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4力的合成 上海市新云台中学 初二(2)班 执教 章丽玲 2014年12月15日第6节一、教学任务分析本节课是上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力的第四节重力 力的合成第二课时的内容,学生在第三章前面章节已经学习了机械运动、力、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和重力等内容,本节课学习力的合成是对本章前面所学内容的综合应用,也是后面二力平衡牛顿第一定律等内容的学习基础。这节课要学习等效替代的思想方法,是这节课的难点,这是学生初次学习这个方法,可通过观察、举例、讨论完成这一学习任务。通过实验得出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力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我校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较弱,探究实验是半开放式的,通过教师的适度
2、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得出实验规律。 二、教学目标1.知道合力与分力的概念,知道求两个力的合力叫力的合成。2.知道合力与分力不同时存在,知道合力与分力是等效替代的关系。3.会计算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两个力的合力,会计算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两个力的合力。4.通过观察、举例、实验等活动感受等效替代的科学思想方法。5.经历通过实验得出求同一直线上两个分力的合力的规律的过程。6.通过实验感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领悟同学合作的愉悦感。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体验通过实验得出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力的过程;会计算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力。2.教学难点:体会等效替代的科学思想方法,体验通过实验得出同一直线上二力
3、的合力的过程。四、教学媒体1.演示用:弹簧、铁架台、钩码(大小若干)。2.学生用:弹簧测力计两个、橡皮筋、两头带绳套的细线、5个图钉、木板、白纸。五、教学设计本节课教材中是举了两个小孩推车与一个大人就能推动车子效果相同的例子,推动车子实际上是推力与阻力合力不为零从而改变了车子的运动状态,学生如果理解成车子动了是推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会误解“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干扰后面一节课3.6牛顿第一定律的学习,所以引入时做了改动,改成先分析使铁架台上的弹簧发生形变有多种方法,引入合力和分力的概念,再通过例举、分析大人代替两个小孩提水、推车等例子,得出合力和分力是效果相同,可以替代的关系;探究求同一直线
4、上二力的合力的实验过程对同学的操作能力要求较高,有的同学使用测力计时读数都有困难,更难把握与操作实验时二力在同一直线上同向或反向的情况,针对同学能力比较差这一学习困难,设计时将操作的过程拍摄了视频,比在实物投影仪上操作更方便同学模仿实验,能比较顺利地得出实验结论。在求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力时,先明确两个分力的方向,再应用力的合成的规律求合力。合力分力概念等效替代方法创设情景活动1举例活动2实验探究活动3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小结活动4练习活动5六、教学流程图七、教学过程1.情景创设:用不同方法拉伸铁架台上的弹簧到达标示位置,初步得出合力、分力的概念。2.例举、实验生活中合力与分力效果相同,等效替代的
5、例子,进一步领会合力与分力的概念,归纳得出等效替代的科学方法。3.练习弹簧测力计的调零和读数,通过视频播放演示同一直线上同方向与反方向两个力的合力的合成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得出实验的目的、步骤、注意事项等,进行实验探究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力,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操作得出较准确的数据,得到规律。4.小结。5.练习求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力,需要先分析两个分力的方向,再选择适用的规律得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八、板书设计 §3.4 力的合成一、合力与分力二、力的合成求两个或两个以上力的合力的过程叫做力的合成三、合力与分力效果相同、替代分力,这种方法叫做等效替代法四、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1.同方
6、向:f=f1+f2,f与f1、f2同向2.反方向:f=f3-f4,(f3 > f4) f与f3同向§3.4力的合成 导学案复习1.力的三要素 、 、 。2.力的作用效果有:使物体发生 ;改变物体的 。知识要点1. 如果一个力f产生的作用效果,跟两个力f1和f2共同作用产生的作用效果相同,那么我们可以用这力f来替代这两个力f1和f2。其中f叫做f1和f2的 ,f1和f2叫做f的 。求两个分力的合力叫做 。2. 合力与分力效果相同、替代分力的方法,我们叫做 法。实验探究实验名称: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实验目的:探究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实验器材:木板、5个图钉、橡皮筋、
7、两头带绳套的细线、两个弹簧测力计 实验1.探究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实验步骤:(1)把一根橡皮筋的左端用图钉固定,用两个水平向右的力沿同一直线拉伸橡皮筋,具体操作两个弹簧测力计勾住绳套,施加两个水平向右的力将橡皮筋的右端拉伸到o点,注意两个分力同一直线、同方向,记下两个弹簧测力计拉力f1、f2的大小:f1= 牛,f2= 牛。(2)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把橡皮筋的右端拉到o点。记下拉力的大小:f= 牛(3)比较f和f1、f2的关系: 。实验结果表明:1.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 ,方向跟 力的方向相同。实验2. 探究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实验步骤:(1)把一根
8、橡皮筋的左端用图钉固定,用两个水平的力沿相反方向拉伸橡皮筋到o点,具体操作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勾住绳套水平向右用较大的力f3拉伸橡皮筋,另一个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左用较小的力f4拉橡皮筋,在一条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作用下将橡皮筋的右端拉伸到o点,记下两个弹簧测力计拉力f3、f4的大小:f3= 牛,f4= 牛。(2)比较f和f3、f4的关系: 。实验结果表明:2.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 ,方向跟 力的方向相同。典型例题 1.两个同学共同通过一根绳子水平拉重100n的物体,使其在光滑的水平地面向右滑动,如图所示f1=200n,f2=300n,则物体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合力大小为( )
9、a600n b500n c300n d100n2一个小球在竖直下落过程中受到重力和阻力的作用。重力的大小为15牛,阻力的大小为3牛,阻力的方向竖直向上。这个小球受到的重力和阻力的合力大小是_牛,合力方向 。 巩固练习1两个力f1=30牛,f2=50牛,水平向左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合力的大小 牛,方向为 。2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大小分别为fl=8n,f2=15n,则它们合力的大小为 n,方向与 的方向相同.3小华同学用200n力竖直向上提一个重力为150n的水桶,水桶受到的合力为_ ,方向是 。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引入将课本的两个小孩同方向推车可由一个大人代替完成这
10、个例子改成观察讲台上用不同方法使弹簧伸长、指针指到标示位置,初步得出了合力与分力的概念,学生再通过提水桶的实验、观察课本上的两个小孩同一直线上两个力推车的例子讨论得出合力与分力是等效替代的方法。这个任务完成的比较理想,同学们不仅能说出合力与分力的概念和等效替代的方法,而且因为弹簧的指针要指到标定位置,也理解了后面的实验要把橡皮筋的末端也拉到标示点,使得等效替代的思想贯穿在整个课堂中。本节课的难点是学生通过实验得出力的合成的规律,原先设计时是准备采用学习活动卡,因为学习活动卡p54上面有详细的图解,但没有说明实验器材和详细的操作步骤,考虑到我们这个班的学生全部都是随迁子女,基础较弱,所以再设计时将操作过程拍摄了微视频,将活动卡上的图片引用到ppt中,并引导学生分析实验名称、目的、器材、注意事项,并设计了导学案,再将详细操作步骤在导学案中给同学们注明,这样同学们知道要做什么、怎么去做,总体实验是比较成功的。存在问题:1.由于学生的基础较弱以及时间紧张,所以设计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互联网行业社交媒体数据分析与应用方案
- 农业种植技术培训与推广实施方案
- 冬期施工方案(中建六局最 新版)
- 2025浙江丽水市松阳县“乡村运营师”人才引进1人考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宁波市奉化区部分机关事业单位编外招聘69人考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湖南郴州市宜章县城区学校教师选聘选岗13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广元市消防员招录工作办公室开展2025年度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消防员招录体格检查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四川省科技交流中心考核招聘事业编制工作人员2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甘肃天水清水县盛农农业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招聘工作人员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市供排水公司人员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加油站主要生产设备清单
- 国寿新绿洲团体意外伤害保险(A款)条款
- 初中英语2022版新课程标准测试卷及答案
- 《货物运输实务》课件-铁路货物运输
- 初一英语英语阅读理解专项训练15篇
- 企业内控评价底稿-五大要素评价
- GB/T 41791-2022塑料制品薄膜和薄片无取向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片材
- JJF(纺织)083-2018织物沾水度仪校准规范
- JJG 861-2007酶标分析仪
- GB/T 12717-2007工业用乙酸酯类试验方法
- 砖墙砌块墙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