩机)、钢套管、锤式抓斗和液压工作站组成,由于套管安设和拔高,另需履带式吊 车。 施工程序全套管钻孔咬合桩施工示意图示意图钻孔咬合桩配筋示意图 (5)日本的柱状连续墙的施工 土压力计算示意图(1)原则上讲作用于支护桩(墙)上的水土压力,墙前为被动土压力,墙后为主动土压力。土压力值的大小和分布还取决于支撑(锚)的刚度。所以有些规范,在讲到桩排结构时,土压力应进行调整。墙后土压力介于主动土压力和静止土压力之间,墙后土压力按弹性地基梁取值即被动土压力的大小

11、与墙(桩)的水平位移y有关。由于锚杆(索)刚度小于支撑,所以采用极限状态主动极限状态和被动极限状态比较合适。)245(tan2,iiak)245(tan2,iipk式中, 深度z处作用与支护桩上的主动土压力强度标准值; 第j层土的天然重度; 第j层土的厚度; 计算点以上的土层数; 第i层土的主动土压力系数; 第i层土的内聚力、内摩擦角;iake,jjhiiak,iic,hkiaiiaijjjiakpkckhe,1,2)(ipiipiljjjipkkckhe,2)(hkpipke,lipk,hkwiwaiaiawiwaijjiakphzkckhzhe)(2)(,1,wiwpipiipwiwpil

12、jjipkhzkckhzhe)(2)(,zw3/10mknwiwah,iwph,ahkkqp00qtan/ )3(tan/badzadahkkabbpp200pdbaahkkalabblpp)2)(2(0bltan/adztan/ )3 (badz0hkp条形(矩形)附加荷载产生的附加水平压力(4)被动抗力的计算 围护桩(墙)在水土压的作用下,在基坑开挖部分随开挖进行,桩身逐步向坑内位移,而开挖面以下的桩体向前位移就使土体被动压缩,位移大到一定数量级就产生被动滑移,达到被动土压力经典被动土压力对于砂土类颗粒土式中 -基坑开挖面以下深度 处的竖向应力标准值 -第i土层的被动抗力系数对于粘性土,基

13、坑内侧水平抗力标准为wpiwjpiikpipjkpjkkphzkcke)1)(2pjkjwpjkzpik)245(tgk02piikpiikpipikpjkkcke2被动土压力计算图弹性地基梁设计土体的水平坑力被动的土压力的是达到变形的极限状态,多数情况下水平变形达不到或不允许达到极限状态。水平抗力应与围护桩位移值大小有关,如处于弹性状态,应呈比例,即 p=ks p-弹性抗力绝对值(kn/m2) k-弹性抗力系数(kn/m3) s-围护桩墙的位移值(m)杆系有限元法的计算图 根据不同假定,桩基侧向弹性坑力系数分布,有不同分布模式。常数法,k-为常数,不随深度变化m法, k-随深度呈正比例增加c

14、法, k-埋置浅时,随曲线增加,深埋时为常数k法, k-浅时随曲线增加,深埋时为常数常数法、m法、c法,可用同一个公式概括即式中,z-基坑开挖面以下的深度当 =k0 (k0为常数),n=0,即k= k0,即常数法 =m (m为土体弹性比例系数),n=1,则k=mz,即为m法 =c,n=0.5时, ,即为c法 取常用m法,但m法对砂性土比较合适,竖向荷载为零处(即开挖后)抗力为零,但粘性土在该处抗力不为零,为杜绝这一矛盾,引用一初始计算深度z0,即为kh=m(z+z0)式中,kh-侧向弹性抗力系数 m-土体的弹性比例系数 z-开挖面算起深度 z0-初始计算深度 kh,m工程现场试验取得,多数情况

15、参考规范、规程表格 也可采用地勘报告的标准贯入击数n,和土体无侧限抗压强度qu计算弹性抗力系数经验公式nzkzck 桩基侧向弹性抗力系数的分布图(a)常数法;(b)m法;(c)c法;(d)k法kh=2x103nkh=(5-8)x102qu)2 . 0(12iiiicm(5)土压力经验修正、提高主动土压力周边环境要求严格,不允许围护产生较大位移,达不到主动压力压力的位移值 或 、被动土压力系数折减不允许产生较大位移,将被动压力折减01akk )21a01akkk (ppkck 1pppppkkkkc)(005 . 02aa)(2pppdddd式中da-被动土体容许位移值dp-被动极限状态所需位移

16、值 dp=(0.020.04)h0 h0 -开挖系数、被动土压力增大系数考虑被动土压力土体与围护桩(墙)之间的摩阻力,提高被动土压力值pppkck sin1sin1.cossin)sin(1coscos22pc两个未知数ra、d,不能直接求解。)(apakkpy)(600apkkpyt)2 . 11 . 1(220kktt最终,根据ra、t,画出弯矩图 作为设计锚杆的依据cos/ar0maxm11max1maxtmm22max2maxtmmnnntmmmaxmax 二层及二层以上的多支撑(锚杆)的围护体,第二层及二层以上的支撑或锚杆的支护体系是超静定结构,必须作一些假定才能计算,如等反力布置,

17、等弯矩布置等。如果考虑到多支撑体系的施工过程,也可逐步将超静定问题化为静定问题进行求解,就像前面所讲的等值梁法那样。如假定深基坑支护桩布置有n道锚杆或支撑,根据挖一层撑一层的原则,必须分为n+1次挖土. 第一步,开挖一定深度作第一次锚杆 ;挖深h1,悬臂桩挡墙,计算得到 施工完成第一道锚杆,挖土至第二层锚杆位置,挖深h2,单支点挡墙,计算 得到 第三步开挖作第二层锚杆,以后再挖至第三锚杆位置,挖深h3,二支挡墙,但t1为已知,又可按单支撑计算,计算得到 n 第n次开挖挖至hn,这时为多支点围护桩,但t1、t2t(n-2)是已知,未知力仅为 , 同样照等值梁法求得。将每个工况情况的正、负弯矩比较

18、取大者。分层等值梁法,将超静定转化为静定问题解决。 第k+1次开挖至坑底,开挖深度为hk,上面作用有(k-1)个已知支撑力。t1、t2tk-2,根据x=o y= o m=0 求出 各支撑力与主动土压力平衡点,即剪应力为零,取得最大弯矩 和 ;求hko1,)/()(ctkctiipjcpjaicaikhhhtthehet001kaiiet01khmaxm有了 即计算得01010111max)(kaikaikikihehhhtm0020202kaiikpjketeh 同样求 , 求出最大弯矩。)(0202020202maxktiikajkajkaikaihhthehem最终设计值:iijrott25. 1max25. 1mrmoijmax25. 1mrmoijioijrv25. 1嵌固深度hd0)(aiaidtiipjpjhehhthedodjhrh30. 1dh还取决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