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1年11月01日-907)_第1页
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1年11月01日-907)_第2页
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1年11月01日-907)_第3页
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1年11月01日-907)_第4页
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1年11月01日-907)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整理网络,word排版,全文可编辑,欢迎下载使用。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1年11月01日-907)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1年11月01日-907)1:下列迁移中,难易相同的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是()单项选择题a、顺向迁移b、逆向迁移c、垂直迁移d、水平迁移 2:学习策略是一种程序性知识,由规则系统或技能构成,是学习技巧和学习技能的组合。()判断题对错 3: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单项选择题a、讲解b、观察c、示范d、练习 4: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这种方法属于()单项选择题a、调查法b、观察法c、实验法d、测验法 5

2、:教师在直观教学时,应用“变式”方法的目的在于()。单项选择题a、激发兴趣b、引起注意c、丰富想象力d、分化概念 6:直观是知识掌握的开端环节,是感性知识的重要来源,是理解抽象的科学知识的起点。缺乏这一起点,学生只能习得一些空洞的概念、原理,或者曲解概念和原理。因此,直观是知识掌握的开端环节,任何情况下教学都必须从直观开始。判断题对错 7:儿童品德形成的关键是()单项选择题a、道德认知水平的提高b、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c、道德动机的激发d、道德动机与道德行为的稳固联系 8: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哪一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单项选择题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

3、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9: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单项选择题a、复杂方案b、学习计划c、可行方案d、思维程序 10:某教师通过调查、访谈、观察等方式研究本地区十几所学校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他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属()。单项选择题a、实验研究b、个案实验c、描述性研究d、实验室实验 11:教师应采取()措施提高课堂群体的凝聚力。多项选择题a、了解群体的凝聚力情况b、培养群体认同感c、规定群体单一思想d、形成群体成员归属感e、给予学生赞许与鼓励,形成力量感 12:联结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以认知结构为基础的。()判断题对错 13:

4、现代认知心理学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分析与传统心理学的分析的主要差异是()。单项选择题a、强调解题过程分析b、强调解题策略分析c、强调知识与人格特征相互作用分析d、强调不同类型的知识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分析 14:班杜拉认为模仿的不同方式有()多项选择题a、直接模仿b、间接模仿c、综合模仿d、象征模仿e、抽象模仿 15:教育心理学是()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单项选择题a、自然学科b、普通心理学c、应用心理学d、理论心理学 16: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变化,取决于交往双方()。单项选择题a、修养和处世方法b、身份和地位c、交往方式与方法d、需要满足的程度 17: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可以起

5、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有助于学生学习的进步。教师期望的这种效应是()单项选择题a、马斯洛效应b、艾宾浩斯效应c、格式塔效应d、罗森塔尔效应 18: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有()。多项选择题a、自我控制法b、全身松驰训练c、系统脱敏法d、肯定性训练 19:在班级人际关系的构成成分中,最主要的是()。单项选择题a、认知成分b、情感成分c、意志成分d、行为成分 20:对学习环境的设置主要属于()单项选择题a、资源管理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元认知策略 21:三位一体的心理品德结构把道德意志包括在()单项选择题a、道德意识的训练中b、道德行为的训练中c、道德面貌的训练中d、道德情感的训练中 2

6、2:心理年龄特征并不经常发生根本性变化,不可能完全不相同。这说明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具有()单项选择题a、可变性b、稳定性c、永恒性d-不可知性 23:当教师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时,这是教师成长过程中()的特征。单项选择题a、关注发展阶段b、关注学生阶段c、关注情境阶段d、关注生存阶段 24:如果儿童处于1115岁,那么他属于皮亚杰儿童智力发展阶段中的()。单项选择题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25: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通过对重点内容圈点的方法帮助记忆,这种学习策略属于()。单项选择题a、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元认知策略 26:教师采取的有效

7、达到教学目标的一切活动计划称之为()。单项选择题a、教学策略b、教学方法c、教学目标d、学习方法 27: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具有()多项选择题a、连续性b、独立性c、阶段性d、稳定性e、可变性 28:具有不同认知方式的学生,可以获得相同的认知质量。判断题对错 29:通常所说的规则、原理、原则属于()。单项选择题a、感知b、表象c、概念d、命题 30: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其作者是()单项选择题a、陶行知b、蔡元培c、潘菽d、廖世承 31:迁移不仅存在于某种经验内部,而且也存在于不同经验之间。()判断题对错 32:在技能形成过程中,视觉控制不起主导作用,逐渐让位于动觉控制,肌肉

8、运动感觉变得较清晰、准确,并成为动作执行的主要调节器,这是()阶段的动作特点。单项选择题a、操作定向b、操作模仿c、操作整合d、操作熟练 33:下列属于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的是()单项选择题a、斯金纳b、布鲁姆c、加涅d、罗杰斯 34:斯金纳通过实验提出,有机体的行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应答性行为,另一类是()单项选择题a、刺激性行为b、操作性行为c、反应性行为d、认知性行为 35:领会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代表最低水平的_单项选择题a、信息加工b、学习活动c、复杂记忆d、理解 36:刚能觉察出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最小差异量的能力叫做()单项选择题a、绝对感觉阈限b、绝对感受性c、差别感觉阈限d、差

9、别感受性 37:围绕某学科内容中的一个课题或单元的教学而设计的学习包是()单项选择题a、录音练习册b、多媒体学习包c、自学课件d、导听教学 38:下列不属于教学环境的是()。单项选择题a、桌椅b、课堂气氛c、照明d、课本 39: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单项选择题a、学与教二者相互作用的心理规律b、教学的心理规律c、学与教的心理规律d、学习的心理规律 40:认知主义者认为,世界是由客观实体、客观实体的特征及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构成的。()判断题对错 41:领会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代表最低水平的()。单项选择题a、信息加工b、学习活动c、复杂记忆d、理解 42: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12

10、18岁阶段的发展任务主要是培养()。单项选择题a、主动性b、自我同一性c、勤奋感d、自主性 43: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根据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为智力超常或有特殊才能的儿童提供更为充实、更有利于其潜能充分发展的环境和教学内容,这说明教育心理学具有()作用。单项选择题a、准确了解问题b、提供理论指导c、预测并干预学生d、结合教学进行研究 44:知觉的恒常性包括()多项选择题a、气味恒常性b、亮度恒常性c、大小恒常性d、颜色恒常性e、形状恒常性 45:学习不是本能活动,而是后天习得的活动,是由经验或实践引起的。()判断题对错 46:同样的刺激,不同的人压力感不同,其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多

11、项选择题a、经验b、准备状态c、认知d、性格e、环境 47:技能按其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可以分为()多项选择题a、逻辑技能b、动作技能c、具体技能d、抽象技能e、智力技能 48:儿童的思维已经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能以命题的形式进行,并能发现命题之间的关系,能理解符号的意义,能做一定的概括,思维已经接近成人的水平。这在皮亚杰儿童智力发展阶段中属于()。单项选择题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49:一般说来,认知风格中场独立性者更感兴趣的学科是()单项选择题a、文学b、数学c、历史d、法律 50: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应遵循()。多项选择题a、一般目

12、标和具体目标相结合b、集体目标和个人目标相结合c、难度适中d、便于检测e、总结性评价 查看答案1:答案d 解析 根据前后学习的难度差异,可以把迁移分为垂直迁移和水平迁移两类。难易不同的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叫垂直迁移。难易相同的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是水平迁移。 2:答案正确 解析 略。 3:答案d 解析 练习是学习者对学习任务的重复接触或重复反应,是形成心智技能和操作技能的关键环节,是学生在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 4:答案b 解析 5:答案d 解析 变式是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组织感性材料,使非本质要素变异,突出事物本质特征的方法,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准确地掌握概念。因此教师在直观教学

13、时,应用“变式”方法的目的在于分化概念。 6:答案错误 解析 答:错误。直观是知识掌握的开端环节,是感性知识的重要来源,是理解抽象的科学知识的起点。缺乏这一起点,学生只能习得一些空洞的概念、原理,或者曲解概念和原理。当然,肯定直观为知识掌握的开端环节,并非意味着任何情况下教学都必须从直观开始。 7:答案a 解析 8:答案c 解析 如上题。 9:答案a 解析 考查学习策略定义,应识记。 10:答案c 解析 11:答案a,b,d,e 解析 c选项束缚学生的思想是错误的。 12:答案错误 解析 题干阐述的是认知学习理论的核心观点。 13:答案d 解析 14:答案a,c,d,e 解析 15:答案c 解

14、析 16:答案d 解析 【解析】略。 17:答案d 解析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研究探讨了教师的期望作用,提出了“罗森塔尔效应”,也叫“皮格马利翁效应”。 18:答案b,c,d 解析 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有:全身松弛训练、系统脱敏法、肯定性训练。 19:答案b 解析 20:答案a 解析 21:答案b 解析 22:答案b 解析 儿童的心理发展并不是一个突变的过程,而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从整个身心发展过程来看,各个心理发展阶段具有明显的差异,然而这种变化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他们的心理年龄特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23:答案d 解析 24:答案d 解析 皮亚杰的认知发

15、展阶段理论关于年龄的划分如下:感知运动阶段为02岁;前运算阶段为27岁;具体运算阶段为711岁;形式运算阶段为1115岁。 25:答案a 解析 26:答案a 解析 27:答案a,c,d,e 解析 28:答案错误 解析 答:错误。一般认为,认知方式是指学生在加工信息时(包括接受、储存、转化、提取和使用信息)所习惯采用的不同方式。其主要特征是持久性和一致性,它是与学生的个性相关的,而且与学生的情感和动机特征等联系在一起。认知方式一般是根据两极来描述的,没有高和低、好和差之分。 29:答案d 解析 30:答案d 解析 31:答案正确 解析 系统暂无解析 32:答案c 解析 操作整合阶段的动作特点表现

16、为在动作控制方面,视觉控制不起主导作用,并逐渐让位于动觉控制,而肌肉运动感觉变得较清晰、准确,并成为动作执行的主要调节器。 33:答案d 解析 34:答案b 解析 识记性试题。斯金纳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应答性行为是由特定刺激所引起的,是不随意的反射性反应,是经典条件作用的研究对象。操作行为是有机体自发做出的随意反应,是操作性条件作用的研究对象。人的大部分行为都是操作性行为。(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35:答案d 解析 36:答案d 解析 37:答案c 解析 38:答案d 解析 课本属于教学媒体 39:答案a 解析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规律的科

17、学,但学与教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作用在一起的。 40:答案正确 解析 略。 41:答案d 解析 42:答案b 解析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1)婴儿期(0-15岁):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2)儿童早期(1-5-3岁):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感;(3)学期前(3-6、7岁)主动感对内疚感;(4)学龄期(6、7-12岁):勤奋感对自卑感;(5)青年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6)成年早期(18-30):亲密感对孤独感;(7)成年中期(30-50岁):繁殖感对停滞感;(8)成年晚期(50岁以后):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 43:答案c 解析 【解析】题干中所说明的是教育心理学的预测并干预学生的作用。 44:答案b,c,d,e 解析 45:答案正确 解析 略。 46:答案a,b,c,d,e 解析 个体对压力感不同的原因:(1)经验:面对同一事件或情境时,经验影响人们对压力的感受。(2)准备状态:对将面l临的压力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