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学案_第1页
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学案_第2页
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学案_第3页
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学案_第4页
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电学实验专题(四)-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方法一、近六年全国新课标高考物理实验考点分析通过对5年全国卷的试卷分析,电学实验题是高频考点,主要有“测电阻”、“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电表的改装”等等。关于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的方法的一些常用测量方法归类分析:二、常用测量方法1利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来测量电路图:有两种连接方式,如图1所示电流表内接法和如图2所示的电流表外接法。 原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改变外电阻R,就能测得U、I的数据,利用两组数据代入公式可求得E、r的数值,但误差较大,通常利用多组数据作出UI图象来求解。 误差:利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测量时,;利用如图2所示的电路测量时,。

2、变式一:没有电压表,利用小量程的电流表和定值电阻改装成电压表。在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备有下列器材:干电池(电动势E约为15V,内电阻r约为10);电流表G(满偏电流30mA,内阻Rg=10);电流表A(量程006A,内阻约为05);滑动变阻器R(020,10A);滑动变阻器R(0100,1A);定值电阻R3=990;开关和导线若干。(1)为了能准确地进行测量,也为了操作方便,实验中应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是_。(填写数字代号)(2)请画出实验原理图。解析: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只要能测出两组路端电压和电流即可,但题目中只给出两个电流表且其中一个电流表G的内阻已知,可以把内阻已知

3、的电流表和定值电阻R3串联改装成一个电压表。为了减少误差,滑动变阻器应选R,设计实验原理图如图4所示。分别测两组电流表G和A的读数,则有:可得:,此方法能准确地测量出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无系统误差。变式二:没有电压表,利用已知内阻的电流表代替电压表来测电压。用一块内阻已知的电流表和一块内阻未知的电流表可以测量内阻较大的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其电路原理图如图5所示。设A1的内电阻为R0,假设两电流表的总量程略大于所在回路的电流,若S1闭合,S2断开时,电流表A1的示数为I1,则有:,若S1闭合,S2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和,则有:,联立以上两式可得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分别为:,此方法亦能准确地测

4、量出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无系统误差。2利用一只电流表和电阻箱来测量电路图:如图6所示。原理: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改变电阻箱的阻值R就能得到R、I数据,利用两组数据就能求得E、r,或利用多组数据作图象来求解。误差:真图73利用一只电压表和电阻箱来测量电路图:如图7所示。  原理: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改变电阻箱的阻值R就能得到R、U数据,利用两组数据就能求得E、r。但误差较大,通常利用多组数据作出UI图象来求解。 误差: 三、练习巩固(1)、常用测量方法归纳(填写下表)方法伏安法伏阻法安阻法画出电路原理表达式误差(2)、高考题分析(2013全国卷)23.(8分)某学生实验小组利

5、用图(a)所示电路,测量多用电表内电池的电动势和电阻“”挡内部电路的总电阻。使用的器材有:多用电表;电压表:里程5V,内阻十几千欧;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5k导线若干。回答下列问题:(1)将多用电表挡位调到电阻“”挡,再将红表笔和黑表笔 ,调零点(2)将图(a)中多用电表的红表笔和 (填“1”或“2)端相连,黑表笔连接另一端。(3)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适当位置,使多角电表的示数如图(b)所示,这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c)所示。多用电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分别为 k和 V 。(4)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其接入电路的阻值为零。此时多用电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分别为12.0k和4.00 V。从测量数据可知,电压

6、表的内阻为_k。(5)多用电表电阻挡内部电路可等效为由一个无内阻的电池、一个理想电流表和一个电阻串联而成的电路,如图(d)所示。根据前面的实验数据计算可得,此多用电表内电池的电动势为_V,电阻“”挡内部电路的总电阻为_k。请分析:这道题你觉得应该是在上面的哪种原理方法上来命题的?(2014全国卷)23.(9分)利用如图(a)所示电路,可以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待测电源,电阻箱R(最大阻值),电阻R0(阻值为),电阻R1(阻值为),电流表(量程为,内阻为),开关S。实验步骤如下: 将电阻箱阻值调到最大,闭合开关S; 多次调节电阻箱,记下电流表的示数I和电阻箱相应的阻值R; 以

7、为纵坐标,为横坐标,作图线(用直线拟合); 求出直线的斜率k和在纵轴上的截距b。回答下列问题:(1)分别用E和r表示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则与R的关系式为_。(2)实验得到的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其中电阻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b)所示,读出数据,完成下表。答:_,_。R/1.02.03.04.05.06.07.0I/A0.1430.1250.1000.0910.0840.077I -1/A-16.998.0010.011.011.913.0(3)在图(c)的坐标纸上将所缺数据点补充完整并作图,根据图线求得斜率k = ,截距b= 。(4)根据图线求得电源电动势E = V,内阻r = W。请分析:这道题

8、你觉得应该是在上面的哪种原理方法上来命题的?(3)、模拟题练习1、现有一种特殊的电池,它的电动势E约为9V,内阻r约为40,已知该电池允许输出的最大电流为50mA,为了测定这个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图中电压表的内阻很大,对电路的影响可不考虑,R为电阻箱,阻值范围09999,R0是定值电阻,可防止操作不当损坏电池,起保护电路的作用。(1)实验室备有的定值电阻R0有以下几种规格:A10 2.5 W B100 1.0 W C200 1.0 W D2000 5.0 W乙/V-1/10-2-1246810120.10.20.30.40.50.60.70本实验应选哪一种规

9、格?答_。EVrKRR0甲(2)该同学接入符合要求的R0后,闭合开关K,调整电阻箱的阻值,读取电压表的示数,计录多组数据,作出了如图乙所示的图线。则根据该同学所作出的图线可求得该电池的电动势E为_V,内阻r为_。2、在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备有下列器材:A干电池(电动势约为1.5 V,内阻小于1.5 )B电流表G(满偏电流2 mA,内阻10 )C电流表A(00.6 A,内阻约0.1 )D滑动变阻器R1(020 ,10 A)E滑动变阻器R2(0100 ,1 A)F定值电阻R3990 G开关、导线若干(1)为方便且能较准确地进行测量,应选用滑动变阻器_(填写序号)(2)请在所给虚线

10、框内画出利用本题提供的器材所设计的测量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电路原理图(3)某同学根据他设计的实验测出了6组I1(电流表G的示数)和I2(电流表A的示数),请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纸上作出I1和I2的关系图线.序号123456I1/mA1.401.361.351.281.201.07I2/A0.100.150.230.250.350.50(4)根据图线可得,被测电池的电动势为_V,内阻为_.3、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用图所示电路可以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图中R0两端的对应电压为U12,对所测得的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就可以实现测量目的根据实验数据在R坐标系中描出坐标点,如图所示已知R0150 ,请完成

11、以下数据分析和处理(1)图中电阻为_的数据点应剔除;(2)在坐标纸上画出R关系图线;(3)图线的斜率是_(V1·1),由此可得电池电动势E_V.4、 (1)某同学测定一金属杆的长度和直径,示数如图甲、乙所示,则该金属杆的长度和直径分别为_cm和_mm.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伏安法测定某一电池组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原理如图甲所示,其中,虚线框内为用灵敏电流计G改装的电流表A,V为标准电压表,E为待测电池组,S为开关,R为滑动变阻器,R0是标称值为4.0 的定值电阻已知灵敏电流计G的满偏电流Ig100 A,内阻rg2.0 k,若要改装后的电流表满偏电流为200 mA,应并联一只阻值

12、为_(保留一位小数)的定值电阻R1;根据图甲,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连接成完整电路;乙甲某次实验的数据如下表所示:测量次数12345678电压表V读数U/V5.265.165.044.944.834.714.594.46改装表A读数I/mA20406080100120140160该小组借鉴“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计算加速度的方法(逐差法),计算出电池组的内阻r_(保留两位小数);为减小偶然误差,逐差法在数据处理方面体现出的主要优点是_该小组在前面实验的基础上,为探究图甲电路中各元器件的实际阻值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用一已知电动势和内阻的标准电池组,通过上述方法多次测量后发现:电动势的测量值与已

13、知值几乎相同,但内阻的测量值总是偏大若测量过程无误,则内阻测量值总是偏大的原因是_(填选项前的字母)A电压表内阻的影响B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偏小CR1的实际阻值比计算值偏小DR0的实际阻值比标称值偏大(2)、高考题分析答案(2013全国卷)(2014全国卷)参考答案:(1)或:(2) 0.110 , 9.09 。(3)k= 1.0 A,截距b= 6.0 A。(4)E= 3.0 V,内阻r= 1.0 。(3)、模拟题练习答案1、(共7分)(1)C(3分),(2)10(2分)、41.7(2分)2、解析:(1)为了便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不能太大,选择D比较合适(2)由于没有电压表,给定的电流表G

14、可与定值电阻R3串联作电压表使用;(3)根据数据描点迹即可;(4)电流表G的示数与定值电阻R3和电流表G的内阻之和的乘积表示路端电压,所以I1I2图线的纵截距与R3与电流表G的内阻之和的乘积即为电池的电动势E1.48×103×(99010)V1.48 V;I1I2图线的斜率的绝对值与R3和rG之和的乘积即为电池的内阻r|×(R3rG)0.80 .答案:(1)D(2)如图甲所示(3)如图乙所示(4)1.48(1.471.49)0.80(0.700.90)3、解析:(1)80.0在图线以外较远,故应剔除。(2)连线时应使图线过尽量多的点。(3)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

15、有,由图线求的斜率是0.00444,由公式求的斜率是,求得电动势为1.50V。4、 (1)60.104.20(2)1.0如图所示1.66充分利用已测得的数据CD解析 金属杆的长度通过毫米刻度尺读出来,毫米刻度尺读数时要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即要有估读数位,如图甲所示,读数为60.10 cm,其中最后一个“0”为估读数;金属杆的直径通过游标卡尺读出来,游标卡尺的读数是主尺读数加上游标尺的读数,注意没有估读,如图乙所示,读数为:4 mm10×0.02 mm4.20 mm.解析 由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可得:R1 1.0 ;从电源正极出发,沿电流的流向依次连线,注意电流要由两电表的正接线柱流入,由负接线柱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