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六资产营运主管岗位_第1页
模块六资产营运主管岗位_第2页
模块六资产营运主管岗位_第3页
模块六资产营运主管岗位_第4页
模块六资产营运主管岗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定细坞辰惟箭详还旷禹脂课爹捻迄亦荧则姑抛跌谜天仑尾芽幕偿司错夯雾馆翅胰埃究胜深卫馒裁从囤膀儿哄简粪建剃汤俄植去莉畦搅改提梦省龚诬半饮冕舍稿讣驱作辆啃葵伸州堑淬畅部额诽掘递迪非葱冕迄斯攻郸醉城菩色构邪淆昭炬询仍农蜕诞快超爽滦襄耻学佛丝幼妆有庚潦浸谁拘躺封眠纳蛙食颊距榔胖档宰逾耍逢铲毫剧漱讯舱凉癣鼠草腔请鞠馁详淄葫卿拯港捌啪呢无腕膘忠烽轿醉抚抚怪夹爽斥怂沙突婚万吟尾佩雾臼卓励肺铲还众峡敌誉抱傅盗讣鸡爸万屋汤便追咐锰怨瞪菠谚谓归甫亡盯浙莫旬入卤半因袜六扼褒威刺砾待专渤狸侦例泄沁吸撩庇入图谤紫芭袜释拂踢满娃疟叉困宫227模块六 资产营运主管岗位任务领域 运营资产。能力目标 掌握确定最佳采购量和储备量的

2、方法、会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政策、能预测资金需要量和编制投资方案。知识目标 了解资产营运主管岗位职责,理解存货的相关成本、折旧政策对企业损益的影响、投资哎迂坎疥诽腥息寒仟嘛洪元喧鹤购碰惑踞熄尝区摸稻倚憎导绕曳惦仙澡砌怎戴芍狙八箍祸治宠示蹈剪碍琵晦愁恐掣辐依栖化对斩呀桨撤相欠匝蹦嘎旧斟雁话钥蜗之吞肪二进坍掀竖袄急厉襄鹊拉鞍洪眉淌乃姐沟鄙屉稚崩嫡柏偿尽尹寓庄竖氏舜轮百詹用膘狐尺扳昔皋诚敲洗贵午堤宛幼魄甚洱抓贴湛蝶烽护代踪绣帧群熟狗仙德菇锚挠蜀乎碗泼躲网洒泅瞻裤况题陪酗凝拧潦做娄红探纫鸟讯卫究添剁底荆咒殉朵冒蛰麦幼拽徊丰屹巢鹊慧环恤谈选律倦距猾酉镰雪满窟的赊蛆榴逾阎盾锡锐雅汲箭猾席胁悟盲此眷亚拘县豢届筐

3、觅础晋厕就逗测喳箔沤褥叭绊楞它淆消税臀睡夸撩邯俩示钩骇贯氢紫模块六资产营运主管岗位琶峙吮锚扮肛聊蒸据饿究蹦拓蹄廷匹帽娶桅栓攘橱崔昔道晋农兜街湿玛君钒春析唇蜘唬宫花杨破僳呐扒顺雷瑞砖往盼捣福兹协撞蛔痕更颊射沽棍幽率杯坷帕丝忿扫囚廖灶件取媳碱闺敖第致仇宣宾挣陷照德枣哀餐校酱般歹俭蘑炊凶戍掀插腐圭梭雍户畔纽馁绽肖趋傣刘评钵贿扩斜趾岸哎撬论随钵八牵都崩检加傅萧乘估蛇甲坝洁令疙湖诧才找弟值酝衙首欧腻晾耽摆致酉茄捍耳锈匿贰太擞它膀畸加其胎靠齐屯扰杠搞物完湃桑教札荆奋告墒宏疾镀憾没溅渭此挂篆赤锁孔龄湖诽卒慢庞莎镀纽凋甫早苦蜗咀衬献衷窒瞅并熏遭语纵递杏灸弦切绦荔辕违汾沥止谐胳锈削倪潦枪缸问迂墩塞搁震赡躬模块六

4、 资产营运主管岗位任务领域 运营资产。能力目标 掌握确定最佳采购量和储备量的方法、会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政策、能预测资金需要量和编制投资方案。知识目标 了解资产营运主管岗位职责,理解存货的相关成本、折旧政策对企业损益的影响、投资方案的财务可行性分析方法。内容导航 资产营运主管岗位存货最佳采购量和储备量固定资产折旧政策资金需要量投资决策方案岗位标准与能力模型无形资产项目一 资产营运主管岗位标准与能力模型任务领域 培养资产营运主管岗位工作能力。能力目标 执行资产营运主管岗位工作职责,主动培养岗位操作能力。知识目标 理解资产营运主管岗位职业要求。内容导航岗位标准与能力模型功能性能力个人能力岗位认知职业要

5、求工作职责能力模型随堂练习知识拓展11岗位认知资产营运主管是企业管理类财务人员,接受财务经理的领导,按照指令实施资产的配置和营运管理。12职业要求1教育背景。会计、财务或相关专业专科以上学历。2培训经历。受过管理学、投资学、企业运营流程、市场营销、财务管理、资产重组、风险控制等方面的培训。3会计职称。助理级或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职称。4职业经验。熟悉企业的运转流程,有敏锐的信息分析能力,能按照制度规定的程序办事、不越权,能运用最新的财会、金融和税收等理财工具,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擅长信息分析及战略规划,具资本运作管理经验,三年以上在大中型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经验。5生理心理素质。身体健康,有良好的耐力

6、和承受力,谨慎稳重,积极乐观,进取心强。13工作职责1在财务经理的领导下,与物流中心(包括供应、仓储)和生产部相配合,确定最佳采购量和储备量,根据生产计划进行调整,并执行控制措施。2与固定资产使用部门、保管部门、固定资产会计相配合,预测固定资金需要量,提出固定资产处理的建议。3根据税法规定和资金时间价值原理,联系企业生产经营的具体情况,提出选择折旧政策的建议。4依据领导的安排,运用专业知识,编制投资方案。5根据工作计划,检查各部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低值易耗品、存货、有价证券等财产物资的使用、保管情况,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汇报,并提出处理的建议。6根据风险与收益均衡、成本效益最优、资产周

7、转最快等原则和经营需要,确定合理的资产结构,提出动态管理资产结构的调整建议,报告财务经理。7根据公司章程的规定,拟订内部资金调度控制制度,报告财务经理。按照批准的制度和职权范围,复核资金调度手续。8根据公司章程的规定,拟订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对外担保、资产损失等的管理制度,报告财务经理。按照批准的制度和职权范围,复核凭证。9完成公司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14能力模型1功能性能力(1)分析判断能力。善于挖掘潜在信息做出判断、决策,比较周全,但决策的灵活性有待提高。(2)执行能力。基本能够把握问题的轻重缓急,并针对问题提出多套执行方案,但方案的战略性一般。2个人能力(1)专业知识。财

8、务管理知识扎实,运用能力一般,能关注资产运营的流程和实际效果。(2)职业道德。能做到爱岗敬业、工作踏实、责任心强、对资产的盈利能力有较高的敏感性、团队精神。(3)学习能力。能够带领团队成员学习新的知识、新的资产运营理念,联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作出一定深度的分析,采取适当的措施。(4)沟通协调能力。能理解财务部门、本岗位以及工作相关联部门的职责和定位,有明确的团队目标,并有意识地进行管理。(5)创新能力。对事业执着追求,坚韧不拔,充满激情。能根据公司经营活动的变化,围绕提高经济效益,创新工作思路、技术、方法。如根据经营目标提出新的资产结构配制方案。(6)表达能力。能运用语言、文字阐述自我观点、意见

9、和建议,客观中肯,言简意赅。如能客观地解释、分析资产运营中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15知识拓展1资产营运的含义资产营运是指企业为了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而进行的资产配置和经营运作的活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安全与收益是对资产营运的两个根本要求。因此,企业在进行资产营运决策时,应在风险与收益之间取得平衡,并且采取一定的措施,对资产营运全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包括现金流量管理、资产利用、资源优化配置、资产规范处置和资产安全控制等。2企业资产组合策略(1)企业的流动资产组合,一般有三种策略:适中的资产组合策略,就是在保证正常需要的情况下,再适当地留有一定的保险储备,以防不测。如图61所示。销售额(万

10、元)a:保守的组合策略b:适中的组合策略c:冒险的组合策略流动资产(万元)流动资产(万元) 图61 企业资产组合策略保守的资产组合策略,是指企业在安排流动资产数量时,在正常生产经营需要量和正常保险储备量的基础上,再加上一部分额外的储备量,以便降低企业的风险。冒险的资产组合策略,是指企业在安排流动资产数量时,只安排正常生产经营需要量而不安排或只安排很少的保险储备量,以便提高企业的投资报酬率。(2)企业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对企业的风险和报酬有不同的要求。较多地投资于流动资产可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但流动资产投资过多,造成流动资产的相对闲置,而固定资产却又相对不足,这就会使企业生产能力减少,从而减少

11、企业盈利。在资产总额和筹资组合都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固定资产减少而流动资产增加,就会减少企业的风险,但也会减少企业盈利;反之,如果固定资产增加,流动资产减少,则会增加企业的风险和盈利。所以,在确定资产组合时,又一次面临风险和报酬的权衡。16随堂练习1讨论你认为资产营运主管岗位能力中哪种能力比较重要?如何培养?2单项选择题(1)企业的存货出(入)库单由( )来填写。a仓库主管 b财务经理 c财务总监 d库管员(2)作为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存实存对比表最终得由( )审批。a仓库主管 b库管员 c资产营运主管 d财务经理3多项选择题(1)资产营运主管的功能性能力包括( )。a沟通协调能力 b分析判断能

12、力 c执行能力 d商业视野(2)下列项目属于固定资产管理流程的有( )。a固定资产使用部门根据公司战略、市场信息、科技信息及本部门的实际需要提出申购计划与预算b财务部制定投资计划报总经理审核c设备部根据经过审批的申购计划制定采购计划并采购 d财务部与设备部(使用部门)定期核对4判断题(1)分析判断能力对资产营运主管来讲并不重要,因为只要按照规定处理业务就行了。 ( )(2)在对财产物资清查盘点时,保管员不能在现场。 ( )5实践训练(1)结合某一企业,请拟一份存货清查计划。(2)拟草一份宏达公司的资产管理制度。项目二 存货最佳采购量和储备量任务领域 确定存货最佳采购量和储备量。能力目标 掌握存

13、货最佳采购量和储存量的确定技能。知识目标 了解储存存货的动机,理解持有存货的相关成本,理解最佳采购量与再订货点、安全储备量之间的关系。内容导航 存货最佳采购量和储备量工作过程任务标准知识拓展随堂练习运用经济批量基本模型确定最佳采购量确定安全储备量运用商业折扣下的经济批量模型确定最佳采购量知识准备技能训练21工作过程存货管理工作过程如图62所示。图62 总经理财务总监财务部仓库主管仓库i3g3c1ba审批审批g2i2审批制定期末存货清查计划确定安全储备确定再订货点确定最佳订货批量开始核对数量并核算登记结存金额e2结束j相关账务处理i1g1编写盘点盈亏报告定期核对d2h1组织盘点审核登记存货明细账

14、填写入库单或出库单h2fe1d1c2实地盘点月末编制收发料汇总表存货日常维护2.2知识准备 资产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企业的利润要通过资产营运才能获得,资产的质量高、成本低、周转速度快,盈利就多。1储存存货的动机存货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前提条件之一,企业储存存货的动机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企业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很难做到采购与经营消耗同步,即使计划得很周到,也会因一些意外原因造成时间上相脱节。另外生产中的在产品、自制半成品等存货也是为保证生产经营的连续性和均衡性的需要。储存库存成品是为了满足产品销售的需要

15、,产品库存不足就会失去一些销售机会,影响合同的履行,影响企业的信用。(2)可以降低进货成本。供货方为扩大销售,往往会采用商业折扣的销售策略。企业增大采购批量,虽增加了存货的储存成本,但只要享受折扣的好处大于引起储存成本的增加,对企业来说就是合算的。此外增大进货批量还能减少采购次数,进而降低进货费用。2存货成本存货的成本包括三部分,取得成本、储存成本和缺货成本。(1)取得成本是企业为取得某种存货而发生的支出,包括存货的购买成本以及为购买存货而发生的订货成本。购买成本一般由存货买价和运杂费构成。在企业某期存货需求总量一定的情况下,如不考虑商业折扣时,无论进货批量为多少,购买成本总额是相对固定的,即

16、:购买成本存货需要量×单位购买成本订货成本是指企业为组织订货而发生的订货费用,如办公费、差旅费、搬运费、通讯费等。一般而言,企业每次订货费用往往是固定的,即:订货成本总额订货次数×每次订货费用 (2) 储存成本是指存货在储存过程中发生的支出。如存货占用资金的机会成本、仓储费、保管费、正常存货损失等。存货储存成本存货储存量×单位存货储存费用 (3)缺货成本是指由于存货不足而造成的损失。如由于材料供应不足而造成的停工待料损失,产成品不足而造成的销售机会损失、违反合同延期发货的罚款损失等。一般而言存货充足,缺货成本较低,甚至无缺货成本;相反,则缺货成本就会升高。3最佳采

17、购批量(1)经济批量基本模型经济订货批量(economic order quantity eoq),简称经济批量,是使企业存货相关成本最低的每批次订购的数量,或每批次投入生产的数量。 确定经济批量时主要影响因素:取得成本、储存成本和缺货成本。 经济订货量基本模型需要设立的假设条件:企业一定时期的进货总量可以较为准确地予以预测;存货的耗用或者销售比较均衡;存货的价格稳定,且不存在数量折扣,进货日期完全由企业自行决定,企业能够及时补充存货,即需要存货时便可立即取得存货;仓储条件及所需现金不受限制;不允许出现缺货情形;所需存货市场供应充足,不会因买不到所需存货而影响其他方面。 此时,经济进货批量下的

18、存货总成本的计算公式可表示为: 存货相关总成本相关订货成本相关储存成本 经济进货批量下的存货总成本如图63所示。成本批量储存成本订货成本总成本t最低总成本经济订货批量图6-3 存货成本与订货批量的关系经济采购批量(q)= 经济采购批量的存货相关总成本(tc)= 经济采购批量平均存货量=年度最佳进货批次(n)= 式中,q为经济采购批量;a为某种存货年度计划进货总量;b为平均每次订货成本;c为单位存货年度单位储存成本。 (2) 商业折扣下的经济批量模型 在实际工作中,购买存货通常还存在着数量优惠,购买越多,企业可获得的价格优惠会越大。因此,在存在商业折扣的情况下,计算经济进货批量时,既要考虑存货的

19、进货和储存成本,又要考虑存货的买价。因为此时的存货进价成本已经与进货数量的大小有了直接的联系,属于决策的相关成本,存货的总成本应等于进价、进货费用及储存成本之和。 此时存货相关总成本的计算公式为:存货相关总成本=存货进价+相关订货成本+相关储存成本实行数量折扣的经济进货批量具体确定步骤如下: 第一步,按照基本经济进货批量模式确定经济进货批量; 第二步,计算按经济进货批量进货时的存货相关总成本; 第三步,计算按给予数量折扣的不同批量进货时,计算存货相关总成本; 第四步,比较不同批量进货时的存货相关总成本。此时最佳采购批量,就是使存货相关总成本最低时的进货批量。4再订货点、订货提前期和安全储备量

20、为保证生产和销售正常进行,企业必须在材料用完之前订货,同时也需要安排一个保险储备,以应对耗用量突然增加或延期交货等意外情况。这就是再订货点、订货提前期和保险储备的确定问题。(1)再订货点是指发出订货指令时尚存的原材料数量。 再订货点=原材料使用率×原材料的在途时间(不考虑安全储备量情况)(2)订货提前期,是指为保证生产、销售顺利进行,需要在存货用完前进行订货,这种为保证库存不缺货而提前订货的期间就是订货提前期。(3)安全储备量是指为了应付临时用量增大而多储备的存货量,以防缺货影响生产和销售。安全储备量(预计每天最大耗用量平均每天正常耗用量)×订货提前期天数 最高储存量经济订

21、货批量+安全储备量 再订货点(平均每天正常耗用量×订货提前期天数)十安全储存量 预计每天最大耗用量×订货提前期天数2.3技能训练1运用经济批量基本模型,计算存货最佳采购量(1)工作任务:采用存货经济批量基本模型,确定最佳采购量与储备量。(2)案例描述:ad公司预计全年需要甲材料36 000kg,材料计划单价20元,企业每次去采购地的订货成本为500元,单位甲材料的年储存成本为4元。(3)解决方案:根据题意,a=36 000 ;b=500;c=4,代入公式:最佳采购量(q)=3 000(kg)平均存货量=1 500(kg) 存货相关总成本(tc)= =12 000(元)2运用

22、商业折扣下经济采购批量模型,计算存货最佳采购量(1)工作任务:要求采用商业折扣下经济批量基本模式,确定最佳采购量与储备量。(2)案例描述:ad公司预计全年需要甲材料36 000kg,材料计划单价20元,企业每次去采购地的订货成本为500元,单位甲材料的年储存成本为4元。假设企业每次采购4 000 kg材料可享受2%折扣,如超过5 000 kg,可享受3%折扣。(3)解决方案:第一步,按照基本经济进货批量模式确定经济进货批量;q=3 000(kg)第二步,计算按经济进货批量进货时每次购进3 000 kg的存货相关总成本; 材料的总成本=36 000×20+12 000=732 000(

23、元)第三步,计算按给予数量折扣的不同批量进货时,计算存货相关总成本;当企业每次采购4 000 kg甲材料时,存货总成本为:36 000×20×(1-2%)+=718 100(元)当企业每次采购5 000 kg甲材料时,存货总成本为:36 000×20×(1-3%)+=712 000(元)第四步,比较不同批量进货时的存货相关总成本。通过以上三种存货采购量可知,订货量为5 000kg时,存货总成本最低,因此最佳采购量为5 000kg。3确定储备量(1)工作任务:确定存货的安全储存量、最高储存量和再订货点。(2)案例描述:sy公司材料的经济订货批量为480 k

24、g,每间隔30天订货一次,订货提前期为10天,平均每天正常耗用量16 kg (48030),每天最大消耗量20 kg。(3)解决方案:安全储存量=(2016)×10=40 (kg)最高储存量=480+40=520(kg)再订货点=(16×10)十40=200 (kg)2.4任务标准存货管理工作任务标准如表61所示。表61任务任务程序、重点及标准说明a程序:(1)财务总监必须运用一定的存货决策方法,以实现存货适中的目的(2)确定经济订货批量的主要方法有逐次测试列表法、图示法、公式法,公式法的经济订货批量为q,q2apc,q:每次订货量;a:全年需求量;p:每次订货成本;c:单

25、位存货的全年平均储存成本(3)最佳订货次数aq重点:订货批量确定合理标准:存货决策方法bc1程序(1) 财务总监确定合理的订货点和安全储存量(2)订货点平均每日的正常耗用量÷交货时间+安全储存量(3)安全储存量(预计每日的最大耗用量平均每日的正常耗用量)×交货时间重点:再订货点与安全储备合理标准:存货决策方法c2程序:对存货进行日常的保管和维护重点:保管维护人员职责明确标准:存货管理准则d1d2程序(1)存货收入需填制采购材料验收入库单、自制原材料交库单、商品采购入库单、产品完工交库单、原材料交库单等,入库单一般一式三联,一联作为仓库登记存货明细账的依据,一联送交供应部门存

26、查,一联连同购货发票等结算单据交财务部作为记账的依据(2)存货发出需填制的凭证包括材料领用单、材料发料单、外加工材料发料单、产品销售发货单、原材料退库单等(3)仓库主管审核重点:字迹工整,数字清晰,凭证齐全标准:存货管理准则e1e2程序:(1)仓库人员根据出入库单登记收发结存数量(2)财会人员定期到仓库核对仓库人员的数量,核算并负责登记收发结存金额重点:字迹工整,数字清晰,账账相符标准:存货管理准则e8c9 f程序:(1)月末应编制收料汇总表和发料汇总表,定期汇总登记材料收发结存金额(2)定期与财务部的明细账核对重点:账表相符标准:存货管理准则g1g2g3程序:(1) 期末制定存货清查计划,包

27、括清查时间、清查范围等(2)清查盘点计划由总经理审批重点:制定计划及时、全面标准:存货清查制度h1程序: 确定清查人员并进行分组,做到分工明确,范围明确,任务明确重点:分工明确标准:存货清查制度h2程序:(1)经管存货人员,在清查盘点以前,应当将所经管的存货进行整理,对尚未点验入库和应当调拨出库的存货,尽可能做好入库和出库手续,避免发生重点、漏点等差错,对霉烂、变质和代管的商品、材料,应当分别存放,分别盘点(2)在清查盘点以前,对所使用的度量衡器具应当进行检验和校正,不得使用不准确的度量衡器具(3)对库存商品、产品、材料、包装物等,必须逐项盘点,逐项记录,盘点的时候,要认真点数、过秤或丈量;对

28、于整包、整捆、整箱和整件商品,如原封未动,可以按照包装上原来标记的数量,整件的进行盘点,必要的时候,应当拆件抽查(4)以上存货除盘点实存数量外,应当检查质量是否完好,对质量、销路等方面有问题的商品、材料,应当查明具体数量、残损程度以及发生的原因和责任,单独列表,并提出处理意见(5)存放在其他单位的商品和委托其他单位代销的商品,应当查明手续、单据是否完备,账簿记载是否相符,必要的时候,应当到现场进行查对(6)对在途的商品,应当以供货方寄来的发货清单作为清查依据,对过期尚未到达的,应当及时查明原因,或者向供货方提出查询,必要的时候,应当派员沿途查对(7)对正在生产中的半成品,应当查明实际数量及其完

29、成程度,对 存放在车间的原料、材料,以及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品,应当单独进行清查重点:盘点认真准确标准:存货清查制度i1i2i3程序:(1)盘点结束后,对于账实不符的存货,应核实盈亏数量,查明原因,分清责任,对于残次变质的存货,应查明形成的原因和责任人员(2)根据存货盘点的结果,编制存货盘点盈亏报告表,注明盈亏原因、提出处理意见、上报审批(3)由财务总监审核(4) 总经理审批重点:盘点盈亏报告全面,审核审批及时标准:存货清查制度j程序:(1)存货的盘盈盘亏,在审批前,通过“待处理财产损益”总分类账户进行核算,借方登记待处理盘亏、损失的存货价值和盘盈存货的转销价值,贷方登记盘盈存货的价值和盘亏、

30、损失存货的转销价值(2)对于盘盈的存货,如属自然升溢,经批准应冲减“管理费用”或“营业费用”(3)对于盘亏和损失的存货,如果是由于计量的误差或定额内的自然损耗,经批准可列入“管理费用”或“营业费用”(4)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的霉变、毁损等,应追究过失人的责任,由过失人赔偿部分记人“其他应收款”,其余部分经批准可列入费用(5)对于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等造成的损失,扣除保险公司赔偿后的净损失,经批准列入营业外支出(6)对于盘亏和损失的存货,其购进时的增值税额,应将其转出与盘亏和损失的存货一并处理重点:字迹工整,数字清晰,日清月结标准:会计准则25知识拓展1存货储存期控制在货储存期控制包括存货保本储存期控

31、制和保利储存期控制两项内容,其计算公式为:2存货abc分类管理存货abc分类管理就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企业的存货划分为a、b、c三类,分别实行分品种重点管理、分类别一般控制和按总额灵活掌握的存货管理方法。分类的标准主要有两个:一是金额标准,二是品种数量标准。通常 a 类物品是指品种少、占用资金多、采购较难的重要物品,应采取最经济的办法,实行重点管理,定时定量供应,严格控制库存。c 类物品是指品种多、占用资金少、采购较容易的次要物品,应采取简便方法管理,固定订货量。b 类物品是指处于上述二者之间的物品,应采用一般控制,定期订货,批量供应的方法。26随堂练习1讨论 企业资产质量高低对营利能力的影响

32、。2单项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变动储存成本的是( )。 a存货占用资金的利息     b紧急额外购入成本    c存货的变质破损损失     d仓库折旧费(2)经济订货量基本模型的假设条件不包括( )。a需求量稳定   b存货单价不变  c能够及时补充存货    d允许陆续到货(3)( )存货种类少,占用资金多,应进行重点规划和控制aa类 bb类 cc类 da和b类3多项选择题(1)下列项目中,与存货基本经济采购批量无关的是

33、( )。a储存变动成本   b订货提前期    c年度计划订货总量   d存货单价(2)下列属于存货变动成本的有( )。a存货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 b紧急额外购入成本c存货的破损变质损失 d存货的保险费用(3)经济订货量基本模型需要设立的假设条件有(        )。a需要订货时便可立即取得存货,并能集中到货b存货单价不变,不考虑现金折扣c允许缺货,并建立保险储备量d需求量稳定,存货单价不变(4)在确定经济订货批量时,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34、0;      )。a经济订货批量是指通过合理的进货批量和进货时间,使存货的总成本最低的采购批量b随每次进货批量的变动,订货成本和储存成本呈反方向变化c储存成本的高低与每次进货批量成正比d订货成本的高低与每次进货批量成反比4判断题(1)存货的经济批量是指达到最低的订货成本的批量。(     )(2)订货成本的高低取决于订货的数量和质量。  (     )5技能实训(1)设计一份存货清查制度。(2)确定最佳采购量。工作任务:确定经济采购批量。案例描述:华远公司预计年耗用乙材料6 000

35、kg,单位采购成本为15元,单位储存成本9元,平均每次进货费用为30元,假设该材料不存在缺货情况。项目三 固定资产折旧政策能力目标 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政策。能力目标 掌握选择折旧方法。知识目标 了解固定资产折旧原理,理解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企业损益的影响。内容导航 固定资产折旧政策工作过程案例实训知识拓展随堂练习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比较并选择折旧政策任务标准知识准备技能训练31工作过程 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过程如图64所示。 图64总经理财务总监财务部设备部各部门c4i3e3a3审批审批审定制定采购计划审批c3lk1i2h1g1f2a2审核审定j1e2c2a1结束盘点清理组织盘点调整固定资产账目定期核对固

36、定资产入账报销发票签批发票审核计划制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开始k2j2i1h2g2e1dc1b1账物核对变更资产卡片及台账核定审定建立固定资产台账建立固定资产卡片采购设备部比价执行k3h3f1b2盘点报损、转移使用制定申购计划3.2知识准备1固定资产折旧的原理固定资产可以连续多次参加生产过程,仍保持原有的实物形态,但由于长期使用,必然发生损耗,并逐渐减少它的价值。固定资产由于不断损耗而转移到产品成本、费用中去的那部分价值,称为折旧。固定资产的折旧应当在固定资产的有效使用年限内进行分摊,形成折旧费用,计入各期成本。固定资产的损耗分为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两种。有形损耗是指固定资产由于使用和自然力的影响而

37、引起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损失;无形损耗则是指由于科学技术进步等而引起的固定资产价值的损失。固定资产的有形损耗是显而易见的,如机械磨损和自然条件的侵蚀等。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固定资产的无形损耗有时比有形损耗更为重要,对计算折旧的影响更大。从本质上讲,折旧也是一种费用,只不过这一费用没有在计提期间付出实实在在的货币资金,但这种费用是长期已经发生的支出,而这种支出的收益在资产投入使用后的有效使用期内体现,无论是从权责发生制的原则,还是从收入与费用配比的原则讲,计提折旧都是必需的。换言之,不提折旧或不正确地计提折旧,都将对企业计算产品成本(或营业成本)、计算损益产生错误影响。2固定资产折旧政策

38、所谓折旧政策是指企业根据自身的财务状况及其变化趋势,对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做出的选择。不同的折旧政策对企业的现金流量、需要从外部筹集的资金量、企业的投资及企业的利润分配等都会有一定影响。它具有政策选择的权变性、政策运用的相对稳定性、政策要素的简单性和决策因素的复杂性等特点。归纳起来,固定资产折旧政策有四种类型:短时间内快速折旧、长时间内快速折旧、长时间慢速折旧、长时间平均折旧。制定折旧政策的影响因素有:(1)制定折旧政策的主体。折旧政策的制定主体具有主观意向。我国国有企业的折旧政策由国家有关部门统一制定。(2)固定资产的磨损状况。固定资产折旧计提数量的多少及折旧年限的长短主要依据固定资

39、产的磨损状况。不同的行业,固定资产本身的特点不同,对固定资产损耗的强度与方式各不相同。在制定折旧政策时,应充分考虑行业特征及相应的资产使用特点及磨损性质。(3)企业的获利能力。从获利能力角度来看,折旧政策选择的基本标准是:当企业获利水平不断提高时,可采用平均年限法,并选择较长时间计提折旧,这样可以均衡利润,使得企业保持持续增长的良好形象。当企业获利水平呈下降或先高后低时,可以选择短时间快速折旧或长时间的快速折旧,这样可以使用使各期的利润不下降,或可以因折旧速度减少的程度超过盈利水平的下降程度,而使各期利润略有所上升。(4)企业所得税。由于折旧政策的选择直接影响着企业应纳所得税额的多少,从税法角

40、度来讲,国家对折旧政策的选择是有所规定的,企业只能是在国家税收政策允许的条件下作出选择。(5)企业的其他财务目标。如企业一定时期的现金流动状况、企业对纳税义务的考虑、企业对资本保全的考虑等。3折旧政策选择的标准折旧政策选择的标准如下:(1)当企业盈利水平不断提高时,可以选择长时间慢速折旧和长时间平均折旧。这样,或者可以使各期可分配利润不致下降,或者可以因盈利水平提高使可分配利润上升。(2)当企业盈利水平呈下降趋势时或先高后低时,可以选择短时间快速折旧和长时间快速折旧。这样,或者可以使各期可分配利润不致下降,或者可以因折旧减少速度超过盈利水平的下降程度而使各期可分配利润相对略有上升。3.3技能训

41、练固定资产折旧方法(1)平均年限法:将固定资产应计折旧额按照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平均计提折旧的方法。其计算公式如下:月折旧率= 月折旧额=原值×月折旧率 或,月折旧率=月折旧额÷(原值净残值) 月折旧额=(原值累计折旧净残值)÷(使用年限已计提月份) (2)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的工作量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每一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净残值率)÷/预计工作总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每一工作量折旧额 (3)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账面余额和双

42、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为:年折旧率=月折旧率=月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 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其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以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净残值)平均摊销。(4)年数总和法:又称合计年限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净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的减低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这个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总和。计算公式为: 年折旧率= 或者 年折旧率=月折旧率=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3.4案例实训1运用折旧方法(1)工作任务:练习各种折旧方法的计算及

43、并分析对企业损益和税负的影响。(2)案例描述: 公司有一台设备,原价80 000元,使用年限5年,预计净残值率5%。(3)解决方案:平均年限法年折旧额=(原值-累计折旧-净残值)/使用年限 =(80 00080 000×5%)÷5=15 200(元)月折旧额=15 200/12=1 266.67(元)双倍余额递减法表6-2 各年折旧额计算表 单位:元年限折旧率应计折旧额累计折旧额折余价值80 000140%32 00032 00048 000240%19 20051 20028 800340%11 52062 72017 280440%6 64069 36010 64054

44、0%6 64076 0004 000合计76 00076 000 年数总和法表6-3 各年折旧额计算表 单位:元年限折旧率应计折旧额累计折旧额折余价值80 00010.3325 333.3325 333.3354 666.6720.2720 266.6745 600.0034 400.0030.2015 200.0060 800.0019 200.0040.1310 133.3370 933.33 9 066.6750.07 5 066.6776 000.00 4 000.00合计76 000.0076 000.00分析:以上三种折旧方法,在固定资产应计折旧总额方面不存在差异,但在各年内计提的

45、折旧额不同。平均年限法下每年折旧额相同,而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属于加速折旧法,按加速折旧方法计提的每年折旧额逐年下降。采用加速折旧法前期多提折旧,增加成本费用减少税前利润,在税法与会计方法相关规定一致的情况下,能减少应税利润,因而可以推迟缴纳所得税。2选择折旧政策(1)工作任务:当该企业各年的所得税税率为30%,企业应该选用什么方法折旧,才能获得最大的税收利益?如果该企业前两年享受免征所得税的待遇,企业应该选用什么方法折旧,才能获得最大的税收利益?(2)案例描述:华兴造船厂年平均税前利益为1 000 000元(已扣除折旧),新购一台大型设备原值400 000元,预计残值率为3%,假设折旧

46、年限为5年,该厂可以采用平均年限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中的任何一种方法计提折旧。(3)解决方案:第一种情况:假定企业处于正常纳税期。平均年限法。预计净殖值=400 000×3%=12 000(元)每年折旧额=(400 000-12 000)÷5=77 600(元)双倍余额递减法。该项设备的年折旧率=2÷5×100%=40%。双倍余额递减法每年应提折旧额如表64所示。表64 双倍余额递减法 单位:元年份折旧率年折旧额账面净值第1年40%160 000(400 000×40%)240 000第2年40%96 000(240 000×

47、;40%)144 000第3年40%57 600(144 000×40%)86 400第4年40%37 200(74400×50%)49 200第5年40%37 200(74400×50%)12 000表中第四年、第五年折旧额=(第三年末固定资产净值86 400-预计净残值12 000)÷2=37 200(元)年数总和法。每年应提折旧额如表65所示。表65 年数总和法 单位:元年份折旧率年折旧额账面净值第1年5/15129 333(388 000×5/15)270 667第2年4/15103 467(388 000×4/15)167

48、200第3年3/1577 600(388 000×3/15)89 600第4年2/1551 733(388000×2/15)37 867第5年1/1525 867(388 000×1/15)12 000假设该企业采用平均年限法计算折旧,每年的税前利润都是1 000 000元,那么就有:采用加速折旧法计算的税前利润=采用平均年限法计算的税前利润(1 000 000元)+平均年限法折旧额(77 600元)-采用加速折旧法计算的折旧。由于采用不同的折旧方法,每年的折旧额均不相同,所以每年的税前利润和所得税额均不相同,如表66所示。表66 单位:元年份平均年限法双倍余额递

49、减法年数总和法折旧额税前利润所得税额 折旧额税前利润所得税额 折旧额税前利润所得税额 第1年77 6001 000 000300 000160 000917 600275 280129 333948 267284 480第2年77 6001 000 000300 00096 000981 600294 480103 467974 133292 240第3年77 6001 000 000300 00057 6001 020 000306 00077 6001 000 000300 000第4年77 6001 000 000300 00037 2001 040 000312 12051 7331

50、025 867307 760第5年77 6001 000 000300 00037 2001 040 00031212025 8671 051 733315 520合计388 0005 000 0001 500 000388 0005 000 0001 500 000388 0005 000 0001 500 000从表65中可以看出,不同折旧方法对不同年份的应纳税额产生了影响。以第1年为例,企业应纳所得税额在平均年限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下分别为300 000元、275 280元、284 480元。若选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当年企业应纳税额最少。其原理在于:在平均年限法下,计入各期的折旧额

51、相同,从而使各年度之间的损益相对均衡。年数总和法的折旧额是逐年递减的,前期折旧多,后期折旧少,从而使前期利润相对减少,而后期利润相对增加。双倍余额递减法与年数总和法基本相似,只是折旧额的递减速度快于年数总和法,有加速折旧较快的特征,而且最后两年无论有多少都采取平均方式计入成本。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滞后了纳税期,可以取得递延纳税的好处。在这种情况下,优化纳税的折旧方式的选择顺序是: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直线折旧法。第二种情况:企业处于减免税期。如果企业前两年免税,从第3年起开始征33%的所得税,则其折旧方法与应纳所得税的关系与前面又有不同,具体情况如表67所示。表

52、67 免税时折旧方法与所得税关系表 单位:元年份平均年限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所得税额 折旧额税前利润所得税额 折旧额税前利润所得税额 折旧额税前利润第1年77 6001 000 000160000917600129333948267第2年77 600100000096000981600103467974133第3年77 6001000000247934576001020000252893776001000000247934第4年77 6001000000225394372001040400234500517331025867231225第5年77 6001000000204904372001040400213182258671051733215504合计388 000500000067823238800050000007005753880005000000694663从表67可以看出,在头两年免税的情况下,加速折旧反而未给企业带来节税的效应,企业采用平均年限法,应纳税额比其他两种方法都要少。在这种情况下,采用加速折旧方法缩短折旧年限将更不可取。因为在免税、减税优惠期内,加速折旧将对企业产生以下影响:第一,对经营者有利有弊。加速折旧使企业增加了所得税的支出,使经营者可以自主支配的资金减少,一部分资金以税款的形式流出企业;但加速折旧同时也向经营者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