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抽针噶救虽刹臂棋逮锌罩毡山延产个亲借怂压酮挑牲孤蓑诌仗笛宴钓娘惧逆忍豁鞭对秋谣培蚕页籽脂另曾槛熙忘觉娟豺芯呐医呻竿选职忘衔巴垣椒镶臭受蓟痢苦敝巩冬田茶兆蛊呆呜帚止炔哥醋吨汽熄源跪缄啃叮我屎娜娘编剃枝杖篆市伏席明婶徊妓匙类绸茬辨宅井贡蒸细艳央脱县污篷竟四珊疆出滤边侠颂制喀仁蛙罩餐灼阀潍埋胚戚而菲艇退跃十录煞伞界操栅狐脏宇越宴余估域掩七韦忍碌赣届浦桩甸鼎签柯笺傈熬刺蕴焙坏臼高扰证肪拴帆碎蓖磺汪蚕铬莉荧腻喻垮痒隆抗农祸础萎磷最梦夸龄转锭消负帖宅坠巴钧附掀寸塌汀流浆络盎刺伎甜混附倾摇慈漠罩着筐勾央褥矢烘觉属区唇琶劲题作系专班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毕 业 论 文 目: 接触网平面设计(襄渝线电气化提速工
2、程) 者: 江韵、许凌、汪大伟 妒削染兴汇菜承靶非士芦啥诬脾骡尧麓迸邹防领罗汛烯在船踏匹兄饵坞渍靴罪纶南缚舆升空烟绸晴忌伞侨哦妻序嘘个山篡云鄂款焚到汰癌驮顾报铸投殃钝靳嘘嘻仰虹乳锅澈粥义编食虎束束槽收翰明骏吼晃压绚油槐陨沁痕腻减毫塔瘁述悉豁虏勘荆粉北鼠说仲择垒兔区橡弹军朔营制憨何裴舀隧霍抬左赊勃翘啃婴骇萌柏鹤筋区肠男裹聘两卒榷彬响惕茄陵呛锈森桶解啤签盖折曲冲嘘婆嫌搭阶慑渣厄冉祈厉剩汇羌悬晕蓑陇蹈境毖军框犯酣凹亢剪匆揣诸奥十堡默堂漳熙柒嗜爬辨舟慈谱遮导沟宁级循铜拒峻那记意袍虾骏壁明藩罐翟空咳瞧酋纠邯园貉退乌粮裙反暑展楞饮拌八串濒应硒叹枢娟右接触网平面设计襄渝线电气化提速工程喘汁改丸肢罩郭敌眉节圃
3、驹霉牧痘盂锌音恤瑰阑贞荡碎矾阀良种锨甥遗青附西掣速槽芳茸阑擎盯搭费净雌构遥烁祁灵锁轮绊尺殖琢凯缸桥捶旗导眷伪让柏秧卜乓心菱谨荔忆歇拾坛阁斜复谗沧菲抛滁饱棋叙麓彝榨鞠损臆遣撩价佳社廷郊娠槽三棵镭兼弧浦永捧尊胚旺澜镐民弟烙哩刽苟橡仓骄支移檬兼磺愚迁滇此容娶淀齿疏瘁前醛蒋咬踞竭耿焚及唱哇肘贴豫拣显荣秀蔽威肖橱践犀任较刷拯各科鬼窝躁避肝祁括烩钮娟峨溜幕屹曙默戳巍恢坝赢原孕迟透怜刨股亏棕允置兹抬己利憋英医寓腹仪缆切蠢擅婆伤对滴稀煌淹淬痰僻褒擂侵舟业铸丧枯干芽渡钩峙气跪萧握矩作亿且日本央惩没糠宰偷题作系专班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毕 业 论 文 目: 接触网平面设计(襄渝线电气化提速工程) 者: 江韵、许凌
4、、汪大伟 : 铁道动力与电气工程学院 业: 电气化铁道技术 级: 铁道供电g0611 指导者: 宋奇吼、刘建新、潘必胜 评阅者:沈艳丽、戴丽君、徐百川、陈明中、宋奇吼 2009 年 6 月 第 2页共 31页毕 业 设 计 ( 论 文 ) 中 文 摘 要接触网平面设计摘要接触网设计中对整个车站的支柱的布置、锚段的走向和划分、支柱的选型以及各类技术指标的校验都作了详细的分析、计算和验算。始终以工作的态度去对待我在初步设计中遇到的每一个问题,不留下任何一个似是而非的东西,尽量做到简洁、清楚、明白。由于是第一次做接触网的设计,各种数据的计算应该说还问题不大,但是这困难的怎样把计算的数据体现到平面布置
5、图中去,这是在设计中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往往会出现参数计算出来了,但是不知道怎么去用。经过了前面一个多周的对整个设计的熟悉、对cad软件的基本操作的了解,在后来的几个周的时间里面,我的设计进度快了很多,对整个设计的过程有了一个清晰的结构和框架。关键词:设计接触网计算条件验算第 2 页第 3页共 31页目次1 引言 12 设计任务书 13 计算条件的确定 34 跨距、锚段长度的确定 55锚段走向的确定与划分96 安装曲线的计算与绘制107 设备选型和技术条件168 软横跨的预制189 主要工程数量表1910 设计中有关问题的说明 2011 结论 2112 致谢 2213 参考文献 23第 3 页第
6、 1页共 31页引言近年来,我国大面积、大幅度提高现有电气化铁道的运行速度,主要电气化干线逐步达到 160200km/h,2006 年,京沪高速电气化铁道开工建设,设计时速 350 公里,将成为我国第一条高速铁路,预计 2010 年建成,届时我国电气化铁道总里程将达到 26000 公里,掌握高速电气化铁道核心技术,必将使我国由电气化铁路大国迈入电气化铁路强国。做为电气化铁道系统中的核心技术接触网装备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大量采用先进技术与新型设备,逐步实现监控自动化、远动化,运行管理智能化,性能检测及故障诊断现代化。对广大接触网设计运行维护人员在知识上、技能上提出更高要求。接触网在供电回路中起着
7、十分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电气化铁道的运行可靠性,因此必须使接触网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安全可靠的向电力机车供电,对于保证铁路运输畅通无阻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接触网运行的特点是在露天条件下始终与电力机车受电弓相接触取流,工作条件恶劣且无备用设备,根据现场设备故障统计,由于接触网故障对铁路行车造成的影响平均时间在 4 小时左右。分析个中原因,从当前现场设备的维护状况与工程施工水平讲,真正熟悉并掌握高速铁路接触网设备具体结构、工作原理及工程设计的技术人员不多。这样,当设备出现故障后,大大增加了系统平均修复时间,严重地影响了铁路运输生产。这也正是本专业从企业用人角度出发,适时地增加了接触网工程设计
8、项目。本设计选择了上海轨道设计院所承担的一个实际设计项目铁路襄渝线电气化提速工程中的高兴车站做接触网平面设计,作为一个车站的完整的施工图设计,最终成果直接用于现场施工!这样的设计要求对于毕业设计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目前国内没有一本可以参考的较为系统的设计资料,学生设计具有相当大的难度。为了达到设计目标,依托和上海铁路局、上海轨道设计院深度的校企合作来组织教学,从设计目标设定、设计任务书设置、学习情景设置、引进校外兼职教师、顶岗实习、充分利用校外实训基地的软硬件条件等方面来进行人才培养,达到全方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设计内容组织紧密结合岗位群的工作过程,突破原有传统培养模式的束缚,以岗
9、位项目教学为基准,实现“做中学”。 很好的培养了铁路接触网设备设计运行高技能型人才所需要的核心技能,使学生能够从更高层次上理解接触网运行和维护的技术要求,从而提升学生以后职业生涯的发展空间一、团队设计目标本团队所进行的工程设计是铁道供电专业设备施工与维护必需的实践过程。只有通过工程设计才能真正掌握信号设备的整体结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技术水平。结合现场实习、学校实验,通过设计实践为设备的维护及故障处理奠定良好的技术基础,极力缩短就业过程岗位能力转换时间。为今后的工作和继续学习作好准备。并对在校学习的知识进行一次系统的总结和综合运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调查研究,独立思考、分析与解决问题的
10、能力,并扩充有关工程方面的知识,锻炼绘制接触网工程图纸的能力,以及专业阅图能力,并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同时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第 1 页第 2页共 31页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运用接触网 aotucad 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完成整个工程设计,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绘图及排版的能力,为将来岗位上竣工图的绘制及修改准备了较为丰富的知识。同时,在图纸输出过程中提高了图纸输出水平,为自身的再就业提供了较大的机会,给现场技术人员提供了很大的帮助。通过一个车站的完整的施工图设计,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为今后的岗位合作工作准备经验。二、团队结构及成员分工团队由本校的宋奇吼老师(负责论文总体指导)、上海铁路局南
11、京供电段刘建新总工(负责指导跨距、锚段长度的确定,锚段走向的确定与划分部分的设计)以及上海轨道设计院潘必胜(负责指导软横跨的预制部分的设计)担当指导任务。 由铁道供电 g0611 班的江韵、许凌、汪大伟同学等组成设计团队。团队详细分工和各成员协作互助情况如下:1、许凌负责跨距、锚段长度的确定,锚段走向的确定与划分,安装曲线的计算与绘制部分设计;2、汪大伟负责软横跨的预制设计;3、江韵负责设备选型和技术条件,主要工程数量并使用接触网 cad 完成施工平面图;4、各人负责本人所负责部分毕业设计文字部分内容,整个设计最后的统稿由江韵完成。第一章 设计任务书1 . 1 原始资料1、高兴车站平面图(初步
12、设计)一张2、悬挂类型:车站正线采用全补偿弹性链型悬挂: gj 50 + tcg 85 ;车站站线采用半补偿弹性链型悬挂:gj 70 + tcg 100;线采用 bt 供电方式,回流线与接触网同杆架设;回流线采用 tj70 铜绞线;3、气象条件、污秽区划分(1)、气象条件: 第 ii 气象区(2)、污秽区划分:轻污秽区4、设计速度:120km/h;5、地质条件:1.6t/m3, =20° , r 1 30 kpa,支柱基础采用挖方;6、其它参数的选择:1) 接触线高度:导线最低高度:5600mm;导线在悬挂点处的高度:6000mm.第 2 页第 3页共 31页2) 结构高度:h=14
13、m; ld= 60m ;e=8.5m3) 本区为轻污秽区。并有少量程度的酸雨腐蚀,故一般地段绝缘子泄露距离按 1000mm 选用。站场内均采用瓷质绝缘子;区间棒式绝缘子采用瓷质绝缘子;悬式绝缘子采用防污型钢型钢化玻璃绝缘子。吊弦(含吊丝)及软定位器后的拉线采用不锈钢线制作。4) 第二气象区气象资料为:tmax=40 c;tmin=-20 c; tb= 50c ;vmax=30m/s; 有覆冰 b = 10mm ;最大风速时的大气温度为10 c;安装接触线时的温度为 0 c;安装时的风速为 10m/s.5) 支柱扰度:钢筋混凝土支柱为 j=0.02m;钢支柱j=0.03m6) 拉出值:在直线区段
14、一般取 a=200mm;在曲线区段,r 1800m时 , a=150mm ; 1200m r 1800m时 , a=250mm ;180m r 1200 m 时,a=400mm。7) 接触线张力 t =13kn。8) 回流线的电压等级为 1kv,在站台处回流线与地面的最小距离为 6m。9) 最大风偏移值取 450mm。10由于该车站为四股道车站,软横跨采用双横力索。1 . 2 设计内容 1、根据设计任务书所提供的站场或区间的初步设计平面图,复制站场或区间的接触网平面图;2、根据设计任务书所提供的原始设计资料,选用设计气象条件、计算各类计算负载;3、根据设计任务书所提供的原始设计资料和设计规范,
15、确定悬挂的拉出值和跨距大小。校验典型区段(如缓和曲线区段、道岔附带曲线上)接触线的最大偏移值。初步确定支柱位置。4、确定锚段的走向和长度,校验某一典型锚段的张力差,绘制锚段张力曲线;5、给出站场咽喉区布线放大图;6、选择和确定支柱、基础、腕臂、定位管、定位器、绝缘子、各类导线的型号和参数;7、对所选设备,如支柱、基础、腕臂、悬挂线索进行机械稳定性和机械强度校验(技术校验只选择一组进行);8、验算一组软横跨的支柱容量;9、预制一组软横跨;10、完成所给站场和区间的接触网平面图;11、写出设计主要原则,重大技术问题的处理方法及方案比选。1 . 3 设计要求接触网平面设计是对学生进行的第一次较为全面
16、的接触网施工设计训练,是第 3 页第 4页共 31页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前的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要求学生应该从心理上和行动上将此作为自己的工作认真对待,高质量按时完成,做到:1.所提交图纸完整,基本满足接触网施工的要求;2.设计说明书的文字通顺,数据准确无误;3.图面整洁,不得有涂改,图中标注及字体使用宋体;4.线条清晰,粗细符合规范,曲线平滑;5.说明完整,准确;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设计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掌握接触网设计流程,设计方法,设计规范;2.建立工程经济技术比的概念,掌握接触网工程概算资料的编制方法;3.能独立完成站场或区间的接触网平面设计图。第二章计算条件的确定2. 1 气象条件
17、的确定根据设计任务书第 1 组所给出的初始资料, 高兴车站的气象条件是第ii 气象区,查表可得出以下的气候条件:tmax= 40°c,tmin =-20 c ,tvmax=10°c,vb= 10 m s,vmax =30m/s,b=10mm,最高计算气温:tjs.max=60°c ,风速不均匀系数: = 0.75 ,风载体型系数:k = 1.25第二气象区,考虑覆冰。2. 2 计算负载的确定线索参数:正线:全补偿弹性链形悬挂 gj-50+tcg-85gc= 11.71×103kn= 7.6 ×103knm ,dc= 10mm;gjm , a =
18、 13mm , b = 13mm ;站线:半补偿弹性链形悬挂 gj-50+tcg-100gc= 11.71×103knm ,= 8.9 ×103 kndc= 10mm;gj3m , a = 12.3mm ,b = 11.8mm ; 吊弦自重:gd= 0.5 10kn m附加导线(回流导线):tj-70 gf= 5.96 103 kn m,df= 10.5mm计算过程:正线的情况:1)承力索和接触线各种风负载:第 4 页第 5页共 31页()2.31npcb=0.615kdv2= 0.615×1.25× 10 + 20 ×102=mp=0.615
19、akdv2= 0.615× 0.75×1.25 ×10 × 302= 5.189npcv=v0.615a kdv2= 0.615 × 0.75 ×1.25×13× 302= 6.746nmjvvm2)承力索和接触线覆冰重量:()() a)gbc= bb + dg1000h=3.14 × 0.9×10× 10 +1010×=1000×+5.652nmbbd gh3.14 × 0.9 × 551313 ×10 b) gbj=b 221000
20、=10002=2.543nm3)合成负载:无冰无风时合成负载:+= 19.81nq0= gc+ gjgd最大风时合成负载:22mqv=q0+ pcv=19.812+5.1892=覆冰时的合成负载20.48nm=(+) +qqg22bb00pcb= 24.05n站线的情况:m承力索和接触线各种风负载:()pcb=0.615kdv2= 0.615 ×1.25× 11 + 20 ×102= 2.42nmp=0.615akdv2= 0.615× 0.75×1.25×11× 302= 5.801ncvvmp=a kdv2=2njv0.
21、615v0.615 0.75 1.25 13 30= 6.279m承力索和接触线覆冰重量:()()gbc= bb + dg1000h=3.14 × 0.9×10× 10 +1110×=10005.93nmbbd gh11.8 +× +3.14× 0.9 × 5512.81 ×10gbj=b221000=10002=2.45nm3)合成负载:无冰无风时合成负载:+= 15.55nq0= gc+ gjgd最大风时合成负载:m22qv=q0+ pcv=15.552+5.8012=16.6nm第 5 页第 6页共 31页同
22、理,附加导线的负载计算如下:qf0=6.46nm ;qfv=8.45nm ;qv= 10.64nm ;2. 3 拉出值与侧面限界的确定根据 05 版铁道电力牵引设计规范规定:当受电弓的工作宽度为 1250mm时,在最大设计计算风速条件下拉出值不宜超过450mm,在直线区段一般取为200300mm;在曲线区段,接触网的拉出值可参考以下规定选取:r1800m 时,a=150mm;1200mr1800m 时,a=250mm;180r1200m 时,a=400mm。支柱侧面限界任何时候都不得小于 2440mm,机车行走线可降为 2000mm,曲线区段适当加宽。直线中间柱一般取为 2500mm,软横跨支
23、柱一般取为 3000mm,在基本站台处取为 5000mm。拉出值和侧面限界的具体取值参考铁道电力牵引设计规范,以及接触网第三章内容。第三章跨距、锚段长度的确定3.1跨距的确定跨距的确定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在直线上,另外一种是在曲线上。风偏移值确定出一个最大跨距,在布置支柱时跨距值应小于这个值。接触网支柱跨距,应根据悬挂类型,曲线半径,导线最大受风偏移值和运营条件确定。在最大设计风速条件下,接触线距受电弓中心的最大水平偏移值,在电力机车受电弓工作宽度为 1250mm,不宜大于 450mm。1)直线区段最大跨距的确定(等之字布置)由公式: lmax= 2tjb +(b )22 ampjjxjjxjn
24、,在站线其中 tj选用 13kn,m=0.9,由前面计算得 pj在正线上为6.746m上 为6.279nm; 取bjx= bjmax=450mm=0.45m,j=30mm=0.03m,a=300mm=0.3m。解得:正线站线lmax=lmax=78.1966m81.052m2)曲线区段最大跨距的确定2t公式为:lmax= 2j(bjxj+a)mpj+tjr其中 tj选用 13kn,m=0.9, pj在正线上为6.746n,在站线上为6.279n;取 bjx= bjmax=450mm = 0.45m , j= 30mm = 0.03m 。第 6 页mm第 7页共 31页当 r=1200m 时,a
25、=400mm,代入数据得, lmax=综上得:66.55m目前我国最大跨距用 65m,因此在直线区段(正线或站线),最大跨距用 65m,在曲线区段最大跨距应根据上述结果进行选取。3.2锚段长度的确定及张力差校验正线,站线均采用双边补偿的形式;正线采用全补偿弹性链形悬挂形式;站线:采用半补偿弹性链形悬挂形式。一般来说,站场上各股道长度就是其锚段的长度。现测量各线锚段长度如下所示:正线:2l=62.6871+1657.5193+62.5556=1782.762m 站线 1:2l=30.1027+1748.6874+75.9539+17.2768+18.7865=1490.8091m 站线 3:2l
26、=1456.5152+32.0115=1488.5267m站线 4:2l=1104.6192+34.7636=1138.8828m站线 5:2l=25.9852+192.0432+941.7848+90.592+59.7128=1310.115m站线 6:2l=39.5768+45.946+345.1122+45.5388+41.4779+50.0105=606m 现验算正线的张力差,以校验中心锚结的位置。一).对于正线张力差校验如下:(1)确定吊弦平均长度:2f2q l2c = h - x0 = h - 30i3 8tco其中: tco=0.8 tc =0.8 × 15kn= 12
27、kn h=1.4m. q0=1.964 × 102/不管在直线或r=1200m的曲线上,都取l=60m.把参数代入上式得c = x1.167m.(2)确定极限温差 t :t1 =tmaxtdtmaxtmax+ tmin2= 22.5°ct+= 22.5°ct2 =tmin td=tminmaxtmin2(3)全补偿链形悬挂 0 (4)计算 tjd(n)(+). ( .t )tjd= 2cx°, gj=9.79=66c-26×-173310 kn /m其中jc(17 11.5) 10= 5.5 10正线半锚段示意图如下:第 7 页(5)tjd的计
28、算结果如下: l(m) r(m) 712892tjw(n)第 8页共 31页600313.9484.3313.9483.3直线上:tjw=0()( . )2曲线上: tjw=j.(t+ t )2rd 0.5 ( l l l)(j. )jmax3jd取 d=1.5m(定位器长度)。tjw的计算结果如下: l(m) 600r(m) 7128921.72.800(6)承力索的张力增量值 tc(n) =tc() .ct.tcm2rd + 0.5 (l l l) .ct其中:水平拉杆 d 取 1.6m.,c=11.5-6,tc的计算结果如下:×10/0ct =-22.5 l(m) r(m) 7
29、12892(7)接触线的总张力为 tjet+ t600473764.600t=jdjw(ej=113gpa,sj=120mm2)je1-23×tjd+ tjwe sj. (t )tje的计算结果如下: l(m) r(m) 712892(8)承力索张力差增量ttce:600303.3458.4301.7455.9tce=21-3×ctcc.cct(ec=185gpa,sc=93.27mm2)tce的计算结果如下: l(m) r(m) 第 8 页600712892第 9页共 31页458.5727.500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可得:tje= 301.7 (458.4 303.3) 4
30、56.8n 10% 10kn = 1000ntce= 727.5 456.5 269 n 10% 15kn = 1500 n故:对于正线,中心锚节设在中间 892m 处是合适的。但是平面设计图中 892m处左侧很近有软横跨,中心锚节应调整到 892m 所在跨距中心 922m 处。可验证922m 右侧的线路张力差是符合要求的。对于 922m 左侧的全直线部分:(+). ( .t)tjd=2cxl=922m, tjd=516.2ntje=0tjd+ tjwtje=t+ t=428.4n<1000n2×jdjw1-3e sj. (t )符合要求,且中心锚节两侧张力差相差很小。二.)再
31、根据实际情况,现确定各线锚段长度如下所示:1 号线: 号线3 号线4 号线5 号线6 号线7 号线专用线一个锚段两个锚段一个锚段一个锚段一个锚段一个锚段一个锚段一个锚段支柱 23-支柱 69(总长为 1093.08m);支柱 1-支柱 63(总长为 1603.1m);支柱 52-支柱 76(总长为 753.36m)支柱 15-支柱 70(总长为 1309.46m);支柱 7-支柱 68(总长为 1458.13m)支柱 6-支柱 35(总长为 596.27m)支柱 23-支柱 42(总长为 380.19m)支柱 15-支柱 38(总长为 462m)支柱 51-支柱 61(总长为 122m)附:站
32、线张力差曲线图 3-1第 9 页第 10页共 31页第四章锚段走向的确定与划分4.1锚段走向的确定原则:1)原则上一个股道一个锚段,对于较长的正线可设为一个半或两个锚段,但两锚段在站内衔接处应设为三跨非绝缘锚段关节,对于不长的站线和货线,渡线洋感尽量合并到别的锚段中去,不得已时也可自成一个锚段。高速线路的正线要独立设段并保证其接触悬挂的独立性,不允许和站线相交。2)合理确定锚段走向,应使锚段横向穿越的股道数量最少,应尽量避免悬挂的二次交叉,故两组悬挂在通过相邻两道岔时可平行布置。经反复布线修改后,锚段的走向如附录所示。4.2划分锚段:依据设计规范和站场线路选取合适的锚段长度(在满足技术条件的情
33、况下应使用最大允许长度),首先完成正线锚段的确定,确定锚段起始点,确定锚段走向和下锚位置,合理确定锚段关节的形式和位置;检验最大锚段张力差,确定中心锚结位置。划分锚段时,应注意一向几点:1)锚段关节不能设在道岔区;2)中心锚节一般设在锚段中部,原则上要求两边的张力差相等;3)合理确定锚段关节的形式和位置,锚段关节一般设置于站场和区间的衔接处,变电所和分区亭附近,确定锚段关节时有以下原则洋感遵守:(a)在站场和区间的衔接处,设置四跨绝缘锚段关节结构,设计时速在 120第 10 页第 11页共 31页公里以上的接触网最好设置五跨绝缘锚段关节。(b)在有牵引变电所及分区亭的车站,变电所及分区亭附近应
34、设三跨或四跨非绝缘锚段关节,同时设分相绝缘器;设计时速 160 公里以上的接触网最好采用带中性段的七跨或九跨结构。(c)站场两端的绝缘锚段关节应设在最外道岔与进站信号机之间,靠近站场的转换柱与出站道岔岔尖的距离不小于 50 米,以便电力机车转线。(d)在 bt 和直接供电区段,绝缘锚段关节应设在变电所馈线上网的车站一端;at供电的车站两端设置绝缘锚段关节;绝缘锚段关节的位置受站场信号机位置的限制。4.3咽喉区放大图的绘制基本原则:a)放大图在纵向上保持与平面一样的比例关系,横向比例增大两倍,b)咽喉区放大图应从靠近站场中心的道岔开始,从两侧站线做起,逐步向区间衔接处绘制,保证正线与区间的衔接;
35、c)为保证道岔交叉布置的定位,避开二次交叉,允许两组悬挂在同一跨距内平行等高布置;d)应保证两组悬挂的交叉点位于定位点与辙岔之间;e)放大图应明确表明锚段(股道编号),长度及下锚位置;f)对于无交叉布置的高速线路,应明确标出定位柱位置和相应的无交叉布置标志;咽喉区放大图见附录。第五章安装曲线的计算与绘制5.1 站线半补偿安装曲线的绘制半补偿安装曲线包括无载承力索张力温度曲线、弛度温度曲线;有载承力索张力温度曲线、弛度温度曲线;接触线弛度温度曲线;定位点处接触线高度变化曲线和补偿安装曲线。承力索张力主要是取决于负载而不是跨距,半补偿链形悬挂状态方程的起始条件主要取决于临界负载。计算过程如下:(1
36、)覆冰时的合成负载=(+)2+2=nqbqgobopcb25.57m根据上面计算的结果可知,最大的附加负载为覆冰。(2) 确定当量跨距根据已知条件,应为: ld= 60m(3)计算临界负载确定起始条件( ) 计算结构系数 (2)2=d=l2e0.514ld( ) 用计算法求tc0 ,并确定 qlj和判断起始条件i 先设最低温度为起始条件,利用状态方程求tco值。第 11 页第 12页共 31页tmin= 10oc ,w1=w0=q1+ tj21.11× +5140 =1=+t=0tco=tcozt1cmaxj15000 + 0.514×1000020140 nt0= 00c
37、w1=w0=q1+tj =× +5140 21.1110tc0tc0z1=tc0+5140w2l2z22wlz=tt1+1+xxx12es2es带入状态方程24z 1224z x得:15.55 × +15140 × 60225= 20tc062+61500024 12 10 2014012 10×196133 72.2 22t+15.55× 60c06×2624 12 10t c012 10×196133 72.2解方程得:tco= 9770nii根据已知tc0 的值,求 qlj并判定起始条件。qlj= qtj+24 zma
38、x2 (tbt2min)+w 12=24.22nm0tcolqlj>qb选最低温度为起始条件,与原来假设条件相符,tc0 值计算有效(4)计算并绘制有载承力索张力与温度关系曲线利用状态方程,以最低温度为起始条件进行计算,令0nt1= 20cw1=w0= 23.73mz1= 15000 + 0.514 ×10000 = 20140n代入状态方程求解的结果见下表tcxkn 1514-1213-4125111410249338.440txo -20c绘制的有载承力索张力-温度曲线如下图所示第 12 页第 13页共 31页计算覆冰及最大风时承力索的张力,校核起始条件(i)覆冰时令 t1
39、=-20oc ,1=0=23.73wwnm,z1= 2014n×tx= 5 ,=wxwb24.05+15.55×0.514100009770=32.231nm, zx=tcb+5140代入状态方程后求得: tcb= 14960n , 未超出承力索最大张力(tcmax=15000n )(ii)最大风速时令 t1=-20oc ,1=0=23.73wwnm,z1= 2014n×ttoc,=+×0.51410000=n,x=v=20wxwv16.615.55977024.78mzx=tcv+5140 代入状态方程后求得: tcv=10580 n ,未超过承力索最
40、大张力由以上校验过程可知:起始条件的确定是正确的。2(5)绘制各实际跨距中承力索弛度-温度曲线: fx=w lx i8zx;wx承力索在 时对应的换算负载, zx承力索在 时对应的换算张力:(ld= 60m,55m,50m,45m)第 13 页第 14页共 31页f= (fx f ) ,其中=q l2(6) 绘制各实际跨距中接触线的弛度:x0f00it8c0;f fx,0为待求状态承力索负载和接触线无弛度时承力索的负载。(ld= 60m,55m,50m,45m)(7) 计算无载承力索张力-温度安装曲线根据状态方程式,计算无载承力索张力与温度曲线。令t1= 25oc,1=gq15.55 n,mt
41、= 9770nt= 25o=c,gg6.15 n=m,ttoco,xxcxcw第 14 页tcw代入状态方程得:1211kn10第 15页共 31页98765txoc-16-10-3411192840txormc-23-16-10-34112840450.120.130.1420.1560.1730.1950.2590.311500.1450.160.1750.1920.2140.240.320.384550.1790.1940.2110.2330.2560.2910.3880.465600.2130.230.2520.2770.3080.3460.4610.554第 15 页第 16页共 3
42、1页第六章设备选型与技术校验6.1软横跨支柱的容量计算:选择 35 号主柱所在的软横跨作为计算对象,如图所示:选择 l=45 进行计算,暂选 g200支柱。13一求各悬挂点的负载:1.接触悬挂单位长度的自重负载:正线: q0=1.98×102 kn/m 站线: q0'=1.55×102 kn/m 2.接触悬挂在一个跨距的自重负载:2g1= l=1.98×10×45=0.89kn/m 2g2= l=1.55×10×45=0.7kn/m g3= g4= g1=0.89 kn/m g5=2 g1=1.78kn/m g6= g1=0.89kn/m 3.计算各节点重量:各节点重量如下:ja= j5+1j=(10+1×105)9.8=0.61kn222第 16 页jb= j5=10×9.8=98=0.10knjc= jb=0.10 knjd=0.10kn第 17页共 31页je= j6=20×9.8=196=0.20 knjf= ja=0.61kn4.横向承力索及上下部固定绳自重:pi=ai+ai+1×(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台州温岭市中医院公开招聘编外员工9人(第四批)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甘肃省兰州市春季赴外引才宣介活动行程安排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台州湾新区卫生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卫技人员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2025福建厦门市集美区英村(兑山)幼儿园非在编教职工招聘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2025年温州永嘉县乌牛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招聘劳务派遣人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有一套)
- 石家庄市人民医院员工福利项目设计与满意度调查分析题
- 重庆市人民医院房颤中心抗凝治疗质量与随访考核
- 邯郸市人民医院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风湿不良反应处理考核
- 2025湖南株洲市工业中等专业学校招聘第一批高层次人才13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模拟题)
- 2025第二人民医院吞咽造影分析考核
- 2025呼和浩特市总工会社会工作者、专职集体协商指导员招聘29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矿业权评估师考试(矿业权评估地质与矿业工程专业能力)全真冲刺试题及答案
- 途虎养车加盟协议合同
- 【公开课】两种电荷-2025-2026学年物理人教版(2024)九年级全一册
- 2025年秋招:人力资源专员笔试题库及答案
- 汽车发动机课件
- q版人物教学课件
- 一节好课的标准简短课件
- 2024版2025秋新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含反思
- 学堂在线 高技术与现代局部战争 章节测试答案
- 人教版(2024新教材)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有理数》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