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文言文对比阅读_第1页
九上文言文对比阅读_第2页
九上文言文对比阅读_第3页
九上文言文对比阅读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心整理欢迎下载九上文言文对比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0-14 题。【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 “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 ,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 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

2、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唐雎不辱使命 )【乙】郑同北见赵王。赵王曰:“子南方之传士也,何以教之?”郑同曰: “臣南方草鄙之人也,何足问 ?虽然,王致之于前,安敢不对乎 ?臣少之时,亲尝教以兵。 ”赵王曰:“寡人不好兵。 ”郑同因抚手仰天而笑之曰:“兵固天下之狙 喜也,臣故意大王不好也。 臣亦尝以兵说魏昭王, 昭王亦曰:寡人不喜。 臣曰:王之行能如许由 乎 ?许由无天下之累,故不受也。今王既受先王之传;欲宗庙之安乎?王曰:有强贪之国,临王之境,索王之地,告以理则不可,说以义则不听。王非战国守圉之具,其将何以当之?王若无兵,邻国得志矣。”赵王曰:“寡人请奉教。 ”(战国策·

3、赵策三 ,有删改)注:狙:狡猾,文中指狡猾的人。许由:尧舜时代的贤人。孟贲( bn):战国时期卫国人,是古代著名的武士。10.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 4 分)长跪而谢 之寡人谕 矣亲尝教以兵许由无天下之累1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2 分)A夫专诸之刺王僚也今王既受先王之传B公亦尝 闻天子之怒乎臣亦尝 以兵说魏昭王C休祲降于 天时宿于 野D若 士必怒王若 无兵1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 4 分)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王非战国守圉之具,其将何以当之?13请分别概括唐雎和郑同的性格特点。( 2 分)14同为劝谏君王,唐雎和郑同劝谏方式有何不同?(

4、3 分)(二)阅读【甲】 【乙】两篇文章,完成18-22 题。( 17 分)【甲】唐雎不辱使命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 “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秦王谓唐雎曰: “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5、 ”秦王曰: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被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缡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精心整理欢迎下载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乙】读孟尝君传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 之秦。嗟乎!盂尝君特 鸡鸣狗盗

6、之雄,尚何取鸡呜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 不至也。【注释】赖:依仗,依靠。虎豹:像虎豹一样,特:只、仅仅。雄:首领。南面而制秦:南面称王制服秦国。所以:的原因。18.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 4 分)(1) 以五百里之地 易 安陵 () (2)臣未 尝闻也 ()(3) 休稷降于天 ( )(4)长跪而 谢之日 (19.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 分)A 今吾 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士以故归之B受地于先王 而守之学而不思则罔C 聂政 之刺韩傀也夫鸡鸣狗盗 之出其门D安陵君 其许寡人鸣之而不能通 其 意20. 翻译。(4 分)(1)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

7、抢地耳。 ( 2 分)译文:(2)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2 分)译文:21. 请为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划两处)。(2 分)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22结合【甲】 【乙】两文,谈谈你对“士”的理解。(5 分)答: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518 题。(共 11 分)(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

8、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节选自出师表 )(二)魏郑公谏止唐太宗封禅,日: “今有人十年长患,疗治且愈,此人应皮骨仅存,便欲使负米一石,日行百里,必不可得。隋氏之乱,非止十年,陛下为之良医,疾苦虽已安,未甚充实。告成天地,臣切有疑。”太宗不能夺。(节选自容斋随笔 )注:魏郑公:魏征。封禅:古代帝王在泰山举行的祭祀天地的典礼。夺:使之改变。不能夺,无言反驳。15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

9、的一项是【】(2 分)以光先帝遗德A 遗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引喻失义B喻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亲贤臣,远小人C远精心整理欢迎下载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曹刿论战)D悉此悉贞良死节之臣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桃花源记)16. 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4 分)(1)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2) 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17.语段(一)中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了三条建议,其中哪一条最重要?为什么?(3 分)18.同样是劝谏君主,诸葛亮和魏郑公的劝谏艺术有什么不同?(2 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6-28 题。( 10 分)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

10、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徒属皆曰:“敬受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攻陈,陈守令皆不在乃人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张楚。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 ”宫门令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客出入愈益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

11、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节选在史记·陈涉世家 )1选出下列加点实词意义相同的一项()(2 分)A 徒 属皆曰:“敬受命。”属予作文以记之素爱人春冬之时,则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B吴广 C伐无 道,诛暴秦伐竹取 道 ,下见小潭亲陈王者故人不独 亲 其亲D由是无 2选出下列加点虚词意义不相同的一项()(2 分)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余人各复延至 其家A B 以激怒其众寡人 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乃置由是先社遂诣亮,凡三往,乃见C自辩数, D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次所旁丛祠中又间令吴广 3把下面文言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6 分)( 1)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 ( 3 分)译文:( 2)客愚无

12、知,颛妄言,轻威。 ( 3 分)译文: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甲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愤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籍弟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 “敬受命。 ”精心整理欢迎下载乃诈称受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 , 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节选自陈

13、涉世家 ) 乙 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通谓梁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即恒楚将”。是时恒楚亡在泽中。梁曰:“恒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如籍,使受命召恒楚。”守曰:“诺。 ”须臾,梁睨籍曰:“可行矣! ”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授。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 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释 会稽守:会稽郡的郡守。梁:项梁,是项羽的叔父。籍:项籍。项籍字羽,所以又称项羽。睨:斜眼看。1. 试解

14、释下列加点词字的意思。 ( 4 分)吴广素爱人 素:比至陈 比:使公即恒楚将 将:恒楚亡在泽中 亡:2.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 4 分)广故数言欲亡,愤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译: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译:3.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甲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 4 分)答:4. 陈胜、吴广的起义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根据本段内容,作简要分析。( 4 分)偶然性:必然性:5. 从甲乙两文所叙的事件中,可看出陈涉和项梁各是怎样的一个人?(4 分)出师表对比阅读(甲)侍中、,可计日而待也。(乙)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 ”平公曰:“解

15、狐非子之仇耶?”曰: “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 “国无尉, 其谁可而为之?” 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耶?”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 “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1. 解释加线词的意思。(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2)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3) 其谁可而为之()( 4)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1)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2 )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精心整理欢迎下载

16、3. 甲乙两文都说到 “用人” 的问题, 但两文各有不同。 甲文是诸葛亮出师前给后主刘禅所提出的中肯建议,其核心是:_;乙文中祁黄羊举荐贤人的特点是:_(用原文回答)4. 选择一个角度,谈谈你读了(甲)文或(乙)文后获得的启示。甲、先帝知臣谨慎,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乙、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愿,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 (节选自诸葛亮后出师表 )5.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思惟北征,宜

17、先入南今贼适疲于西6.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古今相同的一项是:()A. 先帝知臣谨慎B.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C. 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愿D.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7.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还于旧都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B.以奉先帝之遗愿辍耕之垄上C而议者谓为非计水落而石出者D.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以是人多以书假余8. 翻译下面句子。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并日而食9. 纵观甲乙两段内容,简要概括诸葛亮请求兴北伐的三个理由甲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曹操观沧海 )

18、乙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臣不胜受恩感激。(选自出师表 )丙贞观初,有上书请去佞臣者,太宗谓曰:“朕之所任,皆以为贤,卿知佞者谁耶?”对曰:“臣居草泽,不的知佞者,请陛下佯怒以试群臣,若能不畏雷霆,直言进谏,则是正人,顺情阿旨,则是佞人。”太宗谓封德彝曰:“流水清浊,在其源也。君者政源,人庶犹水,君自为诈,欲臣下行直,是犹源浊而望水清,理不可得。朕常以魏武帝多诡诈,深鄙其为人,如此,岂可堪为教令?”谓上书人曰:“朕欲使大信行于天下,不欲以诈道训俗,卿言虽善,朕所不取也。”注释的知:确切知道。封德彝:人名,太宗身边大臣。人庶:人臣庶民。魏武帝:曹操。教令:教化,命令。(选自贞观政要·

19、诚信10. 下列句中加线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 有上书请去佞臣者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B. 流水清浊,在其源也不可知其源C. 深鄙其为人先帝不以臣卑鄙D. 朕欲使大信行于天下牺牲玉锦,弗敢加也,必以信11. 下列句中的“以”与“以告先帝之灵”中“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皆以为贤B. 请陛下佯怒以试群臣C.朕常以魏武帝多诡诈D.不欲以诈道训俗1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2)是犹源浊而望水清,理不可得。13. 甲文中描写水的句子是“_”“ _ ”,他们表现大海的辽阔壮美;丙文中“流精心整理欢迎下载水清浊,在其源也”也是写水的,其作用是_14. 曹

20、操历来是个有争议的人物。乙文中的诸葛亮和丙文中的唐太宗分别是如何评价他的?读了观沧海后,你认为曹操是怎样的一个人?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乙齐桓公见小臣稷,一日三至弗得见。从者曰: “万乘之主,见布衣之士,一日三至而弗得见,亦可以止矣。”桓公曰:“不然,士骜禄爵者,固轻其主,其主骜霸王者,亦轻其士。纵夫子骜禄爵,吾庸敢骜霸王乎?”遂见之,不可止。(吕氏春秋 ?下贤)注:稷( j ì): 人名。乘(shèn):时一车四马叫“乘” 。 骜禄爵者:指看轻

21、功名利禄的人。庸:怎么。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躬耕于南阳躬:( 2)猥自枉屈猥:( 3)攘除奸凶攘:( 4)一日三至而弗得见弗:量词。古16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17诸葛亮的“不求闻达于诸侯”和稷的“骜禄爵”的价值取向对你有什么启示?18结合文意,说说甲文中先帝和乙文中桓公的相同之处是什么?19请从内容或形式上对出师表作简要评析。唐雎不辱使命对比阅读【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 “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 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 亦免冠徒跣,

22、 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先生坐 !何至于此 !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乙】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 ?对曰:齐人也,王曰: 何坐 ?曰:坐盗。”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

23、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音也 ?”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 “齐人固善盗乎 ?”晏子避席对曰: “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 ?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3下面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 分)臣请缚一人,过 王而行何为者也AB人恒过 然后能改或异二者之为吾欲辱之,何以 也要离之 刺庆忌也C.D.精心整理欢迎下载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以4翻译下面句子。(4 分 )(1)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2)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甚矣,汝之 不惠5【甲】文中秦王

24、对唐雎的态度、情感有一个变化过程,请根据文段内容简要概括。(2 分)愤怒6【乙】文中晏子在回答楚王问话时,的不满。 (2 分)“避席对曰” ,“避席”写出了晏子的态度,也隐含了他7唐雎与晏子都取得了外交上的胜利,唐雎主要是靠取胜,晏子主要是靠取胜。 (2 分)二、【甲】秦王谓唐雎日: “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日:“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日:“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日:“臣未尝闻也。

25、”秦王日: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 雎日:“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日:“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日:“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 (选自唐雎不辱使命)【乙】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

26、前为谢日: “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 ( zhèn)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11 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选自荆轲刺秦王 )【注释】樊於期秦国将领,因得罪秦王逊到燕国。秦武阳人名,又名秦舞阳,充任荆轲出使秦国的副手。陛

27、殿前的台阶。少通“稍”。假借在文中是“原谅”的意思。(发打开。 揕用刀剑等刺。绝挣断。(还通“环”,绕。卒“猝”,突然。 11 郎中宫廷的侍卫。1根据上文,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4 分)( 1)长跪而谢之() ( 2)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3)寡人谕矣() ( 4)图穷而匕首见()2用“”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划出两处。(2 分)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3.翻译下列句子。 ( 6 分)( 1)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精心整理欢迎下载( 2)使毕使于前。4下列对【甲】 【乙】两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合文意的一项是()(2 分)A 【甲】文所记叙的是强国和弱国之间的一场外交斗争,最后弱国取得胜利的故事。B【乙】文所记叙的是荆轲刺秦王的经过:他拿着匕首,追赶秦王,而其余臣子则袖手旁观。C【乙】文中记载了秦国的一条法律:带刀的侍卫一般不上殿,上殿的臣子不能带刀。D【甲】【乙】两文在人物刻画上均用了对比的方法,其中【乙】文用秦武阳的“色变振恐”衬托出荆轲的沉着冷静。隆中对对比阅读【甲】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