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方案依据 发布的招标文件, 项目工作的进度、质量、安 全生产等控制和指导,确定其用地范围、界址、面积、土地利用现状和权 属状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甘肃省土地管理法实施条 例、国家土地管理局颁发的城镇地籍调查规程 ( TD1001-93)、原建设 部颁发的城市测量规范 、2007年国土资源部印发的建设用地勘测定界 技术规程、甘肃省国土资源厅印发的有关建设用地勘测定界文件资料等有 关规定,特制定本方案。一、工程状况项目 ,项目施测面积约 6508亩,施工工期为 20 天。该 项目测区面积较大,施工工期较短。二、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 城镇地籍调查规
2、程( TD1001-93)。3, 城市测量规范。4, 建设用地勘测定界技术规程。三、勘测定界工作情况:1 工作底图的准备1.1工作底图是用于进行勘测定界及编绘勘测定界图的基础图件。1.2工作底图应是地籍图、地形图、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1.3 工作底图的比例尺不小于 1:2000大型工程工作底图比例尺不小于 1:10000。1.4 工作底图的现状不能满足勘测定界工作要求时应对界址线附近和界址范围内的地形地物进行修测或补测。2 权属界线的调绘2.1查阅用地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及土地登记的有关资料,并将 用地范围内的权属界线、行政界线转绘到工作底图上。2.2 其它土地权属界线的确认需要在当地
3、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组织 下,由相关权属单位有关人员按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城 镇地籍调查规程、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要求共同 到现场指界,并将权属界线测绘到工作底图上。3.1 土地利用类型及土地利用类型界线的调绘依据全国统一的土地分 类,利用地籍图、土地利用现状图或地形图上的有关土地利用类型界线, 通过现场调查及实地判读,将用地范围内及其附近的各土地利用类型界 线测绘或转绘在工作底图上,并标注三级土地利用类型编号。同时对土 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土地利用类型进行核实,与实地不一致的,按变更地 籍调查的有关规定处理。3.2平面控制测量3.2.1 勘测定界平面控制坐标系统应采用国家统一
4、坐标系统。3.2.2 勘测定界首级平面控制网应符合表 1 要求。表 1 首级平面控制网等级要求控制区面积(km2)>105-10<5<0.1首级控制等级四等以上控制网一级小三角(边)网或一级导线网二级小三角(边)网或二级导线网图根导线3.2.3 若首级控制网点密度不能满足土地勘测定界, 应在首级控制点的基 础上布设一级或两级加密控制点。加密控制测量应优先采用导线网、三 角网形式加密控制网,也可用单一附合导 线,插点仅限于个别地点使用。3.2.4 勘测定界平面控制网测量作业及精度的基本技术要求,遵照城镇 地籍调查规程、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全球定位系统城 市测量技术规程等4
5、 界址点的放样及界标的埋设4.1 实地拨放界标的位置 实地拨放界标的位置一般有两种方法 . 坐标法放样。根据初步设计图或规划用地范围图,图上拟定界标位置, 并图解获得拟用地界址点坐标,或利用工程总平面布置图给定的拟用地 界址点坐标。利用控制点(或明显地物点)坐标和拟用地界址点坐标计 算放样数据(反算边长、方位角),利用拟用地界址点邻近控制点(或 明显地物点)采用极坐标法放样界标位置。关系距离法放样。根据初步设计图或规划用地范围图或工程总平面布置图,图上拟定界标位置, 并在图上量出界址点与邻近现有地物的边长 (三 条以上),或利用给定的拟用地边界与现有地物的距离夹角等。在实地 采用边交会、边角交
6、会等方法放样界标位置。4.2 如果项目用地范围行政隶属不同,应在用地界线与省(自治区、直 辖市)、市、县、乡(镇)的行政界线交点上加设界标。基本农田界线 与用地界线的交点、国有土地与集体土地的分界线同用地界线的交点应 加设界标。4.3 界标之间的距离,直线最长为 150 米,明显转折点应设置界标。4.4 界标类型主要有:混凝土界标、带帽钢钉界标及喷漆界标。 (各类 界标应用范围参照城镇地籍调查规程)。4.5 界址点编号原则上应以用地范围为单位, 从左到右, 自上而下统一 编号。铁路、公路等线型工程的界址点编号可以采用里程 + 里程尾数编 号。4.6 土地权属界线、 行政界线与用地范围线的交叉界
7、址点编号应冠以字 母表示: S 表示与省界的交点; E 表示与地区(市)界的交点; A 表示 与县界的交点; X 表示与乡(镇)界的交点; C 表示与村界的交点; Z 表示与村民小组界的交点。4.7 界标位置在实地确定后, 有条件的地区应在现场测记“界址点点之 记”。线型工程的“界址点点之记”可一公里做一至二对点之记,但明 显的拐点应做点之记。4.8 若界址点在河沟池塘水域中, 界标可埋设在岸边, 待有条件时再补 设界标。5 界址点测量5.1 为检核界址放样的可靠性及界址坐标的精度,在界标放样埋设后, 须用解析法进行界址点测量。5.2 界址测量一般采用极坐标法, 须在已知控制点上设站。仪器对中
8、中 误差不得超过± 3mm,距离测量可用电磁波测距仪或钢尺,使用电磁波 测距仪时,距离一般不超过 200m,个别放宽至 300m,使用钢尺测量时 一般不得超过 2 尺段。相邻测站至少应检测一界址点。5cm5.3 解析法测定界址点坐标相邻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应控制在± 范围内。5.4 两相邻界址点间,界址边丈量中误差控制在±范围5c内m,坐标反算距离与实地丈量距离的较差应控制在 ± 10cm范围内5.5 解析法测定的界址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和相邻界址点间的间距中误差不超过表 2 的规定,两倍中误差为其极限表 2 实测发界址点精度指标单位为米界址点精
9、度等级界址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和相邻界址点间的间距中误差中误差一级±0.05二级±0.10三级±0.15一般地区界址点精度等级不低于二级;特殊困难地区界址点精度等级不低于三级6 面积计算和汇总6.1 勘测定界面积量算内容包括项目用地面积、 项目用地占用基本农田 面积、用地范围内原不同权属单位及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面积。6.2 项目用地面积、用地内部原不同权属面积应用解析坐标计算面积。 用地内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可用解析坐标或图解坐标计算面积,也 可以采用几何图形法、求积仪法量算面积。6.3 在量算不同权属、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的基础上, 分别以市(县)、
10、乡(镇)、村(组)为单位按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进行面积汇总,项目 用地若占用基本农田,则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内的土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区 划外的土地分别统计汇总。6.4 利用勘测定界用地总面积控制用地范围内原不同权属单位或不同 土地利用类型面积之和,当其相对误差小于 1/200 时,将误差按面积比 例分配。6.5 面积量算单位为 m2,取至 0.01 m2。7 勘测定界图7.1 勘测定界图是集各项地籍要素、 土地利用现状要素和地形、 地物要 素为一体的区域性专业图件。勘测定界图是利用实测界址点坐标和实地 调查测量的权属、土地利用类型等要素在地籍图或地形图上编绘或直接 测绘。7.2 勘测定界图的主要内容包
11、括:用地界址点和线、用地总面积;用地 范围内各权属单位名称及土地利用类型代号;用地范围内各地块编号及 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用地范围内的行政界线、各权属单位的界址线、基 本农田界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规模范 围内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范围线、土地利用类型界线;地上物、文字 注记、数学要素等。7.3 勘测定界图的比例尺不小于 1:2000,大型工程勘测定界图比例尺 不小于 1: 10000。7.4 勘测定界图上项目用地边界线可根据用地范围的大小用 0.3mm红 色实线表示,界址点用直径为 1mm 的圆圈表示;基本农田界线使用绿 色绘制,并注明基本农田;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范围线
12、使用黄色绘制; 土地利用类型界线用直径 0.3mm、点间距 1.5mm 的点线表示。7.5 勘测定界图上用地范围内每个权属单位均应在适当位置注记权属 单位名称和面积;每个地块均应在适当的位置注记地块编号、土地利用 类型号和面积。其注记方式如:分母表示土地利用类型编号,分子表示该地块的编号,右侧表示该地 块的面积。7.6 勘测定界图图式按照城镇地籍调查规程及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技术规程的规定执行。对以上两个规程未作规定的图式,应按照国家 颁布的现行比例尺图式执行。7.7 勘测定界图的平面位置精度, 界址点或明显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 点的点位中误差及相邻平面点的间距中误差,在图上不得大于表 3 规表
13、 3 勘测定界图的平面位置精度单位 mm比例尺1:5001:10001:2000图纸类型薄膜图±0.8±0.6计算机绘图、 蓝晒图±1.2±0.87.8 项目用地范围涉及多幅图纸,应编绘图幅接合表。7.9 将用地范围展绘在比例尺不小于 1: 10000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制 作勘测定界用地范围图。大型项目勘测定界用地范围图,比例尺不小于 1:50000。8 成果资料的检查与验收8.1 一般规定8.1.1 成果检查、验收的制度 勘测定界成果实行二级检查一级验收制。一级检查为过程检查,在全面 自检、互查的基础上,由作业组的专职或兼职检查人员承担。二级检查 由施
14、测单位的质量检查机构和专职检查人员在一级检查的基础上进行。8.1.2 检查、验收中问题的登记和处理 各级检查验收中发现的问题,必须做好记录并提出处理意见。8.1.3 检查、验收报告书8.1.3.1 检查验收工作应在二级检查合格后由勘测定界单位的主管机关 实施。8.1.3.2 二级检查和验收工作完成后应分别写出检查、验收报告。8.1.4 上交成果资料内容勘测定界图。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勘测定界用地范围图检查验收报告。8.2 检查、验收项目及内容8.2.1 控制测量 控制测量网的布设和标志埋设是否符合要求。 各种观测记录和计算是否正确。各类控制点的测定方法、扩展次数及各种限差、成果精度是否符合要
15、求。起算数据和计算方法是否正确,平差的成果精度是否满足要求。8.2.2 外业调查 权属调查的内容与填写是否齐全、正确。 土地面积汇总表中的土地利用类型与土地利用现状图上是否一致。8.2.3 地籍要素测量 地籍要素测量的测量方法、记录和计算是否正确。 各项限差和成果精度是否符合要求。测量的要素是否齐全、准确,对有关地物的取舍是否合理。8.2.4 勘测定界图绘制 勘测定界图的规格尺寸,技术要求,表述内容,图廓整饰等是否符合要 求。勘界要素的表述是否齐全、正确,是否符合要求。对有关地形要素的取舍是否合理。 图面精度和图边处理是否符合要求。8.2.5 面积测算 勘测定界面积的计算方法是否正确,精度是否
16、符合要求。用地面积的测算是否正确,精度是否符合要求。8.2.6 变更与修测成果的检查变更与修测的方法,测量基准、测绘精度等是否符合要求。 变更与修测后房地产要素编号的调整与处理是否正确。四、安全生产制度 为确保本项目安全生产,所有生产活动必须遵循我公司生产安全事 故应急处理预案 、安全生产管理规定 、安全生产管理规定 、车辆安 全管理规定、设备管理规定 、成果资料保密规定 、安全生产工作检 查方案等安全生产制度。尤其强调下列要求:1)建立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明确规定各级管理人员、安全检查监督 人员、生产人员、特殊岗位操作人员以及其他相关人员的安全职责、权力 和义务;2)建立安全生产例会、检查和
17、监督制度,要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专门会 议,部署、检查安全生产的年度工作和阶段性工作,确定、布置安全检查 的重点内容和有关事宜,针对安全隐患作出整改决定;3)实行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4)实行安全事故报告制度。事故发生第一时间内逐级上报;发生重大 安全事故或特大安全事故,必须在 4 小时内由工程承担单位的工程实施领 导小组上报项目部,并提出处理方案;5)坚持定期安全生产情况汇报制度;五、安全生产措施1)人员安全进入测区前,必须对所有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培训内容包含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自救常识及自我生存能力等;进入无人区时,必须自带充足的食品及所用灶具,可饮用水源为雪水、 冰
18、、湖泊上游的流水。做好饮食卫生工作,防止发生食物中毒事件。禁止 食用未经识别的野菜和野果以及野生动物。禁止酗酒和暴饮暴食;野外宿营严禁在山顶、河床、狭谷等地带搭设帐篷。要避开觇标、枯 树、独立岩石和输电设备线路,应根据地形和历年山洪情况,选择干燥避 风处宿营;进入测区前,必须进行心、肺等功能的全面检查。要特别注意个人保 暖,要配备足够的医药品及随队医务人员,身体不适时,一定要及时就医, 切不可逞强,贻误医治时机,并且要求每个人需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进入测区必须持测绘作业证并与有关部门取得联系,进入单位院落和 居民宅院,尤其是进入带有保密性质的单位院落或居民宅院时,应事先说 明情况,征得同意后再
19、进行作业;严禁使用铝合金标尺或未采取防触电措施的铝合金材料的标尺、标杆, 防止触电造成人员伤亡;要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做不利于 民族团结的事;在人烟稀少高寒地区作业时,禁止单人外出,外出时尽量聘用熟悉当 地情况的向导。交通条件较差时,必须坚持双车双组进行作业;2)仪器设备安全所有使用仪器设备均应有专人保管、并定期维护并形成记录;所有使用仪器设备交接必须形成交接记录,明确责任人; 仪器设备使用搬运严格按有关规定要求操作,坚决杜绝违规操作;雷 雨天禁止进行 GPS观测;司机选用具有比较丰富的野外驾驶经验和生存经验。并尽量配备车辆 自导航行系统,另要配备充气千斤顶(气囊)、备用轮胎、易损零部件、 钢丝绳、木板、便于携带的传送带(供陷车时用)及其它维修工具。驾驶员必须严格按交通规则驾驶车辆,避免疲劳驾驶,不得将车辆交 给他人驾驶,严格禁止无驾驶执照人员驾驶车辆。3)资料数据安全 所有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运输合同承诺书模板二零二五年
- 从市场到实践如何用好区块链技术进行品牌营销
- 2025至2030中国酸辣粉产业销售渠道及营销创新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资产证券化业务行业发展现状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幼儿园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模板范文(30篇)
- 九年级英语备课组第二学期工作总结(6篇)
- 初三英语教学个人工作总结范文(29篇)
- 猴痘预防与治疗
- 2025至2031年中国多媒体IC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区块链在办公设备供应链的效率提升实践
- 2023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化学真题试卷含答案
- 高考英语单词3500记忆短文40篇
- PE管安装施工方案
- 童装陈列手册
- 十二指肠癌学习课件
- 电动自行车骑行安全与维护
- 社区获得性肺炎教学查房课件
- 2024年国家电投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JCT2166-2013 夹层玻璃用聚乙烯醇缩丁醛(PVB)胶片
- 建设工程竣工消防验收记录表
- 完整版融资方案ppt样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