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6-21古代的经济政策和资本主义萌芽一、选择题1(2018·河南八市联考)宋代经济立法最为活跃,尤其以田产交易规定最为详细,史称“宫中条令,为交易一事最为详尽。”这表明宋代()a土地买卖缓和了社会矛盾b政府强化租佃剥削关系c经济立法形成了完善体系d土地私有化的程度提高【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田产交易法令详细,但改变不了土地买卖强化土地兼并,加剧社会矛盾的现象,故a项错误;租佃关系是指农民租种地主土地,与材料中的田产交易规定最为详细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虽然体现了经济立法活跃,但反映不出宋代经济立法形成了完善体系,故c项错误;从材料中对田产交易规定最为详细,可知当时土地买卖现象频繁,
2、私有化程度高,故d项正确。【答案】 d2(2018·湖南长郡中学月考)明代士绅等读书人有免除徭役和少缴赋税的特权,许多地主将土地记在士绅名下,1567年仅苏州、松江、常州、镇江四地就曾査出这种寄名土地将近200万商。这种状况()a有利于科举制度的发展完善b导致明朝廷调整了旧的赋税制度c表明经济重心南移基本完成d一定程度上扼制了土地兼并发展【解析】 材料中因士绅有免除徭役和少缴赋税的特权,因而地方将大量土地隐占其名下,这暴露了土地核查与赋税制度的弊端,与选官制度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内容暴露了赋税制度中士绅等读书人有免除徭役和少缴赋税的特权的弊端,因而会导致朝廷调整赋税制度,故b项正确
3、;材料提供了1567年苏州、松江、常州、镇江四地的土地隐占情况,但不能据此得出经济重心的结论,故c项错误;材料中地主将土地隐占在士绅之下,从而免缴赋税,会进一步刺激地主进行土地兼并,故d项错误。【答案】 b3(2018·河南八市联考)中国传统社会曾出现过数次由中央政府颂布并推行全国范围的田制,如秦汉的授田制、曹魏屯田制、西晋占田制、隋唐均田制。据此可知,田制所有权属于()a国家土地所有制b自耕农土地所有制c地主土地所有制 d佃农的土地所有制【解析】 从材料“中央政府颂布并推行全国范围的田制,如秦汉的授田制、曹魏屯田制、西晋占田制、隋唐均田制”,可知材料反映的田制都是中央政府把国家掌握
4、的土地授予农民,故土地的所有权是归国家所有,故a项正确。【答案】 a4(2018·山东滨州调研)明清时期在不少地区出现永佃制,即地主出卖土地之后,仍由旧的佃户耕种交租,不改变耕作权,而佃农相对有退佃、转租或典卖佃权的自由。当土地转租时,直接生产者既要向土地所有者缴纳大租,又要向佃权所有者缴纳小租。永佃制和大小租的形成反映了()a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初步分离b地主对农民人身控制逐渐强化c赋税征收种类由简单转向繁杂d土地兼并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永佃制和大小租,土地所有权始终归地主,佃农只有土地经营权,故a项正确;永佃制和大小租的形成使地主对农民人身控制逐渐减弱了,
5、故b项错误;材料中只是涉及了缴纳地租,没有赋税征收种类,故c项错误;明清时期土地兼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故d项错误。【答案】 a5(2018·云南师大附中模拟)孟子以前的政治家,大多无重农抑商之主张,有此主张并实行此政策者,始自商鞅。重农抑商政策出台的主要背景是()a私营工商业发展 b秦朝统一全国c铁犁牛耕的普及 d井田制的瓦解【解析】 古代中国以农立国,古代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始终重农,但战国时期随着私营手工业的发展,政府提出抑商政策,故a正确;秦孝公时期,秦国通过商鞅变法,正处于国力的上升期,但并未统一,b错误;铁犁牛耕普及是在汉代以后,故c错误;政策的出台根本上从生产力考虑,井田制
6、的瓦解属于生产关系的变革,故d错误。【答案】 a6(2018·河北石家庄模拟)明正德、嘉靖年间,“苏徽大贾,招贩鱼盐,多置田宅”,安徽的大多数耕地“皆绅衿富商之产”,扬州大盐商,既“腰缠万贯”,也“坐拥一县之田”,安然衣食租税。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b土地兼并现象的严重c商帮和会馆在全国兴起d江南商品经济的繁荣【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明代重农抑商。商人致富多买房置地,主要是由于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所致,a项正确;b项是材料反映的现象而不是原因;c、d两项与材料现象没有必然联系。故选a。【答案】 a7(2018·贵州贵阳模拟)清顺治年间颁布“迁海令”
7、,不准商船渔舟片帆出海。而到了雍正时期“开闽省洋禁”,允许浙江“一体贸易”。以下关于这两种记载说法正确的是()a清政府允许民间对外贸易b清政府一度开放海禁但控制严格c清政府放弃了海禁政策d清政府禁止外国商人来中国贸易【解析】 清政府允许民间对外贸易与材料中清顺治年间的“迁海令”不符,故a项错误;从材料中顺治和雍正两个时期不同的政策,可知清政府一度开放海禁但严格控制在福建地区,故b项正确;从材料中顺治年间不允许出海贸易和雍正时仅允许福建和浙江开海禁,可知清政府没有放弃海禁政策,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清政府对民间对外贸易的政策,体现不出禁止外国商人来中国贸易,故d项错误。【答案】 b8(2018
8、·云南师大附中模拟)明朝隆庆年间(15671572年),因福建巡抚涂泽民之请,明廷“准贩东西二洋”。这项政策()a推动官营工商业发展 b加速白银内流c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 d放弃海禁政策【解析】 材料反映明朝隆庆开关,准许民间对外贸易,故a项错误;明朝农业、手工业繁荣,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故b项正确;新航路开辟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出现,故c项错误;隆庆开关属于短时期的开展对外贸易,并未放弃“海禁”政策,故d项错误。【答案】 b9乾隆五十二年,皇帝写了这样一首诗:“间年外域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人事天时诚极盛,盈虚默念惧增哉。”乾隆帝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是()a阻碍了古代小农经济的发
9、展b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国家安全c使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d抑制了明清时期的社会转型【解析】 闭关锁国,正是小农经济封闭性,商品不必外求导致的现象,故a项错误;一定程度保障了国家安全,这是当时的影响,不是深远影响,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间年外域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乾隆主张闭关锁国,导致近代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故c项正确;抑制明清社会转型也属于当时的影响,故d项错误。【答案】 c10清景德镇陶录载:“景德业制陶器四方远近,挟其技能以食力者,莫不趋之如鹜。景德镇属浮梁之兴西乡以致陶之业、陶之人,及陶中所有之事,几皆半于浮。”材料表明当时景德镇()a制瓷业开始兴起b民营手工业产品已占领整个市场c
10、全员参与瓷器生产d出现靠出卖劳动力谋生的群体【解析】 景德镇制瓷业兴盛,不能得出制瓷业开始兴起,故a项错误;民营手工业产品已占领整个市场表述太绝对,故b项错误;制瓷业并不是全员参与,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倚仗制瓷技能谋生的人,在当地超过了一半,故d项正确。【答案】 d11明朝时嘉兴石门镇有油坊二十家,“杵油须壮有力者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一夕作佣值二铢而赢”。这一记载可以用来研究()a古代官营手工业b明清资本主义萌芽c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d古代家庭结构的变迁【解析】 依据题干材料“辄募旁邑民为佣一夕作佣值二铢而赢”反映了手工业领域存在的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也就是说存在自由劳动市场,说
11、明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故b项正确。【答案】 b12(2018·山西孝义模拟)棉纺织业在明代成为小农家庭不可或缺、仅次于农业的副业生产,而且产量大、销路广。当时的民营手工业采用雇佣劳动,甚至手工工场的经营方式。出现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b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c明政府对经济的重视d明代手工业技术进步【解析】 根据材料“棉纺织业在明代成为小农家庭不可或缺、仅次于农业的副业生产,而且产量大、销路广。当时的民营手工业采用雇佣劳动,甚至手工工场的经营方式”可知,这些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明代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故a项正确。【答案】 a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2、 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于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论积贮疏材料二 以海外之有余,补内地之不足,内地无足轻重之物,载之番境皆为珍品。是以沿海居民操作小巧技艺及女工针绣,皆于洋船行销,岁收入番岛银洋货物百十万入我中土。中国古代经济史纲材料三 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游手无赖亦为欲富所驱,尽入番岛,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蹙。居者苦艺能之罔用,行者叹至远之无方,故有以四五千金所造之洋艘,系维朽蠹于断港荒岸之间但能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
13、耳。论南洋事宜书(1)材料一主张国家推行什么政策?这一政策在当时有何积极作用?到封建社会晚期有何影响?(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海外贸易对沿海居民乃至中国社会的有益之处。(3)材料三体现出国家实行的是什么政策?你怎么评价这一政策?【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可判断该政策是重农抑商政策,然后结合所学知识从促进农业发展以及抑制商品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其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第(2)问,对材料二、三中的有效信息加以归纳即可。第(3)问,阅读材料三得出该政策为闭关锁国政策,联系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其对社会发展的消极影响。【答案】 (1)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保
14、证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抑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不利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2)有益之处:有利于沿海手工业的发展;有利于提高沿海居民的生活水平;能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有利于社会安定。(3)闭关锁国政策。评价:它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使中国与世界隔绝,未能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开始落后于西方先进国家。14(2017·河南中原名校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康熙初年南京政府规定:“机户不得逾百张,张纳税当五十金”,并由“织造批准注册给文凭,然后敢织”。此后,出现了“自此有力者畅所欲为”,“遂有开五六百张织机者
15、”。乾嘉年间,全城织机数已达“三万余计”,至道光时,仅锻机使“以三万计,纱、绸、线、绫织机不在此敌”,这些织机大部分受手工工场主的直接或间接控制。摘编自陈振江新编中国通史材料二 康乾时期,在广东地区种植荔枝、龙眼等经济作物的农户中,两极分化剧烈。在“东家夸三月之青,西家務四月之红,各以其先熟及美种为尚”的相互竞争下,弱者被排挤而日益贫困以至破产,强者则成为“家有荔枝千枝”的大户。在竞争中,贫者破产而沦为雇工,富者积累资金而雇工经营。摘编自陈振江新编中国通史材料三 明清时期,以农业而言,生产工具基本上沿用宋元以来的一整套农具,耕作技术基本上还是宋代水平,和欧洲相比,18世纪中叶,处于乾隆鼎盛时期
16、的中国社会生产力,已从总体上落后于经过“工业革命”的西欧列强之后。长沙京刀业行规规定:“一议外来京刀,内行外行,毋得发售,如违将货充公。”摘编自陈振江新编中国通史(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清初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具体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初资本主义得以发展的原因。(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具体表现,材料一中全城织机数已达“三万余计”,仅锻机使“以三万计,纱、绸、线、绫织机不在此敌”,反映出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作坊和手工工场的规模与数量有了较大增长;材料二中“在竞争中,贫者破产而沦为雇工,富者积累资金而雇工经营”,农业
17、生产领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第二小问发展的原因,从政局的稳定、商品经济的发展、国家经济政策的促进等方面分析。第(2)问从政治上君主专制的强化、“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阻碍国内外市场的开拓、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抵制、货币制度的落后、传统夷夏观念的束缚等方面分析。【答案】 (1)表现: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作坊和手工工厂的规模与数量有了较大增长;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原因:国家统一,政局稳定;商品经济的发达(商人集团和商业资本的迅速发展);废除匠籍制度,使手工业者脱离了世代承袭的劳役;国家赋役制度的改革(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摊丁入亩),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松弛了。(2)原因: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已经落后于欧洲;行会制度对手工业、商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急救药物应用的安全护理策略
- 气道管理的高风险期护理方案
- 静脉输液过程中的监测与护理
- 2025版人工智能语音助手技术开发合同字体规范解析
- 2025年度汽车展厅租赁服务及品牌体验合同
- 2025年度电商平台促销活动合同协议示范文本
- 疫情居家网课班会课件
-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协议
- 高中一年级地理《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第1课时)》
- 母婴产品在线交易平台服务合同
- 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技术的创新与应用研究报告
- 癫痫伴精神症状机制研究-深度研究
- 2025年加盟养生馆合作协议书
- 天翼云解决方案架构师(高级)认证资格考试题(附答案)
- 爱心妈妈培训课件
- 2025年房东租房合同模板电子版
- 压力容器考试审核考试题库(容标委气体协会联合)
- 2024年中式烹调师(高级技师)理论考试题库大全(含答案)
- 2025年中国网约车行业市场运营现状及投资规划研究建议报告
- 审计知识培训课件
- 干细胞治疗宠物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