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阶系统性能改善及稳定性_第1页
二阶系统性能改善及稳定性_第2页
二阶系统性能改善及稳定性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例1系统结构图如图所示。求开环增益K分别为10, 0.5 , 0.09时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C(s)s(s+l)计算过程及结果列表动态性能指标tp00ts6.238T1T2tse 1 2 60.400ooe2n73.5 3.5 丁7n 0.53.5tstsJ Ti931tp ,00 0调整参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系统性能,但改善程度有限改善二阶系统动态性能的措施(1) 测速反馈增加阻尼实用标准文档(2)比例+微分一一提前控制例2在如图所示系统中分别采用测速反馈和比例+微分控制,其中K 10,Kt 0.216。分别写出各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闭环传递函数,计算动态性能指标(, ts )并进行对比分

2、析。系 统 参 数n66T3613开 环点 零-3£4-3£4-O-FXO-FXO闭 环点 零-3 £4-T 1T tK Z-23±j5-7428.51-742 ±j8.5T-动 态 性 能T95 T9 o丄%466.%36%4SXL722零点极点法 (P75表3-7 )tp73 0.9D2.7400 Ee '”In3.162.744.14.631.58SXaX3422<4-LSJC改善系统性能的机理:测速反馈一一增加阻尼1比例+微分 提前控制仿真计算1附加开环零点对系统性能的影响附加闭环零/极点对系统性能的影响附加阳坏零点时系统

3、响应合成示意图§3.4高阶系统的阶跃响应及动态性能§高阶系统单位阶跃响应(s)D(s)mK (si 1n(sj 1mm 1bm s bm 1 sb1s b0C(s)c(t)M (0)na“s召)j)m(si 1ns (sj 1M (s)j 1 sD (s)anZi)j)n 11sktM(0)D(0)asa。n M (s)j 1 sD (s)M (0)D0)M (s)i sD (s)Aieit sin ditj di/ I IXE=4-11JL7 74Z G'42-0.73F=4.63§342闭环主导极点主导极点:距离虚轴最近而且附近又没有闭环零点的闭环极点

4、§343估算高阶系统动态性能指标的零点极点法(1)(s)闭环零极点图;(2) 略去非主导零极点和不非常靠近虚轴的“偶极子”,保留主导极点;(3)按P75表3-7相应公式估算系统动态性能。表3-7动态性能指标估算公式表系统名称 闭环零、极点分布图性能指标估算公式100e ltp%振汤二阶系统振汤型三非振荡型三阶系统100% lOOe ltp%FtpA2CACE,Cl1,C2DBFB D FCE1tpCt p%100 e6 ep %BFts3 In c21(C1 ,%0时)ts3In |cj(C1 ,%0时)C关于开环传递函数的写法问题G,s)s(s 1)s(s 1)KKtss(s 1)

5、KKt1(s)Ks2 (1 KKt)s KG2(s)Ks(sKtS)2(S)s(s 1)K(1Kts)s(s 1)结束Kss 1 KKtK(1 Kts)s(s 1)Ks(s 1)K(1 Kts)Ks2(1 KKt)s K问题讨论:1.开环增益会影响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吗?2 .闭环增益会影响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吗?3 .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与闭环极点有关,与闭环零点也有关吗? 结束4 .测速反馈改善系统性能的机理一一增加阻尼比例+微分改善系统性能的机理一一提前控制两种方法的比较5 .附加开环零点的作用6 .附加闭环零(极)点的作用2-15试绘制图2-36所示信号流图对应的系统结构图£

6、67;3.5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稳定性的概念lim k(t) 0临界稳定M (s)"(s Zi)(S Z2)an(si)(s2)(s Zm)(s n)C(s)(s)A1s 1A2sAns nnAii 1 s ik(t)A1e itA2e 2tAnenAie itIm£L zkit1, 2, n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系统闭环特征方程的所有根都具有负的实部,或所有闭环特征根均位于左半 S平面。§稳定判据D(s) ansan 1 sa1 s a0 0an 0(1)判定稳定的必要条件ai0i 0,1,2, , n 1D(s) s54 s46 s2 9s 80D(s) s45

7、 s37 s2 2s 100(2 )劳斯判据例3系统特征方程,判定系统是否稳定。D(s) s45 s3 7s2 2s 104 s173 s522 s33/5101 -184/3s30 s10(3)劳斯判据特殊朱情况的处理例4系统特征方程D(s)3 s解列劳斯表3 s1-32 s021 s(-3 £2 ” £0 s2解列劳斯表100卜有2个正实部根3s 20,判定系统稳定性。第一列元素若出现0,用£代替有2个正实部根例5已知系统特征方程,判定系统是否稳定性。D(s) s5 3s412s320s235s 250,解列劳斯表5 s112354 s320253 s16/3

8、180 3502 s525015出现全0行时,构造辅助方程1 s0200F (s) s250F (s) 2s 00 s250不存在右半s平面的极点(4 )劳斯判据的应用例6某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零、极点分布如图所示,判定系统能否稳定,若可以稳定,确定相应的开环增益范围。 解依题意有dG(S)K s 1 9K(s 1)2D(s)S3 13 29K s 1 s29K9K系统闭环稳定与开环稳定之间没有直接关系C(s)s(s2+204s+100)系统结构图如图所示,R(s)L(1)确定使系统稳定的开环增益 K与阻尼比 的取值范围,画出相应区域;(2) 当2时,确定使系统极点全部落在直线 s 1左边的K值

9、范围。解.G(s)KaKKa(1)2s (s20 s100)100D(s)3 s20 s2100s100K0列劳斯表3s12 s20100100K1 s(2000100K) 2000s100K020 KK 0(2 )令 S S 120 (s 1)2100(s 1) 100K代入2,整理得D(s) s337s223s(100K61)3 s1232 s37100K611 s(37 2361100K) 3700s100K610D(s) (s 1)3K 9.12K 0.61所以有 0.61 K 9.12。KK=2(吃40/ /f fJ稳定区域9J20.61i f r0l">R00KMs+L)CM)R(s)il+KtSI< 1s(,s+l)rAKs(s+l>1L-|i+Kts|T丄+皿卜比例加微分系统原系统测速反馈系统Ga(S)10s(s 1)Gb(s)10(KtS 1)s(s 1)Gc(s)10(KtS 1)s(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