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赏析【作品介绍】论(I I 印)语是孔子弟子及后学记录有关孔子言行的着作,共2020 篇。内容涉及政治主张、教育理论、伦理观念、品德修养等,是 有关孔子思想的重要着作,也是儒家学派的经典着作。 论语是语 录体,文字简练质朴,含义很深,也有描写比较生动具有文学价值的 片段。孔子(前 551551 一前 479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zcuzcu) 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者,我国古代着名 的思想家、教育家。在教育方面,他提出“有教无类”;政治方面, 主张仁政、德治。这在当时,都对人民有利。他提倡的伦理道德,成 为历代封建统治者统治人民的
2、工具。孔子曾周游列国, 宣传自己的政 治主张, 都不被采用。回鲁国后。 从事着述和讲学, 相传有弟子 30003000 人。他编订了诗书,修撰了春秋。【解题】本文选自论语先进,编者取文章第一句作为标题。文章记 叙孔子师生在一起谈论各人政治抱负的情景。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 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大多数篇章是简短的语 录。本篇是论语中有完整结构的一章,人物的语言情态都写得很 有个性,是一段很生动的记叙文。子路、曾皙(灯)、冉(r 0)有、公西华,都是孔子的学生。【注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 ?侍坐:陪侍孔子坐着。侍,在 尊长旁边陪伴服侍。O“侍坐”二字表现了师生关系的亲
3、密无间,为 下文的对话渲染了一种轻松和谐的气氛。 ? ?子曰:? ?子:指孔子。这是 孔子的弟子对孔子的尊称。?? ?? “以吾一日长(zhzh engeng)乎尔,?以: 因为。一日长乎尔:比你们年纪大一两天。一日,一两天的意思,作 “长”的状语。长:年纪较大。乎:介词,同“于”,这里表比较,可译为“比”。下文中的“乎”,除“何伤乎”一句的“乎”是疑问 语气词之外,其余都是介词。尔:代词,你们。?毋(w wU)吾以也。? 没有谁任用我了。毋:代词,表无指,没有谁。在句中作主语。以:动词,任用。这是个否定句,代词宾语“吾”置于动词之前。课本注 对这一句有不同的分析和理解,这里采用的是刘宝楠论语
4、正义的 说法。? ?居则曰:? ?居:平居,平日在家的时候。则:同“辄”,副词, 往往,总是。这句主语是“你们”。 ?不吾知也。 ? ?知:了解。 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 ? ?如或知尔, ? ?如或:如果有人。如:连词, 如果。或:无定代词,有人。 ? ?则何以哉?” ? ?则:连词,那么,就。 何以:用什么(去实现自己的抱负)。以,动词,用。O这一层记述 孔子问志,表现了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他先从自己谈起,把师 生摆在同等的地位; “一日长乎尔”的说法,又充分表现了他的平易 近人,谦逊和蔼地对待学生的态度。“居则日”一句,反映出他对学 生平时的思想动态了如指掌。子路率(shushud)
5、尔而对曰:?率尔:轻率地。尔,助词,用作修 饰语的词尾。对:回答。在古汉语里, ? ?“对”一般指对上级或尊长 的回答。O“率尔”一词生动地写出了子路爽朗而又缺乏谦让的性 格。 ?“千乘之国, ?拥有一千辆战车的国家。这在当时是一个中等 诸侯国。乘:古时一车四马叫一乘,这里指四匹马拉的战车。?摄乎大国之间, ?摄:夹。乎:于,在。 ?加之以师旅, ?加之:加在它上 面,指侵犯它。之,指千乘之国。以:介词,用。师旅:指军队,古 二千五百人为一师,五百人为一旅。?因之以饥馑(j j inin), ? ?因:动 词,继,接续。之:代词,指“师旅”所进行的侵略战争。饥馑:指 灾荒。五谷不熟为饥,蔬菜不
6、熟为馑。 这句直译是: 又把饥荒年岁接 在战争之后 (加给它)。?由也为之,?由:子路自称其名。 子路姓仲, 名由,字子路。也:语气词,用在主语后表提顿。为:治理。?比及三年。?比(旧读 b b1)及:等到。这是介词性复音虚词,“比”和“及” 是同义并列关系。?可使有勇,?“使”后省兼语“民”。?且知方 也。 ?且:连词,并且。方:义,正道,这里指礼义。O子路的政治抱负,和孔子“足食足兵”,“既富矣”又“教之”的政治主张是一 致的,但他轻率地直言其志, 显得毫不谦虚, 并把事情看得过于容易。夫子晒(shsh 和)之。?哂之:对他微微一笑。哂,微笑。之,代子 路。O“哂”字传神地表现出孔子对子路
7、的委婉含蓄的表态,既以 微笑表示对他的政治抱负的认可, 又含而不露地批评了 “其言不让” 。?“求。尔何如?” ?求:冉有的名。对曰:“方六七十, ?指面积六七十里的小国家。 方,见方,纵横。 如五六十,?如: 连词, 表选择, 或者。?求也为之, 比及三年, 可使 足民。?“使”后省兼语“之”, “之”指这个小国。 足民: 人民 生活富足。 如其礼乐,?如:连词,表提起另一话题,作“至于”讲, 和“如五六十” 的“如”同是连词而用法有区别。 其:指示代词,那。 ? 以俟君子。” ?以:把。后边省宾语“之”。俟:等待。O富而后教, 礼乐治国,政治主张明确;而语言谦恭,与子路不同。?“赤。尔何如
8、?” ?赤:公西华的名,“公西”是复姓。对曰:“非曰能之, ?能:动词,能做到。 ?愿学焉。 ?焉:代词, 指下文提到的事情。 ?宗庙之事。 ?指诸侯祭祀祖先的事,这在古代被 视为国家大事。宗庙,天子、诸侯放祖宗牌位的处所。?如会同, ?如:连词,或者。会:诸侯之间的盟会。同:诸侯共同朝见天子。? 端章甫,?端:古代的一种礼服。章甫:古代的一种礼帽。这里都是 名词用作动词,意思是“穿着礼服,戴着礼帽”。?愿为小相(xixi engeng) 焉。” ?相:在祭祀、会盟或朝见天子时主持赞礼和司仪的人。焉: 兼词,于是,在这些场合里。O政治抱负不外乎“礼乐治国”。 所言 均为国家大事, 不曰“能”而
9、曰“愿学”,并且只是“为小相”,态 度更谦虚。?“点,尔何如?” ?点:曾皙的名。鼓瑟(s so)希,?鼓:弹。瑟:古乐器。希:同“稀”,稀疏,这 里指鼓瑟的声音已接近尾声。这句主语是“曾皙”。?铿(k kmg g)尔。?铿:象声词,这里指曲终收拨划动琴弦的声音。尔:助词。 ? ?舍( shshg)瑟而作,?舍:放下。作:站起身。O从“鼓瑟”到“而作”,短 短九字,生动地描绘出了曾皙从容、洒脱的情态;而“舍”“作”两 个动作,又表现了他回答老师问题时的恭敬态度。?对曰: “异乎三子者之撰(ZhumZhum)。” ?乎:介词,跟,和。者:特殊指示代词,复 指“三子”。撰:同“供”,善言,这里指上
10、文子路等三人所陈述的 志向。子曰:“何伤乎! ?伤:妨害。乎:语气词, 呢。 ?亦各言其志也! ?亦:副词,表限于某个范围。只是,不过。善于点拨诱导。曰:“莫春者, ?莫春:指农历三月。莫,音义同“暮”,是“暮” 的古字。者:助词,用在表示时间的词后面表提顿。?春服既成。 ?既:副词,已经。成:稳定,指春服已经穿得住。?冠(gumgum)者五六人,?冠者:指成年人。古时男子二十岁为成年,束发加冠(gumgum)。? 童子六七人,?这是曾皙指自己偕同冠者与童子。?浴乎沂(y yi),? ? 乎:介词,在。沂:水名。?风乎舞雩(y yu),? ?风:名词用作动词, 吹风,乘凉。舞雩:是鲁国求雨的坛
11、,在今曲阜县东南。古代求雨之 祭,叫“雩祭”。有巫人在坛上歌舞,所以称为舞雩。?咏而归。” ?咏:唱歌。O曾皙没有直接说明怎样从政治国,而是描绘出一幅“风 清俗美,人民安乐”的太平盛世的风情画,展示出自己的政治理想, 并表现了一种 “安贫乐道” “澡身浴德” 的高洁志趣。 ?夫子喟 ( kuku 门然叹曰:?喟然:长叹的样子。? “吾与点也!” ?与:动词,赞 成,同意。不但盛赞,而且喟然有感慨。盛赞,是由于曾皙所描述 的太平盛世的情景正反映了孔子的政治理想。 喟然有感慨, 是因为孔 子正经历“毋吾以也”的遭遇,自己也有过“道不行,乘桴(f fu,小 筏子)浮于海”(论语公冶长)的设想,抱有“
12、君子固穷”(君 子在处境困窘时还能坚持自己的德操。 见论语卫灵公)的态度。 曾皙的志趣,与孔子正相投契。写孔子启发学生谈自己的志向三子者出,曾皙后。 ? ?后:用作动词,留在后面。 ? ?曾皙曰:“夫 三子者之言何如?”?夫:指示代词,那。0孔子只对曾皙明说“吾与点也”,故曾皙有问。?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也已矣:语气词连用。“也”表 论断语气;“已矣”表限止语气,罢了。曰:“夫子何哂由也?” ?何:疑问代词, 作状语。 为什么, 怎么。 也:与“何”相呼应表疑问语气。?曰:“为国以礼,?为:治理。以:介词。靠,用。?其言不让,? 其:他的。让:谦让。 ?是故晒之。 ?是故:连词性结构
13、,因此,所以。O评子路,指出其不谦虚的缺点。?唯求则非邦也与(y yU)? ?唯:句 首助词。求:这里指冉求所说的。则:副词,就。邦:国,这是指国 家大事。与:疑问语气词。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 安:疑问代词,作状语。怎么。也者:语气词连用,与“安”相呼应, 表疑问语气。O冉求对于“礼乐治国”方面谦言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故孔子评冉求意在鼓励。?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 非诸侯而何? ? 不是诸侯国家的大事又是什么?而:连词表转折,相当于“又”。 ? 赤也为之小, ?为之小:给诸侯做一个小相。这是双宾语结构。为,动词,做。之,代词,指诸侯。小,小相。下句“为之大 类同。?孰能
14、为之大?” ?孰:谁。O公西赤有“非曰能之”“愿为小相”的 话,故孔子的评论意在增强其信心。从以上对子路、冉有、公西华三 人的评论,可以看出孔子对待学生是因人制宜、因材施教的。写孔子对子路等三人言志的评价。【译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伴孔子坐着。孔子说:“因为我比 你们年纪大一两天,(人家)不任用我了。(你们)平日闲居在家, 总是说:(别人)不了解我啊!如果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 将用什么实际行动(去实现自己的抱负)呢?” ?子路轻率地回答道:“一个拥有千辆战车的中等诸侯国家,夹在 大国的中间,(大国)用军队侵犯它,接着又遭受灾荒,(如果)我 去治理它,等到三年光景, 可以使(人民)
15、有勇气,并且懂得礼义孔子对他微微一笑。(孔子又问道:)“冉求,你怎么样?”(冉求)回答说:“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小国,我去治 理它,等到三年光景,可以使(这个国家)人民富足。至于那礼乐方 面的教化,(只有)让(它)等待贤人君子了。”? ?(孔子又说:)“公西赤,你怎么样?”(公西赤)回答说:“不是说(我)能够做到这一点,(只是) 愿意学习它。诸侯宗庙的祭祀,或者诸侯之间的,盟会和共同朝见天 子,(我)愿意穿上礼服, 戴上礼帽, 在这些场合中做一个小赞礼。(孔子又说:)“曾点,你怎么样?”(这时)(曾皙)弹瑟的声音稀疏下来,(接着)铿地一声,放 下瑟站起身来,回答道:“(我的志趣)跟他们三
16、人所说的不同。”孔子说:“(这)(有)什么妨害呢?不过是各人说说自己的志 向啊。”(曾皙)说:“暮春时节,春天的服装已经穿上了,(我)(偕 同)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在沂水里洗洗澡,在舞雩坛上吹吹 风,(一路上)唱着歌走回来。”孔子长叹一声道:“我赞成曾点所说的啊。”(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出去了,曾皙留在后边。曾皙说: “那三位同学的话怎么样?”孔子说:“只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曾皙)说:“老师为什么哂笑仲由呢?? ?(孔子)说:“治理国家要靠礼,他的话(却)不谦让,所以哂 笑他。 (难道)冉求所说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吗?怎见得纵横六七十里 或者五六十里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 (难道
17、)公西赤所说的就不是国 家大事吗?宗庙祭祀, 诸侯盟会和朝见天子, 不是诸侯国家的大事又 是什么?(如果)公西赤(只能)给诸侯做小相,谁能给诸侯做大相 呢?”【简析】? ?本文通过记述孔子和四个弟子言志的一次谈话, 反映了儒家 “足 食足兵”“先富后教”“礼乐治国”的政治思想及孔子循循善诱、因 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孑 L L 子说过:“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论语颜渊,国 家粮食充足,军备充足,百姓就对政府有信心了) “既富矣”,再“教 之”。(论语子路,意思是说先要使百姓富裕起来,然后去教 育他们)“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凭借道德来诱导他们, 用礼教来使他思想行为一致
18、, 人民就会有廉耻, 而且人心归服) 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人言志的具体内容虽各不相同, 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先富后教,礼乐治国。孑子对他们三人的志向 都是肯定的。哂笑子路,不是认为他的政治主张不对,而是用委婉的 态度批评“其言不让”。曾皙的话似乎与政治无关,但他描绘的是一 个太平社会的缩影, 即形象化了的礼乐之治的盛世, 所以深受孑子的 赞扬。孑子的政治思想,既有其保守的一面,如他的“礼乐治国”实际 上是主张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如“足食足兵” “先富后教 的思想,就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因素。我们对于孑子的 政治思想,既不可不加分析地全盘继承, 也不可不加分析地全盘否定。孔子是我
19、国历史上第一个大教育家。本文第一段中孔子对学生的 几次回答,以亲切和蔼的长者作风,给谈话带来轻松和谐的气氛,表 现了他教育学生时循循善诱的教学态度。 第二段中孔子对学生言志的 评论,各有其侧重之点,反映出了他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本文虽然是语录体,但人物的语言能鲜明表现其性格特征,少量 的行动描写,也能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神情。孔子的谦和,子路的粗豪 率直,冉有和公西华的谦谨,曾皙的雍容飘洒,都跃然纸上。【字词句基础知识举要】? ?莫(暮)本文中“莫春者 的“莫”,现在写作“暮”。“莫”和“暮”是 古今字。古代已有的字, 后来又造新字, 前者叫古字、 本字, 后者叫 今字、 后出字。“莫”字甲骨文是
20、个会意字,上下都是草,中间是太 阳,表示日落草中,天色已晚,所以“莫”的本义是“傍晚”,又引 申为“晚期”,如“莫春”“莫年 等。后来“莫”被假借为否定词, 表示“没有谁”“不要”等意思,于是又另造一个 “暮”字来表示“傍 晚”的意思,“暮”是形声字,从日,莫声。所以后来“莫春”“莫 年”就写作“暮春”“暮年”了。如“如”作为连词,有好几种用法,本文中使用得较全面。1 1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假使”。这是常见的用法。如:女或知尔,则何以哉?2 2表选择或并列,可译为“或者”或“和”。如:方六七十如五 六十。3 3表提出另一话题,可译为“至于 。如: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也已矣 ? ?也与 ? ?也者句子末尾连用两个或三个语气词, 叫语气词连用。 语气词连用时,般地说,仍然各有各的作用,而又有所侧重。如:1亦各言其志也已矣!“也”表断定,“已矣”表限止语气,重点在“已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3方合伙人合同范本
- 上班路上安全协议书
- 个人与门诊合同协议
- 两个居间协议签合同
- 代签房产定购协议书
- 住房漏水矛盾协议书
- 亏损处理协议书范本
- 位采购衣服合同范本
- 产业发展帮扶协议书
- 209劳动合同范本
- CJ/T 328-2010球墨铸铁复合树脂水箅
- T/CECS 10013-2019双冷源新风机组
- 电表更名协议书
- 入团团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4年佛山市顺德区公办中小学招聘教师真题
- 老年综合评估技术应用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 营口职业技术学院2025年单独招生考试教育类题库(中职生适用)
- 【中国人寿财险湖南省分公司全面预算管理问题原因分析案例9800字】
- 2025年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八年级中考一模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舌下腺囊肿护理
- 2025年古诗《游子吟》标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