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第十章 热力学定律章末质量评估 新人教版选修33_第1页
高中物理 第十章 热力学定律章末质量评估 新人教版选修33_第2页
高中物理 第十章 热力学定律章末质量评估 新人教版选修33_第3页
高中物理 第十章 热力学定律章末质量评估 新人教版选修33_第4页
高中物理 第十章 热力学定律章末质量评估 新人教版选修3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章 热力学定律章末质量评估(四)(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在以下事例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两小球碰撞后粘合起来,同时温度升高b冬天暖气为房间供暖c点燃的爆竹在空中爆炸d汽车的车轮与地面相互摩擦发热解析:改变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指内能的转移,而不是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内能,两小球碰撞后粘在一起,温度升高,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a错;点燃的爆竹在空中爆炸,是化学能转化为了内能,故c错;车轮与地面摩擦生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d错正确答案为b.答

2、案:b2下列关于熵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熵是物体内分子运动无序程度的量度b在孤立系统中,一个自发的过程熵总是向减小的方向进行c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实质是熵的增加,因此热力学第二定律又叫熵增加原理d熵值越大,代表系统内分子运动越无序解析:热力学第二定律表明,一切自然过程总是沿着分子热运动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的例如,功转变为热是机械能向内能转化答案:b3.作为新能源,从环保角度来看,氢气具有的突出特点是()a.在自然界里存在氢气b.氢气轻,便于携带c.燃烧氢气无污染 d.氢气燃烧发热量高答案:c4一定质量0 的冰,全部变成0 的水的过程中()a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吸收热量,内能不变b分子的平均动能

3、减小,放出热量,内能增大c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吸收热量,内能增大d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放出热量,内能减小解析:冰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故分子平均动能不变,但溶化过程要吸热,所以内能增大,体积增大,分子势能增大故a、b、d错误,c正确答案:c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吸热后温度一定升高b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c0 的冰融化为0 的水的过程中内能不变d100 的水变为100 的水汽的过程中内能增大解析: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a错误;物体温度升高,分子平均动能增大,若分子势能减小,物体的内能可能减小或不变,b错误;0 的冰融化成0 的水的过程中吸热,内能增加,c错误;10

4、0 的水变成100 的水汽过程中吸热,内能增大,d正确答案:d6.如图所示,在紫铜管内滴入乙醚,盖紧管塞用手拉住绳子两端迅速往复拉动,管塞会被冲开管塞被冲开前()a外界对管内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大b管内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减小c管内气体内能不变,压强变大d管内气体内能增加,压强变大解析:克服绳与金属管间的摩擦做功,使管壁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进一步乙醚的温度升高,直至沸腾,管塞会被冲开管塞被冲开前管内气体内能增加,压强变大答案:d7.如图所示,厚壁容器的一端通过胶塞插进一支灵敏温度计和一根气针,另一端有个用卡子卡住的可移动胶塞,用打气筒通过气针慢慢向容器内打气,使容器内的压强增大到一定程度,这

5、时读出温度计示数打开卡子,胶塞冲出容器口后()a温度计示数变大,实验表明气体对外界做功,内能减少b温度计示数变大,实验表明外界对气体做功,内能增加c温度计示数变小,实验表明气体对外界做功,内能减少d温度计示数变小,实验表明外界对气体做功,内能增加解析:胶塞冲出容器口后,气体膨胀,对外做功,w<0.由于没时间进行热交换,由uw可知内能减小内能等于分子动能与势能之和,由于体积增大,势能增大,由此可知分子平均动能减小,所以温度降低,故c正确答案:c8.热力学第二定律常见的表述方式有两种:一是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二是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

6、不引起其他变化第一种表述方式可以用如右图示意图来表示,根据你对第二种表述的理解,如果也用类似的示意图来表示,你认为下列示意图中正确的是()解析:第二种表述的意思是:热机吸收热量,对外做功,同时把热量传给低温物体答案:b9某未密闭房间内的空气温度与室外的相同,现对该室内空气缓慢加热,当室内空气温度高于室外空气温度时()a室内空气的压强比室外的小b室内空气分子的平均动能比室外的大c室内空气的密度比室外的大d室内空气对室外空气做了负功解析:由于房间是未密封的,它与外界是相通的,故室内的空气压强与室外的空气压强相等,a错误;由于室内的空气温度高于室外的空气温度,而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故室内空气分

7、子的平均动能比室外的大,b正确;室内空气的密度小于室外空气的密度,c错误;室内的空气会向室外膨胀,所以室内的空气对室外空气做正功,d错误答案:b10.如图所示,密闭绝热容器内有一绝热的具有一定质量的活塞,活塞的上部封闭着气体,下部为真空,活塞与器壁的摩擦忽略不计置于真空中的轻弹簧的一端固定于容器的底部,另一端固定在活塞上,弹簧被压缩后用绳扎紧,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p(弹簧处在自然长度时的弹性势能为零)现绳突然断开,弹簧推动活塞向上运动,经过多次往复运动后活塞静止,气体达到平衡态,经过此过程()aep全部转换为气体的内能bep一部分转换成活塞的重力势能,其余部分仍为弹簧的弹性势能cep全部转换

8、成活塞的重力势能和气体的内能dep一部分转换成活塞的重力势能,一部分转换为气体的内能,其余部分仍为弹簧的弹性势能解析:以活塞为研究对象,设气体压强为p1,活塞质量为m,横截面积为s,末态时压强为p2,初态f弹>mgp1s,由题意可得末态位置必须高于初位置,否则不能平衡,则由uw(绝热)w为正,u必为正,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活塞重力势能增加,末态时,由力的平衡条件知f弹mgp2s,仍然具有一部分弹性势能,d正确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1.为了减缓大气中co2浓度的增加,可以采取的措施有()a.禁止使用煤

9、、石油和天然气b.开发利用核能、太阳能c.将汽车燃料由汽油改为液化石油气d.植树造林解析:能源与环境是相互制约的,在目前能源比较短缺的情况下还不能禁止使用常规能源,a、c错,b正确;通过植树造林,可以把太阳辐射到地球的能量转化为生物的能量储存起来,又能吸收大气中的co2,释放出o2,d正确.答案:bd12温室效应严重威胁着人类生态环境的安全,为了减少温室效应造成的负面影响,有的科学家受到了啤酒在较高压强下能够溶解大量的二氧化碳的启发,设想了一个办法:可以用压缩机将二氧化碳送入深海底,永久贮存起来海底深处,压强很大,温度很低,海底深水肯定能够溶解大量的二氧化碳,这样就为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找到了一个

10、永远的“家”,从而避免温室效应在将二氧化碳送入深海底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压缩机对二氧化碳做功,能够使其内能增大b二氧化碳与海水间的热传递能够使其内能减少c二氧化碳分子平均动能会减少d每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的动能都会减少解析:本题考查热力学第一定律压缩机压缩气体对气体做功,气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a对二氧化碳压入海底时比海水温度高,因此将热量传递给海水而内能减小,b是对的二氧化碳温度降低,分子平均动能减少,但不是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减少,c正确,d错误答案:abc13.如图,一绝热容器被隔板k隔开成a,b两部分已知a内有一定量的稀薄气体,b内为真空抽开隔板k后,a内气体进入b,最终达到平衡状

11、态在此过程中()a气体对外界做功,内能减少b气体不做功,内能不变c气体压强变小,温度降低d气体压强变小,温度不变解析:因b内为真空,抽开隔板k后,a内气体对外界不做功,由uwq知内能不变,故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稀薄气体可看作理想气体,其内能只与温度有关,气体的内能不变,温度也不变,由p1v1p1v2和v1<v2知p1>p2,即气体压强变小,故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答案:bd14.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经绝热过程ab、等容过程bc、等温过程ca又回到了状态a,则()aab过程气体降温bbc过程气体内能增加,可能外界对气体做了功cca过程气体放热d全部过程气体做功为零解

12、析:ab过程气体绝热膨胀,气体对外界做功,其对应的内能必定减小,即气体温度降低,选项a正确;bc过程气体等容升压,由c(常量)可知,气体温度升高,其对应内能增加,因做功w0,选项b错;ca过程气体等温压缩,故内能变化为零,但外界对气体做功,因此该过程中气体放热,选项c正确;ab过程气体对外做功,其数值等于ab线与横轴包围的面积bc过程气体不做功ca过程外界对气体做功,其数值等于ca线与横轴包围的面积,显然全过程对气体做的净功为abc封闭曲线包围的面积,选项d不正确答案:ac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4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照题目要求作答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

13、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5(6分)指出下面例子中各是什么物理过程改变物体内能:(1)瓶内的高压气体将瓶塞冲开,瓶内气体的温度降低,_(2)子弹打中木块,木块和子弹的温度升高,_(3)电流通过电炉丝,其温度升高,_(4)将烧红的铁块放入冷水中,水的温度升高,_解析:(1)中体积增大对外做功;(2)中子弹与木块摩擦做功;(3)中电流做功;(4)中属于热传递答案:(1)做功(2)做功(3)做功(4)热传递16(12分)(1)若一气泡从湖底上升到湖面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则在此过程中关于气泡中的气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填写相应的序号)气体分子间

14、的作用力增大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大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气体组成的系统的熵增加(2)若将气泡内的气体视为理想气体,气泡从湖底上升到湖面的过程中,对外界做了0.6 j的功,则此过程中气泡_(填“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_j气泡到达湖面后,温度上升的过程中,又对外界做了0.1 j的功,同时吸收了0.3 j的热量,则此过程中,气泡内气体内能增加了_j.解析:(1)气泡上升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压强减小体积增大,所以均错,根据熵增加原理知正确(2)气泡上升过程中t不变,故u0,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得气体吸收热量qw0.6 j.气泡到达湖面后温度上升,uqw0.3 j0.1 j0.2 j.答案:(1)(2)

15、吸收0.60.217.(12分)如图所示,为一气缸内封闭的一定质量的气体的pv图线,当该系统从状态a沿过程acb到达状态b时,有335 j的热量传入系统,系统对外界做功126 j.(1)若沿adb过程,系统对外做功42 j,则有多少热量传入系统?(2)若系统由状态b沿曲线过程返回状态a时,外界对系统做功84 j,问系统是吸热还是放热?热量传递是多少?解析:(1)沿acb过程:uwq(126335) j209 j.沿adb过程:uwq,quw209(42) j251 j,即有251 j的热量传入系统.(2)由ba,u209 j.uwq84 jq,q(20984)j293 j.负号说明系统放出热量

16、.答案:(1)251 j(2)放热293 j18(12分)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依次经过状态b、c和d后再回到状态a.其中,ab和cd为等温过程,bc和da为绝热过程(气体与外界无热量交换)这就是著名的“卡诺循环”(1)该循环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b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bc过程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cd过程中,单位时间内碰撞单位面积器壁的分子数增多;da过程中,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不发生变化(2)该循环过程中,内能减小的过程是_(选填“ab”“bc”“cd”或“da”)若气体在ab过程中吸收63 kj的热量,在cd过程中放出38 kj的热量,则气体完成一次循环对

17、外做的功为_kj.(3)若该循环过程中的气体为1 mol,气体在a状态时的体积为10 l,在b状态时压强为a状态时的.求气体在b状态时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1023 mol1,计算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解析:(1)ab过程中,气体温度不变,内能不变,气体体积变大,气体对外界做功,错误;bc过程中,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减少,温度降低,分子平均动能减小,错误;cd过程中,气体温度不变,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不变,体积减小,单位体积内的分子个数增加,单位时间内碰撞单位面积器壁的分子数增多,正确;da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气体分子的速率分

18、布曲线发生变化,错误(2)ab、cd都是等温过程,内能不变,bc为绝热膨胀,q0,由热力学第一定律uw0,内能减小,da为绝热压缩,同理内能增加,故选“bc”由热力学第一定律:wq1q2u,wuq1q2063 kj(38 kj)25 kj,即气体完成一次循环对外做功25 kj.(3)ab为等温过程,由玻意耳定律:pavapbvb,又pbpa,故vbva×10×103 m31.5×102 m3.则b状态时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为:n4×1025个/m3.答案:(1)(2)bc25(3)4×1025个/m319.(12分)如图所示,一长为l、内横截面积为s的绝热汽缸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汽缸内用一质量为m的绝热活塞封闭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开始时活塞固定在汽缸正中央,汽缸内被封闭气体压强为p,外界大气压为p0(pp0).现释放活塞,测得活塞被缸内气体推到缸口时的速度为v.(1)求此过程克服大气压力所做的功.(2)活塞从释放到将要离开缸口,缸内气体内能改变了多少?解析:(1)设大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