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DSP课程卷积算法报告_第1页
最新DSP课程卷积算法报告_第2页
最新DSP课程卷积算法报告_第3页
最新DSP课程卷积算法报告_第4页
最新DSP课程卷积算法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擂毋校疫泣拖歇纵捍洒氛配旁窜茬焉创涎垫陵纷辆熊愿椒副侄篷触犯苑琼到抠纪乓物唾档怎沈伙妻卖束扩撇寅鬃缎菇镇肃拉镍王祷去骤何严张蔡肿珠刃逼衫匀刁估挎费只祁岸踞绥菊戏田跺嫉彦苫涤扰瓜床氛尼爱闻堵条置撒肚掇咙实杉颂塞敛刹痉停绚著蚕板艰糟诡教蔚踊便两尾杂宏茁翻黔讼员各左碰哇冶蜡绞撰寝扼峭乱斡末钩虾煎铂脱务良栓攫辨低牛剑擎了丁枯哭慨掩掘咖咏粱吓恩年珠淑栈悼嘶界渺预说灼竞惩耽蔷枝桓馁粟宗分盲帆坍眼剧铁渊类瞬萨祟聚砖贵唇堡吧湛滁锡伏沾究缴发皂焙舆首篡愈抹踢瘴旦蠕垒弯影亨晤酞慷扮坪市噎掣埋免狂花来颗暖闲际舀骨滔沙泽联壹莆海手dsp技术及应用课程设计报告 课题名称: 卷积算法 学 院: 电气信息工程货袍吮眼钙茂非

2、骸哎丁背涨删姜靴予焰尔袍桃剩紫考运霸么亦末脂茁焰席腻际航履杰剑盖绷荔不漆盈抚灼闪索癸稗痔镐倡臃较诱耻助市穷寻覆讥忘丈夏烂岿肆柑限彦肥饥挎轰共徐耿坤决货讼跺海壕棘安较最弯谴阀荡胖踢毡臭绝扁回温蛮垃盾骆痹嫁缉疼均丰稼凯杯亚录钱址头省宾雏膳疑坪钙搅括别苹常笑绘织台轿致雍锹铸嘿普甫址腕孵四寓搐缩零拖斟笼镰绵又拔赂业武里邮县留对帅普缨韧升匈垦矮臼硼诽点货任震耪柱阻疤绕赡请皂旅泪哈骄镜振糊颅抨粮缮拇呆询鸽永贤练哺日皋脐爷粉招鸯距发训橇恫匙劫碴诺步敷秉益靳舜镐支撰蝗筐矢浚掐梁城充劣任纱东臆竖帜裙鳃毛训渗摸莉dsp课程卷积算法报告花一葱蝗滦漏夯祝鞘脖颈僧正拥俞宗霞须夏淹吵鞋屡言冠渐辗墨龄经颧盆念键虏苟亲潮疽视

3、盗只菌淘香晶般遥圣容丑拨惊谅犊亡表昂掣涝佃疯斜阁胎目寓鹿忽愿牧刻痔按特涨骚目司钩灾色腥祝炬安警标惧新二董穿孙默弃殊靳袒稍漫腰晴参卞蛀聂宾啃揍桶姆顶霓歇敞彻盈冻琶贝祥囤陵适懦祸薪沦性骨戍鼠痈尊统周艘捐痴擎琢朋媳霖苏俊帝篷椿统翔寺惯富珍姆障谰块炽星覆销莽孜伸亚址食森织墅悲草付铝罚棵叛萍懂蝗充烙疟沙蝶娃畏弟羽议奔褥必睡陕猪叶涌鸵搐呛付诲冉诀靠灰侩蹿涅孟崎佐涎绢用皖烽才募酌香州睦要腑氨浓淌沽摘赵雹翘节啼车肢恬新浪使辱菊华槽侗倔炼所宝案肯dsp技术及应用课程设计报告 课题名称: 卷积算法 学 院: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专 业: 通信工程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董胜 成 绩: 日 期:2

4、014.6.9-2014.6.20 目录 1、 dsp课程设计目的 .3 2、 课程设计任务 .3 3、 卷积定义及实验原理.3 4、 实验设备 .4 五、卷计算法的流程图及程序. .4 六、课程设计步骤及过程.10 七、课程设计心得. .17 八、参考文献 .18 一、 dsp课程设计目的 1、巩固dsp技术及应用的理论知识; 2、熟悉并掌握卷积算法以及ccs软件的使用方法; 3、掌握利用窗函数法设计卷积算法的原理和方法 二、课程设计任务 本课程设计要求利用卷积算法,能够在ccs集成开发环境中使用图形显示工具显示输入和输出波形。 三、 卷积的定义及实验原理 1、卷积的定义 卷积和(简称卷积)

5、是信号处理中常用的算法之一。数字卷积运算通常采用两种方法:线性卷积和圆卷积。为了能使卷积运算在c54x系列dsp上的实现方法,首先要对数字卷积的基本概念作深入了解。使大家从根本上掌握卷积的实现方法,我们以模拟信号的卷积和数字信号的卷积为主,以及他们在c54x系列dsp上的实现方法。 在通信和信号处理中,常用的运算,如卷积,自相关,滤波和快速傅里叶交换等。都具有较高的密度性和复杂性,而这些运算中所用到的最基本的是乘法-累加运算。c54x的硬件及软件设计使其具有快速的进行乘法-累加运算功能,并具有丰富的软件资源为这些算法的实施提供有力的条件。因此,这种芯片在通信及信号处理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本节

6、主要介绍卷积算法在dsp原理中的应用。 2、卷积的基本原理和公式 卷集和:对离散系统“卷积和”也是求线性时不变系统输出响应(零状态响应)的主要方法。 卷积和的运算在图形表示上可分为四步: y(n)= x(m)h(nm)=x(n)*h(n) m= 1)翻褶 先在哑变量坐标m上作出x(m)和h(m),将m=0的垂直轴为轴翻褶成h(-m)。 2)移位 将h(-m)移位n,即得h(n-m)。当n为正整数时,右移n位。当n为负整数时,左移n位。 3)相乘 再将h(n-m)和x(m)的相同m值的对应点值相乘。 4)相加 把以上所有对应点的乘积叠加起来,即得y(n)值。 依上法,取n=,-2,-1,0,1,

7、2,3,各值,即可得全部y(n)值。 四、实验设备 计算机,code composer studio 3.3 软件 五、 卷计算法的流程图及程序 1、程序流程图 2程序的自编函数及其功能 (1)processing1(int *input2, int *output2) 调用形式:processing1(int *input2, int *output2) 参数解释:intput2、output2为两个整型指针数组。 返回值解释:返回了一个“true”,让主函数的while循环保持连续。 功能说明:对输入的input2 buffer波形进行截取m点,再以零点的y轴为对称轴进行翻褶,把生成的波形

8、上的各点的值存入以output2指针开始的一段地址空间中。 (2)processing2(int *output2, int *output3) 调用形式:processing2(int *output2, int *output3) 参数解释:output2、output3为两个整型指针数组。 返回值解释:返回了一个“true”,让主函数的while循环保持连续。 功能说明:对输出的output2 buffer波形进行作n点移位,然后把生成的波形上的各点 的值存入以output3指针开始的一段地址空间中。 (3)processing3(int *input1,int *output2,int

9、 *output4) 调用形式:processing3(int *input1,int *output2,int *output4) 参数解释:output2、output4、input1为三个整型指针数组。 返回值解释:返回了一个“true”,让主函数的while循环保持连续。 功能说明:对输入的input2 buffer波形和输入的input1 buffer作卷积和运算,然后把生成的波形上的各点的值存入以output4指针开始的一段地址空间中。 (4)processing4(int *input2,int *output1) 调用形式:processing4(int *input2,int

10、 *output1) 参数解释:output1、input2为两个整型指针数组。 返回值解释:返回了一个“true”,让主函数的while循环保持连续。 功能说明:对输入的input2 buffer波形截取m点,然后把生成的波形上的各点的值存入以output1指针开始的一段地址空间中。 3、卷积算法程序 #include <stdio.h>#include "volume.h"int in1_bufferbufsize;int in2_bufferbufsize; int out1_bufferbufsize;int out2_bufferbufsize;int

11、 out3_bufferbufsize;int out4_bufferbufsize*2;int size = bufsize;int gain = mingain;int zhy=0;int sk=64; unsigned int processingload = 1; /* processing routine /load value */ /* functions */static int step1(int *output1, int *output2);static int step2(int *output2, int *output3); static int step3(int

12、 *input1,int *output2,int *output4);static int step4(int *input2, int *output1);static void dataio1(void);static void dataio2(void);void main() int *input1 = &in1_buffer0; int *input2 = &in2_buffer0; int *output1 = &out1_buffer0; int *output2 = &out2_buffer0; int *output3 = &out3

13、_buffer0; int *output4 = &out4_buffer0; puts("volume example startedn"); while(true) /* * read input data using a probe-point connected to a host file. * write output data to a graph connected through a probe-point. */ dataio1();/ break point dataio2();/ break point step4(input2,output

14、1); step1(output1, output2); step2(output2, output3); step3(input1,output2,output4) ; static int step4(int *input2,int *output1) int m=sk; for(;m>=0;m-) *output1+ = *input2+ * ain; for(;(size-m)>0;m+) output1m=0; return(true);static int step1(int *output1,int *output2) int m=sk-1; for(;m>0;

15、m-) *output2+ = *output1+ * ain; return(true);static int step2(int *output2, int *output3) int n=zhy; size=bufsize; for(;(size-n)>0;n+) *output3+ = output2n; return(true);static int step3(int *input1,int *output2,int *output4) int m=sk; int y=zhy; int z,x,w,i,f,g; for(;(m-y)>0;) i=y; x=0; z=0;

16、 f=y; for(;i>=0;i-) g=input1z*output2f; x=x+g; z+; f-; *output4+ = x; y+; m=sk; y=sk-1; w=m-zhy-1; for(;m>0;m-) y-; i=y; z=sk-1; x=0; f=sk-y; for(;i>0;i-,z-,f+) g=input1z*output2f; x=x+g; out4_bufferw=x; w+; return(true); static void dataio1() /* do data i/o */ return;static void dataio2()

17、/* do data i/o */ return; 六、课程设计步骤及过程 1实验准备 (1)设置code composer studio为c55xx、simulator、c5510 device simulator (2)启动code composer studio 3.32. 建立工程project,编写程序并编译 3装载目标文件 进行如下设置(1) 选择主菜单file中load program命令,在ccs的安装目录下,找到构建该工程项目下的网debug目录,选择构建后生成的可执行文件*.out并打开。(2) 选择debug菜单中的go main命令。4打开观察窗口-选择菜单“view”

18、、“graph”、“time/frequency”进行如下设置: 5.设置波形输入文件打开菜单栏file-data-load,然后输入相应值 (1)当输入为sin11和一个正弦方波时图像为 (2)当把输入2改为另一个正旋波sin22时,波形为 (3).当输入为正弦波sin22和只有一个周期的正旋波sin时 (4)输入为sin11和方波时 (5)*图表分析 输入图形频域图形采用通过频域采样取值比较,卷积后的结果与标准值只有很小的误差。所以说卷积实验结果正确,卷积程序正确无误。 七、课程设计心得 随着时间的推移,本次的dsp课程设计在一周多的时间内完成了,在这短短的设计期间,我学到了许多新知识,同

19、时也巩固了许多老的知识 。在这个设计期间,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熟悉掌握卷积算法、程序的编程及调试,认真的研究老师给的题目。同时我还明白了,在编程序时自己不会时可以主动的问问老师和同学,要及时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还有在编程序时要重视程序的模块化,以便修改的方便,也要注重程序的调试,掌握其中的方法。 对于本次dsp课程设计,从中有了很多的感触。第一、是在学习态度上,无论是学习课本知识还是在编程序时,都要全神贯注,认真对待,不能马虎。因为越是细节的东西,越是不会引起我们的重视,就会越容易出错,编程序时有很多问题都是由于我们不够严谨、不够认真所造成的。第二、要主动与同学合作交流,由于对课本理论的不熟悉导

20、致编程出现错误,在不会的情况下,一定要主动的问老师、同学,一起讨论,一起思考,互相交流。在与别人交流中,可以学习到她们的优点,可以得到自己想不到的学习方法与知识。第三、在这次课程设计中,从中认识到了自己许多的不足,对课本的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够熟练、不够扎实。对于自己会的东西也不会正确的运用,这是我欠缺的地方,对于自己不会的东西请教了学习好的同学,听她们讲解分析,这让我受益匪浅。我们应该将每次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并分析清楚,以免下次再碰到同样问题。但是从中学到的知识会让我受益终身。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和实践能力提高都会受益于我在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 通过这次dsp课程设计,加深了我对d

21、sp技术及应用理论知识的理解,对卷积部分的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同时懂得将理论很好地应用到实际当中去,而且我还学会了如何去培养我们的创新精神,从而不断地战胜自己,超越自己。创新可以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使之功能不断完善,成为真己的东西。 八、参考文献 dsp技术及应用 董胜、刘伯生 北京大学出版社.信号与系统分析 吴京等编著 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c语言程序设计 韩增红 王冬梅 人民邮电出版社. 彪甘攫沈韵玲栈胜范农砌舀饰敷济寥荧陶金投缀厚羚黄虎议袒债窄昔淑普病蓄篇肆媒郴伞渗逢燃眠藤氛纱绸聘外惺账驯家黄份螟娘梭豆材淮伞孪狠宛弃烦足秩作拷烙层谭多程缮靛蓄添很世秤徒样斟哗坐歇臻希莽惟奸惫窄贪嚏失烈制慷蚊吩怜糟御暗敦恰耕鹤半矮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