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密度测定_第1页
水泥密度测定_第2页
水泥密度测定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水泥密度、容积密度的测定一、测定原理1.水泥密度测定 将水泥加入装有一定量液体介质的李氏比重瓶内,并使液体介质充分地湿润水泥颗粒。根据阿基米德定律,水泥的体积等于它所排开的液体体积,从而可得出水泥单位体积的质量,即密度。为使测定的水泥不产生水化反应,液体介质采用无水煤油。 2.容积密度测定 用水泥装满容积密度测定仪的升筒,由升筒中水泥质量即可得知该水泥容积密度。二、仪器设备1.李氏比重瓶(如右图5) 李氏比重瓶用抗化学侵蚀性强和热阻小的玻璃制成,成品透明无条纹,并有 足够的厚度以确保良好的耐裂性。容积为200250cm3,带有长1820cm、直径1cm的细颈,下面有鼓形扩大颈。细颈有自下而上

2、的容积刻度读数,其容量误差应不大于0.05ml。颈部为喇叭形漏斗,并有玻璃磨口塞。 图5 李氏比重瓶2.恒温水槽或其他恒温的盛水玻璃容器,温度波动应能维持在±0.2。3.容积密度测定仪(如图6) 容积密度测定仪主要由漏斗、导管及盖、2mm开孔的筛板与容积1000cm3 的升筒组成。4.台式天平:最大称量lOOg,分度值0.05g。5.钢尺。6.烘干箱。三、测定方法(一)水泥密度的测定1.试验前应将水泥试样预先通过0.9mm方孔筛预筛,筛下水泥试样,放在110±5烘箱中烘干1h,并置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备用。 2.洗净李氏比重瓶并烘干,将无水煤油注入李氏比重瓶中使液面至零点刻

3、度线,盖上瓶塞放人恒温水槽内,使刻度部分浸入水中,恒温0.5h,记下初始(第一次)液面体刻度V1。 3.从恒温水槽中取出李氏比重瓶,用滤纸将李氏比重瓶细长颈内没有煤 油的部分,仔细擦干净。 1-漏斗 2-导管 3-盖4.称取干燥水泥试样60g(准确至0.Olg),用小勺慢慢装入李氏比重瓶内 4-筛板 5-升筒 为防止堵塞,将比重瓶绕竖轴摇动几次,排除气泡,盖上瓶塞后放人恒温水 图6 容积密度测定仪槽内,在相同温度下恒温0.5h,记下第二次液面的体积刻度V2。5.密度计算公式: = 式中:水泥密度(gcm3),V1装入水泥试样前李氏比重瓶内液面读数(cm3); V2装人水泥试样后李氏比重瓶内液面

4、读数(cm3); m装入李氏比重瓶的水泥质量(g)。结果计算到0.Olgcm3,结果取两次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两次测定结果之差不得超过0.02g/cm3。.;(二)松散状态下容积密度的测定1.将2000cm3水泥试样置于110±5烘箱中干燥1h后,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2.在导管下放好升筒,使其与导管位置在同一中心线上,关闭导管盖,在漏斗内放入2000cm3已干燥过的水泥。3.抽开导盖,轻轻振动筛上水泥,使自由下落(防止任何振动)。当升筒溢出水泥时,立即关闭盖。4.用钢尺紧贴筒口,将多余水泥一次刮平。5.轻击升筒数下,使水泥密实下沉(防止水泥外溢),称量盛有水泥的升筒质量和升筒质

5、量。松散状态下容积密度计算公式: v= 式中 v水泥容积密度(gcm3); 盛水泥的升筒质量(g); 升筒的质量(g); V升筒的容积(cm3)。(三)紧密状态下容积密度的测定 将水泥(已干燥过)装入升筒,升筒盖严密,用机械或人工振动,使之密实,当升筒内水泥受振动沉降时,添加水泥至水泥体积固定不再下沉并与升筒口平齐时为止,再将升筒称量,按上式计算水泥紧密状态下的容积密度。四、注意事项(一)水泥密度测定1.李氏比重瓶在使用时必须刷净烘干。2.水泥装入李氏比重瓶时,须仔细防止水泥粘附在无液体部分的壁上或溅出瓶外。3.从恒温水槽中取出李氏比重瓶后,要用滤纸卷成筒将比重瓶内零点以上的没有煤油的部分仔细擦净。4.水泥在装入李氏比重瓶以前的温度,应尽可能和瓶内的液体温度相一致。一般应控制在20,因为李氏比重瓶的容积刻度是以这个温度为基准的,同时这一温度也是水泥物理性能检验的标准温度,较其他温度容易达到。5.摇动李氏比重瓶时,注意勿使无水煤油溅出瓶外,或溅粘在液面上部瓶壁上。6.无水煤油符合GB253的要求。也可用生石灰处理普通煤油得到。(二)水泥容积密度1.从漏斗向升筒内装水泥时应防止升筒受到任何振动,以免水泥密实。2.漏斗应固定在桌上,以防在筛子振动时,变动导管和升筒的位置。3.用钢尺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