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最后一头战象导学案_第1页
23最后一头战象导学案_第2页
23最后一头战象导学案_第3页
23最后一头战象导学案_第4页
23最后一头战象导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3 最后一头战象  (一)预习1.我会读日寇 埋葬 嘎羧 喘息 香蕉 瞌睡 亢奋 摩挲 镌刻 凝重 气概 石碑 威风凛凛 排山倒海 势不可当 泣不成声 炯炯有神 斑斑血迹 长途跋涉 震耳欲聋 浴血搏杀 焦躁不安 漫不经心 久别重逢 横遭不幸2.我会填(1)课文记叙了曾经在 中幸存下来的 ,自知 ,便再次 ,来到 缅怀 ,凭吊 ,最后在 ,庄严地把自己 的故事。(2)最后一头战象一文以 为序,描写了 、 、 、 四个片段,让我们感受到嘎羧是一头 的战象。(二)学习课文(1)找出课文中对嘎羧的动作、外貌描写的句子,读一读,从中体会到什么?(2)小组合作探究:嘎羧离开村子前为什

2、么要绕着寨子走三圈?(3)自读课文14自然段,边读边想, 嘎羧“久久凝望”凝望的是什么? 为什么嘎羧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 嘎羧为什么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 再读课文,边读边想,互相交流, 嘎羧为什么要“久久凝望”? “凝望”什么意思?说话练习:嘎羧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它仿佛看到了 。 为什么嘎羧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 这块礁石对嘎羧来说有着特殊的情感:也许 ;也许 ;也许 。) 嘎羧为什么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嘎羧在大声地说什么?战友?乡亲?土地?) 你觉得这是什么样的嘎羧?(重情重义、善良忠诚)(三)课堂检测1.看拼音,写词语p ki rì kòu

3、pí gé zo yù( ) ( ) ( ) ( )k qì bó dòu níng zhòng chun x( ) ( ) ( ) (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急促 结束 衰老平缓 凝重 遥远3.写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1)一大群战象,排山倒海般地扑向敌人,势不可当。( )(2)小松鼠笑嘻嘻地和我们打招呼呢! ( )(3)方志敏住在巴掌大的牢房里。 ( )(4)天上的白云千姿百态,像雪山,像棉垛,像羊群。( )4.查字典填空“浴”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再查( )画,用它组两个词:( )( )。24金

4、色的脚印导学案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老狐狸和小狐狸之间的亲情。3、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学习重点:1、体会老狐狸和小狐狸之间的亲情。2、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说一下自己学完这篇文章的感受。链接:狐狸:一种哺乳动物,形状有点像狼,但形体比狼要小一些。狐狸嘴尖面长,脸呈三角形,耳朵也是三角形的,尾巴蓬松且长,毛色一般为赤黄色。这种动物生性狡猾多疑,常昼伏夜出,以鼠类、鸟类或家禽为食。人们对它的认识都不是太好,一说到它我们都会想起一些不好的词语,如狐狸尾巴、狐狸精、狐假虎威等。狐狸给我的印象是: 学习过程: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1、课文讲了一件

5、什么事? 2、事情的起因是什么? 3、事情的经过是什么? 4、事情的结果是什么? 二、 细读课文,自主探究。1.老狐狸为了救小狐狸做了哪事? 2、从老狐狸救小狐狸这个过程中你体会到什么? 四、精读课文,自主探究。1、正太郎为狐狸做了哪些事? 2、狐狸和正太郎的关系有什么变化? 3、正太郎与狐狸的关系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4、从正太郎与狐狸关系的变化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五、再读悟情。1、学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2、学完这篇课文你最想说什么? 3、学完课文你对狐狸有了那些新的认识? 六、课外拓展。1、课下收集一些有关人与自然之间的动人故事。2、想一想如何保护小动物。 25 伯 牙

6、 绝 弦 导 学 案一、仔细观察这个词的组成结构:杨柳依依 你能照样组吗?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清风 明月 杨柳 芳草 云雾 炊烟 流水 春雨 白雪 霞光 二、 初读课文,凭借工具书读通、读懂内容。三、通过预习1、我新认识的字有这些:_2、我认为比较难读的句子有: 3、我能理解的词语、句子有:(请用和同伴讨论、查字典、看注释、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善哉”的意思是 “峨峨”的意思是: “峨峨兮若泰山” 的意思是: “洋洋”的意思是: “洋洋兮若江河” 的意思是: 4、我认为难懂的词语、句子有: 5、我对“知音”的理解是这样的: 四、读了这篇文章,我想对伯牙说: 五、这篇文章有哪些词语、句子你不理

7、解,请画出来。六、你对这篇文章有哪些疑问或问题,请提出来。 1、2、 伯 牙 绝 弦 导 学 设 计课 题伯牙绝弦学习目标知识: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技能: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情感:通过学文,体会伯牙为知音子期破琴绝弦的情感,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体会知音难觅,珍惜知音的情感。学习重点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悟。2、通过学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体会知音难觅,珍惜知音的情感。学习难点通过朗读,体会伯牙为知音子期破琴绝弦的情感。学习方法 以读代讲 情境感悟 点拨引导学习准备学生:完成导学提纲教师:多媒体

8、课件 学习过程 教师导学学生活动一、谈话,揭题导入齐读课题二、解题,初知大意1、说说“伯牙绝弦”是什么意思?2、伯牙为什么要“绝弦”? 思考,指名回答三、初读,整体感知我们以前学过杨氏之子这篇文言文,回想一下,文言文1、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有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2、再读,根据自己对文言文的理解注意停顿恰当。教师导学学生活动应该怎么读?3、指名读,评价。4、师范读。5、齐读,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读流畅。四、合作,疏通文意课文读得很有古文韵味了,我们现在就来读懂其中的意思吧!想想我们以前有哪些理解古文的方法?1、小组合作学习,理解全文的意思。 2、学生通过自学,合作

9、学习,弄懂课文意思。五、感悟,深入学习1、伯牙为何要绝弦呢?2、为何钟子期死,伯牙要绝弦呢?3、什么叫知音?从哪里看出钟子期是他的知音?4、如果你是子期,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志在流水,透过伯牙的琴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指导朗读。5、伯牙善鼓琴,作为一位有名的音乐家,他的琴声一定不只表现了高山流水。请你想象一下,伯牙的琴声肯定还会表现哪些动人的场景呢?引导学生想象:皎皎明月、蒙蒙细雨、袅袅炊烟、等(课件出示这些词语)6、在遇到钟子期前,有没有人赞美伯牙呢?你想那些人会怎样赞美伯牙?子期呢?思考,指名回答。划出相关句子。指名读。了解四个“善”字不同的用法。指导读好赞叹的句子,深化理解。学生回答。引导

10、学生进行语言的拓展和运用。接读:“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课件出示句子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导学学生活动伯牙面对子期这样善听、这样难得的知音,他一定会对钟子期说什么?7、感受知音欢聚的那份融洽和欢悦。8、配乐师深情叙述“知音之死”子期死,伯牙怎么就会认为世上再无知音了呢?在这里伯牙“绝”的仅仅是“弦”吗?他在断绝琴弦的同时也断绝了什么?六、拓展,深化升华1、子期死后,伯牙写下了一首短歌来追悼自己的知音子期 。2、你能用什么词语来形容伯牙此时的心情? 3、假如你是子期,你想对伯牙说些什么?七、熟读,当堂背诵你能通过读体现伯牙与知音相遇的喜和痛失知音的悲吗?八、总结,深悟知音。学生说一说。课件出示:“

11、知我者,子期也!”再读这段话。引读:“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引导学生理解、体会后回答。认真听,也可轻声读,理解,体会。指名学生回答。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学生有感情地读文、诵文。 附板书 伯 牙 绝 弦 (知音) 子 期 死26月光曲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月光曲创作的经过,理解贝多芬是个同情、热爱人民的音乐家。熟读直至背诵第九自然段,感受音乐的美妙。2.理解“幽静、驻足、倾听、纯熟、激动、安详、陶醉”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3.继续练习标画重点词句,练习品词品句。4.认字8个,写字7个,继续练习摘录笔记独立识字。学习重点1.了解月

12、光曲创作的经过,理解贝多芬是个同情、热爱人民的音乐家。2.熟读直至背诵第九自然段,感受音乐的美妙。学习难点1.理解“幽静、驻足、倾听、纯熟、激动、安详、陶醉”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2.了解月光曲创作的经过,理解贝多芬是个同情、热爱人民的音乐家。学习准备1.贝多芬的资料。2.奏鸣曲月光曲。月光曲预习学案一我会读 莱茵河 蜡烛 陌生 入场券 盲人 琴键 飞奔 遇难 恬静 霎时 波光粼粼 波涛汹涌 二、我会读(在括号中填上恰当的词语)( )的乐曲 ( )的小路 ( )的烛光 ( )的舞姿 ( )地倾听 ( )地弹琴三、我知道 1.月光曲讲述了 国著名音乐家 因同情 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

13、痴迷而即兴创作出 的传奇故事。 2.在这个故事中,贝多芬为盲姑娘弹了 首曲子?第 自然段写了贝多芬弹奏月光曲的内容?四、我不解通过对课文的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写在下面:月光曲导学案第二课时一、小组合作探究: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想一想贝多芬为什么要弹第一首曲子给盲姑娘兄妹听?为什么弹完一曲,又弹一曲呢?2.默读课文第九段,说一说听着琴声,皮鞋匠兄妹好像看到了什么,画出有关句子。再谈谈读后的体会和感受。二、深入探究:提出你认为值得讨论的问题,也可以谈谈自己对课文内容或者对人物命运的感受。(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激情来自何处)课堂检测一、读拼音,写词语。táo zuì c

14、hún shú p xi shà nà jiàn( ) ( ) ( ) ( )yu jìn s xn fi bn lái yn hé( ) ( ) ( ) ( )二、辨字组词。蜡( ) 键( ) 陌( ) 盲( )腊( ) 健( ) 柏( ) 育( )茵( ) 恬( ) 涛( ) 塾( )菌( ) 括( ) 滔( ) 熟( )三选词填空幽静 恬静这个地方环境十分( ),所以星期天我常常喜欢一个人来这儿静静地看书。华姐性格( ),平时说话不多,就是笑,也是轻轻地。4.课内阅读。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光

15、正从( )的地方升起来。( )的海面上,霎(shà sà)时间(洒 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 突然)海面上(乱 刮)起了大风,卷(jun juàn)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的 得 地)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像象)在月光照耀下的( )的大海。1在( )里填上恰当的词语。2.选择括号里正确的字或读音。3.用“”线画出事实在在的事物,用“”线画出联想到的事物。4、用“=”线画出文中一个比喻句,把_比喻成_5、皮鞋匠在静

16、静地听者什么?为什么眼前会有这种景象?_课后作业请同学们课下再找一首贝多芬的曲子或你喜欢的曲子听一听,边听边像刚才这样展开丰富的想象,然后把你想象的景象写下来。板书26月光曲感动 伟大激动 月光曲触动 高尚27蒙娜丽莎之约导学案学习目标 1、了解课文中具体描写画像的部分,学习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写作方法。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7自然段,感受世界名画的魅力。学习重点 把具体描写蒙娜丽莎画像的部分找出来,欣赏蒙娜丽莎神秘莫测的美丽神韵和那如梦如幻的妩媚微笑。学习难点 从蒙娜丽莎的面部表情以及她的坐姿、双手和背景等具体的描写中体会世界名画的魅力链接: 列奥纳多达芬奇(1452-1

17、519)是15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名人,和米开朗琪罗、桑迪拉斐尔并称文艺复兴三杰,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罕见的全才。他不仅是天才的画家、雕塑家、建筑师、诗人、哲学家和音乐家,而且是位很有成就的解剖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地理学家和工程师等等。500多年来,人们谈起人类的文化进步,就会提及其中灿烂辉煌的一页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就要联想到达芬奇的那些丰功伟绩。1911年有一幅画曾不幸被窃,法国人竟将它失窃的日子当作“国难日”,举国降半旗哀悼;当它失而复得时,法国举国欢庆的气氛,不亚于一个国家的诞生。我们不禁要问:这幅画究竟有着什么样的魅力呢?让一个国家如此重视。这幅画就是世界上最杰出的

18、肖像画蒙娜丽莎,陈列在世界著名的艺术殿堂法国卢浮宫,被誉为卢浮宫的镇宫之宝。它每小时要迎接1500人次的参观。学习过程:一、初读整体感受:课文从哪些方面写出了这幅名画的魅力?二、重点研读:1、第5段主要写了一些什么? 2、具体描写画像内容的还有哪些语段呢?从哪些方面在写? 三、探究研读1再次品读5-7段具体描写画像的语句,将最能吸引你的一部分的描写画出来,多读几遍,想想这部分描写好在哪儿?(提示:从词语上感受变化) 2、通过自己的朗读,让我们感受蒙娜丽莎微笑的美3写一写:从古至今,可以说没有一幅人物肖像画能像蒙娜丽莎那样,让世人如此地津津乐道。这幅画的魅力就在于不同的人看到这幅画,就会有不同的

19、理解和感受。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是那样耐人寻味,难以捉摸。那微笑,有时让人觉得( ),有时又让人觉得( )。 (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补充,也可以自己想象补充)四、总结升华:从人们的等待,从画展出的来之不易,以及“蒙娜丽莎”本身,都让我们感受到了她的魅力。怪不得作者感慨的说: 我也想说: 五、拓展蒙娜丽莎,一切是那么神秘而又奇异,她是全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她的圣洁光辉照耀着我们每一个人,她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底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同样,他也成了我们灵魂的一部分。达芬奇还有一幅作品,叫最后的晚餐,它是世界最著名的宗教画,关于这幅画,还有一个非常生动有趣的故事呢,请同学们课后去查找有关的资

20、料。你也可以继续查找和达芬奇有关的资料。28我的舞台导学案学习目标:1、读熟课文,识记文中出现的词语。2、用较快的速度读懂课文,感受“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体会作者学艺的艰辛以及不一般的勇气和毅力。学习重点:体会在艺术之路上人们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以及练就的勇气。学习难点:感受戏剧表演的神奇魅力 学习过程:一、初读课文1、利用工具书解决不认识的字、词,不懂的问题在书中做记号。我推荐的生字词是:。2、组词。炼( ) 抻( ) 宠( )练( ) 拽( ) 庞( )3、补充词语,并选择其中的一个写一句话。( )盎然 ( )之缘 ( )不( )视 ( )私语 4、默读课文,完成问题:课文按照 的

21、顺序,写了我不同时期的舞台分别在 ( ),( ) ,( ),( ),( ) ,( )。我研读的是“我”的舞台在( ) ,体现出“我” ( )。从课文中的 ( )可以体会到。5、文章的主要内容是 ( ) ,文章的中心句是 ( )。二、重点研读,感悟情感1、“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你是如何体会到这一点的?研讨下面问题:(1)、没出生时我的舞台在娘胎里。“我”就 ,一出世“我”就 从中可以感受到 ( )。(2)刚会走路时我的舞台到了小床上。“我”就 ( ) ,从中可以体会到( ) 。此时家里的气氛怎么样? (有感情的朗读)。(3)每次看演出时我就 ( ) ,从中可以体会到 ( )。(4)六岁时

22、我的舞台转到了铺着练功毯的院子里。 我就 ( ) ,从中可以体会到 ( )。2、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的成功有家庭的熏陶,更有“我”常年不懈的努力。正如文章的所说的( )。三、拓展延伸交流学生自己知道的一些艺术家不为人知的艰辛的成功之路。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口语交际习作七教学目标:    1、说说自己知道的动物故事,让同学从你描述的故事中体会动物的情感,加深对动物的了解和认识。    2、谈谈自己遇到的有关伤害动物的故事,并分角色进行模拟对话,练习运用自己知道的知识和充分的理由劝阻别人不要伤害动物,激发学生关心动物

23、的思想感情。    3、根据图片报道,进行合理的想象,编写一个故事,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2、3教学准备:搜集有关动物的故事以及相关资料。教学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许多有关动物的故事,我们对动物有了初步的认识。今天我们再来谈论与动物有关的话题。二、明确话题要求,自主选择话题1、指名读口语交际的内容,明确每一个话题的具体要求。2、选择自己喜欢的话题说,做好交流准备。    3、指导口语交际:  话题一:老师讲一个动物故事。学生听后说说自己印象深

24、的部分,或者说说对故事角色的认识。介绍自己了解到的动物故事。  你知道哪些动物的故事?在众多的故事中,哪一个给你留下深刻印象,你就讲哪一个故事  在进行话题一的交际时注意把故事介绍清楚,小组内的成员可围绕这个故事进行评议和讨论。    话题二:如果你是小明,你将怎样劝说爸爸你还知道那些伤害动物的事?遇到这种情况你该怎么做这个话题我们可以怎样进行口语交际呢三、小组内讨论交流选择话题一的小组,从小组中选择一个最好的故事准备在全班交流。    选择话题二的小组,分好角色进行模拟对话,从小组内选择两位同学准备在班内交流。四

25、、召开动物故事会    1、选择五个小组推荐的五名同学讲故事。    2、讲完后,学生评价,谈感受。(引导学生会倾听,能针对别人的发言有重点地表达。)五、模拟场景,分角色进行对话    选择两组分角色进行模拟对话。注意表情、动作、神态。    1、对话完毕,学生评价    2、学生补充有关伤害动物的故事,并谈一谈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做。六、总结延伸同学们,通过今天的交流,我们又知道了许多与动物有关的故事,我们还知道目前还存在许多伤害动物的事件。在

26、今后的生活中,我们要继续搜集有关动物的故事,我们还要带头宣传保护野生动物,让动物永远和我们人类友好相处。           第二课时(习作指导)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1、播放一组有关偷猎者残害野生动物的图片和打击偷猎、盗猎的图片。2、学生看后说一说感受。3、播放一组野生动物自由自在地生活的画面。4、看后教师总结:  当前世界各国已经把保护动物当作一项重要的任务来抓,各国都相应的制定了保护动物的法律,成立了野生动物保护组织,可以说保护动物已经深入人心,今天我再来看一幅与动物有关的图片新

27、闻。(出示图片)二、观察图片,畅所欲言1、从图片中你看到些什么?2、从图片中,你能想到些什么?三、图文对照,明确要求    1、读读课本中的文字,简要说一说图片内容。    2、明确习作要求:     根据图片报道,展开合理想象,然后写一个故事,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3、展开想象,补充情节:教师提出以下几个问题,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补充故事情节。什么时间小鸭子在鸭妈妈的带领下漫步在温哥华街头?为什么小鸭子在鸭妈妈的带领下漫步在温哥华街头?几只小鸭子是怎样失足跌入路旁下水道的?鸭妈妈看到小鸭

28、子跌入下水道,它会怎么想,怎么做?鸭妈妈是怎样向巡警求助的?(求助的方法,求助时的表现。)鸭妈妈是怎样带领巡警赶到出事地点的?巡警奋力搭救小鸭子的场面?其他司机怎么表现的?(神态、动作等。)小鸭子被救出后鸭妈妈会有怎样的表现?    在救助小鸭子的过程中,路人会怎么样?  从这个故事中你会产生怎样的想法?产生怎样的感受?    4、想一想:这张图片要表达的是什么? 根据要表达的中心确定详写的情节。四、组织学生讨论,指导学生写具体1、自己选择一个需要补充的情节,想一想:如何写具体?2、发言,依据学生的发言,教师提醒在

29、以下几个方面多下点工夫:将鸭妈妈的动作、表情、心理活动写具体。将巡警的动作、表情、心理活动写具体。哪些要略写?五、组织讨论,如何表达真情实感六、学生自由习作1、先口述一下故事情节。2、学生选择几个情节,把自己认为重要的情节写具体。3、学生自由打草稿。教师巡视,参与习作,随时指导、点评。4、学生习作结束后,修改习作,自己写出自评语。第三课时(习作讲评)一、回顾习作内容及习作要求总体要求:根据图片报道,展开合理想象,然后写一个故事,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具体要求:    1、想象是否合理。    2、在体现鸭子之间、人与鸭子之间感情的部分是否写具体、生动了。二、朗读内容具体,表达真情实感的习作1、教师带领学生欣赏习作,将习作出示在大屏幕上。说说文章好在哪里?哪些地方使你深受感动?    2、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