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山东滕州蒙古风情园旅游开发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时间: 2013.4.16山东滕州蒙古风情园开发项目可行性报告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滕州蒙古风情园二)建设地点:山东省滕州市东郭镇三)项目性质:改造建设四)项目建设期限: 2 年五)项目建设目标:滕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优秀旅游城市。滕州市 城市开发建设蒸蒸日上,以现代生态旅游农业产品为主打造一个滕 州重要大型绿色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场所, 集合现代旅游、 商业活动、休闲农业观光的高端旅游及休闲场所,再现滕州的农业文化、发展壮大滕州的民俗民资旅游环境,(六)项目主编单位: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一)全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十一五 ”计划纲要;
2、(二)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十一五 ”计划纲要;(三)山东省旅游管理条例;(四)旅游发展规划管理暂行办法;(五)枣庄市 “十一五 ”旅游发展专题规划;(六)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七)国家计委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计投资 1993530 号);(八)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 GB/T 17775-2003 );(九)其它有关法律法规。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根据国家有关法规、政策和行业规范、规程等,本可研报告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项目建设的规模与内容、项目运营方案、区域与环境保护、项目 实施进度等进行综合分析和评述, 对项目的投资估算和经济财务效益、 社会效益
3、 进行全面论证和研究。四、建设方案与研究结论(一)建设内容及规模1、功能定位滕州蒙古风情园围绕传统农业养殖,生态绿色为基本点,整合枣庄 (滕州) 本 地的传统与高效生态农业生产产品为购物特色,按照现代时尚,新中式,新传统 的格局框架思路, 力求打造滕州又一高端生态旅游购物环境, 以农展园及各个产 业点为基础, 整合有机绿色食品各个种植户商家为基本, 整合旅游市场最优质资 源,设立旅游点,为现代社会生活提供一个健康,绿色,生态,无污染的有机绿 色休闲,旅游,购物为己任,为枣庄(滕州)的旅游行业发展增添又一美好环境 记忆,改善增强枣庄(滕州)的旅游档次。2、建设内容本项目建设主要内容:蒙古风情园区
4、改造,生态招牌式门头形象设置,室内 现代休闲环境即高端展会式休闲环境建设, 融合滕州本地的经典景点简介, 文化 休闲特色等。3、建设规模采摘园、养殖园、植物园区占地 60 余亩,预计投资 150 万元,休闲区计划 占地面积 50 余亩,休闲房屋 86 间,预计总投资 700 万人民币。(二)布置方案仿照设计方案,设蒙古风情园,内设驿站酒肆、民俗风情、特色食街、文化 展示、园内设置旅游公司等休闲度假和综合服务等功能区。(三)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方案农展园始建于 2008 年,占地 60 亩,果树、苗木种类十多种,现 资产总值 50 万元。该园艺场坐落于东郭镇境内,西临微山湖红河湿地,东 临莲青山山
5、脉,北有孔府孔庙,南与滕古国文公台相连,区位优越,交通 便利、设施齐全。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该园艺场取 得了长足的发展。为进一步壮大企业规模,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改善生产 生活环境、扩展森林城市、促进当地群众就业,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 打造东郭名片精品,特制定本发展规划。一、总体思路 依托东郭镇独特的生态文化和优质的人居环境,着力打造生态农业, 集苗木栽培、田园采摘、休闲度假、健身养生、特色餐饮、农副产品加工 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乡村旅游项目,该项目总投资 1000 余万元,占地 110 亩,二年时间完成投资建设。二、项目内容1、采摘园: 计划投资 50 万元,占地 35亩,种
6、植草莓、樱桃、核桃、 山楂、苹果、桃、梨、桑葚等树木,采取小棚、大棚温室、陆地等多种种 植方式,实现春夏秋冬四季有花有果,游客到来随时都有果实可摘。2、生态养殖基地: 计划投资 78 万元,主要养殖汶上芦花鸡,当地笨 鸡、鸭、鹅,以散养为主,高薪聘请养殖专家进行技术指导,以销售生态, 优质禽肉、禽蛋为主。3、植物园: 计划投资 22 万元,占地 10 亩。充分利用现有园林条件, 建成梅花园、牡丹园、桂花园、黑松盆景园、香花槐园、玉兰园等,集观 光旅游、婚纱摄影、苗木栽培于一体。4、休闲养成基地: 计划投资 700 万元,建成人工湖垂钓中心,餐饮 部、游泳池、男女养生馆, 、茶社、棋牌室、健身房
7、等,目前该项目正在建 设中。三、前景展望 本项目着眼于生态、环保、纯天然,为本市及周边地区市民提供一个 亲近自然、休闲健身、品味生态和美、尽享田园之乐的天然氧吧,是居家 休闲度假的理想场所, 项目建成后,可提供就业岗位 150 多个,年收益 300 多万元。四、研究结论1、该项目有良好的区位条件和优越的发展环境;2、该项目创意独特,内涵丰富,发展潜力较大;3、该项目市场广阔,周边市场辐射力强,影响力大。只要运营正常,一定 能成为滕州一流、省内有一定知名度的旅游休闲购物景区;4、该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新农村建设,有利于农村居民群众加快致富奔小康 的步伐;整合现代农业发展的窗台基础5、有利于加强滕州旅
8、游资源开发利用,加快滕州旅游健康快速发展;6、项目建成后预计 3 年内即可收回全部投资。五、项目建设背景与必要性(一)项目建设背景1. 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旅游业是全球性的朝阳型、非周期型产业,具有市场 容量大、带动效应强、综合效益好等显著特点,而旅游购物店的建设是提升旅游 环境的一重点地段。现代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服务消费者、 带动消费性支 出、拉动内需的同时,其服务工商业的功能也逐步展现出来。最直接的表现是旅 游业的客户群体从消费者扩大到了企业, 列入员工福利的企业旅游支出已成为企 业激励员工的重要手段。因此,旅游业不再仅是民生产业,还是动力产业,促进 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
9、将更加显著, 加快山东滕州旅游购物发展对于充分利用滕州 旅游资源,拓宽就业领域,加强与外界交流合作,推动滕州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十五”期间,滕州旅游事业得到了全面快速发展:旅游产业氛围日益浓郁, 旅游基础条件明显改善,旅游宣传效应快速扩大,乡村旅游品牌初步形成,旅游 客源市场加速拓宽,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旅游经济实现了健康快速有序发展(十五”期内,滕州共接待各类游客93万人次,其中,国内游客81人次,入 境游客 1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达 6.35 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分别达到 14.33和 26.59)。旅游业正在逐步成为滕州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点。滕州市、市政府已
10、经制定 十一五”旅游发展专题规划,提出了 以文化旅游 为龙头,以生态旅游为依托,重点打造名人乡、名人村等四张品牌 ”的旅游发展 思路,并在政府主导的原则下,积极创新思路,充分发挥滕州旅游资源优势,力 求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使旅游逐步成为滕州国民经济 新的增长点, 把滕州发展成为山东省内一流、 国内有一定知名度的县级市旅游目 的地。2. 国家政策鼓励发展旅游产业。早在 1998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明确强调: 旅游是我国新时期积极培育发展的三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之一; 2004 年的经济工 作会议又提出国家第三产业引导资金要向旅游业倾斜; 同时, 2007 年山东省委、 省
11、政府又将旅游业正式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发展, 要求各级政府积极培育壮大旅 游产业,充分发挥旅游关联度高,污染少,增收潜力大的作用,把旅游产业培育 发展成为有规模、有实力、有持续发展能力的产业。3. 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培育了广阔的客源市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 持续快速健康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温饱问题已完全得到解决。在这样 一个物质生活相对发达的前提下, 加上闲暇时间的越来越多, 外出旅游购物已经 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追求更高生活质量和精神享受的普遍需求。(二)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滕州蒙古风情园作为滕州旅游产业发展旅游开发建设的重点,有着非常优 越的资源优势和地域优势。园内集合众多有机食品绿
12、色产业龙头企业名牌产品, 该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 该项目的开发是适应现代旅游建设的需要。2. 该项目的开发是加快滕州市旅游健康有序发展的需要。对各景区进行重 点开发、重点建设, 力求将蒙古风情园打造成省市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文化旅 游区。合理的旅游店开发是经实践证明能有效保护资源的主要手段之一。 ,蒙古风 情园旅游项目开发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原则下, 园内旅游购物项目的所有权和开发 权完全归投资者所有,由投资人进行发展建设和经营管理。六 项目开发条件与现状(一) 项目开发条件滕州市历史悠久, 民风纯朴,旅游资源丰富, 文化底蕴深厚, 加之交通便捷, 区位独特,发展旅游有着
13、良好的条件和优势。1. 资源丰富,底蕴非常深厚。滕州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内涵深厚,古称 “善 国”,是古代科圣墨子、工匠祖师鲁班、景仲等“名人故里”、“钟灵毓秀”、 “人才辈出”等。有独特的“北幸文化”、多彩的民俗文化、丰富的历史文化、 秀美的山水文化、 纯朴的乡村文化、 传统的耕读文化等有关的许多美妙传说和故 事。2. 交通便捷,可进入性较强。滕州市自古就有“九州通衞”之称,地处江 苏、山东、河南、安徽四省交界处的淮海经济区中心位置,作为南北交通重 地和枢纽,境内京福高速、京沪高速、 104 国道、京沪铁路、京沪高速铁路 和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方圆 200 公里范围内有济南、徐州、临沂、济宁四
14、 个机场,到青岛港四小时车程、日照港两小时车程。滕州地处北京到上海的 中心位置,高速铁路 2011 年竣工后,届时滕州到北京和上海各仅需 2 小时, 既能让游客舒适地进得去,又能让游客舒心地出得来。3. 区位独特,地理条件优越。位于山东滕州东郊,蒙古风情园位于滕州市 东城开发区,距滕州市区 15 公里。今滕州市,位于山东省鲁南地区南端,东距 山徐州市中心 10公里,邻近江苏、安徽和河南等地, 有较强的的周边辐射能力; 从旅游区位来看,项目处于滕州最佳的黄金旅游线上。4. 项目立意新颖,原生态底蕴丰富。拟建的蒙古风情园环境高雅。同时, 蒙古风情园附近又是莲青山旅游的胜地,具备无法估量的商业价值。
15、(二) 项目拟建区现状1. 旅游交通条件得到空前改善。为适应现代旅游 “行的快、坐的舒 ”的要求, 近几年,滕州市陆空交通十分便利,距连云港、日照港 310 公里;距徐州观音机 场 100 公里;距济南 200 公里;距青岛 460 公里;距上海 650 公里;京沪铁路、 京沪高速公路、京福高速公路、 104 国道及多条省道等陆上交通动脉交汇相接。2. 蒙古风情园基础设施建设进展快。一是园内通讯设施建设超速发展,近 年来,滕州市通过积极争取和努力,已经开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的通讯网络和中国电信的程控电话、 宽带网络等通讯服务, 景区移动通讯覆盖率达到了 100目前莲青山内主干道已经硬化;3.
16、旅游接待服务功能明显增强。近年来,滕州严格按照景区质量等级标准, 积极完善自身建设,增强旅游接待服务功能,各级别宾馆饭店成倍增加,完善了 各游览区线路指示游览系统,使滕州旅游接待服务功能得到明显改善。七 市场分析(一) 旅游市场发展趋势旅游市场需求不是一成不变的。 因为整个社会的经济和文化, 以及人们的心 理和生活方式都处于不停的变迁过程中。 所以,无论是旅游资源开发还是项目设 计,都应以能够满足较长时间和尽可能多的旅游者的旅游购物需求作为立足点, 因此,研究市场需求的基本发展趋势是本项目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1. 国内市场发展趋势(1)休闲旅游购物越玩越火。目前,政府对旅游市场的引导方向主要集
17、中于两 点:一是 “大力发展国内旅游市场 ”,二是 “重点促进休闲旅游市场 ”。由于政府的 积极引导,我国旅游消费市场中,增长速度最快的就是休闲旅游市场。在沿海的 一些先进园市,旅游者对休闲旅游的消费需求,已远远超过观光旅游。据有关机 构调查显示, 北京和上海两地的旅游消费, 休闲旅游的百分比比观光旅游高出了 10和 8。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园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私 家车数量的持续增加,休闲旅游在将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将会得到快速发展。但由于休闲旅游具有短期、近途的消费特征,对天气变化比较敏感。景区经常会 出现人满为患或门可罗雀的情况。(2)主题旅游方兴未艾。国外有关公司调查显示
18、:绝大多数旅游者对旅游过程 中的期望依次是:学习、成长、自由、愉悦、好玩,购物。(3)乡村旅游、古文化旅游倍受青睐。乡村旅游是以 “三农 ”资源为依托,由农 民参与经营和服务的旅游业态。 近些年来,我国许多地方都在积极相应国家号召,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并通过挖掘本地乡村文化内涵,展示传统风俗和固有特色, 大都形成了丰富多样、各具特色、富含品位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4)整个市场加速发展。 2009 年,我国入境旅游市场保持了平稳增长态势,国 内旅游在扩大内需、 促进消费的战略推动下, 以其良好的成长性也继续保持着快 速增长。据国家旅游局统计, 2009 年我国入境旅游人数达 1.24 亿人次,增
19、长 3.4% ;入境过夜旅游人数 4960 万人次,增长 6% ,其中外国人 2200 万人次, 增长 8.5% ;旅游外汇收入 335 亿美元,增长 14%;国内旅游人数 13.9 亿人次, 增长 15% ;国内旅游收入 6200 亿元,增长 17% ;旅游总收入 8850 亿元人民币, 增长 15% 。2. 山东旅游发展趋势(1)产业地位引导市场方向。国家政策对旅游发展方向的影响,无庸置疑,是 根本性的,对旅游市场发展的趋势往往起着航向标和导向作用。 2010 年,山东 省委、省政府决定把旅游产业培育发展成为有规模、有实力、有永续发展能力的支柱产业,说明山东省委、 省政府在旅游产业发展和提
20、升过程中将逐步强化其地 位和作用,加强对旅游产业发展的引导与宏观调控。从山东省旅游局 2010 年工 作思路来看,山东在完善提升传统观光产品的同时,将积极引导开发文化旅游、 休闲度假、商务会展等复合型旅游产品, 大力开发古文化、 红色旅游、 乡村旅游、 生态旅游、修学旅游、探险旅游等专项旅游产品,鼓励探索开发农业旅游产品。 从以往政府号召发展的红色旅游、生态旅游实践来看,古文化旅游、乡村旅游、 农业旅游、休闲度假必将成为山东旅游新的发展趋势。( 2)古文化和乡村休闲旅游持续火爆。 2009 年,山东在加强对乡村休闲旅游科 学调研和规划的基础上,通过开展 “农家乐 ”旅游采风等一系列活动,使乡村休闲 旅游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如盈泰生态温泉度假村、 微山湖红荷生态湿 地公园、冠世榴园、抱犊崮以及运河古镇的各种特色休闲旅游等,均深受到游客 普遍欢迎,并已成为山东培育支柱产业的重要内容。( 3)旅游市场全面快速升温。 2009 年山东共接待入境旅游者 209.9 万人次,国 际旅游(外汇)收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