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概论第二章_第1页
世界经济概论第二章_第2页
世界经济概论第二章_第3页
世界经济概论第二章_第4页
世界经济概论第二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重点与难点重点与难点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学习本章,学生应了解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的原因及其给世界经济所带来影响;能够掌握的重要理论、了解并分析主要的区域经济集团,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形成、发展和影响。 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分类 及区别o重点是了解世界主要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第一节 第二节 主要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第一节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含义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分类一、区域经济一体化含义o定义:区域经济一体化亦称区域经济集团化,通常是指一些地缘邻近的国家或地区,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为了谋求本地区的共同利益联合起来,在彼此自愿地约束自

2、己的部分经济主权甚至相互对等地分享或让渡部分国家主权的条件下,通过签订协议、规章组建国际调节组织和实体,使部分或全部生产要素在成员国间自由流动,使资源在成员国内得以优化配置。o 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指成员国之间经济活动中各种人为限制和障碍逐步被消除,各国市场得以融合为一体,企业面临的市场得以扩大;另一层含义是指成员国之间签订条约或协议,逐步统一经济政策和措施,甚至建立超国家的统一组织机构,并由该机构制定和实施统一的经济政策和措施。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分类(一)根据市场的融合程度,分为:优惠贸易安排 自由贸易区 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完全经济一体化 优惠贸易安排这是经济一体化中最低级和最松散

3、的一种形式 成员国间,通过协定或其他形式,对全部商品或一部分商品给予特别的关税优惠。 具有代表性的优惠贸易安排有1932年英国与一些大英帝国以前的殖民地国家之间实行的英联邦特惠制。 自由贸易区各成员国在区内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各成员国在区内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各个成员国保持独立的对非成员国的贸易壁垒。(无共同的对各个成员国保持独立的对非成员国的贸易壁垒。(无共同的对外关税)外关税)实践中通常采取实践中通常采取“原产地规则原产地规则”以区分来自成员国与非成员国以区分来自成员国与非成员国的产品的产品代表:北美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成员国之间完全取消关税或其他壁垒建立对外的统一关税 成员经济体之间的产品

4、流动无需再附加原产地证明代表:欧洲经济共同体 共同市场成员国之间市现了商品的自由流动,建立了对外共同关税实现了技术、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代表:欧洲统一市场 经济同盟成员国之间商品和生产要素可以完全自由流动,建立统一对外关税成员国制定并执行一些共同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逐步取消各国在政策方面的差异代表:欧洲联盟 完全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高级形式成员国在经济、金融、财政等政策上完全统一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形式及其主要特征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形式及其主要特征特征特征优惠贸易安排优惠贸易安排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关税同盟共同市场共同市场经济同盟经济同盟完全的经济一体化完全

5、的经济一体化关税减让关税减让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商品自由流动商品自由流动否否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共同对外关税共同对外关税否否否否是是是是是是是是要素自由流动要素自由流动否否否否否否是是是是是是协调经济政策协调经济政策否否否否否否否否是是是是统一经济政策统一经济政策否否否否否否否否否否是是(二)按照成员国构成的不同进行分类第一,发达国家为主要成员,是发达国家组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典型的代表如欧洲联盟(European Union,简称EU)。第二,发展中国家为主体,是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如东盟自由贸易区(ASEAN Free Trade Area,简称AFTA)。第三,由

6、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结成的南北型,即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成员是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组建的,如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orth America Free Trade Agreement ,简称NAFTA)。 (三)按照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形成的动因差异进行分类 1.以产业内部分工为动因的区域一体化组织。2.以发展民族工业为动因的区域一体化。3.以南北合作为动因的区域一体化。 第二节 主要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 一、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实践 二、美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践三、亚太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践一、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实践(一)欧洲联盟1西欧经济一体化的起步与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 煤钢共同体自195

7、2年7月25日正式运营 2欧洲共同体的建立 ; 1) 1957年3月在罗马签订了罗马条约,根据条约,六国将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 2)1967年7月1日欧洲经济共同体与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煤钢共同体合并,改称“欧洲共同体”, 3)主要内容:欧共体工业品关税同盟共同农业政策 其他方面的政策 :共同竞争政策 ;共同运输政策 ;地区政策和社会政策 3欧共体内部大市场的建立与货币一体化 1)内部大市场的建立:1993年1月1日正式运转 2)货币联盟的建立:1972年2月,欧共体部长理事会通过了经济与货币联盟报告,提出从19711980年间分三阶段实现货币联盟的目标。 1989年欧共体通过

8、了关于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的德洛尔报告,报告提出分三阶段建设经济与货币联盟,核心目标是建立欧洲中央银行,发行单一货币,协调各国经济政策。 4 欧洲联盟的建立(简称欧盟,European Union-EU) 1991年12月11日,欧共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了以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为目标的欧洲联盟条约,亦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1993年11月1日“马约”正式生效,欧共体更名为欧盟。 5欧盟东扩6欧元的诞生与发展欧盟的统一货币为欧元 (euro) ,1999年1月1日正式启用。除英国、希腊、瑞典和丹麦外的11个国家于1998年首批成为欧元国。2000年6月,欧盟在葡萄

9、牙北部城市费拉举行的首脑会议批准希腊加入欧元区;2006年7月11日,欧盟财政部长理事会正式批准斯洛文尼亚在2007年1月1日加入欧元区。2002年1月1日零时,欧元正式流通。 (二)欧洲自由贸易联盟 1960年1月4日,奥地利、丹麦、挪威、葡萄牙、瑞典、瑞士和英国在斯德哥尔摩签订建立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公约,即斯德哥尔摩公约。该公约经各国议会批准后于同年月日生效,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正式成立 (三)欧洲经济区 欧洲经济区于1994年正式成立,现时由欧盟28个成员国及挪威、冰岛和列支敦士登三国组成。二、美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践(一)北美自由贸易区(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

10、rea,NAFTA) 1.简介1989年,美国和加拿大两国率先签署了美加自由贸易协定1992年8月12日,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签署了一项三边自由贸易协定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 即North America Free Trade Agreement)。1994年1月1日,该协定正式生效。 特征 :南北合作大国主导 减免关税的不同步性 战略的过渡性 2.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基本内容 纺织品和成衣方面;汽车产品 ;农产品 ;运输业 ;通讯业 ;金融保险业 ;能源工业 3.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就第一,规模经济效益第二,实现优势互补第三,改善投资环境 4. 北美自由贸易区发展对跨区域合作的启示北

11、美自由贸易区成立以来,虽然对其发展的成果评价不一,存在较大争议,但无论支持者和反对者,对自由贸易区建立后美、加、墨三国由于取消贸易壁垒和开放市场,实现了经济增长和生产力提高是基本肯定的。尤其是墨西哥的加入,使得NAFTA成为十年来南北区域经济合作的成功范例,国际间对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能否通过自由贸易实现经济的共同增长、迈向经济一体化的疑问基本得到消除。 (二)美洲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 of Americas,FTAA) 1美洲自由贸易区简介p美洲自由贸易区的设想是在1994年美国迈阿密西半球首脑会议上提出的,目的是于2005年初在西半球建立一个世界上面积最大、年GDP

12、总值达14万亿美元、拥有8亿人口的自由贸易区。FTAA成立后,将是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 2美洲自由贸易区进程及前景展望 pFTAA从1994年12月迈阿密第一次美洲国家首脑会议启动以来,其间经过圣地亚哥和魁北克两次首脑会议和多次贸易部长级会议,2003年11月19日21日,FTAA第8次部长级会议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举行。此次会议上各成员国均采取了较为灵活、务实的态度。pFTAA能否如期启动尚面临一系列挑战 ;到2003年底,已历经九年,但进展甚微 (三)南方共同市场p1991年3月,阿根廷、巴西、乌拉圭和巴拉圭国总统在巴拉圭首都亚松森签署亚松森条约,宣布建立南方共同市场(也称南锥体共同

13、市场),1995年月正式运行。 (四)加勒比共同体和共同市场p1973年7月,巴巴多斯、圭亚那、牙买加、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四国总理在查瓜拉马斯签订条约,宣布建立新的加勒比共同体和共同市场,同年8月条约生效。三、亚太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践(一)东盟自由贸易区p东盟自由贸易区(ASEAN Free Trade Area,简称AFTA)于1992年提出,现包括原东盟6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文莱)和4个新成员国(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p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进程与现状 1967年8月8日东盟成立。1992年1月在新加坡举行了由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文莱等东盟六国

14、参加的东盟贸易部长会议,会议签署了设立东盟自由贸易区(ASEAN Free Trade Area,简称AFTA)的协议。 AFTA自1992年提出,但由于各国意见分歧导致成立之初发展相当缓慢。在新加坡及马来西亚的积极主导下,现己逐步向较具组织化的运作模式发展,而且会员国之间经济合作范围也有日趋多元化的趋势。(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p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酝酿阶段(20世纪60年代初至1980年)半官方协商阶段(19801989年)官方协调阶段(1989年以后) 四、可能重塑世界经济新秩序的协定 o(一)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

15、nt,TPP) 1.背景与概况 由亚太经济合作会议成员国中的新西兰、新加坡、智利和文莱四国发起,从2002年开始酝酿的一组多边关系的自由贸易协定,原名亚太自由贸易区,旨在促进亚太地区的贸易自由化。 TPP目前有12个成员国,而中国没有被邀请参与TPP谈判。 2.面临的主要问题 随着加入谈判的国家越来越多,面临着的经济多样性程度也越来越高,谈判的复杂性大大提高。 3.建立TPP的战略意图 美国主导的TPP不仅将规定取消或降低商品的关税,还将涵盖安全标准、技术贸易壁垒、动植物卫生检疫、竞争政策、知识产权、政府采购、争端解决,以及有关劳工和环境保护的规定,标准之高和覆盖领域之广远超一般自贸区协议。

16、o(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ransatlantic Trade and Investment Partnership,简称TTIP) 1.协定产生的背景 2013年6月,美欧正式宣布 启动TTIP谈判。美国推进TTIP,实际上,并非仅仅因为经济因素,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美国欲推动经济转型,并重夺国际贸易规则制定的主导权。美国通过主导欧亚大陆的政治、经济秩序,最终实现称霸全球的战略目标。 重点:致力于解决市场准入和监管法规、非关税壁垒以及市场规则等三个关键性问题。难点:首先是立即或在一定时期内,将产品关税从目前的平均3%-5%降至零;第二是在服务和采购上扩大市场准入;第三是处理双方市场内部的监管和国内标准;第四是将食品安全、转基因生物、音像制品等行业问题上观念的差别消弭或达成一致。 o(三)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简称RCEP) 1.概况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以下简称RCEP)由东盟十国发起,邀请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参加,建立16国(“10+6”)统一市场的自由贸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