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五味汤_普济方卷一八三_减法方剂树_第1页
柴胡五味汤_普济方卷一八三_减法方剂树_第2页
柴胡五味汤_普济方卷一八三_减法方剂树_第3页
柴胡五味汤_普济方卷一八三_减法方剂树_第4页
柴胡五味汤_普济方卷一八三_减法方剂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柴胡五味汤_普济方卷一八三_减法方剂树柴胡五味汤_普济方卷一八三_减法方剂树11.原方31.1.组成:柴胡5两,五味子3两,橘皮3两,紫菀3两,贝母3两,杏仁(去皮尖双仁者,熬)3两,麻黄4两(去节),甘草(炙)3两,黄芩3两。31.2.功效:肺痰气,上气、气急及咳。41.3.来源:普济方卷一八三。42.麻黄汤42.1.减:五味子、贝母、甘草、黄芩42.2.组成:麻黄(去节)3两,杏仁(去皮尖双仁,研)3两,紫菀3两,柴胡4两,橘皮4两。42.3.功效:久患气嗽,发时奔喘,坐卧不得,并喉里呀呷,声气欲绝。42.4.来源:普济方卷一五九引集验良方43.杏仁麻黄汤43.1.减:柴胡、橘皮、紫菀、贝

2、母、黄芩43.2.组成: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1两,麻黄(去根节,先煮,掠去沫)半两,甘草(炙,锉)1两,五味子(炒)1两。43.3.功效:肺冷多涕。43.4.来源:圣济总录卷四十九44.四神汤44.1.减:柴胡、橘皮、紫菀、贝母、黄芩44.2.组成:麻黄(去根节,汤浸去沫)1两,杏仁(去皮尖双仁,麸炒)25枚,甘草(炙)半两,五味子1两。44.3.功效:肺喘。44.4.来源:圣济总录卷四十八55.三和汤55.1.减:柴胡、五味子、橘皮、紫菀、贝母、黄芩55.2.组成:麻黄3两(去节),杏仁2两(去皮尖),甘草1两(炙)。55.3.功效:小儿伤寒,鼻塞声重,痰嗽,体热烦躁。55.4.来源

3、:普济方卷三六九56.三拗汤56.1.减:柴胡、五味子、橘皮、紫菀、贝母、黄芩56.2.组成:甘草(不炙)、麻黄(不去根节)、杏仁(不去皮尖)各等分。56.3.功效:感冒风邪,鼻塞声重,咳嗽多痰,胸满气短,痰稠喘急。感冒风邪,鼻塞声重,语音不出;或伤风伤冷,头痛目眩,四肢拘倦,咳嗽多痰,胸满气短。寒燠不常,人多暴嗽,咽痛声嘎鼻塞,痰稠喘急。肺感风寒,喘急不已。56.4.来源:局方卷二(续添诸局经验秘方)57.麻黄散57.1.减:柴胡、五味子、橘皮、紫菀、贝母、黄芩57.2.组成:麻黄3两,甘草3两,杏仁3两。57.3.功效:面皯皰。57.4.来源:普济方卷五十一58.麻黄汤58.1.减:柴胡、

4、五味子、橘皮、紫菀、贝母、黄芩68.2.组成:麻黄(不去节)、甘草(生用)、杏仁(生用)。68.3.功效:因风寒衣服薄致嗽。68.4.来源:儒门事亲卷十五69.还魂汤69.1.减:柴胡、五味子、橘皮、紫菀、贝母、黄芩69.2.组成:麻黄3两(去节),杏仁(去皮尖)70个,甘草1两(炙)。69.3.功效:卒厥暴死,及客忤、鬼击、飞尸,奄忽气绝,不觉口噤。69.4.来源:金匮卷下610.华盖散610.1.减:柴胡、五味子、橘皮、紫菀、贝母、黄芩610.2.组成:麻黄3两(不去节),甘草1两,杏仁2两(汤浸,去皮尖)。610.3.功效:咳嗽。610.4.来源:博济卷三611.贝母丸611.1.减:柴

5、胡、五味子、橘皮、紫菀、麻黄、黄芩611.2.组成:贝母(去心)1两半,甘草(炙)3分,杏仁(汤浸,去皮尖,炒)1两半。611.3.功效:咽喉中干,肺热咳嗽多痰。611.4.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二四771. 原方1.1. 组成:柴胡5两,五味子3两,橘皮3两,紫菀3两,贝母3两,杏仁(去皮尖双仁者,熬)3两,麻黄4两(去节),甘草(炙)3两,黄芩3两。1.2. 功效:肺痰气,上气、气急及咳。1.3. 来源:普济方卷一八三。2. 麻黄汤2.1. 减:五味子、贝母、甘草、黄芩2.2. 组成:麻黄(去节)3两,杏仁(去皮尖双仁,研)3两,紫菀3两,柴胡4两,橘皮4两。2.3. 功效:久患气嗽,发时奔喘

6、,坐卧不得,并喉里呀呷,声气欲绝。2.4. 来源:普济方卷一五九引集验良方3. 杏仁麻黄汤3.1. 减:柴胡、橘皮、紫菀、贝母、黄芩3.2. 组成: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1两,麻黄(去根节,先煮,掠去沫)半两,甘草(炙,锉)1两,五味子(炒)1两。3.3. 功效:肺冷多涕。3.4. 来源:圣济总录卷四十九4. 四神汤4.1. 减:柴胡、橘皮、紫菀、贝母、黄芩4.2. 组成:麻黄(去根节,汤浸去沫)1两,杏仁(去皮尖双仁,麸炒)25枚,甘草(炙)半两,五味子1两。4.3. 功效:肺喘。4.4. 来源:圣济总录卷四十八5. 三和汤5.1. 减:柴胡、五味子、橘皮、紫菀、贝母、黄芩5.2. 组

7、成:麻黄3两(去节),杏仁2两(去皮尖),甘草1两(炙)。5.3. 功效:小儿伤寒,鼻塞声重,痰嗽,体热烦躁。5.4. 来源:普济方卷三六九6. 三拗汤6.1. 减:柴胡、五味子、橘皮、紫菀、贝母、黄芩6.2. 组成:甘草(不炙)、麻黄(不去根节)、杏仁(不去皮尖)各等分。6.3. 功效:感冒风邪,鼻塞声重,咳嗽多痰,胸满气短,痰稠喘急。感冒风邪,鼻塞声重,语音不出;或伤风伤冷,头痛目眩,四肢拘倦,咳嗽多痰,胸满气短。寒燠不常,人多暴嗽,咽痛声嘎鼻塞,痰稠喘急。肺感风寒,喘急不已。6.4. 来源:局方卷二(续添诸局经验秘方)7. 麻黄散7.1. 减:柴胡、五味子、橘皮、紫菀、贝母、黄芩7.2.

8、 组成:麻黄3两,甘草3两,杏仁3两。7.3. 功效:面皯皰。7.4. 来源:普济方卷五十一8. 麻黄汤8.1. 减:柴胡、五味子、橘皮、紫菀、贝母、黄芩8.2. 组成:麻黄(不去节)、甘草(生用)、杏仁(生用)。8.3. 功效:因风寒衣服薄致嗽。8.4. 来源:儒门事亲卷十五9. 还魂汤9.1. 减:柴胡、五味子、橘皮、紫菀、贝母、黄芩9.2. 组成:麻黄3两(去节),杏仁(去皮尖)70个,甘草1两(炙)。9.3. 功效:卒厥暴死,及客忤、鬼击、飞尸,奄忽气绝,不觉口噤。9.4. 来源:金匮卷下10. 华盖散10.1. 减:柴胡、五味子、橘皮、紫菀、贝母、黄芩10.2. 组成:麻黄3两(不去节),甘草1两,杏仁2两(汤浸,去皮尖)。10.3. 功效:咳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