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滇池自然条件1.1 地理位置滇池位于我国西南部,紧邻云南省省会城市昆明市的南部,古名滇南泽,又称昆明湖,东面为昆明市政府行政中心呈贡区,南端是航海家郑和家乡晋宁县,西面为安宁县,滇池南北长39km,东西宽13km,面积306.3km2,在水位为1886.0m时湖岸线长163.2km,滇池是受第三纪喜马拉雅山地壳运动的影响而构成的高原石灰岩断层陷落湖,周围有大小数十个山峰,山环水抱,北东南三面有盘龙江等20余条河流汇入,在湖的西南面流出,经普渡河流入金沙江,形似弦月,俗称“五百里滇池”,为云贵高原最大、我国第六大淡水湖。本工程位于滇池东南岸,地理位置东经102°45102°4
2、5,北纬24°4724°47,是七彩云南·古滇王国文化旅游名城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1.2 气象气象资料滇池地处云贵高原中部,属于低纬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干湿季节分明,四季如春的特点。干季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4月,湿季在每年5月至次年10月,日温差大,年温差小,年平均温度14.4,气候宜人。气温多年平均气温:14.9多年平均最低气温:8.1多年平均最高气温:19.7多年极端最高气温:31.2多年极端最低气温:-7.8气压、日照、蒸发量多年平均气压: 810.5hpa多年平均日照: 2196.7小时多年平均蒸发量: 1870.6mm风多年平均风
3、速:2.3m/s最大风速:19m/s,风向SW常风向及频率:SW、30%多年大风平均日数:11日降雨多年平均降雨量:1011.8mm多年日最大降雨量:94.0mm(1974年5月30日)多年连续降雨日数:25日,降雨量284.7mm多年最大积雪深度:17mm(1974年3月27日) 湿度历年各月平均相对湿度:74%历年最小相对湿度:2多年雹日数:平均1.9日,最大6日全年无霜期近年均在240天以上。雾轻雾出现日数平均为164.1次,干季(11月次年4月)约占总数的68%,大雾日年平均仅为2天,同时绝大部分发生在11月次年1月。 雷暴昆明地区年平均雷暴日数63.5天,属强雷暴地区,几乎位于全国前
4、三甲,雨季(5月-10月)雷暴日数占年平均雷暴日数的883,远远多于干季,其中又以6月-8月居多。雷暴平均集中出现在每天的07-10时(UTC),尤其以每天的09时(UTC)最高,此外12-14时(UTC)之间还有一个峰值。1.3工程水文水位按“滇池管理条例”规定,滇池外海的控制运行水位特征值(黄海高程基面)为:正常高水位1887.4米,相应蓄水量为15.6亿立方米;最低工作水位1885.5米,相应蓄水量为9.9亿立方米;特枯水年对策水位1885.2米,相应蓄水量为9亿立方米;10年一遇最高水位正常高水位1887.4米,20年一遇最高水位1887.5米;波浪滇池形状南北向长约39km,东西向最
5、宽约13km,水面宽阔,水深较浅,湖底深漕靠西、南岸,东、北岸为支流汇集淤积浅湖区,湖面的常年风向与湖床地形相关密切,波向与风向相关性好,湖区常浪风向为SW及S向。湖周围岸线位置不同,波浪大小亦不同,在东岸的海埂福保海晏湖滨区,年最大波高(H4%)的推算值可达1.0米,其他岸线一般在1.0米以下。1.4 地形、地貌与工程泥沙滇池是一个断层陷落的构造湖泊,地势由北向南逐渐降低,大致可分为山地丘陵、淤积平原和水域三部分组成,相对高差1001000m,滇池呈南北向分布,湖体略呈弓形,弓背向东,东北部有一天然沙堤,长4千米,将滇池分为南北两部分,称为外湖和内湖;海拔1887.5米,总面积311.338
6、平方公里,其中内湖面积10.67平方公里,外湖面积287.1平方公里,湖长41.2千米,最大宽度13.3千米,平均宽度756米,最大水深11.3米,平均水深5.12米,容积15.931亿立方米;底质内湖肥,有很厚的淤泥,动植物残体、黑色,有臭味,外湖较肥,褐黄色,有骸泥;上游河流主要有盘龙江、宝象河、新河、运粮河、马料河、大青河、洛龙河、捞渔河、梁王河等20余条河流汇入,湖水由西面海口流出,经普渡河而入金沙江。滇池在长期演变过程中,由于湖泊沉积作用的增强,湖泊逐渐变小变浅,经河流汇入滇池的洪水夹带大量的泥沙及有机物质,入湖后形成异重流,在西南风产生逆时针的环流作用下,东北岸的盘龙江等河流洪水的
7、推移质随环流由南向北输移,在遭遇西北沙河草海水系的河流顶托后,流向由南北向逐渐向西。由于湖流速小,泥沙逐渐沉积形成横亘东西、长3.5km宽300m的障壁砂坝海埂,从而将滇池分割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俗称草海、南部称外海、南北两部分水域有宽约1km的水道相沟通,两部分护坡具有各自的水文、湖泊和生态环境特征。由于滇池的泥沙只进不出,滇池演化的总趋势是水面不断缩小,湖底变浅,蓄水量呈逐渐减少趋势。1.5 工程地质地层岩性参考滇池附近工程勘察资料,滇池沿岸一般为湖相沉积盆地地貌区,地基土层主要由第四系人工填土层、第四系冲洪积粘性土层、湖沼积粘性土、淤泥类土及粉土、粉砂,场地内基岩埋置深度大于80m。在勘察
8、深度内,按成因共分4个单元层,根据各单元层内岩土特征、状态的差异分亚层,共11个亚层,分述如下:A、第四系人工堆积层(Q4ml)耕植土:褐红色,成分以粘性土为主,混杂粉土及细砾,含根系,靠滇池边岸有芦苇丛,分布于岸边(南岸)全部钻孔,度0.400.80m,平均厚度0.53m。B、第四系冲湖积层(Q4al+L)1粘土:褐灰、褐红色,软-可塑状,高-中压缩性,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中等。夹粉质粘土、粉土,混杂围海造田老填土(粉质粘土、粉土),成分、强度极不均匀,标贯N=25击,平均N=3.3击。静探qc=0.444.16MPa,平均1.08MPa,静探fs=963kPa,平均25kPa。厚度0.
9、504.30m,平均厚度2.15m。2圆砾、砾砂:灰色,松散-稍密,局部为砾砂夹粉砂,中压缩性,不均匀。级配:砾石含量51.0%,砂粒含量45.0%,粉粒含量2.9%,粘粒含量1.1%。标贯N=17击。重型(2)触探N63.5=49击,平均N63.5=6.6击。静探qc=3.35kPa,fs=12kPa。小范围分布于ZK20、ZK21、ZK31、ZK32、ZK33、ZK34、ZK37、ZK38、ZK39、ZK40、ZK41、ZK44、ZK45、ZK52号等14孔,占总孔数的20.90%,厚度0.704.20m,平均厚度1.69m。C、第四系湖沼堆积层(Q4L+h)淤泥:褐灰色、黑灰色,流塑状,
10、高压缩性,具腥臭味,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中等,为滇池底泥。标贯N=23击,平均N=2.3击。静探qc=0.140.31MPa,平均0.24MPa,静探fs=311kPa,平均7kPa。分布于全场地,厚度1.107.70m,平均厚度4.80m。D、第四系湖积层(QL)1粘土:浅蓝灰色,软塑状为主,局部流塑,夹淤泥质,高压缩性,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中等,结构松。间夹11粉土透镜体。标贯N=14击,平均N=2.3击。静探qc=0.230.58MPa,平均0.43MPa,静探fs=615kPa,平均9kPa。分布于全场地,厚度4.7014.50m,平均厚度8.83m。11粉土:灰色,饱和、稍密
11、-松散,级配:砂粒含量9.075.9%,平均33.2%,粉粒含量16.884.1%,平均58.7%,粘粒含量6.811.2%,平均8.1%。静探qc=0.751.71MPa,平均1.13MPa,静探fs=1236kPa,平均23kPa。透镜状分布,共有50孔揭露,占总孔数的74.63%,厚度0-4.10m。2粘土:浅蓝灰色,软塑状为主,局部流塑,高压缩性,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中等。间夹21粉土、22粉土透镜体。标贯N=29击,平均N=5.0击。静探qc=0.581.07MPa,平均0.81MPa,静探fs=1323kPa,平均17kPa。分布全场地,仅深度大于15m的孔揭露,揭露厚度2.0
12、015.00m,平均厚度9.01m,深度小于30m的孔未揭穿。21粉土:灰色,饱和,松散,中压缩性, 静探qc=1.542.88MPa,平均1.91MPa,静探fs=101201kPa,平均135kPa。透镜状分布于J22、J23、J24、J25、J26、ZK43号等6孔,占总孔数的8.96%,顶板埋深20.3-20.7m,厚度0-0.70m。22粉土:灰色,饱和,稍密,中压缩性,含胶结块,造成静探锥阻力较大,静探qc=7.0921.32MPa,平均11.95MPa,静探fs=16151kPa,平均54kPa。透镜状分布,共25孔揭露,占总孔数的37.31%,顶板埋深25.4031.20m,平
13、均26.87m。厚度0-3.30m。3粘土:浅蓝灰,软塑状,局部可塑,高-中压缩性,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中等,结构先对较密。间夹31粉土透镜体。标贯N=4击。静探qc=0.73kPa,fs=27kPa。分布于全场地,仅深度大于35m的孔揭露,揭露厚度4.1011.20m,平均厚度6.41m,未揭穿。31粉土:灰色,很湿、稍密,中压缩性。级配:砂粒含量9.063.3%,平均36.2%,粉粒含量29.084.1%,平均56.6%,粘粒含量6.97.7%,平均7.3%。透镜状分布于ZK35、ZK37、ZK39、ZK44、ZK50、ZK51号等6孔,占总孔数的8.96%,顶板埋深34.2037.6
14、0m,平均35.12m。厚度0-3.80m。水文地质条件场地含第四系孔隙潜水,水层主要有淤泥及11、21、22、31等粉土层,含水层与滇池水力联系密切,按水文地质条件划分,地基土属弱透水层,水量贫乏。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划分,场区环境类型为类 。勘察期间,正值旱季,经稳定后水位量测,地下水位埋深1.001.40m,平均1.26m,水位标高1884.91886.7m,平均1886.1m,与滇池水面高程(1886.0m)一致。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补给,向滇池径流。经对有砾石层分布的ZK37孔抽水试验,当降深为3.0m(即地面下4.2m)时,涌水量Q=0.85升/秒,渗透系数K=55.9m/
15、日,影响半径R=224.4m,对于无砾石层的钻孔,经抽水试验,由于出水量很小,抽水无法进行。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场地地形开阔平坦,在勘察深度内未见岩溶、土洞,未见活动性断裂分布,无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场地稳定,适宜建筑。1.6 地震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本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地震基本加速度为0.2g,地震设计分组为第二组。1.7 航道本工程游船航道利用滇池规划的航道,见表3-1及图3-1。表3-1 滇池规划航道序号航道出发地、终止地航道等级长度(km)1D1海埂码头晋宁级32.62D2呈贡新城码头晖湾停靠点级17.13D3呈贡新城码头晋宁级21.94级航道小计71.65D4大观
16、楼支线级126D5福海支线级5.27D6斗南支线级5.88D7观音山呈贡新城码头级13.99D8白鱼口码头呈贡新城码头级9.810D9团山支线级2.911D10海口支线级6.812D11大湾支线级613级航道小计62.414航道里程总计134本工程图3-1 滇池航道布局图1.8 总平面布置原则总平面布置与古典王国文化旅游名城的整体景观协调一致,互为辉映,使古滇王国大码头充分体现云南文化旅游名城的形象;综合考虑水文、泥砂、风浪等自然条件,合理进行水域布置,满足港池泊稳条件,减少港池泥砂淤积;配套设施布置合理,功能完备,使用方便。注重环保,严格遵循云南省滇池保护条例规定。三、市场分析1.1 市场现
17、状分析1.1.1 云南旅游产品发展结构不均衡,历史文化类产品较少1. 旅游产品定义旅游产品是旅游经营者为满足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愉悦等需要而在一定旅游资源的基础上生产或开发出来以供销售的物象与劳务的总和。旅游资源是旅游产品的核心和内涵,旅游产品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物质载体和展现形式。根据旅游资源属性的不同,旅游产品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自然风情类旅游产品和历史人文类旅游产品。自然风情类旅游产品是以能够使人产生美感的自然环境或物象类自然资源为基础,以自然风貌、生态景观、环境科学等为其内容,通过各种形式提供给旅游者的旅游产品;历史文化类旅游产品则是应文化旅游的需求而生的,是以历史、地域或民俗文化资源为基
18、础,以知识、信仰、艺术、风俗、习惯、传说、现代风貌等为其内容,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提供给旅游者的旅游产品。2. 云南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品开发结构欠均衡云南是我国重要的旅游大省,拥有美丽神奇的自然风光、绚丽多姿的民族风情、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多元包容的宗教信仰,自然和历史人文旅游资源都非常丰富。(1) 云南旅游自然资源1) 地表及水体类:路南石林、大理苍山、昆明西山、玉龙雪山、虎跳峡、滇西三江并流、昆明滇池、大理洱海、蝴蝶泉、德宏大盈江、泸沽湖等。 2) 生物及大气类: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迪庆草甸、河口花鱼洞、勐海榕树王、勐腊葫芦岛、红河云海、春城昆明、白马雪山垂直气候等。(2) 云南旅游历史人
19、文资源1) 历史古迹类:元谋猿人遗址、石寨山古墓群、丽江古城、建水文庙、朝阳楼、大理古城、崇圣寺三塔、太和城遗址、滇越米轨铁路等。 2) 民俗风情类:民族服饰(傣族筒裙、纳西族“披星戴月”衣)、民族居所(傣家竹楼、白族三坊一照壁)、民族特色饮食(白族“三道茶”)、民族节庆(彝族火把节、傣族泼水节)、民族歌舞(彝族“三跺脚”、傣族“象脚鼓舞”)等。但是,在云南现已开发的旅游产品中,对自然风情类旅游资源的开发较多,历史人文类旅游资源的开发则较少;且历史人文类旅游资源的开发大多集中在多民族文化的挖掘上,民俗风情类产品较多,历史文化类产品相对缺失。云南旅游产品发展结构不均衡,需要调整。下面列举一些云南
20、经典的旅游产品加以说明。表4-1 云南经典旅游产品列举名称产品特色核心资源吸引度图片昆明石林风景名胜区世界闻名的喀斯特地区之一,国家5A级旅游景区。石林地区奇峰怪石林立,自然风光秀美喀斯特地貌自然景观较高丽江玉龙雪山景区北半球最南的雪山,国家5A级旅游景区。玉龙雪山从山脚河谷到峰顶具备了亚热带、温带到寒带的完整的垂直带自然景观玉龙雪山自然景观高西双版纳植物园我国面积最大、户外栽培保存植物最丰富的植物园,拥有13000多种热带植物品种。西双版纳唯一的5A级旅游风景区热带植物自然景观高建水燕子洞风景区亚洲最壮观的溶洞,国家4A级旅游景区。燕子洞以古洞奇观、春燕云集、钟乳悬匾、采燕窝绝技等独特景观著
21、称于世岩溶自然景观高丽江大研古城我国至今保存最完整最具民族风格的古代城镇,国家5A级旅游景区。古城把经济和战略重地与崎岖的地势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以多民族文化特色而闻名中外以纳西族为主的云南多民族文化高大理崇圣寺三塔文化旅游区古代地方政权“大理国”的“皇家园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崇圣寺融合了“禅宗”、“密宗”,集大乘佛教、大理阿吒力佛教、藏传佛教为一体,是闻名中外的佛教圣地宗教文化较高通过对云南经典旅游产品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云南最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大多是自然观光类旅游产品,历史人文类产品较少,而且人文类产品大部分以民俗文化和宗教文化为主,历史文化类产品稀缺。云南旅游产品发展结构不均衡,有
22、待进一步的优化和调整。1.1.2 昆明旅游市场竞争力不足,缺少具有吸引力和震撼力的项目昆明旅游业起步早、发展快,上世纪90年代曾在许多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并创造辉煌。99世界园艺博览会之后,经过近些年的快速发展,旅游业在昆明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旅游影响力显著提高。然而,近年来随着国内外旅游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云南其它州市旅游景点的相继开发以及交通条件的逐步改善,昆明旅游业在新的竞争环境中略显无力,昆明作为旅游中转地的作用虽然与日俱增,但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地位却在逐步下降。昆明市主要旅游指标虽然和自身相比逐年上升,但在全省的比重却逐年下降,昆明旅游业亟需改革和创新。各指标具体如图所示。图4
23、-1 2006-2011年昆明旅游人次占全省比例图4-2 2006-2011年昆明旅游收入占全省比例昆明旅游业之所以处于“发光不发热”的尴尬状态,除了旅游业整体竞争加剧等外部因素外,从昆明旅游业自身发展现状来看,主要原因在于对旅游业发展转型的认识不足,对旅游产品的开发仍停留在观光旅游层面,开发深度和文化挖掘不够;主要景区景点发展模式单一、同质化现象严重,与省内其他州市更瑰丽多彩的景区相比,缺少足够的震撼力和吸引力。表4-2 昆明主要旅游产品结构分类层级产品名称游览内容产品类型吸引度核心旅游产品石林风景名胜区由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千姿百态的石林奇景,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自然观光高世界园艺博览园199
24、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会址,展示全国各地及世界上95个国家风格迥异的园艺精品园艺观光高云南民族村集云南主要的彝、白、傣、苗、等25个少数民族的村寨、民族歌舞厅、民族广场等为一体的民族旅游景区民族文化较高九乡风景名胜区以溶洞景观为主、溶洞外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族风情为一体的综合性风景名胜区自然观光+民族文化较高次级旅游产品城市综合旅游区翠湖、圆通动物园、人民胜利堂、云南陆军讲武堂、圆通寺、东寺塔、金马碧鸡坊、昆明博物馆、七彩云南等观光+购物较高滇池综合旅游风景区滇池旅游度假区、观音山、白鱼口、大观楼、海埂公园、郑和公园等自然观光+民族文化较高西山森林公园集华亭寺、太华寺、三清阁等古刹殿宇和秀美山
25、景为一体的森林公园自然观光+宗教文化较高轿子雪山风景区昆明市郊极具开发潜力的雪山,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吸引越来越多的登山旅游爱好者自然观光+休闲度假较高阳宗海风景区省级旅游度假区,以阳宗海北部湖滨为中心,设有水上摩托、水上牵引升空跳伞、实弹射击等40多种运动项目自然观光+休闲度假较高安宁温泉风景区位于昆明市郊的温泉景区自然观光+休闲度假较高东川红土地风景区位于昆明市郊,属高原山区地貌,此地山岭纵横交错,山峦起伏不平,红土丘陵一望无际自然观光较高注:昆明各处分散的小型旅游景点还有很多,这里因篇幅限制不再一一赘述。通过昆明主要旅游产品的结构分类我们可以看出,以石林、世博园为代表的观光型旅游产品成为赴
26、昆游客的首要旅游吸引物,观光类旅游产品在昆明旅游产品供给体系中占据绝大部分比重。长期以来对观光旅游产品的路径依赖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昆明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以及城市旅游综合吸引力的提升,造成旅游产品和项目结构单一,“春城”城市旅游品牌吸引力下降等问题。随着市场资本的不断注入,尽管先后有轿子雪山风景区、阳宗海度假区等新兴旅游度假项目相继出现,但与石林、世博园等传统品牌相比,这些品牌的知名度较低,吸引力不够。由于缺少具有吸引力的新兴旅游项目,昆明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城市旅游功能逐步降低,游客在昆明的停驻时间缩短、单位花费减少,昆明旅游市场整体表现不容乐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中国的旅游消
27、费者正逐渐趋于理性和成熟,简单的观光旅游已不能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旅游品味和需求,文化旅游成为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和新的利润增长点。昆明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但是现有文化旅游产品数量较少、开发深度较浅,对于昆明古城悠久的历史文化表现不够,昆明亟需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来提升城市文化品味,打破昆明旅游业增量不增质的困局,从而进一步提升昆明的旅游吸引力,巩固昆明在云南的龙头旅游城市地位。古滇王国文化旅游项目是云南十大历史文化旅游项目之一,它的成功打造将为昆明提升城市文化品质和实现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重大发展机遇。1.2 市场需求分析1.2.1 文化旅游、艺术欣赏、休闲度假成为未来旅游市场发展
28、趋势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的享受已不再局限于衣食温饱,更多地开始追求高层次的精神文化享受。旅游是一种文化活动,越来越多的人抱着体验不同地域文化的目的而旅游。单纯旅游观光的时代已经过去,旅游度假正在走向精神消费需求为主的时代。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地的文化特色往往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让游客接受,文化旅游产品则是向游客展本土文化的最佳场所。目前,全球范围内的文化旅游呈现以下几种需求趋势:1. 文化地标的引领需求地标就是城市标识,是城市的文化名片,也是重要交通导向标志。它是充分体现该城市(地区)风貌及发展建设的区域,能够代表一个地方的特殊文化韵味。北京的天安门城楼、北海白塔、历史上著名的“燕京
29、八景”,上海的豫园、新天地,东京的浅草寺、二重桥,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凯旋门以及纽约的自由女神像、伦敦的大本钟、罗马的斗兽场、希腊雅典卫城等,都包含有清晰的文化指向,有丰富的文化故事作为内容支撑,是所在城市的著名人文景观和文化旅游亮点。 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导致了大量平庸和相似建筑物的产生,使得许多城市“千城一面”,缺少特色。打造城市文化地标,不仅是城市建设基本规律的要求,也是城市文化集中展示的需要。作为云南古滇文化的集中展示平台,本项目将建设古滇王宫,有望成为昆明的文化地标,引领昆明甚至云南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2. 文化艺术品欣赏需求艺术品是文化特色的载体,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艺术品的
30、主要阵地,也是当地艺术文化的象征。纵观世界上著名的旅游城市法国巴黎、英国伦敦、美国纽约,无一例外地拥有数家博物馆、美术馆,且很多人到当地旅游,都是以其美术馆和博物馆为最终目的。通过参观欣赏文化艺术品,品味世界级艺术经典,了解古典、现代艺术的传承和趋势,提升自身艺术修养品位,是时下文化旅游的核心,也是旅游的核心价值所在。本项目在古滇王宫中设置青铜展馆,集中展示古滇出土文物,通过古滇青铜、漆器制品独特的艺术造型和制品上形态各异的雕刻形象向人们展示古滇艺人精湛的技术,再现古滇王国曾经辉煌繁荣的社会场景。3. 演艺视听欣赏需求演艺活动是文化特色的浓缩展示,歌剧、戏曲、舞蹈等演艺节目都是极具艺术欣赏性的
31、文化产物,而音乐厅、歌剧院则是这类艺术诞生的摇篮。纵观各大国际知名的文化旅游城市,其文化演艺市场都十分繁荣。有数据显示,悉尼歌剧院每年组织表演约3000场,接待观众200万人次,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每年约接待观众80万人次,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每年约接待观众70万人次。近年来,伴随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中国旅游演艺业异军突起。一批优秀的旅游演艺品牌剧目,以其清新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崭新的艺术表现形态成为受旅游者欢迎的文化精品,如贵州阳朔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陕西省歌舞剧院精心打造的仿唐乐舞和唐·长安乐舞,北京前门饭店首创的“梨园剧场”茶座戏剧欣赏,杭州宋城常年演出的旅游歌舞宋城千古情
32、等。本项目规划建设古滇王国大剧院,剧院建成后将以舞蹈、歌剧等多种演艺形式向人们展示古滇历史和云南精彩纷呈的多民族文化。建成后的古滇王国大剧院如一只身披霓裳、翘首展姿的孔雀,通身晶莹剔透,高贵典雅,内部如铜器般的红色浮雕展示了古滇文化的深厚底蕴。大剧院连续的绿色屋顶,将民族团结广场缓缓延伸到大剧院顶部,再将多彩的花卉点缀于绿地从中,随着高度不断变化,如同七彩缤纷的孔雀翎,形成一片流动而又开阔的中心景观,又为人们观赏整个古滇王国提供了宽广的空间。在这里,将上演艺术化提炼的古滇王国二千多年历史人物与古滇悠久文化艺术的魅力。4. 高档旅游配套设施需求伴随人们旅游消费水平的提高,高档旅游配套设施需求也成
33、为一种趋势。旅游配套设施如星级酒店、购物街等都是一次完整旅游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上一些著名的酒店如:法国丽兹酒店、迪拜帆船酒店、维也纳帝国酒店等,其本身就是一个备受游客喜爱的观光场所。本项目规划建设高档酒店和完善的旅游商业购物设施,将为游客提供舒适的旅游休憩场所和愉悦的旅游购物体验,以确保游客在体验历史、感悟古滇文化魅力的同时享受到优质的旅游配套服务,使游客获得一次完美的古滇历史体验之旅。1.2.2 国内外游客对昆明高端文化旅游消费需求显著增长旅游业是昆明的支柱产业,而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昆明市政府非常重视城市文化建设,提出了“文化强市”战略,要求以文化来提升城市品质,以文化带动旅游产业的发
34、展,力争将昆明打造成国际文化旅游胜地。作为中国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昆明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前来旅游的游客除了观赏优美的自然风光之外,很多也都被昆明特有的历史文化魅力所吸引。近年来,在昆明的到访游客中,国际游客数量大幅度增长(具体如图所示),游客的欣赏品味和艺术需求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这无形中对昆明的文化建设和城市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4-3 2006-2011年昆明海内外旅游人次统计图4-4 2006-2011年昆明海内外游客增长率统计昆明作为古滇文明的发祥地,代表其城市历史文化魅力的场所,如古滇王宫、古滇民族部落、古滇大剧院等势必会吸引很多游客参观。这类历史文化设施的客源主要包括
35、国内中高端游客、国际游客和本地市民。1. 国内中高端游客按照全球休闲与旅游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当人均GDP 达到2000美元时,休闲游将获得快速发展;当人均GDP 达到3000 美元时,旅游需求出现爆发性需求,旅游形态出现以度假游为主时期;当人均GDP 达到5000 美元时,步入度假旅游经济,休闲需求和消费能力日益增强并出现多元化趋势,文化游、特色游等高端旅游产品需求增速,具体如表所示。表4-3 人均GDP与旅游需求的关系人均GDP旅游需求主要旅游形态出行方式1000-2000美元国内旅游需求萌动期观光旅游团队2000-3000美元国内旅游需求增
36、长期观光+休闲旅游团队为主,散客、家庭自助式、自驾游开始出现3000-5000美元国内旅游需求爆发式增长休闲+度假旅游散客、家庭自助式、自驾游比例增加5000美元以上文化旅游、特色旅游等高端旅游需求增长度假旅游经济时期休闲需求和消费能力日益增强并多元化2011年,中国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进入度假经济时期,休闲需求和消费能力日益增强并呈多元化趋势,人们的消费偏好已从物质享受型向精神享受型转变,文化旅游、特色旅游等高端旅游需求增长显著。伴随中国经济的持续向好以及人民富裕程度和消费层次的提高,国内游客特别是珠三角和长三角等富裕地区的游客客源将成为本项目的主要客源支撑。2. 国际游客昆明游客结构目前仍然以国内市场为主、海外市场为辅,但是,近年来随着云南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战略的实施以及昆明“区域性国际城市”建设的推进,昆明市境外游客市场的增长幅度逐步走高,大有赶超国内市场的发展态势。数据显示,昆明市入境旅游市场继续以港、澳、台市场为主体,外国市场依然存在较大的增长潜力。昆明65%以上的外国游客并非首次来中国,散客市场持续增长,自由行市场上升,休闲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数据中心空调安装工程分包合同
- 2025年小型挖机买卖合同范本
- 2025年土地整治项目合同
- 2025家具订购合同书模板
- 2025年光纤和特种光缆项目建议书
- 山体防汛施工方案
- 碎裂地板施工方案
- 标志板施工方案
- 商场橱窗施工方案
- 高温限电施工方案
- 广西某农贸市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TSHNX 001-2024 乳制品企业有害生物防制技术规范
- 2024-2030年中国脑动脉瘤治疗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 辽宁省协作校2024-2025学年高二英语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 DL∕T 5362-2018 水工沥青混凝土试验规程
- 药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评审要求
- (权变)领导行为理论
- DZ∕T 0282-2015 水文地质调查规范(1:50000)(正式版)
- DZ∕T 0248-2014 岩石地球化学测量技术规程(正式版)
- JTG-T 3331-07-2024 公路膨胀土路基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 行政复议法-形考作业1-国开(ZJ)-参考资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