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数据PP课件_第1页
医院感染数据PP课件_第2页
医院感染数据PP课件_第3页
医院感染数据PP课件_第4页
医院感染数据PP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11-9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第48号号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已于已于2006年年6月月15日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以发布,经卫生部部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以发布,自自2006年年9月月1日起施行。日起施行。部长部长高强高强二六年七月六日二六年七月六日2021-11-93 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根据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根据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等法律

2、、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医院感染管理是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及医医院感染管理是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针对诊疗活动中存在的医院感染、医源性感染及相关务人员针对诊疗活动中存在的医院感染、医源性感染及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的预防、诊断和控制活动。的危险因素进行的预防、诊断和控制活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实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实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医务人员的职业卫生防护,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医务人员的职业卫生防护,按照职业职业病防治法病防治法及其配套规章和标准的有关规定执行。及其配套规章和标准的有关规定执

3、行。卫生部负责全国医院感染管理的监督管理工作。县卫生部负责全国医院感染管理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院感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院感染管理的监督管理工作。染管理的监督管理工作。2021-11-94第二章第二章组织管理组织管理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院感染管理责任制,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院感染管理责任制,制定并落实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严格执行制定并落实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严格执行有关技术操作规范和工作标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有关技术操作规范和工作标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防止传染病病原

4、体、耐药菌、条件致病菌及其他病原微生物防止传染病病原体、耐药菌、条件致病菌及其他病原微生物的传播。的传播。住院床位总数在住院床位总数在100张以上的医院应当设立医院感张以上的医院应当设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和独立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住院床位总数在染管理委员会和独立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住院床位总数在100张以下的医院应当指定分管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部门。张以下的医院应当指定分管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部门。其他医疗机构应当有医院感染管理专(兼)职人员。其他医疗机构应当有医院感染管理专(兼)职人员。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由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医务部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由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医务部门、护理部门、临床科室

5、、消毒供应室、手术室、临床检验门、护理部门、临床科室、消毒供应室、手术室、临床检验部门、药事管理部门、设备管理部门、后勤管理部门及其他部门、药事管理部门、设备管理部门、后勤管理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组成,主任委员由医院院长或者主管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组成,主任委员由医院院长或者主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担任。医疗工作的副院长担任。2021-11-95(一)认真贯彻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标准,制定(一)认真贯彻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标准,制定本医院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规章制度、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并监督实施;本医院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规章制度、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并监督

6、实施;(二)根据预防医院感染和卫生学要求,对本医院的建筑设计、重点科(二)根据预防医院感染和卫生学要求,对本医院的建筑设计、重点科室建设的基本标准、基本设施和工作流程进行审查并提出意见;室建设的基本标准、基本设施和工作流程进行审查并提出意见;(三)研究并确定本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并对计划的实施进(三)研究并确定本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并对计划的实施进行考核和评价;行考核和评价;(四)研究并确定本医院的医院感染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流程、(四)研究并确定本医院的医院感染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流程、危险因素以及采取的干预措施,明确各有关部门、人员在预防和控制医危险因素以及采取的干

7、预措施,明确各有关部门、人员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工作中的责任;院感染工作中的责任;(五)研究并制定本医院发生医院感染暴发及出现不明原因传染性疾病(五)研究并制定本医院发生医院感染暴发及出现不明原因传染性疾病或者特殊病原体感染病例等事件时的控制预案;或者特殊病原体感染病例等事件时的控制预案;(六)建立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协调和解决有关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六)建立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协调和解决有关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问题;问题;(七)根据本医院病原体特点和耐药现状(七)根据本医院病原体特点和耐药现状,配合药事管理委员会提出合理配合药事管理委员会提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指导意见;使用抗菌药物的指导意见;

8、(八)其他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事宜。(八)其他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事宜。2021-11-96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分管部门及医院感染管理专(兼)职人员具体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分管部门及医院感染管理专(兼)职人员具体负责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方面的管理和业务工作。主要职责是:负责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方面的管理和业务工作。主要职责是:(一)对有关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一)对有关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二)对医院感染及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监测、分析和反馈,针对问题提出(二)对医院感染及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监测、分析和反馈,针对问题提出控制措施

9、并指导实施;控制措施并指导实施;(三)对医院感染发生状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并向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三)对医院感染发生状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并向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或者医疗机构负责人报告;或者医疗机构负责人报告;(四)对医院的清洁、消毒灭菌与隔离、无菌操作技术、医疗废物管理等工(四)对医院的清洁、消毒灭菌与隔离、无菌操作技术、医疗废物管理等工作提供指导;作提供指导;(五)对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提供指导;(五)对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提供指导;(六)对医务人员有关预防医院感染的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工作提供指导;(六)对医务人员有关预防医院感染的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工作提供指导;(七)对医院感染暴发

10、事件进行报告和调查分析,提出控制措施并协调、组(七)对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进行报告和调查分析,提出控制措施并协调、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处理;织有关部门进行处理;(八)对医务人员进行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培训工作;(八)对医务人员进行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培训工作;(九)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工作;(九)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工作;(十)对消毒药械和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器具的相关证明进行审核;(十)对消毒药械和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器具的相关证明进行审核;(十一)组织开展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方面的科研工作;(十一)组织开展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方面的科研工作;(十二)完成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或者医疗机构负责人

11、交办的其他工作。(十二)完成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或者医疗机构负责人交办的其他工作。2021-11-97卫生部成立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专家组,成员由医院卫生部成立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专家组,成员由医院感染管理、疾病控制、传染病学、临床检验、流行病学、消毒感染管理、疾病控制、传染病学、临床检验、流行病学、消毒学、临床药学、护理学等专业的专家组成。主要职责是:学、临床药学、护理学等专业的专家组成。主要职责是: (一)研究起草有关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诊断的技(一)研究起草有关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诊断的技术性标准和规范;术性标准和规范; (二)对全国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进行业务指导;(二)对

12、全国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进行业务指导; (三)对全国医院感染发生状况及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三)对全国医院感染发生状况及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 (四)对全国重大医院感染事件进行调查和业务指导;(四)对全国重大医院感染事件进行调查和业务指导; (五)完成卫生部交办的其他工作。(五)完成卫生部交办的其他工作。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成立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成立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专家组,负责指导本地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技术性工作。专家组,负责指导本地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技术性工作。2021-11-98第三章第三章预防与控制预防与控制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

13、规章制度和技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加强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术规范,加强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消毒管理办法消毒管理办法,严格执行医疗,严格执行医疗器械、器具的消毒工作技术规范,并达到以下要求:器械、器具的消毒工作技术规范,并达到以下要求: (一)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一)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到灭菌水平; (二)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消毒水(二)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消毒水平;平; (三)各种

14、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三)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用一灭菌。用一灭菌。 医疗机构使用的消毒药械、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器具应当符合国家医疗机构使用的消毒药械、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有关规定。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具体措施,保证医务人员的手卫生、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具体措施,保证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诊疗环境条件、无菌操作技术和职业卫生防护工作符合规定要求,诊疗环境条件、无菌操作技术和职业卫生防护工作符合规定要求,对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控制。对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

15、行控制。2021-11-99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执行隔离技术规范,根据病原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执行隔离技术规范,根据病原体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体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医务人员职业卫生防护工作的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医务人员职业卫生防护工作的具体措施,提供必要的防护物品,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健康。具体措施,提供必要的防护物品,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健康。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按照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原则,加强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和耐药菌监测管理。,加强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和耐药菌监测管理。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及时诊断医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医院感

16、染诊断标准及时诊断医院感染病例,建立有效的医院感染监测制度,分析医院感染院感染病例,建立有效的医院感染监测制度,分析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针对导致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实施预防与的危险因素,并针对导致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实施预防与控制措施。医疗机构应当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和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医疗机构应当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和医院感染的暴发,分析感染源、感染途径,采取有效的处理和控制措的暴发,分析感染源、感染途径,采取有效的处理和控制措施,积极救治患者。施,积极救治患者。2021-11-910医疗机构经调查证实发生以下情形时,应当于医疗机构经调查证实发生以下情形时,应当于12小时内向所在地的县级地

17、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小时内向所在地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所在地的县级地方人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所在地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确认后,应当于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确认后,应当于24小时内逐级上报至省小时内逐级上报至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审核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后,应当在后,应当在24小时内上报至卫生部:小时内上报至卫生部: (一)(一)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二)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二)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 (

18、三)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三)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医疗机构发生以下情形时,应当按照医疗机构发生以下情形时,应当按照国家突发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的要求进行报告:进行报告: (一)(一)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二)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二)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 (三)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三)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2021-11-911医疗机构发生的医院感

19、染属于法定传医疗机构发生的医院感染属于法定传染病的,应当按照染病的,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法和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规的规定进行报告和处理。定进行报告和处理。医疗机构发生医院感染暴发时,所医疗机构发生医院感染暴发时,所在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及时进行流行病学在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查找感染源、感染途径、感染因素,采取调查,查找感染源、感染途径、感染因素,采取控制措施,防止感染源的传播和感染范围的扩大。控制措施,防止感染源的传播和感染范围的扩大。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应当根据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

20、应当根据情况指导医疗机构进行医院感染的调查和控制工情况指导医疗机构进行医院感染的调查和控制工作,并可以组织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作,并可以组织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2021-11-912第四章第四章人员培训人员培训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应当重视医院感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应当重视医院感染管理的学科建设,建立专业人才培养制度,充分发挥医院染管理的学科建设,建立专业人才培养制度,充分发挥医院感染专业技术人员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工作中的作用。感染专业技术人员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工作中的作用。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医院感染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医院感染专业人员岗位规范化培训和考

21、核制度,加强继续教育,提高专业人员岗位规范化培训和考核制度,加强继续教育,提高医院感染专业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医院感染专业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对本机构工作人员的培训计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对本机构工作人员的培训计划,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相关法律法规、医院感染划,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相关法律法规、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工作规范和标准、专业技术知识的培训。管理相关工作规范和标准、专业技术知识的培训。医院感染专业人员应当具备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医院感染专业人员应当具备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的专业知识,并能够承担医院感染管理和业务技术工制工作的专业知识,并能够承担医院感染管理和业务技术工作

22、。作。医务人员应当掌握与本职工作相关的医院感染医务人员应当掌握与本职工作相关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方面的知识,落实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工作预防与控制方面的知识,落实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工作规范和要求。工勤人员应当掌握有关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规范和要求。工勤人员应当掌握有关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基础卫生学和消毒隔离知识,并在工作中正确运用。基础卫生学和消毒隔离知识,并在工作中正确运用。2021-11-913第五章第五章监督管理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按照有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的规定,对所辖区域的医疗机构进行监督关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的规定,

23、对所辖区域的医疗机构进行监督检查。检查。对医疗机构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是:对医疗机构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是: (一)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及落实情况;(一)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及落实情况; (二)针对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各项工作和控制措施;(二)针对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各项工作和控制措施; (三)消毒灭菌与隔离、医疗废物管理及医务人员职业卫生防(三)消毒灭菌与隔离、医疗废物管理及医务人员职业卫生防护工作状况;护工作状况; (四)医院感染病例和医院感染暴发的监测工作情况;(四)医院感染病例和医院感染暴发的监测工作情况; (五)现场检查。(五)现场检查。卫生行政部门在检查中发现医疗机构存在医院感染卫生行

24、政部门在检查中发现医疗机构存在医院感染隐患时,应当责令限期整改或者暂时关闭相关科室或者暂停相隐患时,应当责令限期整改或者暂时关闭相关科室或者暂停相关诊疗科目。关诊疗科目。医疗机构对卫生行政部门的检查、调查取证等工医疗机构对卫生行政部门的检查、调查取证等工作,应当予以配合,不得拒绝和阻碍,不得提供虚假材料。作,应当予以配合,不得拒绝和阻碍,不得提供虚假材料。2021-11-914第六章第六章罚则罚则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未按照本办法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未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履行监督管理和对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报告、调查处理职的规定履行监督管理和对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报告、调查处理职

25、责,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直接责责,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直接责任人和相关责任人予以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任人和相关责任人予以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医疗机构违反本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医疗机构违反本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逾期不改的,给予警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逾期不改的,给予警告并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对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给予降告并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对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 (一)未建立或者未落实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

26、度、工作规范;(一)未建立或者未落实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工作规范; (二)未设立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分管部门以及指定专(兼)职(二)未设立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分管部门以及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人员负责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 (三)违反对医疗器械、器具的消毒工作技术规范;(三)违反对医疗器械、器具的消毒工作技术规范; (四)违反无菌操作技术规范和隔离技术规范;(四)违反无菌操作技术规范和隔离技术规范; (五)未对消毒药械和一次性医疗器械、器具的相关证明进行审(五)未对消毒药械和一次性医疗器械、器具的相关证明进行审核;核; (六)未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提供职业卫生防护。(六

27、)未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提供职业卫生防护。2021-11-915医疗机构违反本办法规定,未采取预医疗机构违反本办法规定,未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或者发生医院感染未及时采取控制措防和控制措施或者发生医院感染未及时采取控制措施,造成医院感染暴发、传染病传播或者其他严重施,造成医院感染暴发、传染病传播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给后果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依予降级、撤职、开除的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依照照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第六十九条规定,可以依法吊第六十九条规定,可以依法吊销有关责任人员的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

28、追销有关责任人员的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究刑事责任。医疗机构发生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未按医疗机构发生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未按本办法规定报告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本办法规定报告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通报批评;造成严重后果的,对负有责任行政部门通报批评;造成严重后果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降级、撤职、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处分。开除的处分。2021-11-916第七章第七章附则附则 本办法中下列用语的含义:本办法中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一)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

29、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二)(二)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感染。 (三)(三)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四)(四)指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者消除环

30、指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者消除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五)(五)杀灭或者消除传播媒介上的一切微生物,包括杀灭或者消除传播媒介上的一切微生物,包括致病微生物和非致病微生物,也包括细菌芽胞和真菌孢子。致病微生物和非致病微生物,也包括细菌芽胞和真菌孢子。2021-11-917中国人民解放军医疗机构的医中国人民解放军医疗机构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卫生部院感染管理工作,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卫生部门归口管理。门归口管理。采供血机构与疾病预防控制机采供血机构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医源性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参照本办法。构的医源性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参照本办法。本办法自本办法自20

31、06年年9月月1日日起施行,起施行,原原2000年年11月月30日日颁布的颁布的医院感染管理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范(试行)同时废止。同时废止。2021-11-9182021-11-919 对于医院感染,在国外先后有这些的用词:对于医院感染,在国外先后有这些的用词:hospitalassociatedinfection,hospitalacquiredinfection,hospitalinfection,nosocomialinfection等。目前常用的是等。目前常用的是后三者。在国内,曾先用过后三者。在国内,曾先用过“医学性感医学性感染染”,“医院获得性感染医院获得性感染”,“医院内

32、感医院内感染染”等,近年来逐渐统一称为等,近年来逐渐统一称为。 医院感染的定义,有着不同的说法:医院感染的定义,有着不同的说法:2021-11-920 1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卫生组织who(1978年哥本年哥本哈根):哈根):“凡住院病人,陪护人员或凡住院病人,陪护人员或医院工作人员因医疗、护理工作而被医院工作人员因医疗、护理工作而被感染所引起的任何临床显示症状的微感染所引起的任何临床显示症状的微生物性疾病,不管受害对象在医院期生物性疾病,不管受害对象在医院期间是否出现症状。间是否出现症状。”均视为医院感染。均视为医院感染。2021-11-921 2流行病学词典流行病学词典(last主编,主编,1

33、983年年版):版):“在医疗机构中获得的感染,如某在医疗机构中获得的感染,如某病人进入某个医院或其他卫生保健机构时病人进入某个医院或其他卫生保健机构时未患某病也不处于该病的潜伏期,但却在未患某病也不处于该病的潜伏期,但却在该院或机构中新感染了这种疾病,即为医该院或机构中新感染了这种疾病,即为医源性感染。医院感染既包括在医院由获得源性感染。医院感染既包括在医院由获得的但出院后才显示的感染,也包括医务人的但出院后才显示的感染,也包括医务人员中的这种感染。员中的这种感染。”2021-11-922 3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1980年:年: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发生的感染,而在医院

34、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发生的感染,而在其入院时尚未发生此感染也未处于此感染其入院时尚未发生此感染也未处于此感染的潜伏期。对潜伏期不明的感染,凡发生的潜伏期。对潜伏期不明的感染,凡发生于入院后皆可列为医院感染。若病人入院于入院后皆可列为医院感染。若病人入院时已发生的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亦时已发生的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亦列为医院感染。列为医院感染。2021-11-9232021-11-924 5医院感染医院感染(郑明新、高绪文主编,(郑明新、高绪文主编,1997年):年):“发生在医院内的一切感染发生在医院内的一切感染”。“其涵意如其涵意如下:(一)医院感染必须发生在医院内,包括在医下:(一)医

35、院感染必须发生在医院内,包括在医院内感染而在院外或转院后发病的病人,不包括在院内感染而在院外或转院后发病的病人,不包括在在院外感染而在院内发病的病人。(二)有明确潜在院外感染而在院内发病的病人。(二)有明确潜伏期的疾病,病人从入院后第一天算起,超过平均伏期的疾病,病人从入院后第一天算起,超过平均潜伏期而发病的,应为医院感染。但由于潜伏期变潜伏期而发病的,应为医院感染。但由于潜伏期变动幅度较大,还应参照病原学及流行病学资料来确动幅度较大,还应参照病原学及流行病学资料来确定。(三)无明确潜伏期的疾病,病人入院定。(三)无明确潜伏期的疾病,病人入院48小时小时后发生的感染即为医院感染。(四)研究对象

36、主要后发生的感染即为医院感染。(四)研究对象主要为住院病人和医院工作人员,而门诊病人、探视者为住院病人和医院工作人员,而门诊病人、探视者流动性大,发生医院感染不易发现和判断,一般不流动性大,发生医院感染不易发现和判断,一般不列为研究对象。列为研究对象。”2021-11-925 6现代医院感染学现代医院感染学(朱士俊主编,(朱士俊主编,1998年):年):广义广义,“任何人员在医院活动期间遭受病原体侵袭任何人员在医院活动期间遭受病原体侵袭而引起的任何诊断明确的感染或疾病,均称为医院而引起的任何诊断明确的感染或疾病,均称为医院感染感染”。狭义狭义,“凡是住院病人在入院时不存在,凡是住院病人在入院时

37、不存在,也非已处于潜伏期的,而在住院期间遭受病原体侵也非已处于潜伏期的,而在住院期间遭受病原体侵袭而引起的任何诊断明确的感染或疾病,不论受感袭而引起的任何诊断明确的感染或疾病,不论受感染者在医院期间或是出院以后出现症状,均称为医染者在医院期间或是出院以后出现症状,均称为医院感染。院感染。” 除上述,在每部医院管理学专著中都有对医院感染除上述,在每部医院管理学专著中都有对医院感染的定义,可以说大同小异,不再列举。的定义,可以说大同小异,不再列举。2021-11-926从上述定义中,一般有这样的共识:从上述定义中,一般有这样的共识: 1医院感染应以住院病人作为主要分析判断的对医院感染应以住院病人作

38、为主要分析判断的对象。在实际操作中,以他们在医院感染发生率进行象。在实际操作中,以他们在医院感染发生率进行统计。只有明确根据说明系在住院期间感染而出院统计。只有明确根据说明系在住院期间感染而出院后才出现症状的,才能将其列入。后才出现症状的,才能将其列入。 2医院感染的统计,不包括病人在入院前已开始医院感染的统计,不包括病人在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若病人这次住院前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若病人这次住院前和入院后的感染是在前次住院期间所得,亦列为医和入院后的感染是在前次住院期间所得,亦列为医院感染。由于潜伏期幅度多有变化值,尤其是潜伏院感染。由于潜伏期幅度多有变化值,尤其是潜

39、伏期不明者而难于确定时,在统计时,以入院后期不明者而难于确定时,在统计时,以入院后48小小时内发生的,列为医院感染。时内发生的,列为医院感染。 3确认为医院感染者,应有诊断的依据,并按统确认为医院感染者,应有诊断的依据,并按统一的一的标准标准作出诊断。作出诊断。2021-11-927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试行试行) ) 【颁布单位颁布单位】卫生部卫生部 【颁布时间颁布时间】2001年年1月月3日日2021-11-928医院感染定义医院感染定义 医院感染医院感染(nosocomialinfection,hospitalinfection或或hospitalacquiredinfe

40、ction)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2021-11-929说说明:明: 1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

41、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2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3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它部位新的感染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它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迁徙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的感染。 4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 5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菌等的感染。 6医务人员在

42、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2021-11-930说说明:明: 1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现。 2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现。 3新生儿经胎盘获得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小时内发病)的感染,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体病、如单纯疱疹、弓形体病、水痘等。水痘等。 4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 医院感染按临床诊断报告,力求做出病原学诊断。医院感染按临床诊断报告,力求做出病原学诊断。202

43、1-11-931呼吸系统呼吸系统2021-11-932一、上呼吸道感染一、上呼吸道感染2021-11-933二、下呼吸道感染(二、下呼吸道感染(1) 临床诊断临床诊断 符合下述两条之一即可诊断。符合下述两条之一即可诊断。 1患者出现咳嗽、痰粘稠,肺部出现湿罗音,并患者出现咳嗽、痰粘稠,肺部出现湿罗音,并有下列情况之一有下列情况之一: 发热。发热。 白细胞总数和白细胞总数和(或或)嗜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嗜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x线显示肺部有炎性浸润性病变。线显示肺部有炎性浸润性病变。 2慢性气道疾患患者稳定期(慢性支气管炎伴或慢性气道疾患患者稳定期(慢性支气管炎伴或不伴阻塞性肺气肿、哮喘、支气管

44、扩张症)继发急不伴阻塞性肺气肿、哮喘、支气管扩张症)继发急性感染,并有病原学改变或性感染,并有病原学改变或x线胸片显示与入院时线胸片显示与入院时比较有明显改变或新病变。比较有明显改变或新病变。2021-11-934二、下呼吸道感染(二、下呼吸道感染(2) 病原学诊断病原学诊断 临床诊断基础上,符合下述六条之一即可诊断。临床诊断基础上,符合下述六条之一即可诊断。 1经筛选的痰液,连续两次分离到相同病原体。经筛选的痰液,连续两次分离到相同病原体。 2痰细菌定量培养分离病原菌数痰细菌定量培养分离病原菌数106cfu/ml。 3血培养或并发胸腔积液者的胸液分离到病原体。血培养或并发胸腔积液者的胸液分离

45、到病原体。 4经纤维支气管镜或人工气道吸引采集的下呼吸道分泌物经纤维支气管镜或人工气道吸引采集的下呼吸道分泌物病原菌数病原菌数106cfu/ml;经支气管肺泡灌洗;经支气管肺泡灌洗(bal)分离到病原分离到病原菌数菌数104cfu/ml;或经防污染标本刷;或经防污染标本刷(psb)、防污染支气管、防污染支气管肺泡灌洗肺泡灌洗(pbal)采集的下呼吸道分泌物分离到病原菌,而采集的下呼吸道分泌物分离到病原菌,而原有慢性阻塞性肺病包括支气管扩张者病原菌数必须原有慢性阻塞性肺病包括支气管扩张者病原菌数必须103cfu/ml。 5痰或下呼吸道采样标本中分离到通常非呼吸道定植的细痰或下呼吸道采样标本中分离

46、到通常非呼吸道定植的细菌或其它特殊病原体。菌或其它特殊病原体。 6免疫血清学、组织病理学的病原学诊断证据。免疫血清学、组织病理学的病原学诊断证据。2021-11-935二、下呼吸道感染(二、下呼吸道感染(3) 说明:说明: 1痰液筛选的标准为痰液涂片镜检鳞状上皮细胞痰液筛选的标准为痰液涂片镜检鳞状上皮细胞25个个/低倍视野或鳞状上低倍视野或鳞状上皮细胞:白细胞皮细胞:白细胞1:2.5;免疫抑制和粒细胞缺乏患;免疫抑制和粒细胞缺乏患者见到柱状上皮细胞或锥状上皮细胞与白细胞同时者见到柱状上皮细胞或锥状上皮细胞与白细胞同时存在,白细胞数量可以不严格限定。存在,白细胞数量可以不严格限定。 2应排除非感

47、染性原因如肺栓塞、心力衰竭、肺应排除非感染性原因如肺栓塞、心力衰竭、肺水肿、肺癌等所致的下呼吸道的胸片的改变。水肿、肺癌等所致的下呼吸道的胸片的改变。 3病变局限于气道者为医院感染气管支气管炎;病变局限于气道者为医院感染气管支气管炎;出现肺实质炎症出现肺实质炎症(x线显示线显示)者为医院感染肺炎者为医院感染肺炎(包括包括肺脓肿肺脓肿),报告时需分别标明。,报告时需分别标明。2021-11-936三、胸膜腔感染(三、胸膜腔感染(1) 发热,胸痛,胸水外观呈脓性、或带臭味、发热,胸痛,胸水外观呈脓性、或带臭味、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1000106/l。 临床诊断基础上,符合下述两条之

48、一即可诊临床诊断基础上,符合下述两条之一即可诊断。断。 1胸水培养分离到病原菌。胸水培养分离到病原菌。 2胸水普通培养无菌生长,但涂片见到细菌。胸水普通培养无菌生长,但涂片见到细菌。2021-11-937三、胸膜腔感染(三、胸膜腔感染(2) 1胸水发现病原菌,则不论胸水性状和常规检查结果如何,胸水发现病原菌,则不论胸水性状和常规检查结果如何,均可作出病原学诊断。均可作出病原学诊断。 2应强调胸水的厌氧菌培养。应强调胸水的厌氧菌培养。 3邻近部位感染自然扩散而来的胸膜腔感染,如并发于肺邻近部位感染自然扩散而来的胸膜腔感染,如并发于肺炎、支气管胸膜炎、支气管胸膜 瘘、肝脓肿者不列为医院感染;诊断操

49、作促使感染扩散者则瘘、肝脓肿者不列为医院感染;诊断操作促使感染扩散者则属医院感染。若肺炎系医院感染,如其并发脓胸按医院感染属医院感染。若肺炎系医院感染,如其并发脓胸按医院感染肺炎报告,另加注括号标明脓胸。肺炎报告,另加注括号标明脓胸。 4结核性胸膜炎自然演变成结核性脓胸不属于医院感染。结核性胸膜炎自然演变成结核性脓胸不属于医院感染。 5病人同时有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感染时,仅需报告下呼病人同时有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感染时,仅需报告下呼吸道感染。吸道感染。2021-11-938心血管系统心血管系统2021-11-939 病人至少有下列症状或体征中的两项且无其病人至少有下列症状或体征中的两项且无其它明

50、确原因可以解释:发热、新出现心脏杂它明确原因可以解释:发热、新出现心脏杂音或杂音发生变化、栓塞性改变、皮肤异常音或杂音发生变化、栓塞性改变、皮肤异常表现(如淤斑、出血、疼痛性皮下肿块)、表现(如淤斑、出血、疼痛性皮下肿块)、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脏传导异常,并合并有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脏传导异常,并合并有下列情况之一:下列情况之一: 1外科手术或病理组织学发现心脏赘生物。外科手术或病理组织学发现心脏赘生物。 2超声心动图发现赘生物的证据。超声心动图发现赘生物的证据。2021-11-940 临床诊断基础上,符合下述三条之一即可诊临床诊断基础上,符合下述三条之一即可诊断。断。 1心脏瓣膜或赘生物培养出病

51、原体。心脏瓣膜或赘生物培养出病原体。 2临床诊断基础上,两次或多次血液培养阳临床诊断基础上,两次或多次血液培养阳性。性。 3临床诊断基础上,心脏瓣膜革兰染色发现临床诊断基础上,心脏瓣膜革兰染色发现病原菌。病原菌。2021-11-941二、心肌炎或心包炎(心肌炎或心包炎(1) 符合下述两条之一即可诊断。符合下述两条之一即可诊断。 1病人至少有下列症状或体征中的两项且无其它明确原因病人至少有下列症状或体征中的两项且无其它明确原因可以解释:发热、胸痛、奇脉、心脏扩大,并合并有下列情可以解释:发热、胸痛、奇脉、心脏扩大,并合并有下列情况之一:况之一: 有心肌炎或心包炎的异常心电图改变。有心肌炎或心包炎

52、的异常心电图改变。 心脏组织病理学检查证据。心脏组织病理学检查证据。 影像学发现心包渗出。影像学发现心包渗出。 2病人病人1岁至少有下列症状或体征中的两项且无其它明确岁至少有下列症状或体征中的两项且无其它明确原因可以解释:发热、胸痛、奇脉或心脏扩大,呼吸暂停,原因可以解释:发热、胸痛、奇脉或心脏扩大,呼吸暂停,心动过缓,并至少有下列情况之一:心动过缓,并至少有下列情况之一: 有心肌炎或心包炎的异常心电图改变。有心肌炎或心包炎的异常心电图改变。 心脏组织病理学检查证据。心脏组织病理学检查证据。 影像学发现心包渗出。影像学发现心包渗出。2021-11-942二、心肌炎或心包炎(心肌炎或心包炎(2)

53、 临床诊断基础上,符合下述两条之一即可诊临床诊断基础上,符合下述两条之一即可诊断。断。 1心包组织培养出病原菌或外科手术心包组织培养出病原菌或外科手术针吸针吸取物培养出病原体。取物培养出病原体。 2在临床诊断基础上,血中抗体阳性(如流在临床诊断基础上,血中抗体阳性(如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并排除其它部位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并排除其它部位感染。感染。2021-11-943血液系统血液系统2021-11-944一、血管相关性感染(一、血管相关性感染(1) 符合下述三条之一即可诊断。符合下述三条之一即可诊断。 1.静脉穿刺部位有脓液排出,或有弥散性红斑静脉穿刺部位有脓液排出,或有弥散性红斑(

54、蜂窝蜂窝组织炎的表现组织炎的表现)。 2.沿导管的皮下走行部位出现疼痛性弥散性红斑并沿导管的皮下走行部位出现疼痛性弥散性红斑并除外理化因素所致。除外理化因素所致。 3.经血管介入性操作,发热经血管介入性操作,发热38,局部有压痛,局部有压痛,无其它原因可解释。无其它原因可解释。 导管尖端培养和导管尖端培养和/或血液培养分离出有意义的病原微或血液培养分离出有意义的病原微生物。生物。2021-11-945一、血管相关性感染(一、血管相关性感染(2) 1.导管管尖培养其接种方法应取导管尖端导管管尖培养其接种方法应取导管尖端5cm,在血平板表面往返滚动一次,细菌菌,在血平板表面往返滚动一次,细菌菌数数

55、15cfu/平板即为阳性。平板即为阳性。 2.从穿刺部位抽血定量培养,细菌菌数从穿刺部位抽血定量培养,细菌菌数100cfu/ml,或细菌菌数相当于对侧同时取,或细菌菌数相当于对侧同时取血培养的血培养的410倍;或对侧同时取血培养出倍;或对侧同时取血培养出同种细菌。同种细菌。2021-11-946二、败血症(二、败血症(1) 临床诊断临床诊断 发热发热38或低体温或低体温36,可伴有寒战,并合并,可伴有寒战,并合并下列情况之一:下列情况之一: 1有入侵门户或迁徙病灶。有入侵门户或迁徙病灶。 2有全身中毒症状而无明显感染灶。有全身中毒症状而无明显感染灶。 3有皮疹或出血点、肝脾肿大、血液中性粒细胞

56、有皮疹或出血点、肝脾肿大、血液中性粒细胞增多伴核左移,且无其它原因可以解释。增多伴核左移,且无其它原因可以解释。 4收缩压低于收缩压低于12kpa(90mmhg),或较原收缩压下,或较原收缩压下降超过降超过5.3kpa(40mmhg)。2021-11-947二、败血症(二、败血症(2) 病原学诊断病原学诊断 临床诊断基础上,符合下述两条之一即可诊临床诊断基础上,符合下述两条之一即可诊断。断。 1血液培养分离出病原微生物。血液培养分离出病原微生物。 2血液中检测到病原体的抗原物质。血液中检测到病原体的抗原物质。2021-11-948二、败血症(二、败血症(3) 说明:说明: 1入院时有经血液培养

57、证实的败血症,在入院后血液培养入院时有经血液培养证实的败血症,在入院后血液培养又出现新的非污染菌,或医院败血症过程中又出现新的非污又出现新的非污染菌,或医院败血症过程中又出现新的非污染菌,均属另一次医院感染败血症。染菌,均属另一次医院感染败血症。 2血液培养分离出常见皮肤菌,如类白喉杆菌、肠杆菌、血液培养分离出常见皮肤菌,如类白喉杆菌、肠杆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丙酸杆菌等,需不同时间采血,有两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丙酸杆菌等,需不同时间采血,有两次或多次培养阳性。次或多次培养阳性。 3血液中发现有病原体抗原物质,如流感嗜血杆菌、肺炎血液中发现有病原体抗原物质,如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乙种溶

58、血性链球菌,必须与症状、体征相符,且与链球菌、乙种溶血性链球菌,必须与症状、体征相符,且与其它感染部位无关。其它感染部位无关。 4血管相关败(菌)血症属于此条,导管相关动静脉炎计血管相关败(菌)血症属于此条,导管相关动静脉炎计入心血管感染。入心血管感染。 5血培养有多种菌生长,在排除污染后可考虑复数菌败血血培养有多种菌生长,在排除污染后可考虑复数菌败血症。症。2021-11-949三、输血相关感染(三、输血相关感染(1) 常见有病毒性肝炎(乙、丙、丁、庚型等)、艾滋常见有病毒性肝炎(乙、丙、丁、庚型等)、艾滋病、巨细胞病毒感染、疟疾、弓形体病等。病、巨细胞病毒感染、疟疾、弓形体病等。 必须同时

59、符合下述三种情况才可诊断。必须同时符合下述三种情况才可诊断。 1从输血至发病,或从输血至血液中出现病原免从输血至发病,或从输血至血液中出现病原免疫学标志物的时间超过该病原体感染的平均潜伏期。疫学标志物的时间超过该病原体感染的平均潜伏期。 2受血者受血前从未有过该种感染,免疫学标志受血者受血前从未有过该种感染,免疫学标志物阴性。物阴性。 3证实供血员血液存在感染性物质,如:血中查证实供血员血液存在感染性物质,如:血中查到病原体、免疫学标志物阳性、病原到病原体、免疫学标志物阳性、病原dna或或rna阳阳性等。性等。2021-11-950三、输血相关感染(三、输血相关感染(2) 临床诊断基础上,符合

60、下述四条之一即可诊临床诊断基础上,符合下述四条之一即可诊断。断。 1血液中找到病原体。血液中找到病原体。 2血液特异性病原体抗原检测阳性,或其血血液特异性病原体抗原检测阳性,或其血清在清在igm抗体效价达到诊断水平,抗体效价达到诊断水平,或双份血或双份血清清igg呈呈4倍升高。倍升高。 3组织或体液涂片找到包涵体。组织或体液涂片找到包涵体。 4病理活检证实。病理活检证实。2021-11-951三、输血相关感染(三、输血相关感染(3) 1病人可有症状、体征,也可仅有免疫学病人可有症状、体征,也可仅有免疫学改变。改变。 2艾滋病潜伏期长,受血者在受血后艾滋病潜伏期长,受血者在受血后6个个月内可出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