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概论02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显示_第1页
统计学概论02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显示_第2页
统计学概论02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显示_第3页
统计学概论02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显示_第4页
统计学概论02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显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统计数据的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搜集、整理和显示第二章第二章2021-11-6第二章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2目目 录录第第一一节节 统计数据的搜集统计数据的搜集第第二二节节 统计数据的整理统计数据的整理第第三三节节 统计数据的显示统计数据的显示 思考与练习思考与练习2021-11-6第二章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3第第一一节节 统计数据的搜集统计数据的搜集1.1 统计数据的直接来源统计数据的直接来源 1.2 调查方案设计调查方案设计 2021-11-6第二章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

2、41.1 统计数据的直接来源统计数据的直接来源 统计调查统计调查 指人们有目的、有意识地运用各种科学方指人们有目的、有意识地运用各种科学方法,向客观实际搜集资料的过程。法,向客观实际搜集资料的过程。 统计调查是统计工作过程的基本阶段;统计调查是统计工作过程的基本阶段; 统计调查搜集的是原始资料。统计调查搜集的是原始资料。 统计调查是取得社会经济数据的主要手段。统计调查是取得社会经济数据的主要手段。 2021-11-6第二章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51.1 统计数据的直接来源统计数据的直接来源 非专门调查非专门调查专门调查专门调查为为解决某一问题专门组织解决某

3、一问题专门组织的调查的调查调查调查问题问题一次性调查一次性调查(周期性调查周期性调查)经常性调查经常性调查调查调查时间时间非全面调查非全面调查对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对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全面调查全面调查对每一单位逐一调查对每一单位逐一调查调查调查范围范围划划 分分 类类 别别标准标准统统 计计 调调 查查 的的 分分 类类2021-11-6第二章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61.1 统计数据的直接来源统计数据的直接来源 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统统 计计 调调 查查统统 计计 报报 表表普普 查查抽抽 样样 调调 查查重重 点点 调调 查查典典 型型 调调

4、查查专专 门门 调调 查查2021-11-6第二章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71.1 统计数据的直接来源统计数据的直接来源 1.普查:普查: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主要用于搜集某一时点或一定时期内的重主要用于搜集某一时点或一定时期内的重要国情国力与资源状况的全面资料,为政府制要国情国力与资源状况的全面资料,为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依据。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依据。全国范围:人口普查、农业普查、工业普查、全国范围:人口普查、农业普查、工业普查、第三产业普查、基本单位普查等。第三产业普查、基本单位普查等。2021-11-6第二章第

5、二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81.1 统计数据的直接来源统计数据的直接来源 我国历年人口普查时间表我国历年人口普查时间表普普 查查 次次 数数标标 准准 时时 点点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1953年年06月月30日日24时时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1964年年06月月30日日24时时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1982年年07月月01日日00时时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1990年年07月月01日日00时时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年11月月01日日00时时2021-11-6第二章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

6、、整理和显示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91.1 统计数据的直接来源统计数据的直接来源 2. 统计报表统计报表统计报表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利用统计报表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利用行政手段自上而下布置,统一规定、统行政手段自上而下布置,统一规定、统一表式、统一指标内容、统一报送时间,一表式、统一指标内容、统一报送时间,由报告单位以原始资料为基础,自下而由报告单位以原始资料为基础,自下而上、逐级上报的统计调查形式。上、逐级上报的统计调查形式。2021-11-6第二章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101.1 统计数据的直接来源统计数据的直接来源 统计报表制度是我国统计调查方统

7、计报表制度是我国统计调查方法体系中的重要组织方式,具备统一法体系中的重要组织方式,具备统一性、时效性、全面性、可靠性等特点。性、时效性、全面性、可靠性等特点。统计报表所收集的资料可以用于统计报表所收集的资料可以用于满足各级管理层次的需要。满足各级管理层次的需要。2021-11-6第二章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111.1 统计数据的直接来源统计数据的直接来源 3. 抽样调查抽样调查 运用一定方法在调查对象中抽取一运用一定方法在调查对象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并通过观察样本部分单位作为样本,并通过观察样本的结果来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结果来推断总体数量特征。基本

8、原理基本原理 用样本的数量特征推用样本的数量特征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断总体的数量特征。2021-11-6第二章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121.1 统计数据的直接来源统计数据的直接来源 抽抽 样样 调调 查查随随 机机 抽抽 样样非非 随随 机机 抽抽 样样纯纯 随随 机机 抽抽 样样等等 距距 抽抽 样样分分 层层 抽抽 样样整整 群群 抽抽 样样多多 阶阶 段段 抽抽 样样滚滚 雪雪 球球 抽抽 样样配配 额额 抽抽 样样方方 便便 抽抽 样样判判 断断 抽抽 样样2021-11-6第二章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131.

9、1 统计数据的直接来源统计数据的直接来源 简单随机抽样简单随机抽样又称又称纯随机抽样纯随机抽样它是随机抽样中最简单、最基本它是随机抽样中最简单、最基本的抽样方法。的抽样方法。也是其他随机抽样方法的基础。也是其他随机抽样方法的基础。简单随机抽样的特点:简单随机抽样的特点:1. 随机入样随机入样样本框样本框 2021-11-6第二章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141.1 统计数据的直接来源统计数据的直接来源 2. 以样本指标推断总体参数。以样本指标推断总体参数。 3. 随机抽样调查的误差可以事先计算并随机抽样调查的误差可以事先计算并加以控制。加以控制。影响误差大小的

10、因素影响误差大小的因素 v 总体内部的差异程度总体内部的差异程度 ;v 样本容量的大小样本容量的大小 ;v 抽样方式和方法。抽样方式和方法。 2021-11-6第二章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151.1 统计数据的直接来源统计数据的直接来源 抽样调查适用于:抽样调查适用于:1. 不能或不必进行全面调查的情况;不能或不必进行全面调查的情况; 2. 对全面调查资料进行验证与修正;对全面调查资料进行验证与修正; 3. 时效性要求较高的调查。时效性要求较高的调查。 2021-11-6第二章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161.1 统计数据

11、的直接来源统计数据的直接来源 4重点调查重点调查专门组织的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在总专门组织的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在总体中选择个别或者部分重点单位进行调查,以体中选择个别或者部分重点单位进行调查,以此来了解总体的基本情况。此来了解总体的基本情况。 重点单位重点单位在总体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一在总体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一个或者若干个单位。一般这些单位的数量较少,个或者若干个单位。一般这些单位的数量较少,但标志值在总体中所占比例较大。但标志值在总体中所占比例较大。 2021-11-6第二章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171.1 统计数据的直接来源统计数据的直接来源 5典型

12、调查典型调查是专门组织的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从是专门组织的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从调查对象中选择具有调查对象中选择具有代表性代表性的单位作为的单位作为典型单典型单位位,通过对其调查来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调查,通过对其调查来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调查方法。方法。典型单位典型单位最能够体现客观事物某方面特最能够体现客观事物某方面特征的单位。征的单位。 2021-11-6第二章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181.2 调查方案设计调查方案设计 1.确定调查目的;确定调查目的;2.确定调查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确定调查的必要性与可行性3.明确调查对象与调查单位明确调查对象与调查单位 :

13、v调查对象调查对象 需要调查的现象总体;需要调查的现象总体;v调查单位调查单位 所要调查的具体单位;所要调查的具体单位;v报告单位报告单位 也称填报单位。也称填报单位。有时与调查单位一致,有时不一致。有时与调查单位一致,有时不一致。2021-11-6第二章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191.2 调查方案设计调查方案设计 4. 确定调查时间与工作时限确定调查时间与工作时限调查时间调查时间资料所属时间,资料所属时间,时期资料时期资料 动态动态时点资料时点资料 静态静态调查期限调查期限调查工作的起止时间。调查工作的起止时间。2021-11-6第二章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搜

14、集、整理和显示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205. 确定调查项目和调查表:确定调查项目和调查表: 调查项目调查项目调查单位所承担的调查单位所承担的基本标志基本标志 调查表调查表 “一览表一览表”、“单一单一表表”1.2 调查方案设计调查方案设计 2021-11-6第二章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21点点 名名 册册序号序号学号学号姓姓 名名性别性别第第 周周第第 周周19901张晓岚张晓岚女女29902施元娜施元娜女女39903李李 浩浩男男49904刘刘 光光男男59905王王 英英女女69906陈陈 真真男男一览表一览表1.2 调查方案设计调查方案设计 20

15、21-11-6第二章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22损损 益益 表表项项 目目本月数本月数本年累计数本年累计数一、产品销售收入一、产品销售收入 减:产品销售成本减:产品销售成本 产品销售费用产品销售费用 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二、产品销售利润二、产品销售利润 加:其他业务利润加:其他业务利润 单一表单一表1.2 调查方案设计调查方案设计 2021-11-6第二章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236. 确定调查方法;确定调查方法;7. 调查人员的选择、组织和培训调查人员的选择、组织和培训8. 其他相关事项。其他相关事项。

16、1.2 调查方案设计调查方案设计 2021-11-6第二章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24建立以必要的周期性建立以必要的周期性普查为基普查为基础础,经常性的,经常性的抽样调查为主体抽样调查为主体,同时辅以重点调查,科学推算和同时辅以重点调查,科学推算和少量全面报表综合的统计调查体少量全面报表综合的统计调查体系。系。1.2 调查方案设计调查方案设计 2021-11-6第二章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25第第二二节节 统计数据的搜集统计数据的搜集2.1 统计分组统计分组 2.2 变量数列变量数列 2021-11-6第二章第二章 统计

17、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262.1 统计分组统计分组数据整理数据整理 指对统计调查所搜集到的各种数据进指对统计调查所搜集到的各种数据进行分组与汇总。行分组与汇总。数据整理,可使统计数据系统化和条理数据整理,可使统计数据系统化和条理化,并使数据的规律性清晰的显示出来。化,并使数据的规律性清晰的显示出来。统计分组统计分组是数据整理的中心工作。是数据整理的中心工作。2021-11-6第二章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27统计分组统计分组指根据研究的目的和要求,按某个指根据研究的目的和要求,按某个标志(或若干个标志)将总体划分为若标志(或若干个标

18、志)将总体划分为若干个不同性质的组。干个不同性质的组。使组内差异小,组间差异大,使组内差异小,组间差异大,使无序零乱的数据整理为有序、层次使无序零乱的数据整理为有序、层次分明的数据。分明的数据。2.1 统计分组统计分组2021-11-6第二章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28统计分组的原则:统计分组的原则:v 穷尽穷尽 (完备完备) 性原则;性原则; v 互斥性原则。互斥性原则。2.1 统计分组统计分组2021-11-6第二章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29统计分组统计分组2.1 统计分组统计分组数量分组数量分组品质分组品质分组标志

19、标志性质性质复合分组复合分组简单分组简单分组标志标志多少多少单项式分组单项式分组组距式分组组距式分组2021-11-6第二章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30 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第一、第二、第三产业 国有、集体、私营国有、集体、私营 大、中、小大、中、小 党员、团员、群众党员、团员、群众 男、女男、女 产业产业 所有制所有制 规模规模 政治面貌政治面貌 性别性别 社会经济社会经济 企业企业 人口人口分分 组组分组标志分组标志分组对象分组对象 类别繁多的分组采用统一的分类标准类别繁多的分组采用统一的分类标准 商品分类目录商品分类目录工业产品目录工业产品目录等等2.

20、1 统计分组统计分组2021-11-6第二章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31变量分组变量分组1. 单项式分组单项式分组 把一个变量值作为一组,总体中有多少把一个变量值作为一组,总体中有多少个不同的变量值那就要分多少个组。个不同的变量值那就要分多少个组。 适用于:适用于:离散型离散型变量且变量值变动范围变量且变量值变动范围不大不大的总体。的总体。2.1 统计分组统计分组2021-11-6第二章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32 单项式分组的例子单项式分组的例子2500200015001000 800654354321工工 资资(元)(

21、元)年年 龄龄(岁)(岁)技术级别技术级别(级)(级)月月 份份(月)(月)12111092.1 统计分组统计分组2021-11-6第二章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332. 组距式分组组距式分组把把一段区间上一段区间上的变量值作为一组;的变量值作为一组;适用:适用:1. 连续型连续型的变量;的变量;2. 离散型离散型变量且变量值变量且变量值变动范围大。变动范围大。2.1 统计分组统计分组2021-11-6第二章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34直直 径径(cm)成成 绩绩(分分)年年 龄龄(岁岁)工工 资资(元元) 组距式分组的例

22、子组距式分组的例子2500 以上以上2000 25001500 20001000 1500 800 100015 2010 146 93 514.00 14.9913.00 13.9912.00 12.9911.00 11.9910.00 10.9960 以下以下60 7070 8080 9090 以上以上异异 距距 分分 组组等等 距距 分分 组组 开口组开口组间断分组间断分组连续分组连续分组2.1 统计分组统计分组2021-11-6第二章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35基本概念与基本原则基本概念与基本原则:组限组限 区间端点。区间端点。分分 “上限上限” 和

23、和 “下限下限”, 上限上限 下限下限组距组距 = 上限上限 下限下限组中值组中值 =2下限下限上限上限 2.1 统计分组统计分组2021-11-6第二章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361. 组数组数:一般一般 515 组组组组 数数(只能采用)(只能采用)变量值较多变量值较多变量值不多变量值不多连续型连续型离散型离散型组距式组距式单项式单项式 分组分组 变量变量2.1 统计分组统计分组2021-11-6第二章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372. 组距组距:v有等距和异距之分有等距和异距之分 ;v组距与组数成反比关系;组距与组数成

24、反比关系;v闭口组闭口组上、下限都有的组;上、下限都有的组;v开口组开口组只有上限或下限的组。只有上限或下限的组。2.1 统计分组统计分组2021-11-6第二章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38v连续分组时,重叠式组限采用连续分组时,重叠式组限采用“上限不在组内上限不在组内”的原则;的原则;v开口组也有组距!开口组也有组距!开口组的组开口组的组距以相邻组的组距为该组组距距以相邻组的组距为该组组距2.1 统计分组统计分组2021-11-6第二章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39 斯特杰斯经验公式:斯特杰斯经验公式:(组距和组数的确定)

25、(组距和组数的确定)Nlg . lg Nlg 3223121 组数组数 Nlg . xx Nlg . minmax3223132231 全距全距组距组距2.1 统计分组统计分组2021-11-6第二章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403. 组中值组中值 常用作各组的常用作各组的代表值代表值。 2组组距组组距相邻相邻本本上限上限 2组组距组组距相邻相邻本本下限下限 组中值组中值 2下限下限上限上限 2.1 统计分组统计分组2021-11-6第二章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41(确定组距和组中值)(确定组距和组中值)5002 7505

26、005005002002 2501 7501 250 900组组 距距(元)(元)组组 中中 值值(元)(元)2500 以上以上2 000 2 5001500 2 0001 000 1 500 800 1 000工工 资资(元)(元)2.1 统计分组统计分组2021-11-6第二章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4210101010106575855595组组 距距(分分)组组 中中 值值(分分)60 以下以下60 7070 8080 9090 以上以上成成 绩绩(分分)! !2.1 统计分组统计分组2021-11-6第二章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统计数据

27、的搜集、整理和显示431.0014.501.001.001.001.0013.5012.5011.5010.50组组 距距(cm)组组 中中 值值(cm)14.00 以上以上13.00 13.9912.00 12.9911.00 11.9910.00 10.99工工 件件 直直 径径(cm)2.1 统计分组统计分组2021-11-6第二章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442.2 变量数列变量数列频数分布和分布数列频数分布和分布数列 :频数分布频数分布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将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将总体所有的单位按某一标志进行归类排总体所有的单位按某一标志进行归类排列,

28、并计算各组的单位数,称为频数分列,并计算各组的单位数,称为频数分布。所形成的数列称为布。所形成的数列称为分布数列分布数列。 分布数列分分布数列分品质数列品质数列和和变量数列变量数列。2021-11-6第二章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452.2 变量数列变量数列 分布数列的两个基本要素:分布数列的两个基本要素:1.按某标志所分的按某标志所分的组组;对于变量数列对于变量数列用用 x 表示变量;表示变量;2.各组的各组的单位数单位数;用用 f 表示表示 频(次)数。频(次)数。2021-11-6第二章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46

29、品质分布数列的编制:品质分布数列的编制:例:例:某校某校2009年新生情况:年新生情况:频率分布数列频率分布数列品质分布数列品质分布数列频数(次数)分布数列频数(次数)分布数列品质分组品质分组2 5002 0004 500合合 计计55.5644.44100.00比重()比重()女女男男人人 数数性性 别别2.2 变量数列变量数列2021-11-6第二章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47 变量分布数列的编制:变量分布数列的编制:1. 单项式变量数列单项式变量数列【例】:【例】: 调查了调查了500户家庭的人口数量,其户家庭的人口数量,其家庭人口数分布在家庭人口数分

30、布在15人之间,现将人之间,现将调查资料整理并编制成分布数列的形调查资料整理并编制成分布数列的形式,如下:式,如下:2.2 变量数列变量数列2021-11-6第二章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48100.0 7.4 12.6 44.0 26.0 10.0500 375 63422031352 451合合 计计fx比重()比重()户数(户)户数(户)家庭人数(人)家庭人数(人) ff2.2 变量数列变量数列2021-11-6第二章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492. 组距式变量数列组距式变量数列【例】:【例】:某校二年级某校二年级4

31、00名学生期末名学生期末统统计学计学考试成绩,经整理如下表:考试成绩,经整理如下表:2.2 变量数列变量数列2021-11-6第二章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50100.00 3.2515.0041.7526.2513.75400 1360以下以下 60607016770801058090 5590以上以上5565758595组中值组中值 x合合 计计f分分 组组比重()比重()人数(人)人数(人)成成 绩(分)绩(分) ff2.2 变量数列变量数列2021-11-6第二章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51编制变量数列的程序编制变

32、量数列的程序1.资料排序资料排序 最大值、最小值、全距;最大值、最小值、全距;2.确定数列类型确定数列类型 单项式、组距式?单项式、组距式?3.确定组数和组距确定组数和组距 等距、异距?等距、异距?4.确定组限确定组限 开口组?开口组?5.计量各组次数,编制分布数列。计量各组次数,编制分布数列。2.2 变量数列变量数列2021-11-6第二章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52【例】某地区【例】某地区30户居民的人均月收入户居民的人均月收入 (元)抽样资料如下(元)抽样资料如下(略)(略)编制变量数列编制变量数列1.资料排序:资料排序:420 430 440 440

33、 460 470 490 520 540 550 570 600 610 610 610 620 620 630 630 640 640 650 660 660 670 680 700 710 720 730 全距全距 R730420310元元2.2 变量数列变量数列2021-11-6第二章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532. 数列类型数列类型 连续等距数列;连续等距数列;3. 确定组数:确定组数:(1)根据对事物的具体分析,)根据对事物的具体分析,分为:分为:高、中上、中、低收入高、中上、中、低收入四挡四挡;组数:组数:n = 4,组距:组距:3104 = 7

34、7.580 (元元)100 (元元)2.2 变量数列变量数列2021-11-6第二章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5430合计合计 13.33 4700800 50.0015600700 13.33 4500600 23.33 7400500比重()比重()户数(户)户数(户)人均月收入(元)人均月收入(元)100.00 23.342.2 变量数列变量数列2021-11-6第二章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55(2)按经验公式计算;)按经验公式计算; . lg . lgN.;元元全全距距组组距距552303223131032231

35、组组组组数数 . lg lg lglgN 95230121 元元组距组距50 组组:组数组数 762.2 变量数列变量数列2021-11-6第二章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56100.0030合计合计 13.33 4725700750 16.67 5672650700 33.3310625600650 6.67 2572550600 6.67 2525500550 10.00 3475450500 13.33 4425400450f组中值组中值 x分组分组比重()比重()户数(户)户数(户)人均月收入(元)人均月收入(元) ff2.2 变量数列变量数列2021

36、-11-6第二章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57 ffffniii1频频率率 12101 ff ff ;频频率率的的性性质质:2.2 变量数列变量数列2021-11-6第二章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58绘制绘制:v 累计频数(频率)分布表累计频数(频率)分布表v 累计频数(频率)分布图累计频数(频率)分布图 向向下下累累计计向向上上累累计计 频频率率累累计计频频数数 2.2 变量数列变量数列2021-11-6第二章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5950户居民约消费品支出累计表户居民约消费品支出累计

37、表(向上累计)(向上累计)100 98 94 86 72 50504947433625100 2 4 8 14 22 22 16 2 10累计比重累计比重()累计户数累计户数(户)(户)50 1 2 4 71111 8 1 5户数户数(户)(户)合计合计1 7001 6001 5001 4001 3001 2001 1001 000 900分组上限分组上限(元)(元) 2814 12 6 10 5比重比重()2.2 变量数列变量数列2021-11-6第二章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6050户居民约消费品支出累计表户居民约消费品支出累计表(向下累计)(向下累计)

38、 2 6 1 3 7累计比重累计比重()累计户数累计户数(户)(户) 14 28 50 72 88 90142536444510050100 2 4 8 14 22 22 16 2 1050 1 2 4 71111 8 1 5户数户数(户)(户)合计合计1 6001 5001 4001 3001 2001 1001 000 900 800分组下限分组下限(元)(元)比重比重()2.2 变量数列变量数列2021-11-6第二章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6150户居民户居民月消费品支出频率累计图月消费品支出频率累计图(向上和向下累计)(向上和向下累计)0 0101

39、0202030304040505080080090090010001000 11001100 12001200 13001300 14001400 15001500 16001600 17001700累计户数(户)累计户数(户)2.2 变量数列变量数列2021-11-6第二章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623.5 频数分布的一般类型频数分布的一般类型 P41类型:类型:1. 钟型分布钟型分布 特征:特征:“中间大、两头小中间大、两头小”2. U 型分布型分布3. J 型分布型分布 作用作用:1.检验统计资料的准确性;检验统计资料的准确性;2.分析现象变化的原因;

40、分析现象变化的原因;2021-11-6第二章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63第第三三节节 统计数据的显示统计数据的显示3.1 统计表统计表 3.2 调查图调查图 2021-11-6第二章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64宾词栏宾词栏主词栏主词栏指指标标数数值值横横行行标标题题纵览标题纵览标题总标题总标题3.1 统计表统计表1. 统计表的结构统计表的结构合合 计计第三第三第二第二第一第一产产 业业我国我国2009年年1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00.00 44.23 48.62 7.15比重比重(%)65 745.129 07

41、7.031 968.1 4 700.0GDP(亿元)(亿元)2021-11-6第二章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65统计表的类型统计表的类型统计表按照主词是否分组及分组统计表按照主词是否分组及分组的情况可以分为三种:的情况可以分为三种:简单表简单表简单分组表简单分组表复合分组表复合分组表3.1 统计表统计表2021-11-6第二章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66统计表左右两边不封闭开口式统计表左右两边不封闭开口式 绘制统计表的规则:绘制统计表的规则:3.1 统计表统计表2021-11-6第二章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6740 00010040合合 计计12 000251020 0005020 8 0002510按工资分组按工资分组1 2001 000 8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