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佳能G10与松下LX3的首次对决按照老规矩,在说完机身以后,今晚我打算和大家聊聊佳能G10的菜单系统。厄,不过我觉得没有必要再把所有菜单都一层层的翻出来了,那样的结果只会把这篇文章搞成彩色版本的佳能G10说明书(这类所谓的评测其实还真不少),我就挑选几样自己觉得比较重要的和大家共享一下吧。首先来看看佳能G10的FUNC菜单,这个也是佳能常年来一直坚守的功能键。从按键功能来看,似乎和以往没有太多不一样,白平衡、色彩模式、包围曝光、闪光灯指数、ND滤镜以及画面分辨率以及画质一路排开。这里我觉得有必要稍微提一下ND滤镜,这是从早年的G系列相机就出现的,可以算作是佳能一个独家配备的功能。使用ND滤镜可
2、以有效降低画面的进光量,考虑到消费类数码相机的最小光圈一般也就F8上下,所以这个滤镜在白天长时间曝光时会有实际作用。可惜的是,我这几天还没有找到在白天长时间曝光拍摄的机会(实际上在城市里面一般用来拍摄喷泉),大家如果有机会跑去九寨沟摄影就会体会到ND滤镜的好处了。佳能G10给出了很多种“我的色彩”模式,不过我通常只用鲜艳模式。大家可以看一下下面的这张对比图,上面一半是使用佳能G10的默认色彩模式,下图则为鲜艳模式。很显然,尽管在机背LCD上观看“鲜艳模式”拍摄的照片有些过饱和,但实际对于风光照片来说采用这个模式其实比默认的色彩更适宜。佳能还在这个选项中加入了诸如“鲜艳蓝色”、“鲜艳红色”等独立
3、突出某种色彩的选项,我会在以后的样张篇中详细介绍。今天下午我是带着佳能G10和松下LX3一起路过滨海路的,在停车休息时看到前方的湿地里有几只白鹭。此时我只恨自己手头没有一台长焦距的相机,可怜的松下LX3区区60mm的长焦端面对这种画面实在是有心无力,而佳能G10的表现则稍微强一点。当然,我也不能指望5倍光变的140mm镜头能够带来怎样的特写画面(见下图),但请别忘记我手上的这款相机拥有1500万有效像素所以既然光学变焦拍不到,我们还可以用数码变焦裁么!5倍光学变焦下面这张照片就是我把佳能G10达到20倍光学变焦后的产物,点击后可以看大图(我稍微做了一点后期处理并缩小到2百万像素)。当然,如此的
4、数码变焦会导致画质上的下降,但如果要求不是很高的话,我想这样的画面至少也能满足网络贴图或者5寸照片冲印的需求了。20倍数码变焦并后期处理 点击放大佳能G10另外一个比较“重大”的新特性就是首次采用以往只有DSLR才搭配的DPP软件解压机身RAW格式。至于我为什么在“重大”两个字上加上双引号是因为我根本不像某些媒体朋友那样对这个改进充满欣喜。我在昨天的博客里已经说过,我认为到目前位置任何一款消费级别数码相机(不管你是旗舰也好,专业设计也好)的RAW格式都没有存在的必要,这只是相机厂商的一种噱头:让你感觉你真的很专业(因为是在用RAW嘛,全程效果都由你来掌控嘛),顺带着促进了存储卡厂商和硬盘厂商的
5、销量(三倍的存储容量需求)。事实上,有几家领先一步“全国首发”的媒体朋友最终也承认佳能G10的RAW输出画面与机身直出JPG的效果相差不大,肉眼几乎看不出什么区别。有媒体朋友指出佳能G10的RAW在DPP下输出,可以稍微减少相机在ISO 1600下的噪点水平欧买糕!这真是一个伟大的发现,我将会把它牢记在心,尽管我这辈子估计也不会用这种机器在如此高的感光度下拍摄RAW照片。上面两张画面则是表现佳能G10在对焦方面的特性。佳能G10不但允许用户手工调节对焦点位置,还能自行改变对焦框体的大小。另外,直接在机背四方向键上按下上键就能激活佳能G10的手动对焦模式。对那些眼神不好的用户,佳能G10同样很贴
6、心的能将对焦框区域局部放大以实现精确对焦。这些功能并不稀奇,但佳能G10在菜单结构、按键位置等操作性设计上显得很人性,至少我非常喜欢使用佳能G10的手动对焦功能拍摄一些微距照片,同时我也喜欢把G10架在三脚架上然后靠先构图,然后手动移动对焦点的方式进行拍摄。 对我而言,佳能G10的真正改进在于下面这幅菜单的倒数第二项同样的名字也出现在拍摄菜单内。什么是“校正对比度”?厄,这个功能在尼康就是“(动态)D-Lighting”,在索尼被称为“DR+优化”,奥林巴斯喜欢喊它“自动色阶”。可以说,一直被我们作为考量一款相机的画质是否出色的项目之一“曝光宽容度”问题被各家DC厂商这些名字不尽相同
7、但实质大同小异的功能所彻底征服。佳能G10同样可以允许用户在拍摄时或者回放时启动这个功能,区别在于拍摄时只能选择“开(自动)”/“关”两档,而在回放菜单里用户还可以选择曝光修正的强度。利用这种功能,相机会自动提升画面中暗部的细节,使得整个画面的曝光宽容度看起来更加广泛。一般来说,我会在拍摄逆光照片时候启动这个功能(特意拍摄的剪影照片除外)。校正对比度 关上图是我将佳能G10对准天空测光拍摄的照片,可以看到画面下方的建筑先得比较暗淡;下图则是我在拍摄过程中开启了“校正对比度”功能后的照片,画面中的建筑细节有了很大的改善而天空并没有因此而过曝。校正对比度 自动(拍摄时)如果觉得拍摄时候的自动档“校
8、正对比度”程度还不够强劲的话,那么我们也可以在回放菜单中对拍摄的照片进行后期“校正对比度”,你可以选择强度更高一点的修正以达到下图的效果。校正对比度 高(回放时)请记得,这种校正的实质是通过相机对画面暗部的图像进行增加运算的结果,这种运算有时候会带来暗部噪点的明显增加。在奥林巴斯系统上就必须谨慎使用这个功能,否则即使在ISO 100的低感光度下画面依然会出现相当多的杂色颗粒。不过,我发现佳能G10在这方面的表现似乎非常不错,至少在这几张通过后期调整对比度的照片中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噪点增多现象。暗部提亮的效果看起来相当完美,这对于喜欢拍摄风景照片的我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大的利好消息。下图可以点击观看原
9、图。左:校正对比度关闭 / 右:校正对比度 高(回放时) 其实,我知道很多人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看这段文字了,而我也的确在昨天下午就完成了这组对比照片的拍摄。作为目前市场上最热门的两款3千元价位消费旗舰DC,无论是市场新锐松下LX3还是老牌的佳能G10都有许多支持者,更有很多网友则持币观望,希望能够通过媒体的评测结果来决定到底购买那一款产品。由于这两款产品在规格上不尽相同,因此我不得不在对比开始前对两款相机做一些设置。考虑到佳能G10的有效像素与松下LX3之间的明显差异,因此我最终决定让松下在最高的1000像素上拍摄样张,而佳能G10则使用最高的1500万以及与松下LX3最
10、近最近的900万像素各拍一张。两款相机的白平衡、色彩风格、锐度等等参数都被设置在默认和自动档上,感光度限定在彼此最低的ISO 80;另外,考虑到两款相机的镜头规格差异,我略微推动了一下松下LX3的变焦杆使得两个相机的焦距都停留在28mm上(或许会有轻微误差,但应该不影响最终对比结果),光圈被固定在F4。左:松下LX3 右:佳能G10 红圈内为对比区域从色彩角度来看,尽管都是在默认色彩模式下,松下的LX3对于天空蓝色的还原还是比佳能G10更好看一些,相反佳能G10在对夕阳的金黄色还原上又比松下更艳丽一些。让我先来对比一下这两款相机中心部分的画质。不管是在1500万像素还是900万像素下,我们都可
11、以感觉到佳能G10在画面锐度方面要比松下LX3更高一点。这并不是说松下LX3的画面缺乏细节,但单从画面谁更加明锐一些的角度来看,显然是佳能G10的表现更突出。此外,我原本担心的佳能G10那块1/1.7英寸面积的CCD是否真的能够发挥有效作用(只怕效果看起来像是在千万像素基础上差值),但这张在1500万像素上的测试截图打消了我的疑虑。仔细观察,你应该可以分辨出墙面上的瓷砖纹理,而在松下LX3的1000万像素截图以及佳能G10本身的900万像素截图上难以发现这一点。画面中心部分截图 点击放大边缘部分的对比结果与中心部分的结论相近,默认状态下的佳能G10再一次在锐度方面超过了松下LX3。不过,在画面
12、边缘部分我们发现佳能G10的镜头色散比较明显(红色)。实际上这个问题在画面中央部分也同样存在,只是没有这样明显罢了。总体来说,松下LX3的徕卡镜头在控制镜头色散方面要比佳能G10略好一点点。画面边缘部分截图 点击放大这种对比只是两款产品在画质上对比的第一步,如果细致一点我们还可以对广角畸变、色彩以及宽容度等等等等项目进行细致的对比,我今天所做的只是大家最关心的一个部分。我的结论是,在同等参数条件下,佳能G10的画面锐度高于松下LX3,而更高像素的感光元件带给佳能G10的画面细节也的确要比松下LX3更丰富。当然,从色彩角度,松下LX3要比佳能G10的清汤寡水更漂亮一点(当然未必更真实)。难道我们
13、的对比就此结束?不不不,尽管明天要参加集团的年会,但我还是期望能在明晚给大家带来这两款相机在不同感光度下的画质对比。另外根据刚刚从上海总部出来的消息,DC主编胡斌同学刚刚收到了尼康中国送测的新款消费旗舰COOLPIX P6000,再加上我们已有的理光GX200,看来这四款消费旗舰之间的大规模PK在所难免,我的这些博客文字就当是正式横评之间的热身好了。另外,我还想用这样两张照片来提醒大家有关佳能G10与松下LX3之间的差异。上图是我使用佳能G10拍摄的4:3画幅28mm广角场景,下图则是在同一场景使用松下LX3拍摄的24mm广角16:9宽幅照片是不是感觉上有很大不同?_各位,明天晚上见!佳能G1
14、0松下LX3感光度比较有很多网友说光看白天的对比照片还不足以对比佳能G10和松下LX3,所以我今天晚上放出的是一组在不同感光度下拍摄的夜景照片。恩,拍摄场景是深圳福田区的一幢居民楼(就在我住的酒店后面),晚上吃过晚饭,爬上酒店天台把两款相机架在围栏上按快门就可以了。两款相机的参数还是采用白天对比时的设置,同样关闭了各种色彩模式,自动白平衡等等等等。画面左面的是松下LX3,右面的是佳能G10。昨天有网友在我的博客里面留言问我觉得那款相机的自动白平衡色彩更加真实一点,我只能回答,相对而言佳能G10的表现会更好一些。而松下LX3的默认色彩就明显要比佳能G10艳丽,这一点从下面两张照片的对比中可以清晰
15、的观察到。有网友说,松下LX3的颜色更“幻想”一点,我就当是他在夸松下好了。_考虑到所住商务酒店的“惊人”网速,我今天还是决定尽量偷懒一点,不再额外制作PNG格式的对比大图了。下面这些对比图片都是1000像素宽度的JPG,被我强行以500宽度的方式显示在网页上,大家可以把图片拖动到新窗口内观看原始尺寸。ISO 80其实ISO 80和ISO 100在这两张夜景对比中还是有差异的,如果你把上下两张对比照片下载到本地然后再用ACDSEE之类的看图软件快速翻动,你就会发现ISO 100画面的确略略加入了一点颗粒感。白天对比的时候我说佳能G10的画面锐度更高,在晚上对比时却感觉是松下LX3的画面看起来更
16、加锐利。我想这一方面是因为LX3的默认对比度要比佳能G10高,而且在夜景拍摄时佳能已经启动了机身内的降噪程序的缘故吧。ISO 100ISO 200时,这种感觉就更加明显。很显然,佳能G10采用的DIGIC4处理器降噪程序使得它的画面看起来比松下LX3更纯净一点,但画面细节有更大的损失。细心一点看的话,你会在松下LX3拍摄的ISO 200样张中隐约看见空调机右上角的商标LOGO痕迹。而在佳能G10的样张(无论是9MP还是15MP)相同位置上这些机身都是空白的。很明显,这个小小的细节被佳能的降噪程序当噪点抹除了。ISO 200ISO 400是这两款消费旗舰的感光度画质极限了,实际上习惯DSLR画质
17、的我已经无法忍受此时的噪声水平了。对比画面,我们发现佳能降噪程序比较先进,它针对画面暗部(比如墙面)进行比较重的降噪处理,而对于画面相对明亮的位置(比如窗口)则不做这样的处理。这样的结果就是如果对比挂在阳台上的空调柜机,你会觉得是松下LX3的细节更多一点;但如果对比亮着灯光的房间窗口里的细节,又变成佳能更胜一筹了。另外,在杂色控制方面,佳能G10的画面基本没有太多杂讯而松下LX3则有一些暗黄色的干扰信号出现在画面里。从这种角度来看,我觉得在ISO 400下还是佳能G10的画质更经得起考验。ISO 400ISO 800下,松下画面虽然噪点多的一塌糊涂,但起码画面还有锐度至少物体还有稳固的形状。而
18、佳能G10的降噪程序显然已经控制不住细节的流失,画面中的空调机外观简直连形状都几乎不再是矩形。不过耐人寻味的是,此时佳能G10居然还能够保持明亮部位的画面细节(请注意观察画面上方第一个点亮的阳台安装的垂直栏杆),而松下LX3则完全看不清楚了。ISO 800ISO 1600? 这种感光度还有提的必要么?两边的画面质量都可以用“可怕”来形容,没有什么特殊癖好的话大家还是把这一档忘掉吧。ISO 1600 下面要给出一些佳能G10在不同感光度下拍摄的样张实例,这些照片有的是取自我本周的深圳出差片段,有的则是上周末我刚刚拿到佳能G10时在上海拍摄的画面。考虑到明晚我会放出大量的佳能G10样张,
19、所以今天发布的仅仅是一些与夜景、室内、中高感光度相关的画面。所有照片都可以点击观看原图。首先,我想说佳能G10在广角端下,在良好的日光照射下,在最低的ISO 80感光度设置下,1500万像素的画面还是表现出丰富的细节与层次。画面整体感觉很通透,同时也相当锐利。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放到的100%原图观察时会发现高光物体边缘有轻微的红色色散,当然这一点在实际使用中完全不影响佳能G10的整体画质,我多少有点吹毛求疵了。如果你拥有一个三脚架,那么在夜里使用佳能G10拍摄低感光度的夜景也是满不错的体验。这款产品由于分辨率高,细节丰富,再加上色彩艳丽(鲜艳模式启用),测光精准,能够很轻松地的利用三脚架拍摄出好
20、看的都市灯光夜景照片来。而佳能G10机身上诸如局部放大,手动对焦,对焦点偏移和范围调整等功能也为我的脚架夜景摄影带来了更多乐趣与便利。在平时,我常常把佳能G10的感光度设置放到AUTO档上,而一般在室内环境里,佳能G10会经常使用ISO200这个感光度来拍摄照片。此时,画面虽然产生了一定的颗粒感,但由于机身良好的降噪处理机制,ISO200的画面品质还是可以令人放心的。搭配佳能的IS防震系统以及F2.8光圈,ISO 200的感光度已经可以满足我们大部分光线条件下的拍摄需求了。上下两张图片都是ISO 200的画面。上一张图片用于表现ISO 200时的画面纯净度,而下一张图片则是展现在ISO 200
21、以及全开光圈的状态下,手持拍摄的画面细节。虽然全开光圈时在高光边缘位置有一定的轻微紫边与色散,但画面的细节表现还是很不错的。 我在出差前,还带着佳能G10出席了一次创新公司的秋季新品发布会。在一堆DSLR长枪短炮的包围下,我就拿出这台佳能G10拍摄产品拍摄MM,感觉有些IB。不过,说实话,如果你真的能象我这样坐到前排,而且发布会现场的光线条件还算不错的话,使用佳能G10拍点新闻照片,回来作为专题制作素材的确是没有问题的。虽然没有什么DSLR的背景虚化(专业点,那叫浅景深!)效果,但画面已经足够清晰,可以满足新闻发稿的插图需求了。当周围环境光线进一步黯淡时,相机感光度会提升到新高度。比
22、如下面这张照片的感光度是ISO 320,这也是自动感光度的结果。由于佳能DIGIC4处理器的作用,我们发现这张照片中办公室窗口内的细节还是很丰富的,而大楼的整体暗部虽然经过了降噪处理,但实际感觉并不明显。画面虽然颗粒粗了一点,色彩也不像低感光度时那样漂亮,但整体效果还是很可以接受的。更高一点的ISO 400已经能够满足你绝大多数光线条件下的手持拍摄了,但此时画面的品质下降也的确很明显。画面细节损失严重,杂色讯号也无法掩盖,画质处于一个危险的临界点。如果不是极端的状况,比如手上没有脚架但又必须要拍摄,我决不建议各位采用下图所使用的ISO 800感光度。此时画面只是勉强可用,如果不做缩小的后期处理
23、,这样的原图恐怕拿不出手了。 小小总结下今晚的成就:从对比结果来看,我觉得这两款相机在高感光度下的画面品质可以打个平手。佳能依靠更先进的降噪技术能在画面纯净度和高光部位细节方面胜出,而松下LX3则在整体锐度(包括反差)以及ISO 400以下细节还原方面表现更好。当然了,无论是佳能G10还是松下LX3,我都不建议你们使用比ISO 400更高的感光度。虽然这两款相机一个是老牌大厂的最新旗舰,一个是号称为了画质牺牲更多像素(松下就是如此解释为什么LX3只有1000万像素的),但实际上指望这个级别的产品能拥有媲美DSLR的高感光度画质是不现实的。或许有人会重新翻出富士那款经典到被神化的F30
24、,但请记得那款相机的CCD并不算小,而且它只有600万像素。所以,至少在目前情况下,高感光度画质与单位面积感光元件像素密度还是成反比的像素密度越高,画质越差。如果从这种角度来看,像素比对手高出50%的佳能G10大概勉强压过松下LX3一头。实际上,我自己在使用这两款相机的时候,即使是夜景也最高只用到ISO 200的感光度。或许是被DSLR们的高感光度画质养刁了口味(尤其是那万恶的尼康D3),我觉得消费DC只有在这条线下的画质才是真正可用的。对比佳能G10和松下LX3,如果按照我的这种苛刻要求来拍摄手持夜景照片的话,大家会发现其实松下LX3占了很大的便宜。首先,它的广角比佳能G10更广,同等光线条
25、件和光圈设置下,显然24mm广角相机的安全快门速度要比28mm镜头门槛更低一点(1/24S比1/28S);其次,请不要忘记松下LX3拥有一个F2.0的大光圈镜头,而佳能G10的最大光圈只有F2.8。即使考虑到佳能的IS防震能力可能要比松下的O.I.S更强劲一点(只是我的猜测),但F2.0大光圈的天生优势的确是佳能G10难以追赶的。所以,晚上我更喜欢带着松下LX3出去扫街而非佳能G10。厄,今天的话题有些沉重了,最后为了给佳能G10正名“其实我也能扫夜景”,特地放出两张我在酒店背后一条马路上用佳能G1O扫到的照片。呵呵,反正我是被这家美发店的招贴广告彻底雷到了,不知道各位网友感觉如何。_我想对于
26、佳能G10与松下LX3的对比工作,到今晚可以暂时告一段落了。受到出差在外的种种限制,我没有办法对这两款产品做更多更详细的对比。尽管我自己觉得通过两个晚上的工作已经可以让大家基本了解到这两款很受关注的旗舰DC的画质差异,但对于那些想要知道更多的网友,我还是建议你们等待本站DC部门制作的佳能G10/松下LX3/尼康P6000/理光GX200这四款产品的横向评测。小声说一句,从目前听到的消息来看,尼康那款产品在画质方面水准更高,很值得回去仔细研究一番。明天晚上,我会放出佳能G10的更多样张以及我对这款产品的总结意见。另外,我也会单独开一个段落谈谈我是如何在佳能G10和松下LX3两款机型中进行取舍的,
27、敬请各位网友期待!到底选佳能G10还是松下LX3? (终结篇)今晚,是我在深圳的最后一个晚上,而这几天早上跑客户晚上写博客虽然辛苦,但我倒也是乐此不疲。恰好,客户跑的差不多了,而这几篇花费一周时间完成的佳能G10试用博客已将在今天晚上画上句号。我已经连续几天放出了不少使用佳能G10拍摄的样张,但由于是讲解中高感光度应用的缘故,所以前面放出的样张大多偏夜景和室内场景。今天晚上,我找了一些在白天和比较良好光线条件下拍摄的G10样张,希望能够更全面的向大家展示这款产品的实际画质。下面的这些照片都可以通过点击的方式观看原始大图,照片包含广角风景、长焦景物、微距、夜景、室内、人物等多种类型。由于我所住的
28、酒店网络状况非常不好,所以在回到上海后,我还会陆续上传更多一些样张到本站的佳能G10产品样张库内。上面几张图片是采用广角和中焦在不同光线下用IS0 80拍摄的佳能G10样张,可以看到这款产品在这种低感光度的设置下,画面呈现出异常丰富的细节和良好的锐度。仅仅从这个角度来看,佳能G10的确在画质上超越了其他同类产品甚至是许多入门DSLR套装。这几张照片是采用佳能G10的中长焦拍摄的画面。虽然有网友反映这款相机在长焦端时候画面锐度下降,但在我的实际使用中并没有明显感到这个问题,或许有一点色散,但完全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下面这张鳄鱼照片,是我在和一家客户吃饭时在深圳某家酒店的鱼缸边发现的,莫非现在鳄
29、鱼也可以做菜吃了?这个家伙难道不是国家保护动物吗?或者说人工养殖的鳄鱼不在受保护之列?这张照片是打闪光灯拍摄的,佳能G10的内闪性能很强,测光也很均匀。另外我没有发现网络上流传的,佳能G10在广角端打闪光会出现镜头阴影的问题。倒是从佳能G3开始,从光学旁轴取景器里面就一直能够看到镜头遮住部分画面,这个问题倒是真的直到今天也没有能够解决。之后,还有一些使用佳能G10拍摄的微距特写照片。并不强调突出1cm的微距,只是想说这个机器拍摄特写感觉不错。 就在昨晚发完佳能G10与LX3的感光度对比博客后不久,我习惯性再次浏览几个网站,然后准备睡觉。这时候,我看到Dpreview已经放出了他们的佳
30、能G10详尽评测报告着实是详尽,前后整整25个分页,细致程度已经超过了各款消费DC评测而与DSLR评测的篇幅不相上下。我大致看了一下DPreview的结论,感觉大部分和我自己的感受差不多。首先,佳能G10是一款在低感光度下拥有超高解析力的数码相机,它的表现在同级别产品中前所未有,甚至肯定可以超越不少入门DSLR套装的画质。我觉得这个结论没有什么问题,虽然DPreview方面也认为这款相机即使在低感光度下画面有时候也有一点小颗粒感,而且大光圈下镜头有轻微色散,但这应该都可以算是“瑕不掩瑜”。佳能G10的15mp感光元件(实际是1470万有效像素)和DIGIC4处理器以及这枚5倍光变镜头在良好光线
31、下的表现的确很令人满意;其次,DPreview认为这款相机在机身设计方面很有特色,比如镜头28-140mm的焦段设置很有效、1cm的微距效果不错、手动曝光补偿和手动感光度拨盘、电池性能极佳等等等等。对于这一点我带有一些保留意见:这款产品的LCD显示效果虽然很漂亮,但感觉并不真实,颇有美化原始照片的嫌疑;而那个曝光补偿拨盘,我宁可佳能提供我更加常见一点的滚轮为了造型的复古而搞出的这种设计我并不怎么领情;英国人还额外夸奖了这款相机镜头畸变少,菜单布局合理,IS防震性能强劲,带有热靴等等优点,而且也再次把RAW格式搭配DPP软件这个事情拿出来赞赏了一下,我觉得这些要么就是佳能多年相机设计经验积累的体
32、现,要么就是旗舰级别产品应该具备的配置,可以算是优点但也没有什么惊人的地方。另外,让我觉得有些吃惊的是Dpreview称赞佳能G10的“movie quality EXCELLET!”但闭口不谈这款相机依然不能在视频拍摄时光变,同时也不觉得这个年代发布的新品没有HD高清拍摄能力有什么不对,我只能说这个大概是DPreview更偏重专业摄影而对相机视频能力并不太care的缘故吧。缺点方面DPreveiw的意见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老外依然和我们一样觉得佳能G10没有能够重现我们心目中的“G”系列机身精髓是一种遗憾。没有更大光圈的镜头,没有可翻转的LCD实在令人失望。我觉得镜头这个事情或许牵涉
33、到像素啊制造工艺等等方面因素,造不出来也就算了,但翻转LCD这种在A系列上都广泛应用的设计却从此与G系列绝缘,实在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是佳能觉得专业机没有必要用翻转LCD,还是真的遇到了传说中的“专利技术”问题?然后大家开始集体抱怨ISO 400以上的噪点问题。老外觉得G10虽然相对G9有改进,但ISO 800和1600依然是“SO NOISY”,至于更高的靠PUSH上去的ISO 3200更是直通通的说用这种感光度纯粹是“WASTE OF TIME”。说实话,我对这个问题其实是看的很淡的,反正从来没有指望过消费DC能够在这个方面达到怎样的高度,曾经有个叫做富士F30的妖怪机器靠着区区6百万像素
34、创造了一个奇迹,但后来大家像素都上到千万级别后我也就彻底对消费DC的高感光度画质死了心。别说ISO 800你看不过去,我觉得ISO 400的画质就很悬了,而佳能在高感光度下的自动降噪也实在做的狠了一点。其实,我倒是宁可象松下LX3那样噪点多点就多点,至少画面还有足够细节和锐度;最后,还是回到色散问题上,的确是在各焦段各光圈上都遇到这个问题。尽管相对于佳能G10如此高的像素来说这点色散并不严重,但我们是不是应该对"G"的要求比平常机器更高一点呢?有意思的是,DPreveiw在最终结论页上对佳能G10的整体评价只给出了一个保守的“Recommended”,而前一段时间完成的松下
35、LX3评测则给出了“Highly Recommended”的结论。英国人觉得佳能G10的优点在于机身工艺、手感等方面,而在光学品质、表现(主要指速度)等方面与松下LX3打成平手。在最为关键的画面品质上,像素更高的佳能G10要比松下LX3低了0.5分(8分对8.5分),这个成绩在消费旗舰级别DC评测中应该算是一个比较大的差异了。另外,老外还觉得佳能G10的价格太高,所以从性价比方面不如松下LX3。我对于世界第一数码相机评测站的这个结论多少有些个人意见。首先我并不觉得这两款相机在制造工艺、手感或者机身设计方面有什么差异。或许老外的大手会觉得佳能G10把握起来更舒适安全一点,但我自己显然更喜欢小巧便
36、携的松下LX3。两款相机在功能设计方面各有千秋,你可以说佳能的3寸大屏幕与手动拨盘看起来很顺眼,我也可以说松下的真16:9模式与徕卡造型更讨人喜欢。光学方面两款相机的确各有所长,松下广角和光圈更大而佳能的焦段适用范围更广阔。我往往在用松下拍飞鸟却够不着的时候想念佳能的五倍光变镜头,而等到晚上带着佳能G10出门扫街的时候又觉得还是有个F2.0的大光圈镜头更好。我很疑惑英国人为什么最后还是认为佳能G10的画面品质不如松下LX3。依照我这两天的测试,这两款产品实际在画质方面各有千秋。佳能G10在低感光度下拍摄的广角照片所呈现出来的锐度与细节的确明显超过松下LX3,而在诸如镜头边缘品质控制以及色散控制
37、等方面又不如松下使用的徕卡镜头出色。在中高感光度下,两款相机的表现实际是半斤八两,只是佳能G10的降噪程序在ISO 800和更高感光度下反而有帮倒忙之嫌DPreview的画质测试环节中佳能G10的高感画面因为降噪程序而细节全无,而松下LX3则索性把细节连同大量噪点一同赤裸裸的展现出来。我想,有经验的用户的确会更欣赏松下的做法,毕竟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保留了画面细节信息,但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其实还是佳能G10的画面看起来更“纯净”,更好看一点。由于我自己实际已经把这两款相机在ISO 400以上的画质统统宣判了死刑,所以我还是坚持这两款产品在感光度画质这个环节上的表现打个平手反正都不够好。这里需要说
38、一个题外话,前不久我看到有媒体朋友做了佳能G10与尼康P6000的对比测试,按照他们的说法尼康P6000在各个层面上都全面超越了佳能G10。我当时对这个结论就有些怀疑,而这次DPreivew的佳能G10评测中也动用了不少尼康P6000的测试数据,看起来尼康的新旗舰画质与我手上的这两款相机也没有什么明显超越的地方,大家表现都在伯仲之间。说实在的,我现在心里对这个英国人的这个结果是有些失望的,但具体情况如何还要等我们自己的横评出来后才能确定。到底是选择佳能G10还是松下LX3?如果按照我的结论,考虑到目前这两款产品的国内市场售价几乎相等(脑子抽住的人才会现在去买7000大元的徕卡版本LX3),那么它们俩的最大差异就在镜头规格上:选择佳能G10还是选择松下LX3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摇控行车工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陕西省汉中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 小麦生产技术试题及答案
- 2025医疗机构整体转让协议
- 2025湖南省预拌混凝土购销合同范本(试用)
- 2025标准版借款合同模板
- 公司造价知识培训课件
- 搜集与处理文字课件
- 2025餐饮服务合作合同范本
- 当代中学教师岗位初中语文专题面试试题
- DB33T1373-2024农村电影放映服务规范
- 肿瘤患者的康复与护理
- 第16课 探索国家出路与挽救民族危亡的努力(课件)-【中职专用】《中国历史》魅力课堂教学三件套(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 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考试大纲(2023修订版)
- 防范工贸行业典型事故三十条措施解读
- 幼儿园食谱营养计算表
- 2025届甘肃省平凉市中考物理试题试卷含解析
- DL∕T 1881-2018 智能变电站智能控制柜技术规范
- 中国慢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诊断及管理指南2024版解读
- 学校食堂餐饮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 )
- 中建技术总工(技术负责人)竞聘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