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101梅梅开题报告_第1页
化工101梅梅开题报告_第2页
化工101梅梅开题报告_第3页
化工101梅梅开题报告_第4页
化工101梅梅开题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年产年产60006000吨味精厂糖化车间工艺设计吨味精厂糖化车间工艺设计 姓姓 名名 : 梅梅 梅梅 班班 级级 : 化工化工10011001班班 指导指导老师:老师: 郑辉杰郑辉杰 副教授副教授Department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化学名称:L-谷氨酸单钠-水化物;L-氨基戊二酸单钠一水化物。商品名称:味精、味素、谷氨酸钠,因味精起源于小麦,俗称麸酸钠。英文名称:Monosodium L-glutamate ,简写为MSG。结构式: HOOC-CH2-CH2-CH-COONaH2O NH2分子式:NaC5H8O4NH2O,分子量(含

2、水):187.13I.无色至白色的柱状结晶或白色的结晶性粉末II. 易容易水III.不溶于乙醚、丙酮等有机溶剂IV. 难溶于纯酒精主要发生的反应:I. 与酸盐反应生成谷氨酸盐 C5H8NO4Na+HClC5H9O4N+NaCl . 与碱反应生成谷氨酸二钠盐 C5H8NO4Na+NaOHC5H7O4NNa2+H2O u第一阶段:1866年德国人HRitthasen(里德豪森)博士从面筋中分离到氨基酸,他们称谷氨酸。1908年日本东京大学池田菊苗试验,从海带中分离到L谷氨酸结晶体。u第二阶段:以面筋或大豆粕为原料通过用酸水解的方法生产味精,在1965年以前是用这种方法生产的。u第三阶段:自1965

3、年以后我国味精厂都采用以粮食为原料(玉米淀粉、大米、小麦淀粉、甘薯淀粉)通过微生物发酵、提取、精制而得到符合国家标准的谷氨酸钠。 从1923年我国开始生产味精以来,至今已有90余年历史。面筋、豆粕水解法谷氨酸糖质发酵法谷氨酸以淀粉或大米为原料生产味精,首先要制备葡萄糖。其工艺方法进展历程:酸法水解酶酸法水解双酶法水解。双酶法制糖,糖液质量好(含糖量高,透光率高),淀粉转化率高,有利于发酵和提取。目前水平:透光率85以上,含糖30以上(淀粉原料),糖纯度98以上,转化率95以上。u 原料:具有成本优势。u 生产方式:提取、精制生产单元效率高、劳动强度低。u 装备水平:自动化程度高,机器装备先进,

4、运行稳定,生产环境好。u 生产率:设备产能高u 生产技术水平较高u 生产工艺方法:发酵强度高,夫酸热量高,利于精制收率提高及产品质量的提高,并且利于环保治理。u 提取:连续浓缩等点法精制u 环保治理:资源化利用高,生产液体肥料或固体肥料,治理彻底,完全达标排放,并且有一定收益。毕业设计环节基本内容包括:u掌握味精厂糖化车间工艺设计的基本流程u收集数据、查阅文献、设计生产工艺流程u进行工艺计算和设备选型u绘制工艺流程图、设备配置图、设备布置图和管道布置图 将淀粉质原料进行蒸煮目的:1.糊化,采用的方法是用加热蒸汽加热蒸煮。2.蒸煮的第二个目的是借助蒸汽的高温高压作用,把存在于原料中的大量微生物进

5、行灭菌,以保证发酵过程中原料无杂菌污染,使酒精发酵能顺利进行。 到目前为止所发现的谷氨酸产生菌都不能直接利用淀粉,也基本上不能利用糊精。因此,当以淀粉作为原料时,必须先将淀粉水解成葡萄糖,才能供发酵使用。(1).液化的目的 是为了给糖化酶的作用创造条件,而糖化酶水解糊精及低聚糖等分子时,需先与底物分子生成络合结构,然后才发生水解作用,使葡萄糖单位逐个从糖苷键中裂解出来,这就要求被作用的底物分子有一定的大小范围,才有利于糖化酶生成这种结构,底物分子过大或过小都会妨碍酶的结合和水解作用速度。液化达到终点后,酶活力逐渐丧失,为避免液化酶对糖化酶的影响,需对液化液进行灭酶处理,一般液化结束,升温至100保持10min即可完成,然后降低温度,供糖化用。 淀粉酶的液化能力与温度和pH值有直接关系 酶活力的稳定性还与保护剂(3).液化程度的控制(2).液化的条件 糖化工段主要有酸解法、酶酸法、双酶法这三种方法。 三种糖化工艺,各有其优缺点。 从糖液质量、收得率、耗能以及对粗淀粉原料的适应情况看,双酶法最佳、酶酸法次之、酸解法最差。但双酶法生产周期长,糖化设备较庞大。 从糖浆的黏度来看,双酶法最低、酸解法最高。 综上所述,本设计将采用双酶法制糖工艺。 双酶法制糖工艺可根据升温方式的不同分为升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