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缺铁性贫血的调查分析5页_第1页
孕妇缺铁性贫血的调查分析5页_第2页
孕妇缺铁性贫血的调查分析5页_第3页
孕妇缺铁性贫血的调查分析5页_第4页
孕妇缺铁性贫血的调查分析5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孕妇缺铁性贫血的调查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孕妇缺铁性贫血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以期提出预防和干预措施,改善孕妇的健康状况,提高保健质量。方法 对405例孕妇的贫血状况进行分析,贫血患病率为15.30%。影响孕妇贫血的因素有孕周、文化程度、年龄等,随着年龄的增加,孕周的增长和文化程度的降低,孕妇贫血的发生率逐渐上升。结论 加强孕期保健,孕中期及时给予补充铁剂,孕期定期检查血常规,血清铁,及时纠正贫血,降低和减少贫血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以保母婴平安。 【关键词】 孕妇;缺铁性贫血;贫血患病率;影响因素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5.007 文章

2、编号:1004-7484(2014)-05-2411-01 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是妊娠期最常见的贫血,占妊娠期贫血95%。由于胎儿生长发育以及妊娠期血容量增加,对铁的需要量增加,尤其是在妊娠中晚期,孕妇对铁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均可引起贫血。属高危妊娠范围,影响胎儿及孕产妇的身心健康,严重者将导致孕妇和胎儿的死亡。调查显示孕妇贫血检出率为21.9%,稍高于发达国家,与国内有关文献的报道一致。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2年11月2013年11月在日照市妇幼保健院产科门诊行产科检查并在我院分娩的孕妇405例,年龄最大44岁,最小18岁。所有

3、调查对象近期均无感染迹象,无慢性疾病。 1.2 方法 每位孕妇均由化验室人员按实验室统一标准采集血样(血常规检查),并详细记录孕妇的年龄,文化程度,孕周、职业、地域等多方面内容。 1.3 贫血诊断标准 采用妇产科学第八版的妊娠期贫血的诊断标准。2WHO的标准为,孕妇外周血血红蛋白60g/L为轻度贫血,血红蛋白?Q60g/L为重度贫血。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用2检验对结果进行比较,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孕妇贫血发生情况 405例孕妇中发生贫血62例,占15.30%,其中轻度贫血60例,占97%,重度贫血2例,占3%

4、。 2.2 孕妇贫血与文化程度的关系 见表1。 2.3 孕妇贫血与孕周的关系 见表2。 2.4 孕妇贫血与年龄的关系 见表3。 3 讨论与分析 3.1 本次调查孕妇贫血发生率为15.30%。 3.2 孕妇缺铁性贫血的影响因素 铁的需要量增加与孕周有明显的相关性,随孕周的增加,胎儿生长发育加速,对铁的需要量也增加。本文统计资料孕中期贫血的发生率已趋严重,孕晚期达高峰,与孕妇的血容量上升,体内储备铁不足相关,导致血红蛋白下降,红细胞体积减少,发生缺铁性贫血。孕期中摄入的铁量与是否发生缺铁性贫血密切相关,文化程度高的孕妇较关注保健营养和优生优育知识,愿意接受保健的宣教和指导。孕期注重营养的均衡,孕中

5、期在医生指导下预防性补充铁剂,从而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较低。另外,在调查中对年龄与孕妇贫血的关系进行了比较,发现年龄>30岁的贫血的发生率明显升高,这可能与多产、家庭负担重和生活质量低有关。 3.3 缺铁性贫血发生的原因 妊娠期铁的需要量增加;孕妇体内贮备铁不足;食物中铁的摄入不够,与孕妇的饮食习惯,挑食,偏食有关;孕前或孕后的疾病慢性感染,妊娠高血压疾病,肝肾疾病等,均可使铁的贮存、利用和代谢发生障碍,铁的需求过度或丢失过多,还可影响红细胞的生成障碍或贫血的治疗效果。 3.4 缺铁性贫血对孕妇的影响 孕妇贫血,抵抗力下降,对分娩、手术的耐受性差,可加重产时失血,又会因子宫肌层缺血缺氧,产

6、时发生宫缩乏力,凝血机制障碍,产后出血等现象。妊娠3个月后贫血发生率大幅度上升,因每日铁需求量增加,摄入量不足,机体动用储备铁,呈铁质负平衡,当体内铁耗尽时,继之发生红细胞内缺铁,导致红细胞生成障碍。3 3.5 孕期缺铁性贫血营养指导原则 在平衡膳食的基础上增加铁、蛋白质和维生素C的供给量。孕妇铁的每日推荐摄入量在孕早期为15mg,孕中期为25mg,孕晚期为35mg,蛋白质在孕早期和孕前一样,为0.8g-1.0g/kg/d,孕中期增加15g/d,孕晚期增加25g/d;维生素C为100mg/d。增加铁的供给量。铁按其化学组成分为血红素铁(heme Fe)和非血红素铁(non heme Fe)。血

7、红素铁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的肉、鱼、禽中,吸收率为25%。非血红素铁主要存在于谷、豆、蔬菜等植物性食物中,吸收率为3%-8%。因此,增加铁供给量时要重视食物的合理搭配。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C的供给量:蛋白质至少有1/3来自于肉、鱼、禽类(MFP)。蛋白质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原料,在消化过程中所释放的氨基酸和多肽以及所含的“肉、鱼、禽因子”在提高铁吸收率方面起重要作用。4维生素C与含非血红素食物一起食入,可使铁的吸收率提高2-3倍。但其极易被氧化,注意减少烹制过程中的流失。 近年来,国内孕妇贫血患病率为20%-60%,以缺铁性为主。缺铁性贫血是体内贮存铁缺乏,影响血红素合成引起的贫血,系铁缺乏症的晚

8、期表现。5因此,预防重于治疗。孕前积极治疗失血性疾病,增加铁的储备。孕期加强孕期保健,加强营养,鼓励进含铁丰富的食物,如动物肝脏、动物血等。定期产前检查,孕中期及时补充铁剂(从孕4个月预防性补充铁剂),定期检查血常规,血清铁,尤其在孕晚期重复检查,及时纠正贫血。加大孕产妇贫血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加强高危人群的防治与管理,提高孕产妇对贫血的认知能力,了解孕产妇及胎儿甚至婴幼儿的远期影响,降低和减少缺铁性贫血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以保母婴平安。 参考文献 1 张风芝,郝伟伟,姜雯.孕妇贫血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7,30(20):3833-3834. 2 谢幸,主编.妇产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92-94. 3 翟士勇.缺铁性贫血孕妇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的观察分析J.临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