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单元测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C: 12O: 16Cu: 64Ca: 40Cl: 35.5N : 14S:32一、我会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请把答案的序号填在下面的表格里,每小题3 分,共 45 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1金刚石、 石墨和 C60 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关于碳的单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是黑色固体B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C.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D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是物理变化2格鲁吉亚前总理在寓所中毒身亡, 各种迹象表明他死于煤气中毒, 生活中的煤气中毒就是一氧化碳引起的, 其
2、原因是()A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B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C一氧化碳将血液中的氧气转化成二氧化碳D一氧化碳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能力很强, 使血红蛋白失去输送氧气的能力3为了区别 CO与 CO2 两瓶无色气体,下列方法中不可行的是()A伸入燃着的木条B分别通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C分别放入活昆虫,观察是否死亡D 分别通过灼热的氧化铜4“生命可贵,安全第一”。下列采取的安全措施中不正确的是()A厨房天然气管道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轻轻开窗通风B震后灾区饮用水应消毒处理后才能饮用C为避免了尘土进入,豪华装修完的房屋立即入住后必须关闭门窗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先用蜡烛做灯火实验5下表中列出了一定压强和温度下
3、每立方厘米活性炭所能吸附的常见气体的体积,分析表中数据与气体的组成、 性质的关系, 你认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气体性质H 2CO 2O2N 2Cl 2气体的沸点 /2527818319634被吸附体积 /mL4.5973511494A 每个气体分子所含原子个数越多,越容易被吸附B 沸点越低的气体,越易被吸附C气体是化合物时,易被吸附D 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越易被吸附6如图是科学家根据相关研究绘制的60 万年以来大气中二氧()量变化和全球温度变化的图线,据图分析可得A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变化引起全球温度的变化B 全球温度的变化引起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变化C全球温度的变化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变化有一定
4、的关系D 全球温度的变化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变化没有关系7将二氧化碳中混入的一氧化碳除去, 得到较纯净的二氧化碳, 应采用的方法是()A将混合气体通过加热的氧化铜B将混合气体点燃,使一氧化碳充分燃烧C将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D 将集气瓶口朝上, 移开玻璃片使一氧化碳气体逸出8“低碳生活”、“低碳经济”、“碳减排”等经常出现在电视新闻或报纸上,其中关于“低碳生活”中的“低碳”是指()第1页共4页A. 生活中不用含碳的物质B. 尽量减少含碳物质的排放和浪费B. 停止含碳矿物的开采和加工D. 禁止使用煤炭、石油9测得某物质中只含有碳元素,这种物质()A一定是一种单质B一定是石墨C可能是二氧化碳D可能
5、是一种单质,也可能是几种碳的单质的混合物10自然界中存在氧循环和碳循环,其中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的是()A 水的吸收B 动植物的呼吸C植物的光合作用D燃料的燃烧11下列各方案中 , 不能用于鉴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是()A 用鼻子闻B 测定它们在水里的溶解能力C分别用燃烧的木条试验D 分别用石灰水试验12在通风良好,燃烧正旺的煤炉中,下列反应最不易发生的是()A C+O2 CO2 B 2CO+O 2 2CO2CCO2+C 2COD 2C+O2 2CO13下列有关 CO2 的实验中,只能证明CO2 物理性质的实验是()14把 O 、N 、CO、 CO 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灼热的铜网、澄清的石灰水
6、和灼热的氧化铜,222充分反应后得到的气体是()ANBN 、COC O、CODN 、CO22222215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g 二氧化碳和5.4g 水,则关于这种物质的组成描述正确的是()A. 该物质只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B. 该物质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 1C. 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D. 该物质的分子中碳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2二、我会填空(化学方程式2 分,其余每空1 分,共 21 分)16. 选择氧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化学式填空:(1)有毒的气体是 _; (2)能用于灭火的气体是;(3)对环境保护最理想的燃料是_;(4) 不能燃烧
7、,但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5)只能用向上排气法收集的气体是_ ;(6) 只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是。17建筑材料中常用到下列反应。请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1)石灰石煅烧制得生石灰( CaO)和二氧化碳 _ ;(2)用生石灰与水反应制石灰浆(氢氧化钙)_ ;( 3)用石灰浆刷墙壁,墙上附着一层白色坚硬的物质_ 。18碳与碳的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1) 右图是碳原子结构示意图,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碳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周期。(2)碳的单质有多种,具有下列结构的碳单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3)上海世博会体现的“低碳”亮点主要是降低了气体的排放(4) 古代用墨书写或绘
8、制的字画虽年久仍不变色,原因是墨中主要成分碳在常温下_ 。(5) 二氧化碳能参与光合作用完成大气中的“碳循环”,但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上升, 会使全球变暖,从而导致 _ 。蔬菜大棚用作气肥的二氧化碳,可用多种方法制得,例如可以用稀硫酸与碳酸氢铵(NH 4HCO 3)反应制得,反应后生成硫酸铵、水和二氧化碳,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6) 研究发现: 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 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 如:一氧化碳也能还原氧化铜,也有还原性。 从化学反应前后碳元素化合价的变化特点分析,一氧化碳和碳都具有还原性的原因是 _ 。三、我会探究(共 24 分)19实验室开放日,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
9、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进行气体制取和性质的探究,请回答有关问题:(1)请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 _b 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_(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 下同),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其中二氧化锰起_ 作用。(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收集装置是 _。请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4) 实验室常用块状固体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制取硫化氢气体,同时生成硫酸亚铁,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硫化氢气体是一种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的气体,能溶于水,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实验室制取硫化氢
10、的发生装置为_,收集装置为_ 。20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按照课本实验方法(如图甲),做木炭与氧化铜反应实验时,发现很难观察到紫红色铜的生成,却往往有暗红色固体出现。他们决定对这个实验进行探究和改进。【提出问题】暗红色的固体是什么?如何选择合适的条件, 使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现象更明显?【查阅资料】铜有 +1 和 +2 两种化合价,通常情况下,氧的化合价为-2,碳的化合价为+4 或 -4。【猜想与假设】第3页共4页( 1)同学们认为这种暗红色固体可能是一种化合物,并猜测它的化学式为 _。( 2)同学们还认为,通过改变反应物的状态、质量比,以及反应装置,可以使该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减少出现暗红色固体的
11、情况。【分析与交流】( 1)小吴建议用超细炭粉与氧化铜粉末进行实验。你认为这样建议的原理是 _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 2)小周建议用图中的乙装置替代甲装置。与甲相比较,乙装置中将试管直立放置的作用是 _ 。( 3)对下列三种氧化铜和碳的质量比例, 小施建议选择 _(填选项序号 ) 的比例。A. 40 4B. 40 3C. 40 2.5你认为小施这样选择的理由是_ 。【实验与结论】同学们决定按改进后的方案进行实验,他们在检验了乙装置的_后,往试管中加入已干燥的药品并开始加热,当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刚出现浑浊时,_(填“可以”或“不能”)确定氧化铜和炭粉已经开始反应。不久,即可看到试管底部变
12、红热,停止加热后,仍能看到红热现象, 并沿试管底部自下而上蔓延,这个现象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待反应结束,先将导气管从石灰水中取出,然后关闭止水夹,让产物自然冷却。若不关闭止水夹,可能出现的问题是_ 。待产物冷却后,同学们终于找到了期待已久的紫红色铜珠,实验获得了圆满成功。21、有 A 、 B、C、 D、E 五种物质,它们之间有下列相互转化关系:高温(1)A+CuOCu+B(2)B+H 2O C( 3)B+Ca(OH)2 D+H 22高温O (4)CH O+B(5)D高温B+氧化物(6)B+AE用化学式表示各物质:A; B;C; D; E。四、我会计算(共 10 分 )22、现有两种气体已知分别是CO 和 CO2,试用两种方法加以鉴别?(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节能知识培训课件
- 合作赋能:探究中学生合作学习对问题解决水平的提升效应
- 合作学习: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创新与实践探索
- 国际交流项目大学生就业实习合作备忘录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通关练习题和答案含答案详解(培优a卷)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强化训练题型汇编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综合提升练习题及参考答案详解(培优b卷)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题库检测题型必考题附答案详解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练习试题含答案详解(预热题)
- 押题宝典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模考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模拟题】
- 2024福建农信社春季招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医生重症医学科进修汇报
- DB13(J)-T 8389-2020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节能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标准
- 月嫂 考试题及答案
- 物质安全资料脱模剂MSDS
- 2025年中国过敏性鼻炎市场研究报告
- 2025年电测仪表工技能竞赛参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 2025-2030中国酒店行业深度发展研究与“”企业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 《肺结核理论课》课件
- 中国心力衰竭基层诊断与治疗指南(2024年)更新解读(完整版)
- 部编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教学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