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面巡逻见警率与反应时间研究_第1页
街面巡逻见警率与反应时间研究_第2页
街面巡逻见警率与反应时间研究_第3页
街面巡逻见警率与反应时间研究_第4页
街面巡逻见警率与反应时间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街面巡逻见警率与反应时间研究摘要:提高街面巡逻见警率和公安机关的快速反应时间能力,是保持社会治安秩序,减少违法犯罪行为和打击现行违法犯罪的一项重要的、为人民群众提供保障的举措。对于人民而言,警察的重要职责是维护社会治安,提供一个安全的生活、工作环境.。所以,治安工作应当成为人民警察的工作重点,给予多方关注,并得到更多的重视,经常性的街面巡逻也会起到治安的效果。关键词:见警率 出警速度 为人民服务警察巡逻是一种能提高见警率和加快出警速度的为服务人民的方式;能起到有效预防和及时制止犯罪活动,降低发案率;是为了实现第一时间服务群众、抓捕现行,有效震慑犯罪,增强人民安全感的有效措施。综观社会管理经验丰

2、富的国家、地区,无不非常重视警察的日常巡逻工作,视之为一件必不可少的最基本工作。巡逻警,不仅要及时处理遇到的治安案件、突发的犯罪案件,也处理违章停车、交通违法等案件,甚至还处理违章设摊、占道经营等可能引发公共安全的事件。总之,巡逻警除了处理严重的暴力犯罪和危机国家安全的犯罪外,一切危害公共安全、影响稳定的事件,都是巡逻警的工作范畴。由治安警、交警、城管局等分别进行管理,看似各司其职,实际却造成了力量分散,使得城市主要街道、治安复杂地段,平时难得看见身着警服的警察,不能给予犯罪分子以足够的威慑力,也不能给予市民以足够的安全感。有一句话叫:“警在法在”,意思是说,看见有警察在,就不会有人去犯法。这

3、当然只是一种极端的说法,但是,在一定层面上可以印证警察形象的威慑力。一、增强街面巡逻见警率与反应时间的必然性(一)提高见警率与反应时间是新时期巡警的必然要求提高街面巡逻的力度,就要真正站在维护群众利益的角度去考虑,设身处地地体察群众的疾苦。提高见警率,这是严厉打击犯罪行为,威慑犯罪分子的强有力的手段,但在执行中有的人在街面巡逻的方式、方法还有待加强。这不仅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公安工作在新形势下对巡警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只有提高见警率、加快出警速度,为群众着想,从群众角度出发,才能使巡警工作朝着建设和谐社会的方向不断发展。(二)提高见警率与反应时间是治安形势的客观要求从当前治安形势看,增强街面见

4、警率、加快出警速度也有了极大的必要性。从全国的情况来看,当前治安形势在总体基本稳定的前提下,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给社会安全感带来极大的挑战。近年来,全国范围内先后发生了多起案件,犯罪分子作案时无特定的对象,滥杀无辜,气焰极为嚣张,严重威胁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以盗窃犯罪为例,犯罪分子行窃时一般都携带各种凶器,如果作案时被人发现制止,即拔刀行凶。盗窃演变成明火执仗的抢劫,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构成极大的威胁。因此,提高见警率、加快出警时间是严峻治安形势的客观要求。(三)提高见警率与反应时间是增强社会安全感的有效措施一方面提高见警率,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的震慑犯罪,它意味着警察深入社会,结合民

5、力,增强社会安全感。在现代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增强社会安全感是社会稳定的根本条件,只有社会稳定才能使社会发展,才能国富民强,形成良好的循环。街面巡逻也应该是公安机关的必要任务,是打击犯罪、遏制犯罪的有效手段。巡逻也是警民互动的机会,并藉此获得警民队警察的信赖与支持,增强警察与社会的互动,警察便成了社会总体营造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另一方面加快出警速度,也有效的遏制犯罪的危害结果扩大,在危害结果发生的第一时间,出警速度快,则危害结果不会发生或者减小发生几率,反之,则犯罪结果将扩大或者恶化。二、街面巡逻见警率低和反应时间慢的原因(一)警察资源的配置不合理警察与国家人口的比例到底多少才算是警力配置合理,在

6、国际上尚无标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安机关增加了许多警力,队伍的规模有了许多警力,队伍的规模有了显著的扩大,但是各单位仍反应警力不足,说明警力问题仍然是制约公安工作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大机关、小基层的现象突出,部门分的过多过细,从而导致,路面巡逻警力太少,不能让市民有安全感、让犯罪作案有恐惧感。由于警力投入不足,造成防控缺乏力度。而在新科技的系统化管理的条件下,其他警种参与巡逻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同警种协调配合不够。现行警力配置:各辖区设有巡警大队,负责处理交通违章事故,但不处理治安案件;各辖区内派出所,主要负责处理治安案件以及社区治安。这种警力配置浪费大效率低,已经难于适应新的城市管理。一些

7、开放式小区和城郊结合部、治安环境复杂地段,虽然设立了治安卡口或治安岗亭,但人员配置少、流动性差。(二)警察队伍综合素质低警力文化层次普遍较低。相对于过去,公安民警的学历有了大的提高。目前,全国公安民警中由大专以上学历者占57.3%。但横向比较,差距明显,前景不容乐观。山东省的调查数据表明,在职民警中大专学历者占62.86%,远低于检察系统和法院系统。由于文化层次不高、知识相对不足,因此,面对各种纷至沓来的新技术、知识相对不足,不少民警无法接受,或者接受不快,直接导致工作被动,缺乏创新性。机关民警长期浮在上面,对公安基础业务知识缺乏系统认识和了解,未能贴近基层、贴近实际,不能有针对性的对基层进行

8、实效性和系统性的指导。导致派出所工作机制创新难,基层基础工作出新难。虽耗时耗力,其结果难点还是难点,热点成为新的难点,新老难点聚集裂变为大的治安难点,导致了打不胜打、防不胜防的不良循环。(三)警察工作效率不高、出警速度慢2011年夏,天津荣业大街上一位乘客与公交司机发生口角,致使公交车长时间停留在主干道上。闻讯而来的巡警因缺乏经验,事故长时间处理不了,造成交通堵塞。我们工作中的许多问题是由于警察处理问题的技巧不高、战斗力不强、基本功不扎实造成的。一方面,巡警基础工作正规化建设尚未达标,另一方面,警务指挥工作缺乏战术。尽管近几年来巡警系统狠抓民警执法行为的规范,但与正规化建设的要求相比,还没有形

9、成一套系统的操作执行标准。(四)执勤警察工作负荷大、待遇差警察巡逻工作必须摆脱凭经验、想当然的做法,巡逻勤务方式应该进行科学化的组织和安排,每天24小时轮班制度并不理想,有限的警力在超负荷、低效率的安排下,作用的发挥极受限制,同时也导致了影响警察健康等一系列问题。在“有困难找民警的”承诺下,他们的工作涉及的范围越多越多,涉及的事件越来越广,他们的劳动时间,劳动强度越来越大,再加之如今的凡事倒查责任,使他们的精神高度紧张。据报道全国20警察被拖欠工资,报道还披露,因为经费不足,警察“自费破案”的总金额数以亿计,一些地方财政吃紧的地区,甚至还有被害人出钱破案的怪象。这不禁让人担心,如果肩负着除恶惩

10、奸、除暴安良职责的警察连自己的生活都不能得到保障,公安机关连办案的经费都不足,如何能够保一方平安,履行保护人民的职责?三、提高见警率加快出警速度的措施改革和创新派出所勤务机制,做到警务前移,加强一线警力,统一规范巡逻方式和协调指挥,既让路面警察多起来,又着力解决好巡逻勤务方式落实问题,切实提高见警率,有利于形成大治安、大监督格局。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信义集团香港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贤义委员建议,学习深圳市公安局推行的新勤务模式,即在派出所警力不变的前提下,将派出所原来的刑警队、治安队、社区防范队、巡逻中队重新调配整合为社区巡逻队、侦查办案队、行动支援队,从而让民警走出房子、走出汽车、走进社区

11、,建立在巡逻中打击防范,在巡逻中为人民服务,在巡逻中组织群防群治,在巡逻中落实各项基础性工作的勤务新模式。为了争取社会治安管理的主动权,要狠抓“人、屋、车、路、网”等基本要素的系统管理,对社区进行网格化管理,对实有人口和出租屋实行分类分级管理,对“城中村”、小旅店、废旧市场等重点部位进行清理整治,通过解决小问题促进治安大环境的改善;同时加大科技投入,打造人防、技防相结合的防控网络。除建立公安分局、派出所和社区三级监控中心、安装监控探头外,建议企业、单位加强内部预警机制,防患未然;此外,公安机关还应不断加强联合打击的力度,逐步形成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提升动态防控能力,切实提高出警率。(一)合理配

12、置警力 1、完善各分局治安警、派出所与交巡警的协调配合机制,增加路面的巡逻警察力量,在中心城区道路,以步行巡逻为主;在周边人口稀疏地区,以警车巡逻为主;对人员流动多的地段,多设关卡进行经常性排查。2、警力向基层派出所和交警巡警适当倾斜,人员、装备配置与严峻的治安形势相适应。从警校吸收学员,注重培养实践能力,夯实实践应对基础,并从中挑选精英警员,为增加基层巡逻力量做准备,以便更好的投入到基层部门工作。3、为了保障警察的人身安全,晚间巡逻应允许佩带武器。与现代科技结合,使用新型的武装武器。以及时应对突然发生的案件,在保障人民安全的同时,也保护警察自身的安全。4、增加便衣警察巡逻,让犯罪分子时刻警惕

13、、增加犯罪时的恐惧感,从一定程度上有效预防和制止犯罪。在巡警巡逻的同时,暗中帮助巡警执行任务,让犯罪分子没有可乘之机。(二)提高出警速度从提高警力素质开始1、提高警务技能。从上警校的时候就要,要求一警多能,即全面掌握所有警察勤务,不仅懂得如何做,还要会做,而且有权力做。因此,执法对警察专业知识,技能要求都很高。对于巡逻执法,交通事故处理,盘查,搜查,逮捕,勘察现场,巡逻,警卫,社区警务,预防犯罪,以及犯罪信息系统等,都必须应知应会,而且能独当一面,当场独立处置。当新警察从警校毕业时,基本能够上岗独立工作,而不再需要从头学起。以高素质建设警察队伍,提高派出所工作效率,夯实公安基层基础。2、提高巡

14、逻技巧。“巡”即巡逻。一条巡段长则上千米,短则也有近百米之遥,如果不加强巡逻防范,会使发案机率增高。只有在提高路面见警率和路面管事率,才能使犯罪分子没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发案。巡防员要对自己巡逻路段内的治安情况了如指掌,针对时间段的不同和犯罪分子作案手法不同而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望”即观察。光看不察,并不能真正达到预防路面发案的目的。笔者认为“观察”应从两方面做起。一方面要及时发现巡逻路段内有无可疑人员,要多留意观察一个人的衣着打扮、言行举止以及随身携带物品等方面判断传来。另一方面要观察巡段内是否有无牌摩托车和可疑车辆。特别要注意些无牌摩托车,因为有无牌摩托车的存在

15、,在一定程度上会给犯罪分子作案提供优势条件。当发现巡段内有无牌摩托车和可疑车辆存在时必须提高警惕,及时通知民警前来查扣,从源头上预防飞车抢夺案件和其它类似案件的发生。(三)运用科技手段、加快出警速度一方面推荐公安机关实行“全时流动警务”街面巡逻机制,所有警车只要上路,就要自觉进入巡逻执勤状态,主动接受群众报警求助,实行“全时流动警务”。实施在当场办案,降低发案率。当前街面已经成为打击犯罪的主战场,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将街面巡逻作为警察主要的勤务方式。让大量警车、民警在大街小巷巡逻,有利于增强快速反映能力,提高现场抓获率;有利于提高群众见警率,增强群众安全感。另一方面运用与高科技结合的手段,使每一辆

16、巡逻车都能变成一个流动的“派出所”,使违法现象在第一时间内得到有力控制。不断加强治安监控技防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巡防工作的科技化、高效化、精细化水平,在全国警力数量比较有限的情况下,充分合理利用警力,充分发挥警力的最大化效益。(四)增强防控能力、提高出警效率为了适应当前社会治安和交通形势发展的需要,构建以“网格化”路面巡逻机制为基础的机动灵活、反应快速的现代警务体制,全面提升中心城区交通管理和社会治安防控水平,按照“统一调度、就近出警”原则,由指挥中心实行平面化的指挥调度,直接下达指令到路面警组,点对点直接指挥,减少中间环节和层级,提高工作效率。工作中,按照“科学合理,快速出警”、“高峰站点,平

17、峰巡线,有警即出,无警查纠”的原则,24小时全天候巡警巡逻在路面,负责巡防警区全天候的巡防和接处警工作、受理群众求助、现场调处纠纷。在无接警处时,热心帮助群众,积极调解社会纠纷,强化路面人员车辆的盘查,强化街面、治安复杂场所的武装巡逻,设卡盘查可疑人员车辆物品、查纠交通违法、快速处理车损交通事故,能大大增强社会管控能力。(五)加快出警速度还需提高警察待遇现在的社会矛盾主要是因利益分配不合理引发的,需要执政党调节好分配机制。我国的警察应该是维护最广大群众的利益,一个合格尽职的人民警察,获得较高的收入水平和福利待遇,是理所当然的,这是由其工作的艰巨性和危险性所决定的。对于长期在基层服务市民,常常要

18、冒着生命危险与犯罪行为作斗争的警察,不要说是获得正常的工资待遇,即使是获得比常人更高的收入老百姓不仅不会反对,还会大力支持。没有应得的回报,难以吸引优秀人才加入警察队伍。所以提高警察待遇是解决提出警速度问题的本质。总而言之,街面巡逻见警率与反应时间,是社会公众和公安机关本身都非常关心的一件事,也是公安机关的一项重要工作,它体现着公安机关的基本工作能力。增强街面巡逻见警率与公安机关反应时间,有增强公安机关打击犯罪的能力,有利于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有利于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利于提升人民群众的社会安全感,是新时期新形势警务发展的必要任务。参考文献;1莫小松.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必要性和特殊重要性J.广西法制网, 06-01-16. 2姜博. 警力资源配置问题浅析J.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04-05-05.3姜楠. 浅谈巡逻技巧J. 中国物业管理教育网,08-04-07. 4张中. 济南启动全时流动警务多警联合巡逻勤务机制N.齐鲁晚报,10-02-27. 5张春波、张伟文.出警速度加快、防控能力增强J.闽西新闻网,10-12-31. 6周显宝. 加快警察出警速度还需奖惩制度给力J.光明网,11-08-31. 7禤健聪.警察要提高待遇,更要提高质素N.南方日报,06-12-06.8博宇. 提高见警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