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某知名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2_第1页
江苏省某知名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2_第2页
江苏省某知名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2_第3页
江苏省某知名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2_第4页
江苏省某知名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沭阳县潼阳中学2018-2019学年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必修)1、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我国水资源丰富,而北方严重缺水,这反映了区域的( )a整体性b差异性c综合性 d开放性2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体现了区域的( )a整体性 b差异性 c综合性 d开放性3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区域的边界都具有过渡性质b区域之间都存在明显差异,区域内部特征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别c区域的划分依据比较稳固,其类型也相对固定d区域的划分指标,既可以是单一指标,也可以是综合指标不同区域要素的组合不同,区域特征相差

2、也很大。如图为青藏高原少数民族典型服饰,据此完成46题。4“不对称”是图中民族服饰的重要特点,形成这一特点的地理原因是()a山峰多冰川b昼夜温差大c草场面积广 d高原光照强5青藏高原多数地区不宜发展耕作业的主要限制性条件是()a日照条件差 b热量条件差c干旱多风沙 d地形起伏大6我国南方的腌制品多偏向肉类,北方的腌制品多偏向蔬菜。造成腌制品“北素南肉”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南北物产差异 b饮食习惯不同c气候差异 d食用盐的种类不同下图示意我国甲、乙两区域,读图回答79题。7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

3、域以外流河为主c甲区域河流以春汛为主,乙区域河流以夏汛为主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8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夏季热量充足劳动力价格较低农业科技发达农业机械化程度高a bc d9a、b两地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制约两地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是( )多山的地形干旱的气候对外联系不便生产方式落后水资源短缺a bc d在中国经济版图上,经济界人士将天津滨海新区与深圳、浦东并称为中国东部沿海具有相似战略功能的“三大极点”。据此回答1012题。10三大极点崛起的共同原因是( )a位置优势、政策优势 b政策优势、历史基础c人才优势、资源

4、优势 d资源优势、位置优势11目前天津滨海新区正处于区域发展哪一阶段( )a初期阶段 b成长阶段c转型阶段 d再生阶段12制约天津滨海新区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是( )a矿产资源不足 b水资源短缺c人口密度较大 d洪水灾害频发饮食文化的形成与地理环境息息相关。我国各地由于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差异,不同地区人们对口味的喜好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314题。13“贵州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三省居民喜食辣的主要原因是()a宗教信仰及传统饮食习惯b昼夜温差大,辛辣可驱寒c自然条件特别适于种植辣椒d气候潮湿,辛辣可祛湿14“久在山西住,哪能不吃醋”,山西人爱吃醋与当地哪一自然地理背景有关()

5、a气候大陆性强,空气干燥b地形崎岖,交通不便,调味品缺乏c饮用水中钙含量大,吃醋不易形成结石d制醋历史悠久,品质好在人类社会早期,由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水平很低,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也很低,人类只能依赖环境,被动地适应环境,由此产生了地理环境决定论。据此回答34题。15下列有关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地理环境决定论是自然环境决定论,也是社会环境决定论地理环境决定论产生于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的年代地理环境决定论特别强调人的主观能力地理环境决定论认为人只能被动地适应环境abc d16下列认识符合“地理环境决定论”观点的是( )a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人类生产、生活方式b天时不如

6、地利,地利不如人和c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d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性,劳而无获“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是1958年大跃进时期的生产口号,据此回答1718题。17这句话反映的人地关系思想是( )a地理环境决定论b人类中心论c人地相关论 d人地伙伴论18下列有关该理论观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单纯地把地理环境看做人类活动的场所和任意开发利用的对象b一味从自身需求出发,盲目追求征服自然c地理环境决定人类的发展,人类只能被动适应d忽略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下图是古代神话故事愚公移山中众人热火朝天挖山的情景,据此回答1920题。19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哪一

7、种人地关系( )a地理环境决定论b人类中心论c人地伙伴论 d人地矛盾论20下列哪一种说法与上述思想相似( )a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b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c人不犯我,我不犯人d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黄梅戏天仙配中唱到“我挑水来你浇园”“你耕田来我织布”,据此回答2122题。21材料中歌词描述的现象应发生在( )a史前文明时期 b农业文明时期c工业文明时期 d后工业化时期22下列对该社会发展阶段的人地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人们依赖环境,主要从事采集、渔猎活动b人类试图主宰自然,征服自然c环境问题主要为局部性的生态破坏d人类已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读我国某乡农业产业结构规划图,完

8、成2324题。23该乡农业产业结构关系符合可持续发展的( )a公平性原则 b共同性原则c持续性原则 d地域性原则24该乡农业产业结构最有利于( )a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b推动农业地域专业化生产c促进乡村城市化的整体发展d形成良性发展的农业生态系统在全球气候防治中,发达国家应正视并承担起自己的历史责任,加大减排力度,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足够的支持。据此回答2526题。25发达国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的支持应该是( )a资金、技术支持 b改善能源结构c接纳搬迁人员 d提供救援物资26发达国家应正视并承担起自己的历史责任,加大减排力度,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足够的支持。这句话体现的可持续发展原则是( )a共

9、同性 b持续性c公平性 d阶段性读我国三大自然区示意图,回答27-30题。27我国三大自然区与其突出的区域特征组合,正确的是( ) aa高温多雨 bb“高”和“寒”cc伏旱 db地形平坦28关于c区说法正确的是( )a全部为内流区 b气候干燥c地势相对高差不大 d气温日较差不大29. 关于我国自然地理要素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从西向东表现为山地-高原-平原b.气温无论冬夏均为由南向北递减,等温线和纬线大致平行c.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d.河流径流量从北向南依次增大30. a区域受夏季风的影响最为明显,但区域内,南部以水稻种植为主,北部以小麦种植为主,形成此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10、a. 地形差异 b.海陆位置不同c.纬度位置不同 d.山地阻挡作用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31.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其具有明确的区位特征和界限。 ()32.区域划分的目的主要是因地制宜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 ()33.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34.“人地伙伴论”提出之后,全球地理环境便向着良性方向发展。 ()35.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内涵是人口、资源、生态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36.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地区。 ()37.日本和英国具有相似的自然环境,例如都地处中纬度

11、地区,气候比较湿润。 ()38.我国西北地区灌溉措施不当可能会导致土壤的次生盐碱化。 ()39.“一年开草场,二年打点粮,三年五年变沙梁”是西北地区过度放牧的真实写照。()40.建立多元化的产业是资源型工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3、 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41.读可持续发展系统示意图,回答问题。(1) 请写出图示字母的含义:a_b_c_d_,其中_是基础(填名称)。(2) 在该复合系统中,最核心的因素是_。(3) 可持续发展进程中,优先考虑的问题是_。42.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是这样看待中国的:他首先把中国分成东部与西部,再分别分成南北两部分,形成如图中所示四块区域,

12、并把四块区域命名为“黄色中国”、“绿色中国”、“银色中国”和“金色中国”。在国内,通常将我国划分为三大自然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图乙图甲(1) 图甲为我国的三大自然区,其划分的依据是_。所示区域是_,所示区域是_,自然区与所在的自然区的分界线是_。(2) 图乙所示结构反映出区域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区域的 _性。(3)判断图乙中数字所表示的含义。_,_,_。(4)有关题干所述四个区域的分界线,说法正确的是( )a“银色中国”与“金色中国”以冈底斯山为界b“金色中国”与“黄色中国”的分界线包括太行山c“黄色中国”与“绿色中国”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d“银色中国”与“绿色中国”的分界

13、线是巫山43图甲是美国东北部地区简图,图乙是中国东北地区简图,请比较这两个地区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条件等方面的特征,回答下列问题。(1)自然环境特征相似性方面的比较:地理位置:_;矿产资源:_。(2)社会经济发展差异性方面的比较:差异性美国东北部地区中国东北地区当前所处的区域发展阶段_转型阶段交通水陆交通发达_城市化水平_不高(或较低)(3)你认为要实现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可持续发展,可以采取哪些措施?44读“我国某地区的干湿状况图”,完成下列问题。(1)该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变化的规律是_。(2)a处的天然植被是_,b处的天然植被是_,c处的天然植被是_。这体现了各个区域之间普遍存在着_;该地区植

14、被分布变化体现了陆地自然带分布规律中的_的地带性规律。(3)合理开发利用b处资源的措施是_。 沭阳县潼阳中学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答题卡(100分)一、选择题(第一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把正确答案填写到下面的表格内。)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正确选a,错误选b。)题号12345678910 考场: 班级: 考号: 姓名: 答案3、 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41.(1)a b c d (填名称) (2) (3) 42.(1) (2) (3) (4) 4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