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八年级思想品德复习提纲_第1页
(推荐)八年级思想品德复习提纲_第2页
(推荐)八年级思想品德复习提纲_第3页
(推荐)八年级思想品德复习提纲_第4页
(推荐)八年级思想品德复习提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学生自卑心理的剖析与对策摘要:自卑,多表现为孤独沉闷、胆怯焦虑、畏缩退让。自卑会造成学生学习主体的丢失,思维能力的减退,智能水平下降;严重者则悲观厌世、自暴自弃;甚至情绪失控,或违法犯罪,或自伤自毁,危害个人、家庭和社会。自卑心理的产生,有的有生理缺陷,经济窘困等原因,更主要的原因是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失当,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常常遭遇失败,而教师、家长过高的期望、不正确的批评指责,使学生陷入人生的荒漠。要矫治学生的自卑,其主要做法是:(一)以爱唤起希望之火;(二)提高自我意识能力,正确看待人生,正确看待自己;(三)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教师要为人师表,要用伟人、英模激励学生的成才俗望;(四)要给学生

2、增加成功体验,形成“成功自信自励新的成功”的良性循环。中学生正处青春成长期,处于心理发展不稳定阶段,容易发生种种心理障碍。自卑,又称自我否定意识,是一种自惭形秽、自我否定、无视自身价值的情绪体验,正如班华生先生所说:“中学生自卑心理指的是由于某种生理或心理缺陷及其他原因(如智力、记忆力、判断力、能力、成功等)而产生轻视自己,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人的心理状态。”1这是一种消极的、不健康的心理状态,是埋葬智慧的渊薮,是中学生成长道路的拦路虎、绊脚石。关键词:中学生;自卑;剖析;对策。 一、中学生自卑心理的表现特征及其危害一般地说,产生自卑心理的学生,在课堂是常表现为精神不振,消极沉闷;在人际交

3、往中则表现为冷漠寡情,孤独避让;在集体活动和竞争中多表现为紧张胆怯,甘拜下风;在情感和意志方面,往往表现为敏感多虑、优柔懊丧。随着这种消极的自我封闭式心理的发展,其思维能力逐渐减退,智能水平逐渐下降,还逐渐形成谨小慎微,容忍退让及脱离群众、逃避现实的懦弱性格,造成学生学习主体性的丢失,不利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而严重者,深深的自卑、沉重的自责、难以自控的焦虑会引起学生的悲观厌世、自暴自弃,甚至情绪失控,一时想不开,会表现得很极端,或违法犯罪,或自伤自毁,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这类极端现象,固然并不普遍发生,但可以说是时有发生,有目共睹的。我校有个学生吴某就因自卑而产生出走的念头,他想找

4、一个没有人指责的地方去生活,幸而被及时发觉,目前在接受治疗。某重点中学一高二学生×××因自卑而觉得生活毫无意思,便寻求解脱,跳入了学校前的大河。这是多么惨痛的事情!我们对自卑所造成的学生心理伤害,切不可等闲视之。产生自卑心理的学生,陷入人生的荒漠,严重影响健康成长,扭曲其人格,磨灭其智能,扼杀其创造精神,销蚀其发展动力,毁割了学生的前程。学生进入学校,应引导其走上健康成长之路。如果引起自卑,自认为“下劣无用”“没有出息”,而又不能及时救治,这样的学生就真的被毁了!而这恰恰背离教育的意义,这是教育的失败,教育的悲哀!我们教育工作者可应该正视,应该警醒啊!二、中生学自

5、卑心理产生的原因中学生自卑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2 / 71、生理上的缺陷。五官、容貌、身材、体质等任何方面有明显缺陷,引起“自惭形秽”的心理,其内心的痛苦若得不到理解,甚至遭遇嘲弄和冷遇,便觉得无地自容,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我校学生丁某就是因患有慢性鼻炎,常伴有头痛,久治不愈,影响其学习,导致自卑,从而产生轻生念头,想“一了百了”。高一新生周某因身材矮小,常为新同学投来的好奇目光而多次暗自落泪,打算弃学回家。值得一提的是,有明显生理缺陷的学生每到一个新的环境往往是自卑病态心理的多发时期,而随着自我意识的渐趋复杂,高一新生较之初一新生发病率更高,

6、应引起家长和教师的特别注意。2、学习上的障碍。中学生常因学习成绩达不到自己预期的目标,或者因学习技能的障碍且不能正确对待,而产生自我否定意识,导致自卑。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目标不切合实际,盲目攀比,不考虑自己的固有基础,不考虑智力差异,不考虑客观条件,对自己求全责备,结果欲速不达,久而久之,丧失信心,丧失对成功的希望,认为自己不行。二是在智能(感知、记忆、思维、想象、语言、操作等)方面低于常人,在学习活动中常处于被动的落后地位,虽经努力,却无法赶上,于是自怨自艾,甚至自暴自弃。这方面的事例屡见不鲜。3行为上的失误。有的学生因曾犯过错误,老背着羞怯和自责的包袱,如果过多地受到责备和埋怨,那么他

7、们会感到抬不起头,直不起腰,甚至一蹶不振,干脆“破罐子破摔”,产生自卑心理,导致内心留下伤痕,窒息希望之火,此类同学更加需要老师和同学们的关爱。4竞争中的挫折。“竞争对人格的发展,既有有利的影响,也有不利的影响”2,当前社会生活(包括学习活动)充满着竞争,个人的需要不可能百分之百地得到满足,遭遇挫折是难免的。所谓“心想事成”只是人们的一种愿望、理想,现实生活中总有某种目标不能实现,总有这样、那样的天灾或人祸,总有事情办不成功。而中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心理的发展有个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当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自感无法克服的阻碍和困难时,其心理容易失去平衡,面对挫折和失败,束手无策,不能忍受,往

8、往情绪低沉,产生自卑。据南京市中小学心理信息采集与分析中心对1200余名实验学校的小学生调查显示,有失败感受的学生就达到286。3而中学生呢?比例更高。这是令人惊心的一个数字!学生李某初中阶段历任班长,成绩领先,以高分考入高中后,在强手如林的现实面前,排名落在后面,夺冠的愿望受阻,从而恼恨自己,责备自己愚笨无能,情绪低落,成绩一落千文。这种挫折、失败,对学生的伤害实在太大了!5教育上的失当。导致中学生自卑心理的最主要原因,则在于教育不当。中学里的“后进生”以及暂时处于中间状态的“后进生后备军”,往往被家长和教师贬为“没有出息”、“不堪造就”,受到冷遇和歧视,导致他们产生自卑心理。家长方面出于对

9、子女的成就期待,从孩子入学起就开始向他们提出争取优秀的要求,绝大多数家长在这种要求中的实际期待是片面强调考试高分,而优秀毕竟是少数,多数学生在竞争中即使竭尽全力也只能处于中间,有的甚至是落后状态,望子成龙、企图在孩子身上实现自身价值和欲望的家长对于这样的孩子,自然是千方百计地施加种种有形无形的压力,开始往往还是温和的劝勉,耐心的说服,加上物质刺激,但一次次失望后,继而则是逐步升级的严厉训斥,乃至粗暴的责备和惩罚,以及尖刻的讽刺和打击。事实证明,承受这种精神压力的学生很容易诱发和强化自我否定意识。另一个方面是教师和学校的问题。学生的压力往往更多地来自学校,来自教师。毋庸讳言,由于应试教育的色彩仍

10、然很浓,一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盲目拔高教学要求,作业层层加码,致使学生难以应付复杂的习题;浩如烟海,频繁的考试令人头晕目眩,学生丢失了童真,丢失了欢愉。紧张焦虑、诚惶诚恐成了他们学习生活的主旋律。限于陈旧的教育考核评估理念,学校只奖励高分者、幸运者及顺从者,导致不少教师偏爱“优等生”,而对多数居中排后的学生表现冷漠甚至厌弃。有人对学生作过问卷调查,从统计结果来看,有偏爱现象的教师约占75,这种教风带来的严重后果必然是造成学生的自卑心理。家长和学校有意无意地伤害了学生,实在难辞其咎!6自尊心的挫伤。教育的失当,还会挫伤学生自尊心。一般来说,中学生自立意识逐渐增强,血气方刚,自尊心极强,但心理素

11、质脆弱,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在有权威的师长面前,一旦自尊心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便会挣扎在自卑中不能自拔。师长的一顿训斥,能诱发他们畏缩不前的自卑心理。有的家长随意骂孩子“笨蛋”、“没出息”,有的教师动辄批评学生“木疙瘩”、“太差劲”。笔者印记最深的是一次随堂听课,执教者竟不假思索的讲了这样一句话:“这个简单的问题请个差生来回答。”,随后提问了学生某某,引起哄堂大笑。这个学生满脸通红、低下头,没有回答就坐了下去,“原来我是以差生的身份来回答问题的。”无声的泪水随即充盈了他的眼眶。自卑的罗网便缚住那颗敏感、脆弱的心灵,这是戕害学生,是不能原谅的!另外,学校划分重点班,考试分数排名次,也很容易挫伤大多数

12、学生的自尊心,陷入自卑的人生荒漠。除了上述几种原因外,还与其它许多因素有关,诸如:家庭方面地位低下的,经济窘困的或残缺畸形的家庭,容易引起“低人一头”的心理,在特定的条件下,可能导致病态心理的急剧发展。人际关系方面性格内向、孤僻的学生往往遭到群体成员的轻视、嫌弃和冷落,体验不到集体的温暖,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自身心理素质方面一一个人意志薄弱,性格软弱,经不起挫折和打击,缺乏恒心和毅力,自身心理结构的缺陷是中学生产生自卑心理的内在原因。三、中学生自卑心理矫治的对策对于学生的教育成长,应该着眼于鼓励,而不是着眼于批评。中学生要摆脱自卑的困扰,真正取得成功,走出人生的误区,关键是启发自觉培养兴趣,激

13、发学生前进的内动力。这就要求教师以情感作为切入点,以兴趣作为支点,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以成功的快乐体验把学生的动机引导向意志方面发展,用爱的春风融化那些覆盖在具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心灵上的冻土,让美好愿望的种予发芽、生长。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指导帮助学生:l、加强心理感染,以爱唤起希望之火。“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基础和前提,是教师必需具备的心理品质”4。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过“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而亲近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学生由于不成熟,有缺点、错误,甚至身上有污迹,我们没有理由嫌恶,更没有理由抛弃实质上应该说是没有权利打击伤害!具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尤其需要关爱,需要理解、信任和尊重。爱才能融化

14、心灵的冰块,爱才能点燃奋进的火花,爱才能架起通向成功的桥粱。首先,要主动接近他们,沟通思想,了解苦恼。通过平等对话,促膝谈心,加强思想感情交流,引导其吐露内心的苦闷。其次,用实际行动去感染、感动、感化他们,如指导订正作业、当面评改试卷,共同搞好环境卫生、一起出操、打乒乓球、下象棋,把对他们的关怀、尊重、信任、爱护通过这些无声的行动表现出来,使他们更易接受,使其积极影响更加持久。再次,爱要出自真心,态度要和蔼、言语要亲切。充满爱的语言,才是化雨春风,让人心情舒畅、口服心服;而缺乏爱的语言,也会把真言变成冷酷的训诫,使之产生抵触情绪。教师切忌措辞激烈的批评训斥,更不得恨铁不成钢、以简单粗暴的态度对

15、待学生。第四,最重要的是加强集体心理环境建设,营造一个互助互爱的环境和民主平等的气氛,使那些具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充满爱的体验,受到良好校风,班风的熏陶。一次成功的个别谈心,一个细小入微的关怀,一次主题鲜明的班会,都会产生师生情感的强烈共鸣,激发学生向上的力量。2、审查调整目标,提高自我意识能力。人的活动都是有目标的,脱离实际、超越实际的目标只能给人以挫折和失败。对于那些因遭受挫折而产生自卑心理的学生应及时帮助他们审查原有目标是否符合实际,如果不符合实际或超越实际,应进行必要的调整或转移。所谓调整目标,就是确定一个实现起来既有一定的困难,经过努力又可以达到的水平,“跳一跳就可以摘到葡萄”;所谓转移

16、目标,就是另谋出路,谋求新的目标,达到新的心理平衡。人对自我的认识并非易事,有赖于自我观察、自我反思。教师应会同家长通过学生综合各种因素,进行周密细致的分析,反省受挫的琢因,找出排除障碍的方案,让学生树立适合自己特点的抱负,拟定新的目标。目标审查与调整也是一个增强自我意识的过程,教师应教育学生一要正确看待人生,人生本如一部字典,上面写有“苦涩”二字,上面注满艰辛和坎坷,需要选择坚强,笑对人生,自强不息。二要正确看待自己。“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不仅有弱点和缺陷,更有长处和优点,没有理由自卑,而弱点和缺陷有些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加以弥补和克服的,也有的缺陷虽无法弥补和克服(如个子矮、残疾、长得

17、不漂亮等),则应引导他们扬长避短,和别人比志气,比毅力,比进步,比成就,变压力为动力,像海伦、张海迪那样,活出自己的精彩。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说过“知之者智,自知者明”学生自我意识能力的提高是排除自卑心理的关键,只有提高了自我意识能力,才能变他律为自律,从而自我矫正,激发内动力,追求人生的价值。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帮助学生审查修定目标必须建立在对其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应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转化方法。3、强化自我塑造,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中学生具有富于幻想,善于模仿,可塑性强的特点,他们易受来自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人的思想意识和人格行为的影响,以他人的形象作为自己的仿效模式

18、,“追星”便是典型例证。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应以培养学生的自我塑造能力为核心,实施心理教育。在具有自卑心理的学生面前,首先,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以开朗、自信的性格,顽强、坚韧的毅力等良好有个性品质影响他们,使自己成为学生仿效的榜样。其次,通过开展活动帮助他们选择认同对象,以领袖、伟人、科学家和英模人物为典范,给其精神力量,激活成材欲望。“追星”也应引导学生学习名星成名前的艰苦奋斗及成名后的无私奉献汲取其精神魅力。可以通过文学作品欣赏,影视评析等活动,选择典型人物作为范例,引导他们创造性模仿,这对于矫治自卑心理都是非常有效的。4、增加成功体验,鼓起战胜困难勇气“成功对发展具有激励作用,这是

19、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5老子也曾说过:“胜人者力,自胜者强”。要战胜自身确实不容易,自卑的学生要战胜自己,取得成功则更难,但一定要战胜自己,才能走出人生的荒漠。这既需要诱因,也需要动因。“成功”的期望是诱因,“成功”的喜悦则可大大激发他们的动困,两者的结合就能使他们自觉地形成积极进取顽强拼搏的精神状态。中央电视台有一个“猜猜看”的竞猜栏目,主持人王小丫一声“恭喜你答对了”引起许多人的关注和热爱。为什么呢?原来,这一声“恭喜”,是一种善意的、发自内心的肯定,人们需要这种肯定,学生更需要这种肯定,美国教育家J·M·索里认为:“第一,所有学生都感到他们有一定的成功或失败的可能性,

20、从而引起去尝试的动机。第二,有多种多样的竞争活动,使得每一个儿童至少都有成功的机会。”6所以,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设法增加他们成功的快乐体验,创造“最佳心理状态”,而不要在考试制度上让学生产生一次又一次的失败。第一,在学习目标活动中,可以从小目标开始,从容易处做起,减少挫折,使之更快地得到成功的喜悦,树立起信心;第二,在评比过程中,坚持发展的观点,运用动态的分析方法,引导他们多作横向比较,使之体验到进步,感受到成功,从而意识到“别人做得到,我也能做得到”,并特别注意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公正性鼓励和表扬,维护其自尊。第三,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爱好、兴趣和特长,感兴趣的事,他们会努力做好,容易带来成功的机会,当在某一方面努力不成,可以选择另一方面不懈追求,发挥长处,从而取得成功,唤起成材的愿望。如有的擅长绘画,有的爱好乐器,有的赛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