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3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件2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3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件2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3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件2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3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件2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3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件2 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恩格斯恩格斯走近走近作者作者 恩格斯恩格斯(18201895),(18201895),全名弗里德里希全名弗里德里希恩格恩格斯斯, ,与马克思同与马克思同为科学共产主义的为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创始人, ,全世界无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产阶级的伟大导师,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领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领袖。他和马克思共同起草了他和马克思共同起草了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 ,在马克思在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整理和出版了马克思的著作逝世后恩格斯整理和出版了马克思的著作资本论资本论第二、三卷。第二、三卷。写作写作背景背景 1883 1883年年3 3月月1717日日

2、, ,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的葬礼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的葬礼在伦敦郊区的海格特公墓举行在伦敦郊区的海格特公墓举行, ,恩格斯在葬礼上用英恩格斯在葬礼上用英语发表了这篇演说。语发表了这篇演说。 全世界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马克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的恩格斯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的恩格斯,1844,1844年年8 8月在巴黎与月在巴黎与马克思会见马克思会见, ,之后这两位历史巨人就结为挚友之后这两位历史巨人就结为挚友, ,共同共同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一起奋斗了近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一起奋斗了近4040年年。对于马克思的了解对于马克思的了解, ,最清

3、楚的莫过于恩格斯最清楚的莫过于恩格斯; ;对于马对于马克思的逝世克思的逝世, ,最哀痛的莫过于恩格斯最哀痛的莫过于恩格斯; ;对于马克思逝对于马克思逝世所造成的巨大损失的洞察世所造成的巨大损失的洞察, ,最深刻的也莫过于恩最深刻的也莫过于恩格斯。因而格斯。因而, ,这篇讲话对马克思的逝世表示了深切这篇讲话对马克思的逝世表示了深切的悼念的悼念, ,对马克思生前为无产阶级作出的贡献给予对马克思生前为无产阶级作出的贡献给予了崇高的评价和热情赞颂。哀悼深切了崇高的评价和热情赞颂。哀悼深切, ,评价准确评价准确, ,字字字珠玑。字珠玑。悼词悼词悼词悼词是对死者表示哀悼的话或文章是对死者表示哀悼的话或文章

4、, ,是演讲辞的一种。是演讲辞的一种。悼词具有以下三个特征悼词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1)点明悼念对象点明悼念对象, ,通常介绍其生前身份、简历、因何通常介绍其生前身份、简历、因何逝世、逝世时间、终年岁数等。逝世、逝世时间、终年岁数等。(2)(2)扼要地介绍逝者生前的事迹扼要地介绍逝者生前的事迹, ,突出其对社会的贡献突出其对社会的贡献, ,恰如其分地评价其一生。恰如其分地评价其一生。(3)(3)对逝者表示哀悼对逝者表示哀悼, ,并勉励生者化悲痛为力量并勉励生者化悲痛为力量, ,以实以实际行动做好工作来纪念逝者。悼词一般由较有威望或际行动做好工作来纪念逝者。悼词一般由较有威望或地位的人宣

5、读。地位的人宣读。辨辨字注音字注音答案答案: :yngyngzhunzhun wwfifibngbngqingqingzhzhzhuzhu答案答案: :linglinglinglinghuhuhuhuhuhujjgigimmmmmm结构图解结构图解重点突破重点突破1 1. .马克思马克思的逝世使恩格斯极度悲痛的逝世使恩格斯极度悲痛, ,但第但第1 1段却采用段却采用叙述的方式含蓄表达对马克思的悼念之情叙述的方式含蓄表达对马克思的悼念之情, ,对此该如对此该如何理解何理解?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其一其一, ,从身份上看从身份上看, ,恩格斯是代表全世界恩格斯是代表全世界无产阶级来悼念自己的领

6、袖无产阶级来悼念自己的领袖, ,这种特殊的身份这种特殊的身份, ,再加再加上特殊的环境上特殊的环境, ,使作者不能把自己异常悲痛的情绪使作者不能把自己异常悲痛的情绪完全带入悼词完全带入悼词, ,从个人之间的特殊关系来抒发自己从个人之间的特殊关系来抒发自己的心情的心情。其二其二, ,从目的上看从目的上看, ,马克思主义者悼念自己的领袖人马克思主义者悼念自己的领袖人物不仅仅是寄托哀思物不仅仅是寄托哀思, ,更主要的目的在于评价领袖更主要的目的在于评价领袖的思想和业绩的思想和业绩, ,以便教育和鼓舞战斗的无产阶级和以便教育和鼓舞战斗的无产阶级和广大革命群众。这便决定了作者表达悲痛哀思的方广大革命群众

7、。这便决定了作者表达悲痛哀思的方式是含蓄的。式是含蓄的。2 2. .在在“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 ,对于历史科学对于历史科学, ,都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个总领性的句子中这个总领性的句子中“欧美战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斗的无产阶级”在前在前,“,“历史科学历史科学”在后在后, ,而文章在而文章在展开论述的时候展开论述的时候, ,却先谈马克思在却先谈马克思在“历史科学历史科学”方面方面的贡献的贡献, ,后讲马克思对后讲马克思对“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的革的革命上的贡献命上的贡献, ,语序前后不一语序前后不一, ,这是为什么这是为什么? ?参考答

8、案参考答案: :作者在评述马克思一生的伟大贡献的时候作者在评述马克思一生的伟大贡献的时候说说:“:“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他毕生的真正使命毕生的真正使命, ,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所以所以马克思的逝世马克思的逝世, ,首先是无产阶级革命的首先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不可估量的不可估量的损失损失”。但马克思的革命实践是在理论指导下的实。但马克思的革命实践是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践, ,所以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上说所以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上说, ,课文正文部分的课文

9、正文部分的安排是恰当的。所以安排是恰当的。所以, ,从马克思逝世造成的损失上说从马克思逝世造成的损失上说, ,第二段总领部分的安排第二段总领部分的安排( (先说先说“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阶级”, ,后说后说“对于历史科学对于历史科学”) )是恰当的是恰当的, ,在展开论在展开论述时述时, ,先理论后实践的安排也是恰当的先理论后实践的安排也是恰当的, ,两者并不矛两者并不矛盾。盾。 3 3. .如何如何理解第理解第6 6段在全文结构中的作用段在全文结构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这一段具有过渡的作用。但是它的特点这一段具有过渡的作用。但是它的特点是含有两层过渡。是含有

10、两层过渡。“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 ,是是承上承上, ,是第是第5 5段的总结。段的总结。“这样这样”指的是第指的是第5 5段中的段中的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都有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独到的发现现”, ,都都“不是浅尝辄止不是浅尝辄止”。“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不是主要的”是启下是启下, ,即过渡到评述马克思的革命即过渡到评述马克思的革命的科学观的科学观, ,这是本段内部的过渡这是本段内部的过渡。而对马克思革命的科学观的评价而对马克思革命的科学观的评价, ,就说明了马克思是就说明了马克思是一个完全新型的一个完全新型的“科学巨匠

11、科学巨匠”, ,他不是一位远离革命他不是一位远离革命实践的书斋学者实践的书斋学者, ,而是一位将科学与革命斗争密切相而是一位将科学与革命斗争密切相连的无产阶级革命领袖。这样就把科学家的马克思连的无产阶级革命领袖。这样就把科学家的马克思和革命家的马克思融合在一起和革命家的马克思融合在一起, ,为下段评价马克思的为下段评价马克思的革命实践做了铺垫。革命实践做了铺垫。观点争鸣观点争鸣 马克思曾经说过马克思曾经说过:“:“如果我们把这一切都考虑过了如果我们把这一切都考虑过了, ,如如果我们生活的条件容许我们选择任何一种职业果我们生活的条件容许我们选择任何一种职业, ,那么那么我们就可以选择一种使我们最

12、有尊严的职业。我们就可以选择一种使我们最有尊严的职业。”而现而现在好多同学看着社会上流行什么就想着将来从事这一在好多同学看着社会上流行什么就想着将来从事这一行业行业, ,请你谈谈对将来职业选择的看法。请你谈谈对将来职业选择的看法。思路提示一思路提示一: :选择职业可以说是实现个人人生价值的选择职业可以说是实现个人人生价值的第一步第一步, ,对职业的选择要慎重对职业的选择要慎重, ,不能太过随意不能太过随意, ,选择正选择正确的职业确的职业, ,对于顺利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有很大的帮对于顺利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有很大的帮助。起点决定高度助。起点决定高度, ,职业选择的眼光要高一些。职业选择的眼光要高

13、一些。思路提示二思路提示二: :对于今天的中学生来讲对于今天的中学生来讲, ,特别应该学习特别应该学习马克思志存高远的精神马克思志存高远的精神:“:“在选择职业时在选择职业时, ,我们应该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不应认为, ,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 ,互相冲突的互相冲突的, ,一种利一种利益必须消灭另一种的益必须消灭另一种的; ;人类的天性本来就是这样的人类的天性本来就是这样的: :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 ,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如

14、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 ,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学者、大哲人、卓越诗人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学者、大哲人、卓越诗人, ,然而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无瑕的伟大人物。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无瑕的伟大人物。”“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 ,那那么么, ,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 ,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 ;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乐趣, ,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 ,我们的事业将默我

15、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 ,而面对我们的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骨灰, ,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写法借鉴写法借鉴1.1.综合运用了叙述、议论、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综合运用了叙述、议论、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式如第一段如第一段, ,详细叙述了马克思逝世的时间详细叙述了马克思逝世的时间“3 3月月1414日下日下午两点三刻午两点三刻”, ,接着具体描写了马克思逝世时从容安接着具体描写了马克思逝世时从容安详的神态详的神态:“:“安静地睡着了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了。”第二段用议论的方式阐述马克思的逝世

16、是世界第二段用议论的方式阐述马克思的逝世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巨大损失。通过叙述描写给读者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巨大损失。通过叙述描写给读者留下一个鲜明感人的印象留下一个鲜明感人的印象马克思为无产阶级革命马克思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一直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事业一直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人是坐在安乐椅上人是坐在安乐椅上逝世的逝世的。这些叙述和描写是为下面的议论服务的。叙述、描这些叙述和描写是为下面的议论服务的。叙述、描写、议论的综合运用写、议论的综合运用, ,使演讲辞一开始使演讲辞一开始, ,就表达了作就表达了作者对马克思逝世无比悲痛的感情者对马克思逝世无比悲痛的感情, ,使听众受到强烈的使听众受

17、到强烈的感染和震撼。对马克思的革命实践活动感染和震撼。对马克思的革命实践活动, ,多用叙述形多用叙述形式式; ;对马克思的各种贡献、发现的阐述和评价对马克思的各种贡献、发现的阐述和评价, ,采用采用议论形式议论形式; ;而在叙述和议论之中而在叙述和议论之中, ,又运用带有强烈感又运用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词语或修辞手法情色彩的词语或修辞手法, ,抒发了对马克思的尊敬、抒发了对马克思的尊敬、爱戴和悼念的真挚感情爱戴和悼念的真挚感情。叙述可以记清事实叙述可以记清事实, ,议论可以阐明观点议论可以阐明观点, ,抒情可以吐抒情可以吐露情怀露情怀, ,三者的有机结合三者的有机结合, ,不仅可以使演讲辞的观点

18、不仅可以使演讲辞的观点和材料高度统一和材料高度统一, ,而且会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和说服力。而且会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和说服力。2.2.结构严谨结构严谨, ,衔接自然衔接自然 悼词悼词的整个结构十分严谨的整个结构十分严谨, ,各部分之间各部分之间, ,每层意思每层意思之间充满内在联系之间充满内在联系: :革命家马克思和科学家马克思的革命家马克思和科学家马克思的统一统一; ;作为科学家作为科学家, ,他的两大发现之间的统一他的两大发现之间的统一, ,他的科他的科学研究成果和他对科学事业的看法的统一学研究成果和他对科学事业的看法的统一; ;作为革命作为革命家家, ,他的斗争事迹和斗争风格的统一他的斗争事迹

19、和斗争风格的统一, ,在斗争中他的爱在斗争中他的爱与憎的联系等。评价时围绕与憎的联系等。评价时围绕“革命家革命家”和和“思想家思想家”两方面来论述两方面来论述, ,第第2 2段是个总纲。为了使上下文紧密联段是个总纲。为了使上下文紧密联系系, ,有的地方用了过渡段有的地方用了过渡段, ,有的地方用了一些承递性语有的地方用了一些承递性语句句。比如整个第比如整个第2 2段、第段、第4 4段的段的“不仅如此不仅如此”, ,第第6 6段的段的“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 ,第第7 7段的段的“因为马克思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首先是一个革命家”, ,第第8 8段的段的“正因为这样正因为这样”等等等等, ,这些语句这些语句, ,不仅使段落过渡自然不仅使段落过渡自然, ,文章段落之间的联文章段落之间的联系极为紧密系极为紧密, ,结构严谨结构严谨, ,而且使得论述内容重点突出而且使得论述内容重点突出, ,层次井然层次井然, ,加强了论述的严密性与完整性。加强了论述的严密性与完整性。1.1.马克思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为什么为什么要用达尔文的发现作类比要用达尔文的发现作类比? ?答案答案: :达尔文的发现是生物界的一场革命达尔文的发现是生物界的一场革命, ,这里用达这里用达尔文的发现与马克思的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