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 79页)_第1页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 79页)_第2页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 79页)_第3页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 79页)_第4页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 79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 号:版本号:编制单位:颁布日期: 年 月 日关于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发 布 令公司各部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是我公司为保护员工和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环境安全,减少财产损失而制定的企业内部规范性文件,旨在将风险管理的思想和机制引入企业管理,使公司在发生危险化学品泄漏、火灾、爆炸等在重大事故发生时,能够快速反应、有效控制和妥善处理,保证应急工作科学有序,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本预案依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第17号令)、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及本公司实际变化情况、应急演练及演练后评估情况、编审

2、小组讨论过程发现的问题进行修编。预案体现了“提高系统安全保障能力,将事故控制在局部”的事故预防指导思想,“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快速高效”的应急救援方针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救援原则,本预案经专家评审、政府备案后,现予以发布、实施。各部门应按照应急预案的内容与要求,对职工进行培训和演练。以便在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按照预定方案及时进行应急救援,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 主要负责人: 年 月 日0目 录第一篇 综合应急救援预案11总则11.1编制目的11.2编制依据11.3适用范围31.4应急救援预案体系41.5应急工作原则52事故风险描述72.1公司概况72

3、.1.1单位概况72.2事故风险72.2.1危险目标72.2.2危险目标的危险特性83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113.1应急组织机构113.2主要职责113.3注意事项144预警及信息报告154.1预警154.1.1危险源监控154.1.2预警行动164.2信息报告与处置174.2.1 信息报告与通知174.2.2 信息上报184.2.3 信息传递195应急响应215.1响应分级215.2响应程序215.3处置措施235.4应急结束235.4.1应急结束条件235.4.2应急结束后的工作236信息公开257后期处置268保障措施278.1通信与信息保障278.2应急队伍保障278.3应急物资及装备保

4、障288.4其他保障308.4.1交通运输保障308.4.2经费保障308.4.3技术保障309应急预案管理319.1应急预案培训319.1.1员工应急响应的培训319.1.2周边人员应急响应知识的宣传319.2应急预案演练329.2.1演练内容329.2.2演练范围与频次339.2.3演练组织339.2.4演练评估339.3应急预案备案339.4制定与修订339.5应急救援预案实施3410附则3510.1术语和定义3510.2应急救援预案参与编制人员36第二篇 专项应急预案371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专项应急救援预案371.1事故风险分析371.2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371.2.1应急组织机构37

5、1.2.2职责371.3处置程序371.3.1报警系统及程序371.3.2现场报警方式371.3.3与相关部门的通讯、联络方式381.3.4相互认可的通告、报警形式和内容381.3.5应急反应人员向外求援的方式381.3.6响应程序及响应分级391.4处置措施391.4.1处置原则391.4.2具体要求392中毒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412.1事故风险分析412.2应急工作职责412.2.1应急组织机构412.2.2职责412.3应急程序412.3.1报警系统及程序412.3.2现场报警方式412.3.3与相关部门的通讯、联络方式412.3.4相互认可的通告、报警形式和内容422.3.5应急反应

6、人员向外求援的方式422.3.5响应程序及响应分级422.4应急处置423紧急停电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443.1事故风险分析443.2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443.2.1应急组织机构443.2.2职责443.2.3预防与预警:443.3处置程序443.3.1报警系统及程序443.3.2现场报警方式443.3.3与相关部门的通讯、联络方式453.3.4相互认可的通告、报警形式和内容453.3.5应急反应人员向外求援的方式453.3.6响应分级及程序463.4处置措施463.4.1处置原则463.4.2具体要求464紧急停水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474.1事故风险分析474.2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474.

7、2.1应急组织机构474.2.2职责474.2.3预防与预警474.3处置程序474.3.1报警系统及程序474.3.2现场报警方式484.3.3与相关部门的通讯、联络方式484.3.4相互认可的通告、报警形式和内容484.3.5应急反应人员向外求援的方式484.3.6响应程序及响应分级494.4处置措施494.4.1处置原则494.4.2具体要求495触电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505.1事故风险分析505.2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505.2.1应急组织机构505.2.2职责505.2.3预防与预警505.3处置程序505.3.1报警系统及程序505.3.2现场报警方式515.3.3与相关部门的通讯

8、、联络方式515.3.4相互认可的通告、报警形式和内容515.3.5应急反应人员向外求援的方式515.3.6响应程序及响应分级525.4处置措施525.4.1处置原则525.4.2具体要求525.5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536防汛专项应急救援预案546.1事故风险分析546.2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546.2.1应急组织机构546.2.2职责546.2.3预防与预警546.3处置程序546.3.1报警系统及程序546.3.2现场报警方式556.3.3与相关部门的通讯、联络方式556.3.4相互认可的通告、报警形式和内容556.3.5应急反应人员向外求援的方式556.3.6响应程序及响应分级566.4处

9、置措施566.4.1处置原则566.4.2具体要求566.5物资与装备保障577应急物资配备详见附件7防台风专项应急救援预案577.1事故风险分析587.2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587.2.1应急组织机构587.2.2职责587.2.3预防与预警587.3处置程序587.3.1报警系统及程序587.3.2现场报警方式597.3.3与相关部门的通讯、联络方式597.3.4相互认可的通告、报警形式和内容597.3.5应急反应人员向外求援的方式597.3.6响应程序及响应分级607.4处置措施607.4.1应急处置基本原则607.4.2具体要求607.5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618车辆伤害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

10、案628.1事故风险分析628.2应急指挥组织机构及职责628.2.1应急组织机构628.2.2职责628.2.3预防与预警628.3处置程序628.3.1报警系统及程序628.3.2现场报警方式628.3.3与相关部门的通讯、联络方式628.3.4相互认可的通告、报警形式和内容638.3.5应急反应人员向外求援的方式638.3.6响应程序及响应分级648.4处置措施648.4.1应急处置基本原则648.4.2处置措施648.5应急物资与装备659高处坠落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659.1事故风险分析669.2组织机构及职责669.2.1应急组织机构669.2.2职责669.2.3预防与预警669

11、.3处置程序669.3.1报警系统及程序669.3.2现场报警方式669.3.3与相关部门的通讯、联络方式679.3.4相互认可的通告、报警形式和内容679.3.5应急反应人员向外求援的方式679.3.6响应程序及响应分级679.4处置措施679.4.1应急处置基本原则679.4.2具体要求689.5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6810防雷击专项应急救援预案6910.1事故风险分析6910.2组织机构及职责6910.2.1应急组织机构6910.2.2职责6910.3处置程序6910.3.1报警系统及程序6910.3.2现场报警方式6910.3.3与相关部门的通讯、联络方式6910.3.4相互认可的通告、

12、报警形式和内容7010.3.5应急反应人员向外求援的方式7010.3.6响应程序及响应分级7010.4处置措施7110.5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7111防地震专项应急救援预案7211.1事故风险分析7211.2组织机构及职责7211.2.1应急组织机构7211.2.2职责7211.3处置程序7211.3.1报警系统及程序7211.3.2现场报警方式7211.3.3与相关部门的通讯、联络方式7211.3.4相互认可的通告、报警形式和内容7311.3.5应急反应人员向外求援的方式7311.3.6响应程序及响应分级7311.4处置措施7411.5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7412抗暴雪专项应急救援预案7512.

13、1事故风险分析7512.2组织机构及职责7512.2.1应急组织机构7512.2.2职责7512.3处置程序7512.3.1报警系统及程序7512.3.2现场报警方式7512.3.3与相关部门的通讯、联络方式7512.3.4相互认可的通告、报警形式和内容7612.3.5应急反应人员向外求援的方式7612.3.6响应程序及响应分级7612.4处置措施7712.5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7713特种设备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7813.1事故风险分析7813.2组织机构及人员分工7813.2.1应急组织机构7813.2.2职责7813.3预防与预警7813.3.1危险源监控7813.3.2预警行动7813.

14、4处置程序7813.4.1报警系统及程序7913.4.2现场报警方式7913.4.3与相关部门的通讯、联络方式7913.4.4相互认可的通告、报警形式和内容7913.4.5应急反应人员向外求援的方式7912.4.6响应程序及响应分级8013.5处置措施8014重大危险源专项应急救援预案8114.1事故风险分析8114.2组织机构及人员分工8114.2.1应急组织机构8114.2.2职责8114.3预防与预警8114.3.1报警系统及程序8114.3.2现场报警方式8114.3.3与相关部门的通讯、联络方式8114.3.4相互认可的通告、报警形式和内容8214.3.5应急反应人员向外求援的方式8

15、214.3.6响应程序及响应分级8214.4处置措施8314.4.1 火灾、爆炸事故处置措施8314.4.2 中毒事故处置措施8314.5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84第三篇 现场处置方案881火灾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881.1火灾爆炸事故风险分析881.2应急工作职责881.3应急处置891.3.1火灾、爆炸事故应急处置程序891.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891.4人员紧急疏散及撤离901.4.1危险区的划定及隔离901.4.2人员疏散911.4.3人数统计911.5注意事项911.5.1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921.5.2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921.5.3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9

16、21.5.4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和人员安全防护等事项931.5.5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931.5.6其他需要特别警示的事项932高处坠落现场处置方案942.1高处坠落事故风险分析942.2应急工作职责942.3应急处置942.3.1高处坠落事故应急处置程序942.3.2高处坠落应急处置措施942.4注意事项953触电事故现场处置方案973.1触电事故特征973.2应急组织与职责973.3应急处置973.3.1车间触电事故应急处置程序973.3.2车间触电事故应急处置措施973.4注意事项985灼烫事故现场处置方案995.1事故风险分析995.2应急组织与职责995.3处置措施995.4注意

17、事项100F1关键的路线、标识和图纸101F1.1地理位置图101F1.2周边环境、平面布置图及人员疏散路线图103F1.3消防器材104F1.4急救器材106F1.5应急响应中心应急物资清单107F1.6通讯设备及通讯网络1085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第一篇 综合应急救援预案1总则1.1编制目的为了加强安全生产以及应急救援工作,建立健全各种事故预警和应急机制,明确各职能管理部门的应急工作职能,提高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建立有效的应急救援系统,确保各类突发事件发生后,承担应急救援的部门、人员分工明确,能够迅速、准确、高效实施救援工作,最大限度降低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

1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3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结合我公司的实际情况,特编制本预案。1.2编制依据本预案主要编制依据为下列法律法规、技术规范以及本单位的危险源和风险分析。(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3号)(2)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3)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2号)(4)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9号)(5)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

19、务院令第591号)(6)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352号)(7)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第493号令)(8)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352号,2002年5月12日起实施);(9)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办法(安监总局令第17号)(10) 江苏省安全生产条例(2009.6.1施行)(11) 江苏省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苏安监2007196号)(12)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63号修订)(13) 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工作的通知(苏安办200926号)(14) 危险化学品名录(2015版)(

20、15)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17)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18)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AQ/T9007-2011)(19)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03-95) (2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内容和项目顺序(GB/T 16483-2008)(21) 关于印发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试行)的通知(安监总厅应急200973号)。1.3适用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在发生事故后实施应急救援的内容和要求,该预案仅适用于日常经营过程中的安

21、全生产事故。1.4应急救援预案体系应急预案由以下三部分组成:一、综合应急预案综合应急预案是本单位的指导性预案,从总体上阐述了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其相应职责,规范了应急响应的总体流程。二、专项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是在总体应急预案的基础上,针对某种具体的、特定类型的突发事件,充分考虑其特点,对应采取的应急处置过程进行具体阐述的预案,是对总体预案的支持和补充。三、现场处置方案现场处置方案是针对具体的装置、场所或岗位制订的应急处置措施。事故应急预案体系组成详见图1.4-1。13.特种设备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1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专项应急救援预案2中毒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3紧急停电专项应急救援预

22、案4.紧急停水专项应急救援预案5.触电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7.防台风专项应急救援预案8.车辆伤害专项应急救援预案6.防汛专项应急救援预案9.高处坠落专项应急救援预案10.防雷击专项应急救援预案11.防地震专项应急救援预案12.抗暴雪专项应急救援预案专项应急救援预案14.重大危险源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1.火灾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2.高处坠落事故现场处置方案3.车间触电事故现场处置方案4.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5.灼烫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5应急工作原则本预案坚持以下应急救援原则(1)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以最大程度地控制和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为第一要务。(2) 统一指挥,分级负责。负有应

23、急救援任务的部门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的统一协调下,有序开展救援工作。在政府救援力量如化工园消防队到来后,救援指挥权交接给化工园消防队。(3) 迅速准确、措施果断。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全面掌控事故,迅速做出果断处置措施,并在确保人员安全的前提下,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参与事故救援工作。(4) 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如本单位救援力量不足,由指挥部立刻决定请求外部救援。(5) 视情放弃、科学逃生原则。如事故现场本单位救援力量无法施救,本单位可选择放弃救援,科学的组织人员快速逃生。672事故风险描述2.1公司概况2.1.1单位概况成立于2007年,属外商独资企业公司,注册资金7350万美元,前身为

24、汽巴精化(南京)有限公司。位于南京化学工业园区,包括两个生产区域(长丰河路厂区和横海厂区),长丰河路厂区有年产700吨高性能颜料(含200吨颜料中间体)及颜料装置500吨/年包装线和年产4千吨新型添加剂项目、年产4千吨新型添加剂产品方案调整项目;横海厂区有年产4万吨新型阳离子单体及2万吨阳离子絮凝剂项目和年产1万吨叔丁胺项目、扩建年产1.6万吨叔丁胺项目、年产7800吨聚醚胺和15600吨二甲氨基丙胺联合装置项目及该项目的预反应泵系统技术改造项目。公司经营范围:高性能颜料商品化加工技术、研发、生产,助剂及相关精细化学品的研发、生产,造纸用高科技化学品、水处理剂的研发生产。2.2事故风险2.2.

25、1危险目标(一)主要危险目标(1)1#目标:水处理剂装置,可发生事故风险种类有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事故影响范围为整个装置。(2)2#目标:叔丁胺装置,可发生事故风险种类有火灾、爆炸事故。(3)3#目标:颜料装置,可发生事故风险种类有火灾、爆炸事故。(4)4#目标:添加剂装置,可发生事故风险种类有火灾、爆炸事故。(5)5#目标:聚醚胺和二甲氨基丙胺联合装置,可发生事故风险种类有火灾、爆炸事故。除此之外,极端自然条件有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人员的违章作业也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2.2.2危险目标的危险特性2.2.2.1水处理剂装置危险特性本反应的主原料为氯甲烷、DMA3、丙烯酰胺,辅助原料为己二酸

26、、尿素、亚硫酸钠、螯合剂、引发剂等物质,如发生泄漏,易发生中毒事故,如遇明火或其他点火能源可能造成火灾、爆炸。聚合反应中加入的引发剂化学活泼性很强一旦配料比控制不当,容易引起暴聚,反应装置压力骤增易引发超压爆炸事故。氯甲烷为有毒气体,可能发生中毒事故。2.2.2.2叔丁胺装置危险特性异丁烯及燃料天然气属易燃气体,若发生泄漏遇着火源可导致火灾、爆炸事故;异丁烯受热可能发生剧烈的聚合反应,引起火灾、爆炸事故。氨属有毒气体,若发生大量泄漏可导致中毒;氨气泄漏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遇着火源也可发生火灾、爆炸事故。产品叔丁胺为易燃液体,遇着火源可能造成火灾、爆炸事故。2.2.2.3颜料装置危险特性该反应

27、中涉及的危险物质有金属钠、氢气和叔戊醇。金属钠遇水反应剧烈,且有点燃释放氢气的危险;氢气为可燃气体,具有较宽的爆炸极限和很小的点火能,具有较大的燃烧爆炸危险;叔戊醇为乙类易燃液体。异丙醇、叔戊醇为易燃液体,一旦发生泄漏,其蒸气与空气混合遇到点火源有发生火灾爆炸的危险。缩合反应副产物氨,氨为可燃气体,并为高毒。2.2.2.4添加剂装置危险特性丙二醇甲醚醋酸酯、轻芳烃溶剂油、乙酸丁酯、二甲苯在管道内流速过快,可导致静电积聚,引起火灾、爆炸事故。危险品仓库的物料甲苯二异氰脲酸酯均聚物、顺丁烯二酸酐、乙酸丁酯、二甲苯、二丁醇和来自罐区的丙二醇甲醚醋酸酯、轻芳烃溶剂油、乙酸丁酯、二甲苯、甲乙酮等易燃、可

28、燃物料在投料过程如发生泄漏,遇火源或高热能量,可能会发生火灾、爆炸事故。2.2.2.5聚醚胺和二甲氨基丙胺联合装置危险特性易燃气体氢气、二甲胺、天然气;有毒气体:氨;中闪点易燃液体:丙烯腈;氢压缩机如发生泄漏,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各塔、器的升温过程中,如冷却水中断或减少,不能及时移走热量,导致容器内部积聚的热量增加,严重时导致火灾、爆炸事故。危险目标情况表危险目标编号危险目标名称危险源名称危险化学品备注(危险性)1#目标水处理剂装置生产装置氯甲烷、DMA3火灾、爆炸、中毒氯甲烷罐区氯甲烷甲乙类仓库引发剂2#目标中间体联合装置生产装置异丁烯、液氨、丙烯腈火灾、爆炸3#目标颜料装置生产装置钠、液碱

29、、甲醇、叔茂醇、硫酸、硝酸火灾、爆炸、腐蚀灼烫危险化学品库钠、液碱、化学试剂火灾、爆炸、腐蚀灼烫原料罐区甲醇、叔茂醇火灾、爆炸无机罐区硫酸、硝酸、废酸腐蚀灼烫氢气钢瓶间氢气火灾、爆炸4#目标添加剂装置生产装置二甲苯、乙酸正丁酯、轻芳烃溶剂油、丙二醇甲醚醋酸酯、加氢轻石脑油、甲乙酮火灾、爆炸原料罐区正丁醇、2-丁醇火灾、爆炸危险品仓库正丁醇、2-丁醇火灾、爆炸5#目标聚醚胺和二甲氨基丙胺联合装置生产装置氢气、氨、丙烯腈、二甲胺、五氧化二钒火灾、爆炸、中毒罐区丙烯腈火灾、爆炸、中毒3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3.1应急组织机构的应急指挥机构是本公司的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由总指挥及各部门经理组成。本公司场

30、地应急指挥部组成人员如下:总指挥:(总经理)装置经理:陈一波、陈礼凯、王益跃、孙立峰、刘桀、柴宝华、姚鸿博维修工程经理:陆小荣行政人事经理:刘毓鹏财务经理:张小远物料管理经理:张建文责任关怀经理:注:公司应急指挥部成员通信电话(手机)详见“综合应急救援预案8.1通信与信息保障”。应急组织机构图如下图3-1:图3-1 应急组织机构图相关人员及部门联系方式详见附件F2。3.2主要职责总指挥职责:(1) 在场地现场组织和领导场地事件管理小组;(2) 根据紧急事件的发展情况,确定紧急级别,通过ERC启动2级紧急系统。根据事故严重程度宣布所有员工的疏散;(3) 从其他部门要求或获得对处理事故所需的资源;

31、(4) 根据准备做好各应急专项预案采取行动;(5) 协调内外部队伍的合作;(6) 主持内部会议提出事件简报;(7) 向巴斯夫上级公司及政府有关部门报告。(注:当总指挥均不在企业时,由现场最高管理人员担任临时总指挥,直至被上级接管)一、装置经理职责(1)作为装置区事故指挥官;(2)负责启动、实施应急响应预案,在第一时间内采取控制措施;(3)与消防员积极配合,提供消防效率,营救受伤人员,减少损失;(4)协调装置内外部队伍合作;(5)必要时组织人员疏散;(6)需要时生产紧急停车;(7)通知公用工程部门控制水、电、气等公用工程的供应,当污染水源进入下水道时关闭排水口,用泵打到废水处理装置。二、维修工程

32、经理职责(l)组建抢修救援队伍,执行现场指挥的指令,并为现场提供必要的保障。(2) 对可能引起事故的设备进行掩护和抢救。三、人事行政部门经理职责(1)在事故现场总指挥的指令下负责组建车辆应急响应队伍,提供急救和疏散用车;(2)在全公司紧急疏散的情况下,人事部门统计疏散、受伤的员工名单;通知并接待在事故中受伤员工家属;(3)如果是由劳务中介公司雇佣的劳务工发生伤人事故,由人事部门通知劳务中介公司;(4)作为政府关系代表负责与当地相关政府部门、媒体、附近社区的联络和沟通。四、物料管理经理组建物资应急响应队伍;供应事故处理所需的物资,通知物流供应商绕道行驶避开事故影响区域;五、财务控制经理严格控制事

33、故区域,在所有相关入口进行安全警戒,限制进入维持秩序;六、责任与关怀经理(1)协调事故现场救援,配合警戒和救护支持;(2)严格控制事故区域,在所有相关入口进行安全警戒,限制进入维持秩序。(3)根据BASF要求,准备事故快报,经总经理批准后发送给相关部门和人员。(4)协助行政经理,与政府部门沟通。3.3注意事项(1)所有救援人员均应按各自分工和任务,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具,携带好器材和工具,方能投入战斗。(2)当发现事故现场有毒气扩散时,除了加强作战人员的防护外,并通知有关部门,组织好有毒气体扩散范围内的人员的疏散及抢救工作。(3)火灾事故要分析起火物料,采用恰当的灭火材料。(4)发生爆炸事故或火情

34、无法控制、减弱时,应及时撤离现场人员。4预警及信息报告4.1预警4.1.1危险源监控本公司装置及储罐采取DCS控制系统和SIS安全仪表系统,危险物料和设备的操作由仪表进行监控和联锁系统予以保证安全,紧急情况下可由系统自行联锁、隔离设备、停车及泄压,并发出报警。对易燃、易爆场所配备可燃气体监测报警仪。主要危险点及监控方式见下表。表4.1-1主要危险点监控方式序号主要危险点监控方式1储罐区DCS和SIS监控、人员巡检、手动报警、人员巡检2仓库可燃、有毒气体报警仪,通风联锁、人员巡检3装置区DCS和SIS监控、人员巡检、手动报警、温度联锁控制、流量监控、人员巡检为了更好的完善对危险源的监控,防患于未

35、然,制定了安全监控管理制度。内容如下:(1) 装置操作人员必须确保定期对监控危险点巡检。(2) 装置维修人员确保每天定期对监控危险点巡检。(3) 装置组织周检查,公司组织月检查,并做好记录。(4) 对监控危险点出现的异常,应立即汇报并按事故预案正确处理。(5) 公司定期对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的浓度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设置可燃、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定期对检测装置进行校验。(6) 培训教育有关作业人员掌握有关危险化学品中毒的应急处理方法和自救、互救措施,并随时备齐有关急救的医药器材。在使用和储存有毒物的场所设立毒物警示性标志及毒物周知卡。(7) 经常清洗作业场所,对废物和溢出物加以适当处理

36、,生产作业场所应设置喷淋、冲洗设施。(8) 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工作服、防护手套、防毒口罩或面具、防护镜等应定点存放,专人保管, 以保证使用的安全性。(9) 加强有毒有害岗位、工作场所的通风,如果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设置强制通风。(10) 进入有毒有害与有限空间作业时应实施审批手续,应至少两人同时到场,其中一人工作,另一人监护;置换合格后才能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人员应佩带与有毒物质相匹配的防护设施;有毒废弃物应及时处理达标后排放。4.1.2预警行动巴斯夫公司应急响应中心位于横海厂区,实施四班二倒工作制度,保证应急响应中心24小时运作。预警信息通过广播系统的通讯方式发布,预警内容要明确事故地

37、点、事故类型、事故后果,明确预案启动指令。预警信息通过应急响应中心发布。4.2信息报告与处置4.2.1 信息报告与通知(1) 应急中心24小时有效的值班电话内线6001)有固定电话及各有关人员手机等通讯联络手段,24小时能有效地进行内、外部联络。联系部门及电话详见附件F2。(2) 事件发生时,事件现场人员应立即向应急响应中心报告,应急响应中心对事件向装置经理、责任与关怀经理、总经理报告。一级事故报告与通知流程:二级事故报告与通知流程:4.2.2 信息上报当发生事故时,应按照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21号)的相关要求

38、进行信息上报。(1) 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或者较大涉险事故,总经理接到事故信息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安监局报告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2) 发生特种设备事故后,还应立即向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报告事故信息。(3)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的,事故发生单位在依照第一款规定报告的同时,应当在1小时内报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4)发生重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事故发生单位在依照本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报告的同时,可以立即报告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5)报告事故信息,应当包括下列内容:a) 事故发生单位的名称、地址、性质、产能等基本情况;b) 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

39、情况;c) 事故的简要经过(包括应急救援情况);d) 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涉险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e) 已经采取的措施;f) 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5)使用电话快报,应当包括下列内容:a) 事故发生单位的名称、地址、性质;b) 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c) 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涉险的人数)。d) 事故具体情况暂时不清楚的,负责事故报告的单位可以先报事故概况,随后补报事故全面情况。事故信息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负责事故报告的单位应当及时续报。较大涉险事故、一般事故、较大事故每日至少续报1次;重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每日至少续报2

40、次。e) 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于当日续报。4.2.3 信息传递(1)应急救援信息咨询向巴斯夫大中华区、亚太区、总部相关部门人员进行危险化学品咨询,咨询内容包括事故应急处理、危险化学品特性信息咨询、事故原因咨询、操作咨询等方面。(2)专家信息咨询当公司发生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后,本公司无法处置可向专家进行咨询或请专家到现场进行指导。(3)单位互助方式本公司周边企业,有一定的应急救援装备,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可与友邻单位联络请求支援应急救援装备。5应急响应5.1响应分级按照发生事故的性质、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本公司

41、对事故响应分为两级响应。事故影响分级为两级,分级条件按以下情况进行判定。一级事故:紧急事故仅限于发生在装置内,损害或可能的影响仅限于生产装置本身。向应急响应中心报警,应急响应中心报告装置经理、责任关怀部经理、总经理。二级事故:事故损害仅限于巴斯夫公司范围内,向应急响应中心报警,由巴斯夫公司和南京化学工业园消防队进行事故应急。5.2响应程序根据事故的大小和发展态势,明确应急指挥、应急行动、资源调配、应急避险、扩大应急响应等程序。应急响应图如下发现火灾、爆炸、泄漏、受伤等事故或隐患发现者利用报警按钮、电话、对讲机报告主控中心责任与关怀经理主控室事件发生装置值班主管报告应急响应中心应急响应中心报告总

42、经理报告装置经理是一级应急响应区域广播现场总指挥指挥现场应急成员立即开展救援启动区域紧急撤离警报、紧急疏散受影响区域是否超出装置区域是二级应急响应启动SIMT事故调查紧急状况是否受控否在总指挥的指挥下进行救援行动清理现场及善后工作保护现场,政府部门取证调查是紧急状况是否受控否总指挥宣布解除警报图5.2-1应急响应图5.3处置措施公司具体应急处置措施参考专项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的内容,根据现场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实施。5.4应急结束事故现场得以控制,环境符合有关标准,事故导致的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后,经事故现场应急指挥部批准后,现场应急结束。5.4.1应急结束条件火灾爆炸事故中,在确认现场火源

43、、明火、高温物质已彻底消除以及现场和周围危险物质的浓度已控制在安全范围之内时,经总指挥批准后,现场应急救援结束。中毒事故中,在确认有毒物质被清除以及现场和周围有毒物质的浓度已控制在容许浓度的50%以下时,经总指挥批准后,现场应急救援结束。5.4.2应急结束后的工作(1)事故情况上报事项及需向公司事故调查处理小组移交的相关事项一般事故负责人应在事故处理完毕内,将事故的初步原因分析、事故经过、事故救援经过形成书面材料交公司事故调查处理小组;向有关当事人进行询问,进行调查,形成记录,一并报事故调查处理小组。伤亡事故公司负责人要立即上报到南京化工园安监局,并简要汇报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经过、初步原

44、因分析、伤亡人数等内容。(2)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总结报告事故调查处理小组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后应立即进行事故调查工作,开展事故应急救援中各应急小组的工作情况收集工作。三日内写出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总结报告,交应急救援预案领导小组。报告内容应有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分析、事故后果、各小组救援过程简述、分析救援工作的不足(物资、信息、措施),提出防止类似事故发生的措施及应急救援预案应改进的方向等内容。6信息公开公司事故信息发布部门的发布原则:事故信息应由事故现场指挥部负责及时准确向有关单位通报事故信息。(1)事故信息发布发生死亡或有影响的事故时,由行政部负责向政府、社会、新闻媒体发布有关信息。(2)发布

45、原则发布及时,信息准确。(3)事故报告的基本要求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7后期处置主要包括污染物处理、事故后果影响消除、恢复经营、善后赔偿、抢险过程和应急救援能力评估及应急救援预案的修订等内容。(1)污染物、废弃物处理污染物、废弃物处理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必要时请环保部门进行处理。(2)事故后果影响消除明确向社会、员工、有关单位发布事故的经过、原因及在事故中采取的各种措施,消除员工、社会对公司的影响。必要时召开员工大会或新闻发布会。

46、(3)恢复经营、善后赔偿在事故原因调查准确、采取了得当的措施后,经政府安监部门同意复产后,各部门要投入到生产恢复中,尽最大努力尽快恢复生产。在事故中受伤、受害人员及造成的他人损失按有关法律法规进行赔偿。(4)抢险过程和应急救援能力评估应急指挥部应根据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总结报告,对本次救援工作进行评估,明确救援工作中的不足,改进项,制定出改进方案并及时进行培训和执行。(5)应急救援预案的修订根据抢险过程和应急救援能力评估结果,对应急救援预案进行修订。8保障措施8.1通信与信息保障建立信息通信系统及维护方案,确保应急期间信息通畅。(1)应急小组联络方式详见附件6。(2)应急工作相关联的各级(组)负责

47、人通信联系方式和方法详见附件6。(3)相关政府部门联络方式详见附件6。(4)通信系统及维护方案对各有关预案的人员和单位联系电话、联系人每月收集更新;更新后的信息要在24小时内向各部门传达,并更新预案附件通信联系方式和方法;(5)保障制度责任制: 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职责 应急救援小组职责 员工应急救援职责值班制度:24小时值班电话025-56876001(内线6001)。8.2应急队伍保障本企业应急队伍均为兼职,为保障应急队伍的应急反应能力,采用企业内部培训、参加外部学习的方法提高应急人员的能力和素质。必要时邀请专业机构和人员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和演练。8.3应急物资及

48、装备保障物资与装备的准备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做到根据潜在事故的性质和后果分析,合理配备应急救援中所需的各种救援机械和设备、监测仪器、交通工具、个体防护设备、医疗设备和药品及其它保障物资,并定期检查、维护与更新,保证始终处于完好状态。应急物资情况详见附件F3,消防器材分布情况详见附件F4。(2) 通讯设备及通讯网络BSNJ内部应急联系名单姓名 职务 电话 手机 传真 总经理025-5687 61881381818 4126025-5687 6015彭 媞安全和实验室经理025-5687 6003138 5180 4458025-5687 6179 陆小荣维修和工程经理025-5687 60

49、58138 5154 0083025-5687 6179 张建文物料管理经理025-5687 6018186 0252 0702025-5687 6015 刘毓鹏人事 和行政经理025-5687 6050133 9079 7532025-5687 6015 张小远 财务和控制经理025-5687 6021186 5209 2100025-5687 6015 陈一波水处理剂装置经理025-5687 6066138 1588 7569025-5687 6179 陈礼凯水处理剂装置副经理025-5687 6070138 5192 4615025-5687 6179王益跃中间体联合装置经理025-56

50、87 6067138 5198 2797025-5687 6179 孙立峰中间体联合装置工艺经理025-5687 6072138 5157 3230025-5687 6179 刘桀颜料装置经理025-5687 6036133 9079 1263025-5687 6015 柴宝华添加剂装置经理025-5687 6040135 8409 8369025-5687 6015 姚鸿博颜料装置 副经理025-5687 6199138 1408 8095025-5687 6015ERC电话N内线6001)NANANANAHH 1号门卫NA025-56

51、88 6063NANA HH 2号门卫NA025-5688 6064NANASR 1号门卫NA025-5690 6045NANASR 2号门卫NA025-5690 6046NANABASF内部应急联系电话 部门 报告情况电话手机传真大中华区责任关怀事故报告和事故支A巴斯夫总部/消防部门(2小时内)事故报告和事故支持+49 621 60 4333+49 621 60 92664 巴斯夫亚太区安全环保健康能力中心事故报告和事故支持 +603 2246 9426 +603 2246 9133巴斯夫亚太区企业传播部 事故报告和事故支持 +852 2731 3764+852 2731 5645巴斯夫大中华区生产和现场管理 Mr. Bradley Morrison事故报告和事故支持021-20391066021-20394800-1066巴斯夫大中华区责任关怀部总监 ,张理事故报告和事故支持021-20392598021-20394800-2598巴斯夫大中华区应急响应中事故报告和事故支ANA外部应急联系电话 部门 报告情况电话手机传真救护车 医疗救助025-57067120025-57793507NANA消防队 火灾025-5762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